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粗拙(zhuō) 轮廓(kuò) 俯瞰(kān) 绸(chóu)密 无虞(yú)B.修葺(qì) 竹篾(miè) 商酌(zhuó) 厄(è)运 语无轮次C.羸(léi)弱 告罄(qìng) 猥琐(suǒ) 菌(jùn)子 怏怏(yàng)不乐D.毋(wù)宁 愧怍(zuò) 淳(chún)朴 钦(qīn)佩 毛骨悚然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血气方刚的老干部给我们讲述了革命英雄的动人故事。B.《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C.元旦晚会上他滑稽的动作,搞笑的语言掀起了晚会的新高潮,大家忍俊不禁地笑破了肚子。D.进入秦岭山脉,眼中是各种盘虬卧龙的树木,各种危峰兀立,怪石嶙峋。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B.公园的荷花已经开放,游客身处其中,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C.最近某市发生的极其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引起的。D.为防止未成年人不再沉迷网络,不少平台上线了“青少年模式”。4.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活板》选自《梦溪笔谈》,文章用平实、准确的语言展现了活字印刷的优点。作者沈括是明代的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B.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在祖国的哪个角落?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出精彩的奋斗故事。——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C.莲花的别名还有“荷花”“菡萏”“芙蓉”“芙蕖”等,是文人诗中的常客,李白诗中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赞美莲花的自然清新之美,D.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很多地名也是得名于此,比如“威阳”“洛阳”“淮阴”等。二、名句名篇默写5.默写填空。(1)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2)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3) ,赚得行人错喜欢。(《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爱莲说》)(5)《望岳》中,最能体现青年杜甫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诗句是: , 。(6)古代诗人以诗言志。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 , ”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和高瞻远瞩的气概;而清代的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则用“ , ”来表达不忘报国之志的情感。三、翻译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不蔓不枝( ) (2)独怆然而涕下( )(3)用讫再火令药镕( ) (4)康肃笑而遣之( )7.翻译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四、现代文阅读8.阅读选段,回答问题。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枪。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紫藤萝瀑布》(1)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发挥出色的想象力,在选段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细腻传神地描绘紫藤萝花。B.作者与紫藤萝有着特殊的感情,好像是久别重逢的故友,看着眼前的紫藤萝,内心的伤痛也慢慢得以纾解,有了新的人生启示。C.划线词语“蜂围蝶阵”“它们嚷嚷”“盛开的花”“仙露琼浆”“凑上去”依次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补充短语。D.选段中“这里春红已谢”中的“已”是副词,“就要坟开似的”中的“似的”是助词。(2)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句子,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轮。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顾晓蕊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搞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捡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⑧那一刘,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担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呀,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手机,紧张得按了三次拍照键,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原文有改动)9.运用恰当的朗读技巧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散文的美感与意境。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朗读设计,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A.“清香”一词可以读的轻一些,并稍稍延长,让人联想到小院中花香四溢的场景。B.“浓烈”和“执着”可以重读,以花香的浓郁侧面表现出槐树生长旺盛,生命力顽强。C.“竟”后应该稍作停顿,以突出看到这一“奇迹”时内心惊讶程度之深。D.全句感情基调是伤感的,再回小院,洋槐虽在,已物是人非,想到弟弟遭遇的人生的变故,不禁感慨唏嘘,所以读起来应低沉缓慢。10.小语同学画了一张表格来梳理文章情节,发现文中的树与人有着相似的经历,请你帮他把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槐树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弟弟粗壮挺拔,花香醉人 写作手法:(4) (1)(2) 工地出事自闭痛苦重生后更加枝繁叶茂 (3)11.批注式阅读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把思考引向深处。请按照括号中的要求对文章第②段的划线句进行批注。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从修辞的角度)深潜,万米海底许晨 臧思佳①2020年6月19日,中国的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正式被命名为“奋斗者”号。②紧接着,“奋斗者”号团队开始了海试征程。中国船舶集团第702研究所副所长、总设计师叶聪出任海试总指挥,第一批潜航员由张伟、叶延英、杨波、赵兵等人担任。经过第一阶段在南海下潜4500米检测成功之后,他们将挺进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③若把南北极称为地球的第一、第二极地,珠穆朗玛峰为最高级——第三极地的话,那么马里亚纳海沟就是最深极——第四极地。它位于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是一条洋底弧形洼地,长约2550公里、宽69公里,平均水深在8000米左右,极点为“挑战者深渊”,深度为11034米。也就是说,把8848.86米高的珠穆朗玛峰放在里边都填不满。④这里黑暗、冰冷、压力巨大,环境条件极其恶劣。我们的“奋斗者”号并非仅仅作短暂停留的探险型潜水器,而是工作型的,需要搭载三人潜入万米海底,能够自主巡航与科学考察。空间大、时间长、乘员多,难度远远超过世界类似深潜器。此次前往“挑战者深渊”海试,就是对这台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性能的全面验证。⑤2020年10月10日上午,三亚南山港码头鼓乐喧天,一个隆重而热烈的启航仪式在此举行。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鸣响,“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满载着人们的祝福出征了。10月21日,海试团队到达预定海域。此后5天,连续进行5次大深度下潜,从5454米一直到9163米,均获圆满成功。⑥激动人心的一天到来了,10月27日,“奋斗者”号将首次突破万米大关。由海试总指挥叶聪、主驾驶叶延英、声学设计师刘烨瑶执行这个光荣的任务。这不仅仅是一个深度从4位数到5位数的变化,而且是中国人要逼近地球最深海底,挑战极限。⑦“各就各位,准备下潜!”⑧“明白,下潜人员已就位!”⑨“报告一号,船舶准备完毕,距离布放点6米!”⑩“报告一号,水面支持系统准备完毕!” 随着一系列口令下达,载着“奋斗者”号的轨道车移动、保障人员拆除限位销、挂主缆、起吊、挂龙头缆、布放入水。预先等候在小艇上的试验员,适时冲上去解除主缆副缆。潜水器逐渐漂离船尾部。潜航员在舱内进行水面检查,确认各项设备的状态。 “一号、一号!‘奋斗者’号一切正常,水声通信已建立,请示下潜!” “一号明白。下潜!” 现场指挥部一声令下,漂浮在海面的潜水器,瞬间便如游鱼一样潜入水下。光线从蓝色慢慢变暗,在微光相机里能看到一些发光的浮游生物在游动。深度值在不断增加,3个小时之后,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呐先后显示距底高度为130米左右。叶延英开始抛载,叶聪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仪表盘,刘烨瑶通过水声通信语音向母船汇报:“‘奋斗者’号已突破万米深度,目前已抛载,准备坐底。” “太好了!祝贺你们,祝贺我们的深潜事业!请密切关注潜水器状态,保证各方面的安全!” 在照明灯光下,随处可见透明的海参、海绵等,不由得让人感叹生命力的顽强。叶聪十分兴奋,但他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叮嘱同伴调节潜水器均衡、近底航行观察、做好相关的试验记录。 深度10058米!中国人首次到达万米海底了! 消息传到母船“探索一号”指挥部里,正在屏幕前观看的队员们鼓掌庆贺! 随后,在10月30日,11月2日至5日,“奋斗者”号又分别4次超过一万米下潜,进一步验证和巩固了深潜成果。11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奋斗者”号深潜海底进行了现场直播。这一天,“奋斗者”号亦成功抵达海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的纪录。(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8月2日,有删改)1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通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深潜的过程,时间的表述非常具体,突出了通讯文体的严谨性。B.文章第③段关于马里亚纳海沟的描写运用了大量的数据,但又不是非常确切的描述,表述缺乏真实性。C.对下潜前的准备工作的描写,采用简短对话的形式,营造了一种紧张兴奋的氛围。下潜中“叶聪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仪表盘”写出了潜航员全神贯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D.在首次下潜破万米后,又在接下来的几天进行了4次超过一万米的下潜,验证和巩固了深潜成果,体现了海试工作人员的细致严谨。13.“奋斗者”号下潜超过一万米,根据文章内容,思考这一突破对于中国而言有什么意义。14.人类在《海底两万里》中设想的载人深潜如今已变为现实。关于未来,你还有哪些畅想?请大胆说一说。五、综合性学习15.“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正在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班级准备周末去敬老院做志愿服务,你们小组在活动中所展示的条幅上的口号是 (请你拟写)(2)适逢同学小语的太爷爷过九十大寿,同学们给小语出主意,让他从书法名家写的对联中选择一副作为贺礼。下面的对联中,最适宜的是( )A.甲子重新如山如阜,春秋不老大德大年B.九老曾留千载寿,十年再进百龄临C.吉日迁居万事如意,良辰安宅百年遂心D.白首齐眉鸳鸯比翼,青阳启瑞桃李同心六、名著阅读16.整本书阅读。(1)《海底两万里》讲述了船长一行人驾驶潜水艇“鹦鹉螺号”在大海中航行的故事。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游历了许多地方,也经历了很多险情。请在下面“鹦鹉螺号”航行路图的①、②、③处,分别填入恰当的相关事件 、 、 。A.营救采珠人 B.冲撞冰盖 C.参观亚特兰蒂斯D.穿越海底隧道 E.勇斗大章鱼 F.击沉战舰(2)以下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是英国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B.《海底两万里》想象丰富,全书用第三人称,语言平实,将科学与文学巧妙地结合,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和非凡的想象力。C.《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潜艇的这次航行,从太平洋开启,经过珊瑚岛,印度洋,从黑海的海底隧道进入地中海,潜入大西洋,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结束。D.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鹦鹉螺号”被迫浮出海面,众人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用斧头、捕鲸叉和章鱼展开血战。战斗中一名船员惨死,尼德·兰也遭遇危险,幸为尼摩船长所救,经过持续一刻钟的战斗,众人终于打败了章鱼。(3)《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虽然寥寥,但是很有特色。根据下面的人物描述,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沉着机智,勇敢冷静;善良热情,科学战士,民族志士。②知识渊博,富有正义感,为科学而献身的教授。③性情火爆,野性十足,热爱自由,勇敢强壮的捕鲸手。④生性沉稳,为人随和,任劳任怨,精通分类理论,对主人忠心耿耿的仆人。A.阿龙纳斯 尼摩船长 康塞尔 尼德·兰B.尼摩船长 阿龙纳斯 尼德·兰 康塞尔C.尼摩船长 尼德·兰 康塞尔 阿龙纳斯D.阿龙纳斯 尼摩船长 尼德·兰 康塞尔七、诗歌鉴赏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注】①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17.对诗句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两句诗之间有因果关系,“多胜事”是“赏玩忘归”的原因。B.颔联是全诗精神所在。“掬水”“弄花”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这两句在篇中,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围。C.颈联紧承“夜忘归”,亦是颔联的自然延伸。此二句写“赏完”“胜事”后的主观感受,充分表达出诗人因山花即将凋谢的无限惋惜之情。D.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既精雕细琢,又语出天成,自具艺术特色。18.尾联“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八、文言文阅读【甲】活板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王今宝藏。【乙】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缀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迹,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②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③中独茧缕④,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⑤。于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⑥其理。(选自《梦溪笔谈》)【注】①方家:行家,②缕悬:用丝线悬挂。③纩(kuàng):丝绵。④独茧缕:单根的蚕丝。⑤磨而指北者:(有的针)用磁石磨后指北。⑥原:探究。19.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持就火炀之 烘烤 B.更互用之 交替、轮流C.指南、北者皆有之 都 D.不若缕悬为最善 善良20.翻译句子。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不若缕悬为最善B.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C.不以木为之者 磁石之指南D.木理有疏密 莫可原其理22.[甲][乙]两文在选材和主题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九、作文23.在生活中,我们经历过顺风行走的舒畅,也体验过逆风奔跑的艰难。顺风时,风力相助让我们轻松而快速地抵达目的地;逆风中,迎风而上的勇气、与风抗争的方法、驭风飞翔的智慧……同样助我们实现人生理想。请以“逆风也能飞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体裁分明,表达真情实感;(2)围绕中心,选取真实而新颖的材料;(3)主题要正确鲜明,积极向上。(4)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2.D3.A4.C5. 安能辨我是雄雌 无案牍之劳形 莫言下岭便无难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6. 名词作动词,生枝茎 眼泪 完毕 打发7.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8.(1)C(2)“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9.D 10. 开心采摘槐花 被雷电拦腰截断 幡然醒悟开始新生活 托物言志 1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盛开的槐花”比作“风铃”,“欢快的笑声”赋予槐花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的形态美,赞美槐花开得旺盛,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12.B 13.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的纪录,首次实现下潜超万米;证实了中国在深潜领域的技术实力;为未来探索海洋资源和建设海洋生态打下基础;中国科研人员身上不畏艰难、勇干探索的精神将会激励更多人。(任答三点,意近即可) 14.示例:未来我们可以与所有动物沟通,听懂所有的语言;未来我们可以在火星新建一个家园,缓解地球的生态压力。(根据文章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15.(1)示例:暖暖寸草心,敬老伴我行。(孝心传承,共筑美好。德孝风吹人心暖,敬老花开小城美)(2)B16.(1) A D B(2)D(3)B17.C 18.运用了反衬(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远处楼台的钟鸣之音衬托出山中月下的幽静,表达了诗人不忍离去、对美景的留恋之情。19.D 20.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21.A 22.选材:都介绍了古代的科技成就。主题:都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创新精神。23.例文:逆风也能飞翔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题记夜,月光似水,淡淡的,柔柔地笼罩着大地,将地板点缀得斑驳陆离……关上房门,沉思着坐在书桌前,不语,良久,落下泪来……一学期的努力,终是在残酷的考试中化为碎片。毫无预兆,我落败了——彻彻底底。无奈,走出家门,与父亲一起登山,也算是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吧! 不觉,走到一面如镜的岩石,坐下,双眼无目的地张望,却意外发现,旁边的岩石裂出了一条小小的缝,从中冒出一抹嫩绿,那是一株怎样可爱的小芽啊:怯小的叶子,枯苍中透出绿意,含苞欲放,小如火柴头,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对着大家静静微笑。仔细省视,竟是一株小小的蒲公英。 山上缺水,尤其是在这光滑如镜的岩石上,无土无水,一目了然。 可是,就有一粒毛茸茸的种子飘到了这里,飘到这个充满艰辛的地方。它不知道,落身之处就是困难,就是艰辛,就是痛苦。 它需要水,需要土壤,这儿一样也没有。 它一定觉得,它得活下来。因为它是一粒种子,活着是它的使命,是它的目标。它肯定绝望过,无奈过,也放弃过,或许是一滴露珠,一星细雨,一声鸟鸣激起了它的希望,让它奋斗,让它存活下来。它告诉自己,是种子就要发芽,就要开花,即使一瞬,也不枉此生。最终,它长成了现在的样子。 它一定没想要人们的称赞,它只是奋斗,它要存活,它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幕:一株带着绿意的蒲公英坚定地屹立在岩石缝中,静静微笑。 那么我呢?只是一点挫折,就把我打败了吗?常说逆境是考验,那么我是不是轻易就放弃了呢? 成长路上总有逆境,只有逆风飞翔,才能绽放出自己的精彩。不要抱怨世事不公,谁不是翻山越岭去成长,谁不是披荆斩棘去远方?生如夏花之绚烂,成长路上,逆风也能飞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