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陈情表》一轮复习复习目标1.准确背诵并默写全文,掌握重点句子的理解性默写。2.自主梳理并掌握本文重点文言知识。3.准确翻译重点句子。4.挖掘写作素材,理解并运用。一、背诵全文二、情境默写1. 李密在《陈情表》中开篇以“ , ”极写幼年孤苦,奠定全文悲怆基调。 2.李密在《陈情表》中暗写家族势力迫使母亲改变守节之志,间接交代自己幼年不得不由祖母独自抚养的句子是:“ , 。”3.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都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比如生病、死亡、如厕等。李密《陈情表》中用“________”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_______”来婉称母亲改嫁。参考答案1.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2.行年四岁 舅夺母志3.慈父见背 舅夺母志4.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5.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 , ”两句让我们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6.家史采访活动中,爷爷回忆幼年境况时,用《陈情表》中的“ , ”来形容外面没有可以依靠的亲戚、家里也无人照看门户的情形。参考答案4.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5.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7.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两句,既点明自己归顺晋朝的时机,又生动写出蒙受朝廷清明教化的感激之情,为后文“忠君”与“孝亲”的矛盾张本。8.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到,朝廷以特别的诏书形式,正式任命他为郎中,表达了对他的赏识与重用,这两句是:“ , 。”9.李密在《陈情表》中自谦身份低微,却蒙朝廷任命侍奉太子,他深感惶恐,认为即使牺牲生命也无法报答皇恩的句子是:“ , , ”。参考答案7.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8.诏书特下 拜臣郎中9.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10.《陈情表》中,李密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州郡长官到家中催逼赴任之急迫的两句是: , 。11.在《陈情表》中作者抓住晋朝“ ”的治国原则,坚持和祖母相依为命,因此“ 。”12.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到自己现在的境况,不过是一个身份低微的亡国俘虏,但是却“ , ”,因此,他并不敢再奢求得到更高的官位。13.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比喻祖母刘氏已到垂暮之年,又以“ , ”极言其生命危殆、朝不保夕的处境,成为全文恳请终养祖母的核心依据。参考答案10.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11.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2.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13.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14.《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要抚养祖母终老的句子是:“ , 。”15.《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16.李密在《陈情表》中以“ , ”两句,既饱含对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安度晚年的虔诚祈愿,又暗含尽孝之后定当尽忠的隐诺。17.李密在《陈情表》结尾以“ , ” 两句,表达自己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报答君王之恩。参考答案14.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15.愿陛下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16.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17.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三、重点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词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①不行 九岁不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接近于死亡;不好;表示程度极深,不得了②成立 至于成立 古义:__________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③秀才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泛指读书人不会走路,这里形容柔弱成人自立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④上报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______今义:刊登在报纸上;向上级报告⑤告诉 则告诉不许 古义:___________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⑥奔驰 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⑦星火 急于星火 古义:_____今义:微小的火;流星的光,多用于比喻报答申诉(苦衷)奔走效劳,这里指赴京就职流星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⑧辛苦 臣之辛苦 古义:_________今义:身心劳苦;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⑨区区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___________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辛酸悲苦自己的私情2.一词多义——除义项 例句① 除臣洗马②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③ 扶辇下除④ 爆竹声中一岁除⑤ 洒扫庭除授予官职清除,除掉,废除宫殿的台阶,一说指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流逝,过去台阶2.一词多义——薄义项 例句① 门衰祚薄② 日薄西山③ 如履薄冰④ 厚古薄今浅薄迫近与“厚”相对轻视,看不起2.一词多义——见义项 例句① 慈父见背②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③ 图穷匕见④ 项伯即入见沛公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我”表被动,译成“被”同“现”,出现,露出来会见3.特殊句式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或标志词(1) ①今臣亡国贱俘 ②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 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3) 而刘夙婴疾病/则告诉不许 无标志词,属意义判断“非”表否定判断标志词为“于”,“于星火”“于陛下”分别是“急”和“尽节”的后置状语无标志词,属意义判断,“婴”意为“被……缠绕”,“许”意为“被许可”被动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四、句子翻译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译文:我因为命运不好,早年就遭遇不幸之事。刚出生六个月,慈父就弃我而去;年龄到了四岁,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得分点:险衅、闵凶、见背、夺)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译文: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得分点:鲜、祚、薄、儿息)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译文:我想奉命急速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想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向上申诉不被许可。(得分点:笃、苟、告诉)4.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译文:我想圣明的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得分点:以、治、矜育、况)5.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译文:况且我年轻时做伪朝的官,连续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图官职显达,并不想顾惜名誉与节操。(得分点:历职、矜、名节)6.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译文:希望陛下能怜恤我愚拙的诚心,应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希望刘氏能幸运地(蒙您恩典),(得以)终其余年。(得分点:矜愍、听、庶、卒)五、素材挖掘与运用角度一:孝道传承,人性至美孝是血脉相连的深情,是跨越千年的精神传承。李密在《陈情表》中以血泪之词道出“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字字泣血,将祖孙相依的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眼中,功名利禄不及祖母病床前的一杯汤药,朝廷的征召抵不过侍奉亲人的责任。这种纯粹的孝心,穿越历史长河,依然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始终是人类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纽带,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推卸的责任。角度二:语言智慧,说服之道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说服的艺术。李密在《陈情表》中展现出非凡的语言智慧。他没有直接拒绝朝廷的征召,而是先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渲染自身孤苦,引发共情;再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将个人尽孝与朝廷倡导巧妙结合;最后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表达忠诚,消除猜忌。这层层递进、情理交融的表述,既保全了自身,又赢得理解。可见,恰当的语言策略,能让说服事半功倍,化解矛盾于无形。角度二:语言智慧,说服之道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说服的艺术。李密在《陈情表》中展现出非凡的语言智慧。他没有直接拒绝朝廷的征召,而是先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渲染自身孤苦,引发共情;再借“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将个人尽孝与朝廷倡导巧妙结合;最后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表达忠诚,消除猜忌。这层层递进、情理交融的表述,既保全了自身,又赢得理解。可见,恰当的语言策略,能让说服事半功倍,化解矛盾于无形。角度三:困境抉择,坚守本心人生常遇两难困境,如何抉择彰显人格光辉。李密作为蜀汉旧臣,面对晋武帝的征召,陷入仕途与亲情的艰难抉择。若应召,病弱祖母无人照料;若拒绝,恐有抗命之嫌。但他毅然选择“愿乞终养”,坚守亲情底线。这份抉择,不仅是对孝道的践行,更是在动荡时代中,对本心的坚守。它启示我们,在人生十字路口,不应被外界诱惑或压力左右,而要遵循内心的声音,做出无愧于心的选择。角度三:困境抉择,坚守本心人生常遇两难困境,如何抉择彰显人格光辉。李密作为蜀汉旧臣,面对晋武帝的征召,陷入仕途与亲情的艰难抉择。若应召,病弱祖母无人照料;若拒绝,恐有抗命之嫌。但他毅然选择“愿乞终养”,坚守亲情底线。这份抉择,不仅是对孝道的践行,更是在动荡时代中,对本心的坚守。它启示我们,在人生十字路口,不应被外界诱惑或压力左右,而要遵循内心的声音,做出无愧于心的选择。角度四:真情力量,跨越隔阂真情是最强大的力量,能穿透人心的壁垒。李密的《陈情表》之所以打动晋武帝,正是因为字里行间涌动的真挚情感。他用质朴的文字,将自己与祖母的深厚情感娓娓道来,没有华丽辞藻,却句句直击人心。这份真情,让高高在上的帝王放下威严,给予理解与宽容。可见,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悬殊,真诚的情感永远是沟通的良药,能化解敌意,消除隔阂,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份温暖与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