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2023-2025年)》,要求中小学校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心理健康,青少年要( )
①顺其自然,不必大惊小怪②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③敞开心扉遇到问题时积极寻求帮助④学习自我调节方法,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024年央视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独具创意,登上热搜榜第一。节目通过现代AR技术,让李白穿越时空,乘鹤而来,对酒当歌,见证今日盛世长安。“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千人齐诵《将进酒》,豪放洒脱,荡气回肠将中国人的浪漫具象化,激发出天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这启示我们发展思维要( )
①学会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②敢于打破常规,开发创造潜力
③凡是都要敢于他人争辩,标新立异,与众不同④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一切说“不”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3.2023年12月7日,首届全国外卖配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沪举办。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杭州的女骑手黄晓琴夺得冠军。很多人认为送外卖是体力活,男性体力较好,这个职业更适合男性,但是,近年来不少女性加入到配送行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表明( )
A.不能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B.男女职业选择差异消失
C.男女生有各自的优点 D.女性力量小,适合送外卖
4.中学生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面对这种情感,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B.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不正常的表现
C.要尽量杜绝与异性同学交往
D.异性同学之间不可能有真挚的友谊
5.古人的诗句穿越千年,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下列能启示我们要树立自信的是( )
①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6.2023年10月22日,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浙江隆重开幕。来自亚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这里追逐人生梦想、展现自强风采、共叙团结友谊,携手奏响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华彩乐章,凝聚起亚洲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对此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磨砺意志,增强韧性②要锤炼自己,自立自强,不懈的坚持
③自强让我们的人生更加自信,我们需要自强拼搏精神④身残志坚者,一定可以成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对漫画中领导干部的评价,恰当的是( )

A.意志薄弱,不能战胜自我
B.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
C.止于至善,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D.敢于说“不”,具有批判精神
8.2024年是长征出发90周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中,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始终秉持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直至胜利。这体现了( )
A.我们只需要正面情绪,不需要负面情绪 B.积极情绪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
C.情绪会让我们因为挫败而止步 D.要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9.我国选手程文涛和石浩玙在2024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游混双技术自选决赛失误后不气馁,在自由自选决赛前,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来放松自己,发挥出最佳水平拿到金牌。他们调节情绪方式是( )
A.转移注意 B.放松训练 C.合理宣泄 D.改变认知评价
10.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嘉宾朗读的美文及其与主持人的交谈,令观众思绪万千,感慨不已,实现了在朗读中放飞思想、品味情感、参悟人生。这表明( )
①人们能通过一定方式获得美好情感②美好的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③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引发的④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2023年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赛场上激荡着一股澎湃的青春力量。18岁的余依婷拿下三块游泳金牌;17岁的刘清漪女子霹雳舞夺冠; 15岁的陈烨获得滑板男子碗池冠军;13岁的崔宸曦滑板女子街式摘金。赛场上他们自信、拼搏,向世界绽放最美的中国笑颜和青春力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青年们创造着美好的情感体验,也在传递青春的美好,使生命更有力量
②青年们勇立潮头,担当拼搏,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③青年人热情激昂,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中坚力量
④青年们的这些积极情感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一份美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首次商业载客飞行。研制过程中,C919团队成员开展集智攻关,大家坚定信念,协同作战,凝聚起拼博向上的力量。这表明( )
①在集体中可以发展个性
②团结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
③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④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只要在集体中就会产生强大的合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3.小航所在的学校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小航加入了学校的书法社。在首次社团成员大会上,大家一起讨论制订社团自主管理的方案。下列方案合理的有( )
①社团的社长应该由大家共同选举、投票产生
②社团活动的目标应该由全体社团成员讨论决定
③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即使有意见也不必说出来
④社团成员意见不一致时,社长应主动倾听各方意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3年哈尔滨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网红城市,热情好客的本地市民“让景”于客、纷纷承诺:“不下馆子不洗澡,不开破车满街跑,要有游客来问好,还给免费当向导。”在市民的热情支持下,哈尔滨冰雪节·城市文化旅游“爆出圈”。由此可见( )
①建设美好集体要做到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
②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③共建美好集体,需每个成员共同努力
④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这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这说明( )
A.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只有法律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6.张某在网上发布谣言,造成社会不良影响,认为“无聊,想引起关注”,最终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这启示我们( )
①增强法治意识,崇尚法治精神②我们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自觉遵守法律
③违反法律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④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7.进入青春期,中学生不仅身体外形发生变化,认知能力也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他们不轻信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1)结合材料,请你说说青春期应培养发展哪些思维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青少年应该如何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
18.2024年5月20日,江西省上饶市“95后”姑娘贝贝正静静的躺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病床上,看着血液从管子里流动,她的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在接下来的5个小时内,它的153毫升“生命的种子”将为远方一位患者送去生的希望。贝贝说:“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我传递了生命的种子,给血液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她希望受捐者早日康复,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相逢在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路上。得知贝贝的爱心之举,市红十字会和她的朋友捧着鲜花来到病房看望慰问:“救人是大爱,止于至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2)请举一例在生活中“止于至善”的例子
19.感动中国2023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是老科学家俞鸿儒、特教老师刘玲琍、社区干部孟二梅、泳坛名将张雨霏、水稻专家杨华德、老艺术家牛犇、友谊使者穆言、大国工匠张连钢、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以及蓝天卫士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凝聚着时代精神,彰显着中国温度,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对全社会的一次深刻感动和激励,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希望。
(1)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体现了哪些美好情感
(2)中学生应该如何向感动中国人物学习,传递情感正能量
20.【法治天地】
材料一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开启了爱国有“法”的时代。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营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都离不开法律,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伴随着我们成长。
材料二 资阳市各学校在4-5月开展“预防地震、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应急防震演练活动,增强学生的防灾、防震意识,掌握防灾、避震方法,提高安全撤离能力。
材料三 为对实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我国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对犯罪的成年人实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护
(3)你知道有哪些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吗
(4)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该怎样做
三、综合探究题
21.【情境与体验】
2024年2月16日,多哈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四位中国选手艾衍含、龚真琦、李冰洁、杨佩琪在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项目中,齐心协力,夺得冠军,为国争光。队员李冰洁顽强拼搏,从第五逆袭反超至第一,她为本场接力决赛还放弃了个人的200米自由泳决赛。
7年级(6)班的道德与法治老师根据这个时政素材在班上开展了“在集体中成长”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
(1)在活动中同学们围绕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展开了讨论。
小玲: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冲突的,维护好集体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大海: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
问题:你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 说说你的理由。
(2)老师要求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心目中的美好集体。请你描绘出心目中的美好集体。
(3)在活动的最后,老师发出倡议:“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在班集体中,每个人都承担着相应的责任。请在横线上写下你的责任书。
我的责任书
班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和付出。
我擅长: 。
在班集体中我可以: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
1.C
2.A
3.A
4.A
5.B
6.C
7.B
8.B
9.B
10.A
11.A
12.C
13.B
14.D
15.B
16.A
17.(1)①不轻信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探索事物的根源体现了独立性思维。②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批判性思维。③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体现了创造性思维。
(2)①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和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创造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我们创造的源泉,我们要多参加社会实践;④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18.(1)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自身行为。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2)看到校园里有垃圾,自己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19.(1)爱国情感、幸福感、责任感、信念感、使命感等。
(2)①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②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③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20.(1)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2)学校保护;司法保护。
(3)《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21.(1)赞成大海的观点。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坚持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心中都应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2)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关爱的;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3) 绘画。 成为班级黑板报小组的成员,为班级制作出精美的黑板报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