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4年央视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独具创意,登上热搜。节目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让李白跨越时空、乘鹤而来、饮酒对诗、观今日长安。这启示我们发展思维要( )①勇于尝试探索,争做创新创造者②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③要以学业为主,创造与我们无关④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一切说“不”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小梅正在为校园广播《心灵驿站》栏目准备一期以“青春萌动”为主题的发言稿,以下内容可以采用的是( )A.产生朦胧情感是不正常的现象 B.对异性关注是不恰当的情感体验C.我们要完全拒绝结交异性朋友 D.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朦胧情感3.在道法课堂上,某同学分享到:“家人希望我将来从事教师之类的工作,因为我是女生;程序员等工作是男生从事的工作,女生不适合。”该同学家人的建议( )①是正确认识性别角色的体现②忽略男女生性格特征的多样化③受到了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④没有认识到男女生的性别差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小严痴迷于电脑游戏,甚至在期末考试前一天还在彻夜玩乐,长时间的熬夜致使小严突发心梗,心脏“濒临奔溃”。小严的行为告诫我们( )A.要经常自我省察,杜绝电脑和手机 B.要磨砺意志,增强“我不要”的力量C.要学会独立思考,坚持自己的想法 D.要有知耻之心,悦纳自身缺点与不足5.“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慎独,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下列行为做到了慎独的是( )①两名男生躲在校园隐蔽角落里偷偷吸烟②某同学偷偷将同桌的手表放进自己的书包③在无人监考的考试中也能严守考场纪律④在周围没人的情形下仍将垃圾扔进垃圾桶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萧凯恩出生3个月因眼癌摘除眼球,她虽然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不仅考入香港大学音乐系,还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帮助他人。这说明( )A.自强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B.自强的人能够克服所有艰苦磨难C.自强让我们不断战胜、超越自己 D.只要自强,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7.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同学说:“让我来吧”。镜头一 妈妈正在准备晚餐,小晴走过来,对妈妈说:“西红柿炒鸡蛋我做得可好吃了,让我来吧!” 镜头二 某班号召同学参加校运动会的长跑比赛,同学们都担心坚持不下来。小田说:“我耐力好,让我来吧!”这些“让我来吧”启示我们( )①要学会一味追求独特,助力青春成长②自信让人获得更多实践机会与可能③挫折磨练人的意志,要主动寻找挫折④要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8.某班召开了一次以“共赴青春之约,见证生命成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下面是几个同学的发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A.青春是短暂的,要事事都完美 B.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享乐C.青春是奋斗的,要阔步新征程 D.青春是独特的,要放飞自我9.“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游泳运动员张雨菲征服情绪,探索运动的极限,用情绪稳定,掌控人生高度。张雨霏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只要放松身心,就能取得成功②应学会积极应对负面情绪③任何时候都不能产生负面情绪④要善于激发正面情绪感受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小乐在班长竞选中落选了,她对自己说,“换个角度想想,这次准备还是不足,下次要更努力”。小乐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放松训练 B.转移注意 C.合理宣泄 D.改变认知评价11.清明节前,宁夏固原中学两千余名师生徒步百里祭奠英烈,青涩的面孔、坚定的步伐,走出书斋,用脚板丈量54公里的坎坷人生。以下属于他们获得美好情感的主要方式是( )A.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B.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C.阅读优秀文学艺术作品 D.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12.近期一条“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的新闻让无数网友不禁泪目;23年前,飞行员王伟用生命守卫了祖国领空,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壮丽凯歌。下列诗句能体现王伟身上这一精神品质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3.2024年2月24日世乒赛女团决赛现场,中国队展现出强大的决心和实力,击败日本队,实现世乒赛6连冠。这次夺冠是女团成员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结果。这启发我们( )①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数量的多少②有了共同目标,集体就能够获得成功③团结的集体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④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某班5名爱好运动的同学结成了一个“快乐跑步联盟”,他们放学后一起运动,相互鼓励,相互督促,不仅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学习效果也更好。这表明该小群体( )A.有利于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B.总是无法正常融入集体旋律C.会把人限制在一个有限的空间 D.会与群体外的同学发生矛盾15.在排练运动会入场式舞蹈节目时,千千因个子高,被老师安排站在后排,但她认为自己舞蹈功底好,很想站在前排展示自己,因此对老师心生怨气。对此,你认为千千应该( )A.主动和老师沟通,让老师一定听从自己的意见B.坚持自己的诉求,让集体要求服从个人的意愿C.树立集体意识,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D.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毫不犹豫放弃个人利益16.某班教室里张贴了一张劳动分工表:谁负责教室,谁负责走廊,谁负责包干区……,每一项任务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对于集体劳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所有的集体成员都能获得价值感 B.参加班级劳动很耽误学习时间C.我们应直接拒绝过重的劳动任务 D.在集体生活中应自觉承担责任17.九江某中学校长在晨会上发出倡议:一座城的文明,是一个地方的骄傲;座座城的文明,是一个国家的荣耀。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创建文明校园、文明九江作出贡献。校长的话启迪我们( )①创建文明校园只是校长和老师的事②创建文明校园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③集体建设需要我们贡献智慧和力量④集体建设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于今年1月1日实施,该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都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轻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说明( )A.法律是生活中约束人们行为的唯一行为规范B.该法律能完全杜绝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C.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D.我们应该提高文化修养,推动文明中国建设19.绘制线索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可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下图是小林同学在课堂上绘制的法律线索图,该图表明( )A.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 B.法律能调节生活中的任何矛盾C.法律保障所有人的一切权益 D.法律限制了我们每个人的自由20.习总书记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汇聚法治合力,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下列情境与其体现的特殊保护相对应的是( )情境 特殊保护① 学校不允许带手机进课堂 社会保护② 网页设置“青少年模式” 网络保护③ 教育部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展示和实践活动 家庭保护④ 检察机关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司法保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分析说明题21.七年级的生活快结束了,小江在日记中写下:“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她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这些在我的成长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记。”成长印记印记一:我内心想与爸爸妈妈平等交谈、与同学友好相处,但又不愿意主动接近他们,有心事也不愿意向他们倾诉…… 印记二:运动赛场上同学们相互配合,十分默契;学习上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生活中互帮互助,集体事务有商有量,我感觉班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了。(1)印记一中的小江有怎样的矛盾心理 请你为他提出解忧妙方。(2)结合印记二,说说你心目中的美好集体应具备哪些特点 22.春华秋实,感动依然。【品读人物故事,体会情感力量】年幼时,曾目睹身患重症的父亲经常吃错药,那时她就开始思考:如果能定量取药多好啊!多年后,她发明了一款“取药神器”,她就是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张亚君。(1)爱父情深,前行有力。读完她的故事,你感受到了情感的哪些作用 【汲取榜样力量,弘扬高尚德行】他随手赠送晕车药给看病的农村妇女,免费为患有类风湿的老年人针灸,为小孩子做骨关节复位后不收分文……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宋兆普。(2)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你打算怎样向他学习,做到止于至善 23.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小江所在的班级开展了“法治在心中,法律伴我行”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关注时事政治,学习法律知识】在主题班会上,新闻播报组的同学分享了以下了新闻素材。新闻 解读新闻一: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①新闻二:2023年,各级人民法院严厉惩治境内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万件6.4万人,同比增长48.4% ②新闻三:2023年,各级人民检察院受理各种职务犯罪2万人,同比上升9.3%;已起诉1.8万人,其中原省部级干部25人。 ③(1)请运用法律特征的知识,分别对以上三则新闻进行解读。【弘扬法治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班会结束后,小江所在的法治宣传组准备在全校发起倡议。倡议书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学会与法同行,我们要做到: ①树立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____(2)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小江完成以上倡议书。三、综合探究题24.感受关爱,增强力量。【加强特殊保护,护航健康成长】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近日九江市某区检察院工作人员来到某小学,开展“拒绝欺凌,与善同行”主题宣讲活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1)从特殊保护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开展上述活动 【增强自我保护,拒绝校园欺凌】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面对校园欺凌,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要从自身做起,勇敢对校园欺凌说‘不’!”(2)如果遭遇上述情形,你会如何应对 《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1.A2.D3.C4.B5.D6.C7.C8.C9.B10.D11.A12.C13.D14.A15.C16.D17.D18.C19.A20.C21.(1)闭锁与开放的矛盾心理。①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可以学习自我调节,如:把自己的方法写下来,参加体育活动,学习自我暗示,时时自我解嘲等,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2)①美好集体是民主、公正的。②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③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④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22.(1)①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②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③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④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 “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23.(1)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③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2)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等。24.(1)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2)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遭遇校园欺凌时,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