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命题教师:育明高二地理组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一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下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下面左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合等明春分登雨水立夏立春小满大寒芒种小寒2326Nab夏至Q太阳0冬至0°小暑大雪d大暑小雪2326S立秋立冬处暑霜降白露秋分寒露1.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A.春分到清明B.夏至到小暑C.秋分到寒露D.冬至到小寒2.夏至到小暑、雨水到春分、立冬到冬至、清明到立夏等节气间对应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别是()A.a、b、c、dB.b、a、c、dC.b、d、c、aD.a、b、d、c2024年2月7日,中国的南极科考事业迎来了新的里程碑一秦龄站正式开站。秦岭站是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也是中国面向太平洋扇区的第一座考察站。秦岭站在南极首创了风能、太阳能、氢能、柴油发电多能互补体系,其中太阳能发电安装的是双面均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片。图左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太阳能双面发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高一地理学科第二次月考试题第1页,共8页30西经0°东经30°大60°城站60°凰站」山站90°90°度120°罗撕海岭站120°一W伐回离地高度列50°影150洋阵间图西经180°东经3.下列关于中国南极考察站自转速度大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角速度:中山站>泰山站=秦岭站>昆仑站B.自转角速度:长城站>秦岭站>中山站>昆仑站C.自转线速度:长城站>中山站>秦岭站>昆仑站D.自转线速度:中山站>泰山站=秦岭站>昆仑站4.秦岭站正式开站三个月内()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C.秦岭站白昼时间逐渐变长D.湖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5.素岭站光伏电板双面均能发电的主要原因是()A.日照时间长B.地表积雪多C.太阳辐射强D.发电效率高为了更好理解东北是我国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某校学生对东北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下图是某小组制作的水稻种植资料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水稻种植资料卡水稻种植温度要求最低:1012C最适:2032C最高:4042C本地水稻插秧时间:5月中日本本地水稻收获时间:10月中门东北水稻架中种趟区6.东北水稻收获时,临近(A.秋分B.霜降C.小雪D.冬至7.与南方水稻产区相比,东北种植水稻的优势气候条件是()A,春季气温回升慢B.夏季日照时间长C.秋季高温日数少D.冬季积雪厚度大8.优质的东北大米“走上”更多家庭的餐桌,得益于(①土地集中经营②技术创新③成本降低④高铁修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高一地理学科第二次月考试题第2页,共8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A B B B A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C C A D D D B B题号 21 22 23 24答案 C C B D25.【答案】(1)地处戈壁滩,人烟稀少,对居民生产、生活影响小;深居内陆,晴天多,大 气透明度高。(4 分)(2)优点: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能耗低,发射效率高;四周临海,海运便利,利于大型 设施运输。 缺点:纬度低,云雨天气多,发射窗口期短;易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高温湿热,设备维 护成本高。(8 分)(3)物资转运服务;医院及其他公共服务支持;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支持。(4 分)26.【答案】(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大致西高东低,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6 分)(2)距离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近,能提供数据处理;煤炭、水能等丰富,可提供充足、低成 本的电力;水源充足;海拔高,气候凉爽,降低设备冷却成本;政策支持。(8 分)(3)从夏至到冬至,该地昼长逐渐变短,日落时间逐渐提前,路灯开启时间提前;从冬至到 次年夏至,该地昼长逐渐变长,日落时间逐渐推迟,路灯开启时间推后。(4 分)27.【答案】(1)自东北向西南流。理由:该地区河流发育于河谷,由高处流向低处,流向与 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因此乙处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4 分)(2) 4.8—7.2℃ ③ 依据:甲山峰与③处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甲山峰上 不可能看到的聚落是③。(6 分)(3)优势:P 处大坝形成的库区面积较 Q 处大,且有多条河流汇入,库容量较大且较稳定;P处大坝形成的库区面积较 Q 处大,落差较大,库区淤积占比较低,使用年限较长等。劣势:P 处大坝形成的库区聚落较 Q 处多,搬迁成本较高,搬迁难度较大;P 处大坝形成的库区面积较 Q 处大,水库工程量较大,施工难度较大,投入成本高,回本周期较长等。(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答案.docx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图片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