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温馨提示:平常心对待考试!让智慧在笔尖流淌,用细心为成功奠基!】
绵阳外国语学校高2022级第二次高考模拟检测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Ag—108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1.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非遗传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浏阳花炮能呈现五彩斑斓的颜色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有关
B.制作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用到的蚕丝,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徽墨制作过程中用到的烟灰,其主要成分炭黑属于无定形碳
D.斑铜制作工艺中需要向铜中掺杂金、银等金属,其熔点比纯铜低
2.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应用的原理错误的是
A.部分绿叶蔬菜焯水后食用,可减少结石的形成:草酸易溶于热水
B.人体血液维持较小范围变化:血浆中和浓度较大且可以调节
C.关节扭伤常用“复方氯乙烷气雾剂”:气态的氯乙烷液化大量吸热,具有冷冻麻醉作用
D.管道疏通剂疏通管道:固体溶于水显碱性,可除污垢,与铝粉反应放出,可松动污垢
3.实验室常用氯化钠粉末和浓硫酸制备氯化氢,化学反应为,的结构式为。下列化学用语或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间氢键使浓硫酸呈黏稠状和密度较大
B.NaCl的电子式:
C.中阴离子的VSEPR模型:
D.HCl中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
B.用石灰乳除去工业尾气中的
C.含氟牙膏防治龋齿:
D.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5.与某些易燃物作用可作火箭推进剂,其反应方程式为:。已知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的键数目为
B.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的六元环数为
C.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
D.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6.内酯可由通过电解合成,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转化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7组峰
B.、、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C.相同物质的量的、、与反应,消耗的物质的量相同
D.通过分子结构可以推测,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7.实验室采用下列装置制备和收集少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可以是固体 B.装置丙中盛有碱石灰,起到干燥的作用
C.装置丁的集气瓶能收集到纯净的 D.装置戊中的溶液可用澄清石灰水代替
8.在酸性溶液中过氧化氢能与重铬酸盐生成蓝色的,其分子结构为。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进一步与反应,蓝色迅速消失,此反应可用于检出。其中涉及的两个反应方程式:①(未配平,下同);②(仅作还原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Cr的化合价为
B.反应①中作氧化剂
C.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
D.反应②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9.嫦娥六号挖回的月背土壤成分确认了的含量,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短周期中,Y原子半径最大,基态X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W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B.和的阴、阳离子数目比不同
C.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D.单质熔点:
10.氰化法从金矿提取黄金简易工艺流程如下(已知:通常情况下,电负性较小的原子易提供孤电子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氰浸”中,NaCN作络合剂且N原子为配位原子
B.“氰浸”反应:
C.“还原”中,除生成两种配合物外,还产生一种助燃剂
D.“除锌”中,试剂X宜选择NaOH溶液、稀硫酸或硝酸等
11.某小组设计以下对比实验,探究亚铁盐与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 编号 试剂 现象
5滴试剂 2mL5%溶液(pH=5) Ⅰ 经酸化的溶液(pH=0.2)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测得反应后溶液pH=0.9
Ⅱ 溶液(pH=3)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 测得反应后溶液pH=1.4
Ⅲ 溶液(pH=3) 现象与II相同,同时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测得反应后溶液pH=2.0
A.实验中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实验Ⅰ、Ⅱ、Ⅲ中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为含铁物质催化分解产生
C.实验Ⅱ中溶液变浑浊是由于溶液氧化消耗导致的
D.实验Ⅲ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12.腺苷三磷酸(ATP)水解生成腺苷二磷酸(ADP)的过程中会释放较多能量供生物体使用(该反应的),ADP也可以转化为AT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ATP分子中有5个手性碳原子
B.由生成的反应是消去反应
C.0.1molADP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生成5.6L H2(标准状况)
D.37℃,pH约为7时,水解为需要酶的辅助,因此该过程是非自发的
13.在光电条件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实现脂肪醇与卤代烃的氧化还原偶联反应(部分物质未标出)。已知:、分别表示烷基和芳香基;X表示卤素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接电源的正极
B.M极电极反应式为
C.总反应式为
D.氧化还原偶联反应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14.ZnS存在立方ZnS与六方ZnS两种晶胞(如下图所示),均位于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且阴、阳离子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位于形成的立方体空隙中
C.立方ZnS与六方ZnS的密度比为 D.立方ZnS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为12个
15.HA和H2B分别为一元酸和二元酸,M2+不发生水解。常温条件下,现有含MA2(s)的MA2饱和溶液和含MB(s)的MB饱和溶液。两份溶液中及含A粒子的分布系数δ [如]随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②是MA2饱和溶液中pc(M2+)随pH变化曲线
B.
C.的平衡常数约为10-9
D.pH=4时,MB饱和溶液中存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6.(14分)草酸亚铁晶体()是一种黄色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硫酸的固体,具有较强还原性,受热易分解,是生产电池、涂料以及感光材料的原材料。某化学活动小组分别设计了相应装置进行草酸亚铁的制备及其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I.制备草酸亚铁晶体(装置如图所示):
(1)盛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为 。
(2)装置c的作用为 。
(3)实验过程:待a中反应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开关进行的操作为 。
II.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的探究:
(4)装置C和D可以合并为一个盛有 的球形干燥管。
(5)装置C的作用为 ;
(6)从绿色化学考虑,该套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
(7)实验结束后,E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B、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A中残留FeO,则A处反应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Ⅲ. 运用热重分析法推测产物
称取3.60g草酸亚铁晶体加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如图所示:
(8)当剩余固体质量为1.60g时,,剩余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
17.(13分)从铜阳极泥(主要成分为等)中分离提取金属单质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i.溶于盐酸可以得到。 ii. 。
iii.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取1”中一般控制温度为左右,原因是 。
(2)“浸取2”中,盐酸的作用为①提供酸性环境;② 。
(3)“浸取3”中发生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为 ;若“浸取3”中用溶液浸取,最终回收单质的质量为(假设的回收率为),那么需要的的物质的量至少为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已知)。
(4)“电沉积”中获得单质的是 极(“正”“负”或“阴”“阳”);“电沉积”完成后,在此极区溶液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
(5)“还原”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14分)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取二甲醚(DME)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制取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CO2(g)+3H2(g) CH3OH(g)+H2O(g)  ΔH1=-49.1kJ/mol
反应Ⅱ:CO2(g)+H2(g) CO(g)+H2O(g)  ΔH2=+41.2kJ/mol
反应Ⅲ:2CH3OH(g) CH3OCH3(g)+H2O(g)  ΔH3=-23.4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若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则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用含的式子表示)。
(2)已知反应Ⅱ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p(CO2)·p(H2),v逆=k逆·p(CO)·p(H2O),lgk(k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T2℃下,图中A、B点的纵坐标分别为a-0.7、a-1。T2℃、200MPa时,向恒压容器中充入CO2(g)和H2(g)混合气体制取二甲醚(DME),发生上述三个反应,平衡后,测得CH3OH(g)、CH3OCH3(g)和CO(g)体积分数分别为5%、10%、5%,则H2O(g)体积分数为 ,生成CH3OCH3(g)的选择性为 ,反应Ⅰ的Kp= 。
[CH3OCH3选择性=(生成二甲醚消耗的CO2物质的量/消耗CO2总物质的量)×100%;10-0.3=0.50。]
(3)在3.0M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5.4mol 和2mol 发生上述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和CO生成物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表示选择性的曲线是 (填“a”“b”或“c”);温度高于270℃时,曲线c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 。
②260℃,达到平衡时,容器内 ;反应Ⅰ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体积分数)。
19.(14分)有机物G是合成一种抗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CH3I+HI;②+。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 。 (2)C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3)E→F实际上是经过两步反应,其反应类型分别是 , 。
(4)为了使D→E转化率更高,条件X最好选择 (填标号);
a.NaOH溶液 b.NaHCO3溶液 c.NaClO溶液 d.稀盐酸
(5)有机物C能使溴水褪色,写出C与足量的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有机物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与NaHCO3反应产生气体 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苯环上只有两侧链
(7)设计以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干)
第三次高考模拟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5分)
1、B 2、C 3、D 4、C 5、B 6、D 7、A 8、B 9、D 10、B
11、C 12、C 13、A 14、D 15、A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4分)
(1)分液漏斗 (1分)(2)隔离空气,防止生成的草酸亚铁晶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1分)
(3)打开K2关闭K3 (2分) (4)碱石灰(2分)(5)吸收二氧化碳(2分)( 6)缺少处理CO尾气装置(2分)
(7)FeO+2H2O+CO2+CO (2分) (8)Fe3O4(2分)
17、(13分)
(1)温度低于,反应速率较慢;温度高于,H2O2会发生分解,浸取率降低(2分)
(2)作沉淀剂,将Ag转化为AgCl;作络合剂,将Au转化为HAuCl4,从而浸出(2分)
(3) AgCl+2[Ag(S2O3)2]3 +Cl- (2分) 0.1208(2分)
(4)阴 (1分) Na2S2O3(2分)
(5)4HAuCl4+3N2H4=3N2+4Au+16HCl(2分)
(14分)
(1) (2分) (2) 40% (2分) 66.7% (2分) 1/3200(1分)
(3) b (1分) 270℃之后主要发生反应Ⅱ,反应Ⅱ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增大 (2分) 3.12mol (2分) 0.024(2分)
19、(14分)
(1)对甲基苯酚 (2分) (2)醚键、醛基(2分)
(3) 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2分) (4)b(2分)
(5)(2分)
(6)18(2分)
(2分)
【答案详解】
1、A.花炮五彩斑斓的颜色源于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属于核外电子跃迁释放特定波长光的现象,A正确;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如棉花),B错误;
C.炭黑属于无定形碳,与石墨、金刚石等晶体碳结构不同,C正确;
D.合金的熔点通常低于纯金属,掺杂金、银后的铜合金熔点低于纯铜,D正确;
故选B。
2.草酸易溶于热水,焯水可减少蔬菜中的草酸含量,从而降低结石风险,A正确;血液的pH主要通过缓冲体系维持,两者浓度较高且可通过生理机制调节,B正确;氯乙烷气雾剂喷出后迅速汽化(液态→气态)吸热,使局部冷却,而非液化(气态→液态)吸热。液化过程实际会放热,C错误;油脂在NaOH溶液中的水解更彻底,并腐蚀堵塞物,可以避免管道堵塞,同时氢氧化钠溶液与铝粉反应生成氢气,产生的气体压力可以帮助疏通管道,D正确;故选C。
3、A.硫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分子间能形成较强的氢键,使浓硫酸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密度较大、呈黏稠状,A正确;
B.NaCl是由Na+和Cl-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B正确;
C.的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孤电子对数为0,故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C正确;
D.HCl中H原子的1s轨道上的电子(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与Cl的2p轨道上的电子形成s-p σ键,故HCl中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为,D项错误;
故答案选D。
4、根据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可知,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A错误;石灰乳中含大量未溶解的固体,不能拆,要保留化学式,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含氟牙膏中的氟化物在刷牙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氟离子,可以和牙齿表面的牙釉质相结合,形成氟化物层起到保护作用,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铜片与稀硝酸反应得到的是气体,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故选C。
5、【解析】CO2分子中每个双键含1个σ键和1个π键,因此每个CO2分子有2个σ键。44g 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总σ键数目为2NA,而非4NA,A错误;石墨烯中每个六元环由6个碳原子组成,但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享。因此,每个六元环实际对应2个碳原子。24g石墨烯的物质的量为2mol,对应的六元环数目为,即NA个,B正确;题目未明确温度和压强,因此无法确定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C错误;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实际数目小于NA,D错误;故选B。
6、【详解】A.有8种不同的氢,故核磁共振氢谱有8组峰,如图所示:,A选项错误;
B.中两个苯环之间的单键能旋转所有原子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一定不处于同一平面,B选项错误;
C.设、、物质的量均为1mol,X中的羧基消耗、Y中含有酚羟基形成的酯基,酯基水解后能消耗、Z中含有酚羟基和酯基,能消耗,C选项错误;
D.Y为内酯,酯基为疏水集团,在水中溶解度较小,D选项正确;
故选D。
7、【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试剂可以是固体,A正确;
B.碱石灰可与发生反应,不能起到干燥的作用,B错误;
C.装置丁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氯气,应“长尽短出”,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会混有少部分空气,集气瓶不能收集到纯净的,C错误;
D.氢氧化钙在水中溶解度小,导致澄清石灰水浓度很小,吸收Cl2的效果差,故装置戊中的溶液不能用澄清石灰水代替,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析】根据CrO5的结构可知,CrO5中的氧原子有四个是-1价,一个是-2价,所以Cr的化合价为+6价,A正确;在反应①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反应②中仅作还原剂,则CrO5是氧化剂,其中的+6价铬和-1价O的化合价都降低,则一个CrO5得7个电子,一个H2O2失去2个电子,所以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C正确;反应②中的氧气来自H2O2,生成1molO2,转移2mol电子,则生成标况下11.2LO2即0.5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NA,D正确;故选B。
9、A.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A错误;
B.、的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B错误;
C.分子是极性分子,C错误;
D.钠,铝是金属晶体,硅是共价晶体,硅的熔点最高;金属原子的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铝的价电子数多于钠,半径小于钠,故铝的熔点高于钠,单质熔点:,D正确;
故答案选D。
10、A.N的电负性大于C,做配体时,C为配位原子,故A错误;
B.根据题示,“氰浸”生成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遵循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得,故B正确;
C.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还原”中,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锌做还原剂,还原产物是,发生反应为,常做还原剂或燃料,常见的助燃剂有,故C错误;
D.依题意,Au与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硝酸不反应,锌能与NaOH溶液或稀硫酸反应,如果选择硝酸,会生成NO、等大气污染物,且原子利用率较低,试剂X不宜选择硝酸,故D错误;
答案选B。
11.A.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A正确;
B.产生气泡的原因是Fe3+催化下H2O2分解产生O2,B正确;
C.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且pH值减小,说明产物发生了水解,C错误;
D.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因是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的HCl受热挥发,D正确;
故选C。
12.A.ATP分子中戊糖的含氧的五元杂环上有4个手性碳原子,A错误;
B.由生成的反应是取代反应,B错误;
C.ADP中磷酸中-OH、杂环中-OH均会和单质钠反应生成氢气,则0.1molATP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生成0.25molH2,为0.25mol×22.4L/mol=5.60L H2(标准状况),C正确;
D.ATP水解为ADP过程为放热的熵增反应, H<0, S>0,所以 G= H-T S<0,该过程是自发的,D错误;
13、【详解】A.根据示意图可判断M电极上失去电子转化为,M极是阳极,因此N极是阴极,a接电源的正极,b接电源的负极,A错误;
B.M极是阳极,因此M极电极反应式为,B正确;
C.根据转化关系图可判断总反应式可表示为,C正确;
D.氧化还原偶联反应中有碳碳单键的断裂与生成,既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又存在非极性键的形成,D正确;
故选A。
14、【详解】A.在立方晶胞中,与之间最近距离为体对角线的,晶胞棱长为anm,则体对角线长度为,则与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不符合题意;
B.均位于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因为晶体的化学式为,所以均位于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B不符合题意;
C.立方ZnS晶胞中含有个,含有4个,立方ZnS晶胞的密度为,如六方ZnS晶胞中,上下底面均为菱形,底面面积为,其体积为,而六方ZnS晶胞中含有个,含有个,则立方ZnS晶胞的密度为,立方ZnS晶胞和六方ZnS晶胞中密度的比值为:,所以密度比不等于,C不符合题意;
D.立方ZnS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位于面心,根据结构图可知,距离一个顶点最近的面心有12个,所以立方ZnS晶胞中距离最近的有12个,D符合题意;
故选D。
15、【解析】含MA2(s)的MA2饱和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MA2(s)M2++2A-、A-+H2OHA+OH-,往饱和溶液中加酸,不断减小溶液的pH,则两平衡都发生正向移动,HA的分布系数δ不断增大,A-的分布系数δ不断减小,M2+浓度不断增大,pc(M2+)不断减小,所以曲线②表示MA2中pc(M2+)随pH变化曲线,曲线③表示HA的分配系数随pH变化曲线,曲线④表示A-的分配系数随pH变化曲线,曲线①表示MB饱和溶液中pc(M2+)随pH变化曲线。由分析可知,曲线②是MA2饱和溶液中pc(M2+)随pH变化曲线,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MB饱和溶液中,pc(M2+)=10-5mol/L,由于B2-会发生水解,溶液中c(B2-)<10-5mol/L,所以Ksp(MB)=c(M2+) c(B2-)<10-10,B不正确;在曲线③④的交叉点,pH=3,c(HA)=c(A-),的平衡常数为=10-11,C不正确;MB为强碱弱酸盐,其饱和溶液的pH>7,pH=4的溶液应为MB饱和溶液中加入了酸,溶液中含有酸根离子,此时存在,D不正确;故选A。
16、(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盛装稀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草酸亚铁具有较强还原性,装置c的作用为:隔离空气,防止生成的草酸亚铁晶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3)由分析可知,待a中反应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开关进行的操作为:打开K2关闭K3。
(4)由分析可知,装置C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干扰一氧化碳的检验,装置D中盛有的浓硫酸用于干燥气体,则将装置C和D可以可以合并为一个盛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答案为:碱石灰;
(5)由分析可知,C中盛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6)反应会产生CO,缺少处理CO尾气装置。
(7)E中加热分解,E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说明有Cu单质生成,B、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和CO生成,a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说明有H2O生成,A中残留FeO,则A处反应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O+2H2O+CO2+CO。
(8)3.6g草酸亚铁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由铁原子个数守恒可知,1.6g剩余固体中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则固体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为0.02mol:=2:3,所以剩余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Fe2O3,故答案为:Fe2O3。
17、【详解】铜阳极泥富含Cu、Ag、Au等多种元素,加入硫酸和双氧水浸取,铜溶,生成硫酸铜,过滤得到的浸出液1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滤渣含Ag、Au等,再向滤渣1中加入盐酸和双氧水,发生反应:2Au+8HCl+3H2O2=2HAuCl4+6H2O,2Ag+2HCl+H2O2=2AgCl↓+2H2O,过滤,向得到的滤渣中加入Na2S2O3,AgCl溶于Na2S2O3,生成[Ag(S2O3)2]3 ,再进行点解,[Ag(S2O3)2]3 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为Ag,电极反应为:[Ag(S2O3)2]3 +e-=Ag+2S2O32 ,阴极区的溶液中含有Na2S2O3,可以循环使用,向浸出液2中加入N2H4,可以还原HAuCl4,生成Au和氮气,该反应N元素升高2价,Au元素降低3价,浸出液1中硫酸铜可以被还原为Cu,据此分析作答。
(1)“浸取1”中一般控制温度为左右,原因是:温度低于,反应速率较慢;温度高于,H2O2会发生分解,浸取率降低。
(2)Au不和盐酸反应,由分析可知,“浸取2”中,盐酸的作用为①提供酸性环境;②作沉淀剂,将Ag转化为AgCl;作络合剂,将Au转化为HAuCl4,从而浸出。
(3)由分析可知,“浸取3”中AgCl溶于Na2S2O3,生成[Ag(S2O3)2]3 ,离于方程式为AgCl+2[Ag(S2O3)2]3 +Cl-,用溶液浸取,最终回收单质的质量为(假设的回收率为),n(Ag)==0.06mol,则[Ag(S2O3)2]3 中的浓度为0.12mol/L,反应AgCl+2[Ag(S2O3)2]3 +Cl-的平衡常数K==,溶液中c(Cl-)=0.06mol/L,则c()==0.0008mol/L,则需要的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0008mol/L×1L+0.12mol/L=0.1208mol。
(4)电沉积步骤中,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g(S2O3)2]3 得电子被还原为Ag,阴极反应生成,同时阴极区溶液中含有Na+,故电沉积步骤完成后,阴极区溶液中可循环利用得物质为Na2S2O3。
(5)还原步骤中, HAuCl4被还原为Au,Au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1molHAuCl4转移3mol电子,N2H4被氧化为N2,N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1mol N2H4转移4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4HAuCl4+3N2H4=3N2+4Au+16HCl。
18、【详解】(1)观察可知,反应可由2×Ⅰ+Ⅲ得到,根据盖斯定律,该反应的,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2)①据三个反应方程式中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Ⅱ产生的量相等,则根据含量是,可知反应Ⅱ产生水占;根据反应Ⅲ中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反应产生,会同时产生水占,消耗,此时容器中,则反应产生,同时产生,故该容器中水的含量为(或为)。
②气体参加三个化学反应,其中部分转化为,部分转化为,反应达到平衡时、和体积分数分别为、、,根据转化关系可知:理论上反应产生的体积分数为,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每有参加反应,理论上可制取,现在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生、体积分数分别为、、,则发生反应消耗依次占、、,反应Ⅱ是:,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当A、B两直线相交时,,当温度降低时,增大,则,则为随的变化曲线,为随的变化曲线,,,。对于反应,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积分数均为,则的体积分数之和为,设,则,根据上述分析,列出三段式中的平衡量:,,,转化成的选择性为。
③则对于反应反应的。
(3)①反应Ⅲ放热,升高温度,其平衡逆向移动,的选择性降低,反应Ⅱ吸热,升高温度,其平衡正向移动,CO的选择性变大,故表示选择性的曲线是b,表示CO选择性的曲线是a,曲线c表示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反应Ⅰ放热,升高温度,其平衡逆向移动,平衡转化率降低;反应Ⅱ吸热,升高温度,其平衡正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增大;故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270℃之前主要发生反应Ⅰ,270℃之后主要发生反应Ⅱ;
②由图知,260℃达平衡时,平衡转化率为50%,共转化了1mol,CO的选择性为36%,则生成了CO,二甲醚的选择性为50%,则二甲醚生成了,反应Ⅲ消耗甲醇0.5mol,甲醇的选择性为,则平衡时甲醇为,可列出三个反应的转化量情况:
Ⅰ.
Ⅱ.
Ⅲ.,则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6.12mol,反应Ⅰ的平衡常数;
19、
【详解】(1)
根据以上分析,A是,名称是对甲基苯酚;
(2)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醛基;
(3)
经过两步反应,第一步和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第二步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其反应类型分别是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4)
D和CH3I反应生成和HI,加入碱性溶液与HI反应,降低HI的浓度能促进反应正向进行,但氢氧化钠能与D中的酚羟基反应,NaHCO3与酚羟基不反应,所以为了使D→E转化率更高,条件X最好选择NaHCO3溶液,选b
(5)
有机物C能使溴水褪色,中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醛基与溴水发生氧化反应,与足量的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①能与NaHCO3反应产生气体,说明含有羧基;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含有不饱和键;③苯环上只有两侧链,两个侧链为-COOH、-CH2-CH=CH2或-COOH、-CH=CH-CH3或-COOH、或-CH2COOH、-CH=CH2或-CH3、-CH=CHCOOH或-CH3、,两个侧链在苯环上的位置异构有3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18种;
(7)
水解生成,氧化为,和反应生成,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合成路线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