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导入新课我总是坚信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是所谓“亚洲家庭”兄弟间的争吵。对日本来说通过武力来营救日本侨民,保护我们受到威胁的权利和利益是不可避免的经历。这就像是兄长在长时间忍耐后痛打其年轻而又桀骜不驯的弟弟一样,这一行动是使中国恢复理智,不是出于仇恨而是出于爱。——《书证第3498号 松井石根宣誓证词》(1946年)南京大屠杀首犯·松井石根松井石根认为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你有不同意见吗(如何反驳)?发动战争,侵占大片领土;“三光”政策;大屠杀、大轰炸;细菌战、化学战;强征性奴隶,慰安妇制度课标要求: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油画《重庆大轰炸》1931年1938年1932年1940年1935年太原会战百团大战东北军民抗战1936年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时期:1931.9.18---1945.10.25一二·九运动华北事变伪满洲国成立淞沪会战日本囚笼政策海外战场1937年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卢沟桥事变日全面侵华南京大屠杀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西安事变皖南事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41年1942年1945年中共七大课时预览 时空坐标局部抗战全面抗战两段抗战: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一次合作: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条战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四次事变: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共十四年抗战历程:前六年(从1931年至1937年)是局部抗战,战事主要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是整个抗日战争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后八年(从1937年至1945年)是全国性抗战,是前期局部抗战的延伸和发展,也是中国以全国之力全面抗击并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阶段。“十四年抗战” 和“八年抗战” 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过程。第二,有助于理解日本侵华的本质和危害。第三,有助于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概念解读】一、局部抗战(1931-1937)(一)日本侵华原因: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1927年东方会议后田中义一密奏1927年6月日本东方会议会场①历史原因: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从美国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也沉重打击了日本……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农户平均负债700-800元。日本国内矛盾激化,经济危机也引起了政治危机。——《日本侵华七十年史》日本国内的罢工风潮② 直接原因:受经济危机影响,日本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一、局部抗战(1931-1937)(一)日本侵华原因:材料三:“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材料四: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一九三一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联盟尽管派李顿调查团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严厉制裁措施。③有利时机:国共内战给日本可乘之机④国际因素:西方大国推行纵容日本侵略的“绥靖”政策⑤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日本局部侵华的表现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军借口柳条湖事件制造九一八事变并扩大侵略,占据整个东北。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一、局部抗战(1931-1937)2、一·二八事变:1932年,日军侵略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淞沪抗战)。对他国:作为各国租界云集之地,利于转移国际视线、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对中国:作为全国经济重地,且离南京较近,迫使国民政府屈服。思考:为什么选择“上海”发动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二)日本局部侵华的表现3、建立伪满洲国:3月,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州国。一、局部抗战(1931-1937)清废帝溥仪(二)日本局部侵华的表现一、局部抗战(1931-1937)4、侵略长城沿线:P136 D1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顽强抵抗(长城抗战)。5、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蓄意制造的“华北自治运动”等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进攻长城的日军实质: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日本殖民地)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主要矛盾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图日本侵华,步步紧逼面对日本侵略,中国社会各阶层反应如何?国民党爱国军队及将领、东北军民、爱国学生、国民党、共产党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国民政府:材料1:“攘外必先安内,一统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一统而能取胜于外者。”——1931年11月30日,蒋介石材料2: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面对日本侵略,国民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方针?1932年3月14日蒋介石对政治宣传人员讲话指出“倭寇深入,赤匪猖獗,吾人攘外,必须安内”对内: 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外: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三)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局部抗战)的兴起和发展一、局部抗战(1931-1937)(三)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局部抗战)的兴起和发展一、局部抗战(1931-1937)2、国联调查团:提出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牺牲中国,由英、美、法、日等国共同控制中国东北。3、爱国民众①东北人民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李顿调查团意义: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为反对日本策动的“华北自治运动”,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游行示威,发起一二·九运动,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二.九运动中流行学生队伍(三)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局部抗战)的兴起和发展一、局部抗战(1931-1937)一二·九运动中学生与军警搏斗(三)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局部抗战)的兴起和发展一、局部抗战(1931-1937)a.九一八事变后,派杨靖宇领导游击队改编而成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1933年开始)。4.共产党:b.(1936年成立)共产党员、赵尚志等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三万余人,牵制大量日军;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抗联第2路军一部一、局部抗战(1931-1937)b.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bǔ)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瓦窑堡会议会址反蒋抗日联蒋抗日4.共产党: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鲜明立场①上海十九路军(1932年)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淞沪抗战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援;(三)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局部抗战)的兴起和发展蒋光鼐蔡廷锴一、局部抗战(1931-1937)5、国民党爱国将领及军队:②“长城抗战”:日军向长城进犯时,国民党二十九军安德馨、宋哲元、冯玉祥等部英勇抗战,使喜峰口失而复得。③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 “西安事变”。(四)西安事变:2、概述: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 以武力逼蒋抗日。当时报纸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一、局部抗战(1931-1937)兵谏亭(陕西西安骊山)1、背景: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②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实行联共抗日; ③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中共参与西安事变谈判的代表: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四)西安事变:①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②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4、意义: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②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一、局部抗战(1931-1937)3、结果:为什么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我敢跟你说,我做那件事情(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牺牲我自己,为什么?——《张学良口述》1、根本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2、中共正确运用统一战线政策3、各方人士以民族大义为重的爱国情怀4、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迫于民族危机和全国人民要求抗战的压力5、苏美英极力谋求和平解决,维护在华利益。(四)西安事变:一、局部抗战(1931-1937)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佟麟阁赵登禹29军在卢沟桥反击日军叫他们(日军)知道我中华民族,还有坚决不(怕)死的勇敢队伍。—赵登禹将军战前动员(1933年3月12日)二、全面抗战的开始(1937-1945年)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一)标志(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材料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二、全面抗战的开始(1937-1945年)1、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2、国民党庐山谈话:(1)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邀请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在庐山谈话,听取各方人士对抗日救国的意见。(2)7月17日的第二次谈话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材料二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 1937年7月17日)(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二、全面抗战的开始(1937-1945年)3、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标志正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4、军队改编: 1937.7.15 中共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P140问题探究,红军主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变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八路军、新四军臂章P1405、正式形成: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项目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不同点 时间 1924-1927年 1937-1945年形式目标结果相同点 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实现的; 都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党内合作党外合作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合作坚持到抗战胜利(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二、全面抗战的开始(1937-1945年)至此,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二、全面抗战的开始(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与的抗战行为。思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何意义?①促进民族意识觉醒,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形成新高潮②凝聚了抗战力量,促进全民族抗战的形成③是抗日战争的旗帜,保障中国抗战赢得了最后胜利日本兵在中国的街头吃饭日本军官在给中国小朋友分发糖果难以想象的画面日本教科书中的插图三、日军的侵华暴行日本军医治疗中国伤员是真的吗?真相是什么?三、日军的侵华暴行……旅顺大屠杀(公元1895年)雾社大屠杀(公元1930年)上海一二八大屠杀(公元1932年)平顶山大屠杀(公元1932年)新宾大屠杀(公元1932年)西宝屯大屠杀(公元1932年)榆城大屠杀(公元1933年)临江大屠杀(公元1933年)依兰大屠杀(公元1934年)老黑沟大屠杀(公元1935年)天津大轰炸(公元1937年)金山卫大屠杀(公元1937年)上海大轰炸(公元1937年)罗泾大屠杀(公元1937年)阳高大屠杀(公元1937年)苏州大屠杀(公元1937年)南京大轰炸(公元1937年)南京大屠杀(公元1937年)武汉大轰炸(公元1938年)重庆大轰炸(公元1938年)成都大轰炸(公元1938年)延安大轰炸(公元1938年)兰州大轰炸(公元1939年)潘家峪大屠杀(公元1941年)上饶细菌战(公元1942年)厂窖大屠杀(公元1943年)桂林七星岩大屠杀(公元1944年)扬州大屠杀徐州大屠杀(轰炸)常州大屠杀无锡大屠杀泰州大屠杀合肥大屠杀芜湖大屠杀福州大屠杀厦门大屠杀广州大屠杀(轰炸)汕头大屠杀上海五卅惨案济南5.3惨案梅花镇9.9惨案大同万人坑阜新万人坑台湾万人坑西安大轰炸杭州大轰炸宁波大轰炸汉中大轰炸宝鸡大轰炸安康大轰炸成都大轰炸贵阳大轰炸乌鲁木齐大轰炸昆明大轰炸西宁大轰炸银川大轰炸洛阳大轰炸郑州大轰炸(屠杀)太原大轰炸石家庄大轰炸海南大屠杀(轰炸)肃清大屠杀731辽宁本溪湖矿难罪恶深重 罄竹难书 铁证如山 不容置疑三、日军的侵华暴行罪行一: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以刺杀、活埋、砍杀、焚烧、杀人比赛等方式屠杀手无寸铁的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报道了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的斩杀百人比赛。南京下关江面尸体堆积如山三、日军的侵华暴行罪行一:南京大屠杀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1、政治:实行“以华制华”,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扶植 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汪伪政府成立时汪精卫与陆海军高级将领合影1940年3月30日,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卫出任伪政府主席罪行二:对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三、日军的侵华暴行2、经济:实行“以战养战”,进行经济掠夺,实行“粮食统制”,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3、军事: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三、日军的侵华暴行罪行二:对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日军占领东北清点兵工厂的机枪日军掠夺中国棉纺织品、香烟等轻工业产品占据中央银行金库烧光杀光抢光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罪行三:重庆无差别大轰炸1938年10月4日,日本正式轰炸重庆市区,从1939年1月开始,日机空袭迅速升级,对重庆的轰炸愈来愈猛烈。重庆大轰炸被认为是与南京大屠杀同等性质的事件。据不完全统计,日机空袭重庆共达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3万多幢,30所大中学校曾被轰炸。三、日军的侵华暴行被轰炸摧毁的建筑物为躲避日军轰炸修筑的防空洞731部队解剖人体实验731部队遗址-焚尸炉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1938年至1945年,731部队以活人试验和活人解剖等手段杀害中国人、朝鲜人以及盟军战俘超过1万人。罪行四:实施细菌战,组建细菌部队(731部队);日军实施细菌攻击作战,造成290多个市县旗鼠疫、霍乱、伤寒等疫病爆发,致使中国237万余人患病,其中死亡约65万人。 ——《日本侵华细菌战研究报告》三、日军的侵华暴行罪行四:实施细菌战,组建细菌部队(731部队);三、日军的侵华暴行罪行五:推行“慰安妇”制度。日本军队还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慰安妇”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战争常规的政府犯罪行为。“Ta们在等日本人道歉,日本人在等Ta们死去!”截至目前(2024年12月),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登记在册的中国大陆地区幸存者仅剩下7位。在日军官方开设的慰安所里排队等待进屋的日军三、日军的侵华暴行随军转移的妇女“妇女遭受的苦难最为深重。妇女不论老幼,都逃脱不了被强暴的命运。我们从下关派出运煤车,到南京的大街小巷和附近村庄中抓回许多妇女。然后我们将每个妇女分配给15-20名日本士兵,任由他们奸淫凌辱。”—日本驻南京第114师团的一名士兵田所耕三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罪行六:实施奴化教育三、日军的侵华暴行日语被定为必修课、学校不得悬挂中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日伪出版的教科书充满“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等思想。企图以此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泯灭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把学生培养成他们统治下的顺民,实现其同化政策。要求沦陷区中国人学习日语90年前,日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4年的抗日战争从此打响。硝烟早已散去,警钟却仍在长鸣。一段历史永志不忘一种精神穿越时空一个信念引领未来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铭记历史,勿忘国耻3.以史为鉴,珍爱和平4.时刻警惕,理性爱国—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对待日本侵华的正确态度?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日本局部侵华原因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各方力量的因应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中共:《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东北军民:东北人民革命军到东北抗日联军全国民众:一二九运动国民党爱国军队和将领:西安事变局部抗战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通电全国→庐山谈话→洛川会议→改编军队→实现合作全面抗战的开始日本的侵华暴行殖民统治:政治上---以华治华经济上---以战养战文化上---奴化教育军事暴行: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实施细菌战、“慰安妇”制度【课堂小结】一二八事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