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物理试题命题人:育明高二物理组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电场强度、电势差和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E=尸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F成正比B.由公式C=二可知,电容器的电容C与极板带电荷量Q成正比)C由公式B-9可知,在离点电荷Q距离为r的地方,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Q成正比D.由公式U=Ed可知,任何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2.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相距为L时,二者间的库仑力为F,保持电量不变,当把它们间的距离变为2L时,此时的库仑力变为()A号C.FD.663,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AB是小车内半圆弧轨道的水平直径,现将一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高R处由静止释放,小球由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圆轨道后又从B点冲出。不计一切摩擦。在小球与小车相互作用过程中()高一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第1页,共8页7777777777777777777777A.小车的动量守恒B.小球和小车的总动量守恒C.小球和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动量守恒D.小球和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4.平行板A、B组成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与静电计相连,要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B板向右移动B.A板向右移动C.A、B板间插入电介质D.减少极板上的电荷量5.质量为1kg的金属小球竖直下落,与地面撞击前瞬间,速度大小为5s,方向竖直向下,撞击后瞬间,速度大小为3/s,方向竖直向上,小球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为0.2s。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浮力及阻力,g取10ms2。小球与地面相互作用的时间内,地面对小球作用力的平均值的大小为()A.10NB.20NC.40ND.50N6.如图所示,一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由平行板的上极板边缘以平行极板的速度射入,经过一段时间t从下极板的边缘离开,已知两极板之间的距离为d、两极板的长度为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一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第2页,共8页2025 年 5 月 20 日高中物理作业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A D A B BD AC AD1.C【详解】A.公式 采用比值定义法,E 反映电场本身的强弱和方向,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 F 和电荷量 q 无关,故 A 错误;B.公式 采用比值定义法,C 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与 Q、U 无关,故 B 错误;C.由公式 可知,Q 是场源电荷,在离点电荷 Q 距离为 r 的地方,电场强度 E 的大小与 Q 成正比,故 C 正确;D.公式 中 d 是两点沿电场方向间的距离,所以在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两点间沿电场方向距离的乘积,故 D 错误。故选 C。2.B【详解】根据库仑定律的公式有保持电量不变,当把它们间的距离变为 时,则故选 B。3.D【详解】在小球与小车相互作用过程中,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小车动量不守恒;把小球及小车看作一个系统,因为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使得该系统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不为零,而水平方向上满足只受内力,不受外力的作用,所以,系统竖直方向上动量不守恒,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故选 D。4.A【详解】A.根据 和 分析,B 板右移时,d 增大,则 C 减小,故电势差增大,故张角增大,故 A 正确;B.A 板向右移动,d 减小,则 C 增大,故电势差减小,故张角减小,故 B 错误;C.当 AB 间插入电介质时,C 增大,则电势差减小,故张角减小,故 C 错误;D.减小电荷量时,C 不变,则电势差减小,故夹角减小,故 D 错误。故选 A。5.D【详解】选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知其中代入数据解得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小球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小球对地面平均压力的大小为 50N。故选 D。6.A【详解】A.根据类平抛运动在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易知,粒子水平方向上前 与后 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A 正确;D.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可知这两个运动过程前 与后 竖直方向下落的高度比值为 ,D 错误;C.根据前 与后 沿电场力方向的位移之比为 1:3,可知电场力做功的比值为 1:3,C 错误;B.同理,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的推论可知竖直方向上前 与 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1: ,故 B 错误。故选 A。7.B【详解】AB.平抛时的初速度相同,在水平方向通过的位移相同,故下落时间相同,A 在上方,B 在下方,由 可知,A 下落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如果 A 球带电,则 A 的加速度大于 B,故 A 受到向下的电场力,则 A 球一定带负电,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一定减小,故 A 错误,B 正确;CD.同理可得,如果 B 球带电,则 B 带正电,电场力对 B 做负功,电势能一定增加,故 CD错误。故选 B。8.BD【详解】A.根据点电荷的电场的特点可知,图甲中 a、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则电场强度不同,故 A 错误;B.图乙中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中 a、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场强方向都与中垂线垂直向左,则 a、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故 B 正确;C.图丙中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中 a、b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方,则电场强度不同,故 C 错误;D.图丁匀强电场中 a、b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 a、b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故 D 正确。故选 BD。9.AC【详解】根据题意可知 , ,则碰撞前总动量为碰撞前总动能为C.两个物体碰撞后同向运动,若 , ,则 A 球的速度等于 B 球的速度,A 球的速度减小,B 的速度增大,且总动能不增加,故是可能的,故 C 正确;A.若 , ,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且碰撞后 A 的速度小于 B 的速度,碰撞后总动能为故碰撞后动能不变,是可能发生的,故 A 正确;B.若 , ,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碰撞后总动能为可知碰撞后总动能增加,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故 B 错误;D.若 , ,碰撞前后总动量不守恒,违反了动量守恒定律,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故 D 错误。故选 AC。10.AD【详解】A.根据解得故 A 正确;B.根据解得故 B 错误;C.若 ,根据解得可知,AC 连线为一条等势线,根据电场线垂直于等势线,则电场强度的方向与 AC 边垂直,故 C 错误;D.结合上述有则电场强度故 D 正确。故选 AD。11.(计 10 分)(每空 2 分)(1)CD(2 分)(漏选 1 分)(2)B(2 分)(3)C(2 分)(4) (2 分) (2 分)【详解】(1)小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小球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t相等,则碰撞前入射球的速度碰撞后入射球的速度碰撞后被碰球的速度两球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v1+m2v2整理得:m1x2=m1x1+m2x3实验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与小球做平抛运动的位移,实验不需要测量小球开始释放时的高度与抛出点到地面的高度,故选 CD。(2)A.只要入射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斜槽末端时的速度相等,斜槽不一定要光滑,故 A 错误;B.为时两球发生对心正碰,两球半径一定要相同,故 B 正确;C.为防止两球碰撞后入射球反弹,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即两球质量关系一定要满足m1>m2,故 C 错误。故选 B。(3)实验结束后,舍掉误差较大的点,用尽量小的圆把落点圈在一起,圆心即为小球的平均落地点,则图中画的三个圆最合理的是 C;(4)[1][2]两球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若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则 m1x2=m1x1+m2x3若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可得 x1+x2=x312.(计 6 分)(每空 2 分)(1)C(2 分)(2)B(2 分)(3) (2 分)【详解】(1)带电小球平衡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小球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大小为所以,为了比较带电小球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最好的办法是比较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故选 C。(2)使小球系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小球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球所受作用力的大小。所以,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选 B。(3)对小球 B 受力分析,根据库仑定律结合平衡条件有解得可得两次实验中 A 的电量之比为13.(12 分)(1) , ,方向均沿 x 轴正方向;(2)0.4m【详解】(1)根据场强的定义式 结合图像可知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2 分) 方向沿 x 轴正方向(1 分)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2 分) 方向沿 x 轴正方向(1 分)(2)由于且 A 点和 B 点的电场方向均沿 x 轴正方向,则点电荷 Q 在 A 点左侧,设点电荷 Q 与 A 点距离为 ,则有(2 分)(2 分)联立解得则 Q 点的位置坐标为(2 分)14.(12 分)(1) (2)250V(3)2×10-6J【详解】(1)设 两点间距离为 ,根据做功公式(2 分)解得(1 分)(2)由 Ubc=Edbccos60° (2 分)解得 (1 分)(3)由 Ubc=φb—φc (2 分)解得φc=-50V (1 分)(4)由 Ep=qφc (2 分)解得 Ep=-2×10-6J (1 分)15.(14 分)(1)6J;(2) ;【详解】(1)当二者共速时相对静止弹簧压缩量最大,弹簧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可得(2 分)(1 分)弹性势能为(2 分)解得(1 分)(2)设弹簧恢复原长时 A、B 速度分别为 ,两者恢复原长时,两物体相当于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可得(2 分)动能守恒有(2 分)解得(2 分)(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答案(含解析).docx 辽宁省锦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图片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