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2024年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在物理、历史中选择一门,“2”为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择两门。选科组合更多,有利于高考生扬长避短,选择优势科目,旨在优化高校选考科目,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2024年新高考模式
思考:新高考模式有何积极意义?
新课导入:
新高考模式旨在追求公平。维护公平正义。究竟什么是公平正义 怎样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 如何维护公平正义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8.1 公平正义的价值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保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道德修养:
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平感、正义感,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
法制观念:
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责任意识:
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努力做有正义感、尊纪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 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树立公平正义观念,以实际行动追求公平和正义。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P98-103页,标记关键句,思考下列问题:
公平的含义、内容和要求
公平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正义的行为
正义的要求
正义的价值意义
认识公平
第一目
“分黄金”的故事:古时候,一位父亲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
老大:
精明能干出力最多
老三:
身残体弱让人担忧
老二:
能力一般很有孝心
一、认识公平
假如你是老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
结合“分黄金”的故事,谈谈你对公平的看法。
平均分
大儿子多一些
小儿子多一些
不偏不倚 公正无私
多劳多得
大儿子多挣可以照顾其他兄弟
扶贫济困 友爱相助
二儿子多一些
孝敬父亲 幕后英雄
一定的标准或原则
合情合理、不偏不倚
公平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公平。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1、什么是公平?(含义)(P111)
注意:公平 平均,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指“符合情理”
指“不偏袒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探究二:公平的内涵
这么看来,任何人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都有予以制止、依法实施防卫的权利。
但是,任何人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都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正当防卫不是无限制的,超出了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我妈妈说:国家为每个人提供了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经过努力,将来我也可以成为守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官!
思考:三位同学的观点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公平?
权利公平
规则公平
机会公平
2.公平的内涵及要求?
一、认识公平
(1)公平的内涵:
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2)公平的要求:
①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②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③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陈春秀案件“
思考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公平的意义
张华来自美丽的巴中,在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后,她返回家乡,看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没过多久,她便向一家当地企业投了简历。经过层层选拔,张华最终脱颖而出。在工作中她虚心学习,积极进取。根据企业相关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张华不仅工资翻了番,而且升职为部门经理。
找一找材料中哪些内容体现公平?
公平对个人有什么作用?
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公平的意义
王某,一个普通的农民工, 因为父亲腿被砸断急需要用钱,多次向老板讨要工钱未果。 王某后来找劳动部门都无济于事。走投无路的王某折回包工头家讨薪,却遭打骂……极度绝望和愤怒的王某连杀四人,重伤一人……
根据材料,说说王某犯罪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失去公平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人们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和谐稳定。
公平对社会有什么作用?
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3、公平的重要性、价值?( P110)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正义的力量
第二目
判断:以下哪些行为是正义的行为?
打架斗殴
帮助他人
救死扶伤
审判犯罪
热爱祖国
考试作弊
贪污腐败
偷窃财物
判断
依据
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
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遵纪守法
助人为乐
尊老爱幼
非正义行为
违法乱纪
弄虚作假
恃强凌弱
探究与分享
在讨论什么是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时,同学们用关键词给出了自己对两种行为特征的描述,请你来填写。
见义勇为
诚实守信
爱岗敬业
落井下石
小偷小摸
阴谋诡计
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凡是阻碍社会进步、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
正义行为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二、正义的力量
4.什么是正义?
注意:正义还意味着保护弱者。保护弱者的行为是正义行为。反之则是非正义行为。
探究:正义的要求
思考:以下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正义的什么要求?
材料一:近期,江苏常州检察机关披露一起案件:当地不少老人机没有开通任何手机增值业务,却被自动订购,每月秘密扣取资费。初步排查,全国竟有多达98万部老人机被偷扣话费。
随着调查深入,真相浮出水面:欧某伙同他人预植代码操控“老人机”自动订购铃声下载等增值业务,偷扣98万部“老人机”话费340余万元。最后欧某被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对当事人
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
探究:正义的要求
材料二:2025最高法工作报告指出:依法严惩腐败犯罪。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3万件3.3万人,依法惩处孙志刚等48名原中管干部。落实受贿行贿一起查,审结行贿犯罪案件2473件2873人。审理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严惩群众身边腐败犯罪。
对社会
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探究:正义的要求
材料三:2025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劳动者和特定群体权益保障。常态化参与治理欠薪工作,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1140人,支持农民工提起讨薪维权民事诉讼4.04万件,追索欠薪15.7亿元。起诉侵害老年人权益犯罪4.5万人,依法保障残疾人就业、教育、康复等权益,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公益诉讼5270件。对因案致困的当事人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救助7.3万人7.4亿元。
对弱者
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5.正义的要求:
①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
②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③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的生活。
小试牛刀
加入
誓词
以下人物的言行,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
权钱交易,黑箱操作
遵纪守法
徇私枉法
贪污腐败
见义勇为
扫黑除恶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这三位犯罪嫌疑人被追究刑事责任说明了什么?
正义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河北省邯郸市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引发社会极大关注,涉案的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河北省人民检察院近日宣布:3人作案时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故意杀人致被害人王某某死亡,情节恶劣,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新闻链接
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阅读感悟
罪刑法定是我国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意味着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的种类、幅度,均由法律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该规定折射出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它是司法文明的重要标志。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探究与分享
国家建立和完善下列制度有什么意义?
能够保证收入分配更加公平,让每一个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使贫困学生得到社会的关爱,保障其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让失业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让其有尊严地生存。
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思考:国家建立和完善这些社会制度有何意义?
探究六、正义和制度的关系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国家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有利于保障正义,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刑法第二十条
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6、正义和制度的关系 P113
①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往往被当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
②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③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④作为社会制度中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课堂笔记
★医疗方面,我国编织了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
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养老方面,全国大部分省份建立了80周岁以上高
龄老人津贴制度。
★文化教育方面,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实现免费开放。
为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公平,国家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使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课堂小结
公平正义的价值
公平
正义
内涵
含义
价值
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价值
社会文明的尺度
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含义
要求
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
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
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
随堂训练
1.天津市见义勇为协会举办了第二十届“津城百姓英雄”事迹表彰活动。这有助于( )
A.规范公民权利,实现人人平等
B.弘扬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C.维护公共利益,根除社会矛盾
D.保证司法公平,实现长治久安
B
与材料无关
说法太绝对,错误
与材料无关
随堂训练
2.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整体发展,加快校际均衡发展、保障群体公平发展,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财政保障水平等。这些要求有利于( )
①让学生享有更公平的教育环境
②为所有人提供相同的发展条件
③以机会的公平促进教育的公平
④使公共教育体系更加优质均衡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说法绝对,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随堂训练
3.非正义行为是指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下列属于非正义行为的有( )
①小华爸爸酒驾不听劝阻,小华及时报警
②大明在考试时偷偷给小明传了答案
③小强在放学的路上看见几个人欺负弱小同学,出手相助
④小薇在捡到手机和钱包后,将捡到的财物据为己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B
违背诚信考试原则,符合意义
侵犯他人的财产权,符合题意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交车上,小强发现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乘客却浑然不知。这时,小强机智地大喊一声“抓小偷”,并和其他乘客一起将小偷抓住。
材料二:在放学的路上,小刚发现一位高大的男生对一位瘦小的同学拳打脚踢。小刚想,这是他们的私事,与自己无关。于是他匆匆离开了。
(1)人们的行为可以分为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材料一、二中的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种行为?
材料一中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
材料二中的行为属于非正义行为。
(2)简要分析小强和小刚的做法分别产生的影响。
小强的做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惩恶扬善。
小刚的做法放纵了非正义行为,不利于社会正义,不利于社会稳定,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