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4分)
好书,从来都是要静静阅读、慢慢欣赏的,而不是在网络上随手点击,匆匆浏览。因为,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难以获得内心的安宁。网络阅读仿佛一个急着赶路的人,步履匆匆,行色慌张。这样的阅读是走马观花,是浮光掠影。可是,我们匆忙的脚步、焦灼( )的心到底在追逐什么?一味求“快”,让阅读的美好意味尽失。那么,不要走得太过匆忙,多一些从容的màn步。闲xiá时,手捧一本书,慢慢品读,留出让自己思考、遐想、回味的空间,等待灵魂慢慢跟上来,就像等待阳光融化晶莹的冰雪,就像等待雨水唤醒酣睡的种子, 。让阅读陪伴你,滋养你,慢慢成长。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焦灼( ) 酣睡( ) màn步 ( ) 闲xiá( )
(2)下列短语类型为并列短语的一项是( )(1分)
A. 静静阅读 B. 意味尽失 C. 走马观花 D. 步履匆匆
(3)在文末横线空缺处仿写一个句子,与前文划线句子构成排比。(1分)
等待灵魂慢慢跟上来,就像等待阳光融化晶莹的冰雪,就像等待雨水唤醒酣睡的种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面是宣传委员挑选出来的两张“孝亲敬老”家风宣传海报,你觉得哪一张更好?请从图和文两个角度说说你的理由。(2分)

3.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下面是小文搜集到的爱国人物故事,他想用对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想,但他只写出了上联和部分下联,请你运用对联的知识帮他完成下联。(2分)
黄文秀,驻百坭村第一书记。2016年,她放弃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最贫困的地方,挨家挨户走访,引进了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建村垃圾池。扶贫“长征”路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她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2019年6月16日晚,她在返岗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看今朝, 。
4.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一些对自己产生重要影响的人。请从下列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简要分析前者对后者成长路上产生的重要影响。(4分)
A.朱赫来与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曹先生与祥子(《骆驼祥子》)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华儿女身上厚重的家国情怀维系着文明的薪火传承,使中华民族虽历尽磨难却总能浴火再生。说到“家”,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的(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以折柳寄托了故园之思;岑参在《逢人京使》中的“(3)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以请入京使者捎信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人的挂念。说到“国”,杜牧在《泊秦淮》中的(5)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借对“商女”的谴责抒发了深深的忧国之情;李商隐在《贾生》中的“(7)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借对皇帝沉迷于求仙访道的慨叹表达了对百姓民生的关切。(8分)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6~7题。(共6分)
山寺秋霁①
[唐]张仲素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
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
【注释】①霁:本指雨止。泛指风霜雨雪停止,天气晴好。
6.这首诗借 、 等意象描写了 的情景。(3分)
7.请从叠词的角度赏析“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①《爱莲说》)
【乙】先生徙知南昌,潘兴嗣②视其家,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数百。盖先生平日俸禄,悉以周宗族,奉宾友。分司③而归,妻子饘④粥不给,旷然不以为意。
南安狱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⑤之。逵苛刻,众吏无敢争,先生独力争之。不听,则委手板⑥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感悟,囚不得死。
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⑦之。”二年果有得。……皇祐元年已巳,李初平卒,子幼,先生曰:“吾事也。”为护其丧归葬之,往来经纪⑧其家,始终不懈。
(《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节选,有删改)
【注】①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元,后人称其元公,道州营道人。②潘兴嗣:周敦颐好友。③分司:职务,这里指公署。④饘:煮。⑤治:处惩。⑥手板: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⑦言:讲解。⑧经济:处理。
8.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__________ 。 ②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______。
③盖先生平日俸禄 盖:_______________ 。 ④郡守李初平贤之 贤:_______________。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妻子饘粥不给,旷然不以为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乙文内容说说周敦颐身上有哪些君子的美好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11~13题。(10分)
①公元2012年6月24日清晨,没有晴朗的海天,没有壮观的日出。大海如同一个情绪善变的孩子,时而风雨交加,时而电闪雷鸣。“向阳红09号”中国科学考察船迎风破浪,如定海神针般地停在预定海域。她那宽阔而坚实的甲板上,高高矗立着一台类似龙门吊的设备,伸出两只长长的手臂,怀抱着红白相间的小鲸鱼一样的机器。机身上漆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和两个醒目的蓝色大字——“蛟龙”!
②对了!这就是举国关注、世界瞩目的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正在进行深潜7 000米的海试。2009年的1 000米、2010年的3 000米、2011年的5 000米,深潜海试一步步成功之后,我国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7 000米载人潜水器工程项目,迎来了冲击设计极限的海底试验。为了万无一失、确保成功,国际海洋局、科技部等部门选择了地球海洋最深点——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它全长2 550千米,呈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 000米以上,最深处位于斐查兹海渊,达11 034米。
③这条海沟的形成已有6 000万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如果把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填到里边,它的峰顶都不能露出海面。征服这条海沟,下潜至7 000米,将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无疑,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载人深潜工程和深海科学事业来说,7000米是一道至关重要的门槛,也是一个攀登高峰的标杆。
④半个多月前,随着试验母船“向阳红09号”的一声汽笛长鸣,“蛟龙号”海试团队于2012年6月3日由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穿过长江吴淞口,踌躇满志地奔赴西太平洋,奔向那片遥远而亲近的海域。
⑤马里亚纳海沟,中国“蛟龙”来了!
⑥凭着这种志向与精神,我们英雄的海试团队劈波斩浪,按计划在这片海域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深潜试验。
⑦这一天—— 6月24日,星期天,是我国航天工程——“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手控交会对接的日子。此前,国家海试领导小组批准“蛟龙号”同日冲击深潜7 000米,争取创造上天入海的奇迹。
⑧“太好了!这太有意义了!我们已经作好了充分准备,保证完成任务。”
⑨尽管天一放亮,就遇到了风雨突袭,海况不佳,但周密严格的探测表明,天气条件会逐渐好转,且海面以下完全具备试验条件。海试现场指挥部下定决心:按时下潜!北京时间4时20分,海试团队举行了简短的出征仪式,三名潜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身着蓝色的潜航工作服,与大家相互击掌,微笑着进入潜水器。
⑩3个多小时的下潜,“向阳红09号”试验母船上的现场指挥部紧张有序,监控屏幕上不断显示着水下各种数据,扬声器中不时响起“蛟龙号”潜航员和水面控制人员之间沉着冷静的通话声。
北京时间9时07分,话筒里传来了潜航员、主驾驶叶聪的声音:“这里是‘蛟龙’,这里是‘蛟龙’。我们已经坐底7 020米!”指挥部里一阵沸腾。这是中国载人深潜创造的最新纪录,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而这时候,正在太空飞翔的“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等三人,按计划操纵着飞船逐步接近“天宫一号”,实施手控交会对接。西太平洋7 000米海底,叶聪代表此次下潜的潜航员,庄严地向“神舟九号”送上热烈而亲切的祝福:
“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
在向祖国报喜的同时,景海鹏代表“神舟九号”飞行乘组也向“蛟龙号”致辞……
11.嘉明在阅读过程中找来了右面这幅图片。你认为将它作为选文中哪一段的配图最合适?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海试地点距出发港口万里之遥,为什么是“亲近”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文在阅读中,体会到文章的语言平白如话却饱含情感,请从下列语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4分)
A.凭着这种志向与精神,我们英雄的海试团队劈波斩浪,按计划在这片海域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深潜试验。
B.马里亚纳海沟,中国“蛟龙”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共13分)
瘦日子
①我的外婆,出生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在街道扫盲班识得几个字。然而,这并不影响外婆的语言表达充满世俗意趣。
②春天花草生发,外婆不说“发芽”,说“爆芽”;小孩嘴馋,外婆说“裁缝丢了剪子,还剩个尺(吃)”;我从小爱问为什么,外婆说我真是“出了南门尽是寺(事)”;面对月头发饷发薪手头松,月中青黄不接勒紧裤腰带的生活,外婆总是说:“人啊,肥日子没得两天尽是瘦日子!”
③一个“瘦”字,道尽生活的贫瘠,却不悲观。那是欲望不高的岁月,瘦日子里的城南人吝惜万物。在商店购物时用的包装纸,一张张抹平叠好收在抽屉里,日后可以包零碎东西,也能折只小猪、青蛙哄小孩。捆扎过物品的纸绳仔细绕成球,一团团堆在针线筐里。高粱秸扫帚把儿松了,菜篮子的提手散了,随手拿一段续上扎紧,又能用好久。
④瓶装小菜是贵物,小菜吃完,瓶子洗干净,最适合当茶杯,巧手的家人用五彩玻璃丝给瓶子量身编织各种图案的套子,捧在手里,防滑防烫,还暗含对生活说不出的热爱。医院输液用的盐水瓶也可以留几个,冬天时把盐水瓶灌满开水,用它焐被窝是很多人的日常做法。外婆教我先在瓶子下面垫块毛巾,然后倒一点开水晃一晃再满上,可以防爆裂。然而橡胶的瓶塞很容易不动声色地开裂,几次把床单漏湿。瘦日子的缝隙无处不在。
⑤曾经的旧物是上门回收的,只要街巷响起“破布烂棉花拿来卖,旧书旧报纸拿来卖,废铜烂铁拿来卖”的吆喝声,没有收入的老人、缺少零花钱的小孩,内心就激动起来。铜铁搞不到,报纸没有,书不能卖,只能在破布烂棉花上用尽心思。皮鞋底、牙膏皮、鸡肫皮、鸡毛、乌龟壳、没有底的痰盂……各种“收藏”端出来待价而沽,一番讨价还价后变成几张毛票或者几枚钢镚儿收在口袋里,脸上洋溢着富足的微笑。我永远都会当即把它们换成零食吃进肚子。有一次实在没有藏品,急中生智把家里还有三分之一的牙膏挤光,换了二分钱的麦芽糖,因此挨了我妈的一顿鞋底。
⑥瘦日子促生开源,也造就节流。几斤毛线,今年织一个花样的毛衣,过几年时兴其他花样,就拆了重新再织,再穷也不耽误爱美的心。童年的我在家庭老照片里看到过旗袍,但是在樟木箱子里从没发现过实物,直到穿上和外婆的短袄、妈妈的背心同样质地的花色马甲,我才知道那些衣物的去处。驼绒旗袍、丝绵长袄、全毛华达呢大衣,一遍遍拆改,一次次剪短,在祖孙三代人身上流转一个甲子,完成使命。
⑦瘦日子还培育各种巧手。以前老城南的布店、纽扣店很多,整匹的布卖到最后总会留下不够整衣整裤尺寸的碎料。我妈的最大爱好就是淘各种便宜的零头布,做完小物还剩料子,外婆、老妈齐动手,拼拼凑凑就是一床百衲被面,针脚细密,配色大胆,完胜眼下一些大牌服装的审美,当时的简省放到现在就是匠心。
⑧爸爸是无线电爱好者。他在业余时间组装半导体收音机,工具箱里有各种晶体二极管、电路板、电烙铁、铜线。我最喜欢松香,琥珀色半透明不规整的一大块,放在阳光下,我会试图从里面找出一只史前昆虫。冬夜漫长单调,爸妈就在自己实用的手工劳动里消磨时间。我躺在床上,在缝纫机皮带与轮毂的摩擦声和电烙铁熔化松香的稳妥甜香里,沉沉睡去,做个过肥日子的好梦。
(选自2023年7月20日《新华日报》)
14.根据选文③至⑩段内容填写下面的图表。(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赏析第⑥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以下面语段内容为例,具体分析外婆的语言是如何体现“世俗意趣”的。(4分)
春天花草生发,外婆不说“发芽”,说“爆芽”;小孩嘴馋,外婆说“裁缝丢了剪子,还剩个尺(吃)”;我从小爱问为什么,外婆说我真是“出了南门尽是寺(事)”;面对月头发饷发薪手头松,月中青黄不接勒紧裤腰带的生活,外婆总是说:“人啊,肥日子没得两天尽是瘦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喜欢这样的“瘦日子”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共60分)
18.写作
看到重新盛开的紫藤萝,宗璞明白原来生命是一条无尽的长河;目睹卖油翁酌油,陈尧咨懂得原来精湛技艺源自熟能生巧;看到阿长送的《山海经》,小鲁迅明白原来一个平凡的保姆身上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生命历程中,总有人、事、景、物,让你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
请自拟题目,以“哦,原来是这样。”开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4分)
好书,从来都是要静静阅读、慢慢欣赏的,而不是在网络上随手点击,匆匆浏览。因为,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难以获得内心的安宁。网络阅读仿佛一个急着赶路的人,步履匆匆,行色慌张。这样的阅读是走马观花,是浮光掠影。可是,我们匆忙的脚步、焦灼( )的心到底在追逐什么?一味求“快”,让阅读的美好意味尽失。那么,不要走得太过匆忙,多一些从容的màn步。闲xiá时,手捧一本书,慢慢品读,留出让自己思考、遐想、回味的空间,等待灵魂慢慢跟上来,就像等待阳光融化晶莹的冰雪,就像等待雨水唤醒酣睡的种子, 。让阅读陪伴你,滋养你,慢慢成长。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焦灼(zhuó) 酣睡(hān ) màn步 (漫 ) 闲xiá(暇)
(2)下列短语类型为并列短语的一项是(C )(1分)
A. 静静阅读 B. 意味尽失 C. 走马观花 D. 步履匆匆
A.静静阅读:偏正短语。B.意味尽失:主谓短语。D.步履匆匆:主谓短语。
(3)在文末横线空缺处仿写一个句子,与前文划线句子构成排比。(1分)
等待灵魂慢慢跟上来,就像等待阳光融化晶莹的冰雪,就像等待雨水唤醒酣睡的种子,
示例1:等待春风催开害羞的花朵 示例2:等待清风摇动沉默的风铃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结合句子“等待灵魂慢慢跟上来,就像等待阳光融化晶莹的冰雪,就像等待雨水唤醒酣睡的种子”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等待灵魂跟上来”比作“等待阳光融化的冰雪”“等待雨水唤醒的种子”,故后面的句子也要用比喻的修辞。采用“就像等待+主语+谓语+偏正短语作宾语”,且主谓宾之间构成联系。
2.下面是宣传委员挑选出来的两张“孝亲敬老”家风宣传海报,你觉得哪一张更好?请从图和文两个角度说说你的理由。(2分)
示例一:海报A更好。“家”字右下角的撇和捺由一个弯腰的老人组成,说明老人是一个家的重要支撑,老人幸福,家庭才幸福。“百善孝为先”点出海报主题,直接号召大家孝亲敬老。
示例二:海报B更好。图片中女儿为年迈的妈妈梳头的场景与妈妈为年幼的女儿梳头的影子相互映衬,照应文字内容。“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点明陪伴就是最好的尽孝方式,契合“孝亲敬老”的主题。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根据海报A可知,其中“家”字右下角的撇捺由一个弯腰的老人组成,文字为“百善孝为先”;根据海报B可知,B中画面是女儿为年迈的妈妈梳头的场景,与妈妈为年幼的女儿梳头的影子相互映衬,文字为“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解答时,结合“孝亲敬老”的主题。从图、文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3.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下面是小文搜集到的爱国人物故事,他想用对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想,但他只写出了上联和部分下联,请你运用对联的知识帮他完成下联。(2分)
黄文秀,驻百坭村第一书记。2016年,她放弃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最贫困的地方,挨家挨户走访,引进了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建村垃圾池。扶贫“长征”路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她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2019年6月16日晚,她在返岗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看今朝,黄文秀义无反顾“扶贫”写担当。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本题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其中“忆往昔”是动宾短语,“邓稼先”是专有名词,“鞠躬尽瘁”是并列短语,“两弹”是邓稼先的成就,“扬国威”是动宾短语。结合“黄文秀,驻百坭村第一书记。2016年,她放弃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最贫困的地方,挨家挨户走访,引进了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建村垃圾池。扶贫‘长征’路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她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可知:这里描写的是黄文秀殚精竭虑为人们扶贫的事迹。据此可拟写为:看今朝,黄文秀殚精竭虑“扶贫”践初心。“忆往昔”可以对“看今朝”,专有名词“邓稼先”对“黄文秀”,动词“鞠躬尽瘁”对“殚精竭虑”,“两弹”是邓稼先的成就,可以对黄文秀的贡献“扶贫”,“扬国威”是动宾结构,可以对“践初心”其中“心”为平音,符合仄起平收的要求。
4.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一些对自己产生重要影响的人。请从下列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简要分析前者对后者成长路上产生的重要影响。(4分)
A.朱赫来与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曹先生与祥子(《骆驼祥子》)
示例一:A。保尔通过哥哥阿尔焦姆认识了朱赫来。朱赫来是个老布尔什维克,红军撤退时将他留在了镇上。朱赫来教保尔拳击,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一次,因为解救朱赫来,保尔自己被关进了监狱。而后愚蠢的敌人把他错放了。后来,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最终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朱赫来是保尔革命道路上的领路人,是他的精神导师。
示例二:B。曹先生家里清平安静的环境,以及对待祥子的亲切平等,让祥子心境平和,觉得生活满足,慢慢攒钱买车的可能性也大了,让祥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因为曹先生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乐于帮助人,被祥子认为是“圣人”,由于当局说他教书时的思想过激而被认为是革命党,逃到上海去避了避风头又回到了北平。后来又愿意帮助祥子重新生。曹先生扮演了“祥子的救世主”的角色,每次一出现什么事儿,曹先生总会适度地出现。
5.中华儿女身上厚重的家国情怀维系着文明的薪火传承,使中华民族虽历尽磨难却总能浴火再生。说到“家”,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的(1)此夜曲中闻折柳(2)何人不起故园情”以折柳寄托了故园之思;岑参在《逢人京使》中的“(3)马上相逢无纸笔(4)凭君传语报平安”以请入京使者捎信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人的挂念。说到“国”,杜牧在《泊秦淮》中的(5)商女不知亡国恨(6)隔江犹唱后庭花”借对“商女”的谴责抒发了深深的忧国之情;李商隐在《贾生》中的“(7)可怜夜半虚前席(8)不问苍生问鬼神”借对皇帝沉迷于求仙访道的慨叹表达了对百姓民生的关切。(8分)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6~7题。(共6分)
山寺秋霁①
[唐]张仲素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
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
【注释】①霁:本指雨止。泛指风霜雨雪停止,天气晴好。
6.这首诗借溪流、山蔼(树色、残雨、斜阳等均可)等意象描写了秋日雨后天晴的情景。(3分)
7.请从叠词的角度赏析“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3分)
“浅浅”“苍苍”是叠词,描写了一场秋雨后,清浅的小溪,流水潺潺,秋日的寺院被山中云气环绕,苍茫一片,写出了秋天的寂静之美;叠词的使用,让诗歌富有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①《爱莲说》)
【乙】先生徙知南昌,潘兴嗣②视其家,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数百。盖先生平日俸禄,悉以周宗族,奉宾友。分司③而归,妻子饘④粥不给,旷然不以为意。
南安狱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⑤之。逵苛刻,众吏无敢争,先生独力争之。不听,则委手板⑥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感悟,囚不得死。
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⑦之。”二年果有得。……皇祐元年已巳,李初平卒,子幼,先生曰:“吾事也。”为护其丧归⑧葬之,往来经纪⑨其家,始终不懈。
(《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节选,有删改)
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好友潘兴嗣到他家探望,看到他家穿用之物只有一破筐,钱币还不满几百文。原来先生日常的俸禄,全都用来接济宗族家人,奉送给宾客好友。从公署回来,老婆孩子稀饭也吃不饱,先生却心胸旷达,不把这些放在心上。南安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
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易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知州李初平很欣赏他,对他说:“我想多读些书,怎么样 ”敦颐说:“您年龄太大来不及了,请让我给您讲讲吧。”两年后,李初平果然有收获。......皇祐元年已巳,李初平离世,其子年幼,先生说:“我来为他(李初平)办理后事。”为此,护送其发丧回家并安葬,往来处理李初平家的事,始终不松懈。
【注】①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元,后人称其元公,道州营道人。②潘兴嗣:周敦颐好友。③分司:职务,这里指公署。④饘:煮。⑤治:处惩。⑥手板: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⑦言:讲解。⑧归:回故乡。⑨经济:处理。
8.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②陶后鲜有闻 鲜:少
③盖先生平日俸禄 盖:大概,原来是 ④郡守李初平贤之 贤:以……为贤/欣赏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分)
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啊。
②妻子饘粥不给,旷然不以为意。(2分)
老婆孩子稀饭也吃不饱,先生却心胸旷达,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10.结合乙文内容说说周敦颐身上有哪些君子的美好品质。(3分)
周敦颐在南昌为官清廉,甘于清贫,正如莲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君子品质一般;他在判南安狱时,为囚犯力争,绝不“杀人以媚人”,体现了他为官正直,如莲一般中通外直;他为李初平讲解诗文,送丧还乡,接济李家,体现他遇难而帮、遇贫而济,正如莲一般亭亭如盖,香远益清,有君子之风。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11~13题。(10分)
①公元2012年6月24日清晨,没有晴朗的海天,没有壮观的日出。大海如同一个情绪善变的孩子,时而风雨交加,时而电闪雷鸣。“向阳红09号”中国科学考察船迎风破浪,如定海神针般地停在预定海域。她那宽阔而坚实的甲板上,高高矗立着一台类似龙门吊的设备,伸出两只长长的手臂,怀抱着红白相间的小鲸鱼一样的机器。机身上漆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和两个醒目的蓝色大字——“蛟龙”!
②对了!这就是举国关注、世界瞩目的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正在进行深潜7 000米的海试。2009年的1 000米、2010年的3 000米、2011年的5 000米,深潜海试一步步成功之后,我国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7 000米载人潜水器工程项目,迎来了冲击设计极限的海底试验。为了万无一失、确保成功,国际海洋局、科技部等部门选择了地球海洋最深点——著名的马里亚纳海沟。它全长2 550千米,呈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 000米以上,最深处位于斐查兹海渊,达11 034米。
③这条海沟的形成已有6 000万年,是太平洋西部洋底一系列海沟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如果把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填到里边,它的峰顶都不能露出海面。征服这条海沟,下潜至7 000米,将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无疑,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载人深潜工程和深海科学事业来说,7000米是一道至关重要的门槛,也是一个攀登高峰的标杆。
④半个多月前,随着试验母船“向阳红09号”的一声汽笛长鸣,“蛟龙号”海试团队于2012年6月3日由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穿过长江吴淞口,踌躇满志地奔赴西太平洋,奔向那片遥远而亲近的海域。
⑤马里亚纳海沟,中国“蛟龙”来了!
⑥凭着这种志向与精神,我们英雄的海试团队劈波斩浪,按计划在这片海域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深潜试验。
⑦这一天—— 6月24日,星期天,是我国航天工程——“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手控交会对接的日子。此前,国家海试领导小组批准“蛟龙号”同日冲击深潜7 000米,争取创造上天入海的奇迹。
⑧“太好了!这太有意义了!我们已经作好了充分准备,保证完成任务。”
⑨尽管天一放亮,就遇到了风雨突袭,海况不佳,但周密严格的探测表明,天气条件会逐渐好转,且海面以下完全具备试验条件。海试现场指挥部下定决心:按时下潜!北京时间4时20分,海试团队举行了简短的出征仪式,三名潜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身着蓝色的潜航工作服,与大家相互击掌,微笑着进入潜水器。
⑩3个多小时的下潜,“向阳红09号”试验母船上的现场指挥部紧张有序,监控屏幕上不断显示着水下各种数据,扬声器中不时响起“蛟龙号”潜航员和水面控制人员之间沉着冷静的通话声。
北京时间9时07分,话筒里传来了潜航员、主驾驶叶聪的声音:“这里是‘蛟龙’,这里是‘蛟龙’。我们已经坐底7 020米!”指挥部里一阵沸腾。这是中国载人深潜创造的最新纪录,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而这时候,正在太空飞翔的“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等三人,按计划操纵着飞船逐步接近“天宫一号”,实施手控交会对接。西太平洋7 000米海底,叶聪代表此次下潜的潜航员,庄严地向“神舟九号”送上热烈而亲切的祝福:
“祝愿景海鹏、刘旺、刘洋三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愿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
在向祖国报喜的同时,景海鹏代表“神舟九号”飞行乘组也向“蛟龙号”致辞……
11.嘉明在阅读过程中找来了右面这幅图片。你认为将它作为选文中哪一段的配图最合适?为什么?(3分)
第③段。这幅图清晰地呈现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便于读者将第③段提到的“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如果把地球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填到里边,它的峰顶都不能露出海面”具象化,从而更直观地感受到马里亚纳海沟之深和本次海试难度之高、意义之大。
12.海试地点距出发港口万里之遥,为什么是“亲近”呢?(3分)
“万里之遥"指路途,“亲近”指情感。虽然海试地点距出发港口万里之遥,但是海试团队要到达海试地点进行最重要的一次深潜试验,这是他们早已做好准备、日夜盼望的。作者用看上去矛盾的两个词语,表达了深潜团队不远万里、踌躇满志的豪迈之情。
小文在阅读中,体会到文章的语言平白如话却饱含情感,请从下列语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4分)
A.凭着这种志向与精神,我们英雄的海试团队劈波斩浪,按计划在这片海域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深潜试验。
B.马里亚纳海沟,中国“蛟龙”来了!
A:直呼“马里亚纳海沟”,好像在和它对话,“中国‘蛟龙’来了!”好似在向海沟乃至世界宣告中国“蛟龙号”的到来,抒发出一种豪迈的、充满力量和自豪的情感。
B:“英雄”一词带有赞美、崇敬的情感,表达出对海试团队的高度肯定;“劈波斩浪”极具画面感,展现出团队勇往直前、不惧困难的豪迈气概,体现了对团队拼搏精神的赞美。整个句子洋溢着敬佩、自豪的感情。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共13分)
瘦日子
①我的外婆,出生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在街道扫盲班识得几个字。然而,这并不影响外婆的语言表达充满世俗意趣。
②春天花草生发,外婆不说“发芽”,说“爆芽”;小孩嘴馋,外婆说“裁缝丢了剪子,还剩个尺(吃)”;我从小爱问为什么,外婆说我真是“出了南门尽是寺(事)”;面对月头发饷发薪手头松,月中青黄不接勒紧裤腰带的生活,外婆总是说:“人啊,肥日子没得两天尽是瘦日子!”
③一个“瘦”字,道尽生活的贫瘠,却不悲观。那是欲望不高的岁月,瘦日子里的城南人吝惜万物。在商店购物时用的包装纸,一张张抹平叠好收在抽屉里,日后可以包零碎东西,也能折只小猪、青蛙哄小孩。捆扎过物品的纸绳仔细绕成球,一团团堆在针线筐里。高粱秸扫帚把儿松了,菜篮子的提手散了,随手拿一段续上扎紧,又能用好久。
④瓶装小菜是贵物,小菜吃完,瓶子洗干净,最适合当茶杯,巧手的家人用五彩玻璃丝给瓶子量身编织各种图案的套子,捧在手里,防滑防烫,还暗含对生活说不出的热爱。医院输液用的盐水瓶也可以留几个,冬天时把盐水瓶灌满开水,用它焐被窝是很多人的日常做法。外婆教我先在瓶子下面垫块毛巾,然后倒一点开水晃一晃再满上,可以防爆裂。然而橡胶的瓶塞很容易不动声色地开裂,几次把床单漏湿。瘦日子的缝隙无处不在。
⑤曾经的旧物是上门回收的,只要街巷响起“破布烂棉花拿来卖,旧书旧报纸拿来卖,废铜烂铁拿来卖”的吆喝声,没有收入的老人、缺少零花钱的小孩,内心就激动起来。铜铁搞不到,报纸没有,书不能卖,只能在破布烂棉花上用尽心思。皮鞋底、牙膏皮、鸡肫皮、鸡毛、乌龟壳、没有底的痰盂……各种“收藏”端出来待价而沽,一番讨价还价后变成几张毛票或者几枚钢镚儿收在口袋里,脸上洋溢着富足的微笑。我永远都会当即把它们换成零食吃进肚子。有一次实在没有藏品,急中生智把家里还有三分之一的牙膏挤光,换了二分钱的麦芽糖,因此挨了我妈的一顿鞋底。
⑥瘦日子促生开源,也造就节流。几斤毛线,今年织一个花样的毛衣,过几年时兴其他花样,就拆了重新再织,再穷也不耽误爱美的心。童年的我在家庭老照片里看到过旗袍,但是在樟木箱子里从没发现过实物,直到穿上和外婆的短袄、妈妈的背心同样质地的花色马甲,我才知道那些衣物的去处。驼绒旗袍、丝绵长袄、全毛华达呢大衣,一遍遍拆改,一次次剪短,在祖孙三代人身上流转一个甲子,完成使命。
⑦瘦日子还培育各种巧手。以前老城南的布店、纽扣店很多,整匹的布卖到最后总会留下不够整衣整裤尺寸的碎料。我妈的最大爱好就是淘各种便宜的零头布,做完小物还剩料子,外婆、老妈齐动手,拼拼凑凑就是一床百衲被面,针脚细密,配色大胆,完胜眼下一些大牌服装的审美,当时的简省放到现在就是匠心。
⑧爸爸是无线电爱好者。他在业余时间组装半导体收音机,工具箱里有各种晶体二极管、电路板、电烙铁、铜线。我最喜欢松香,琥珀色半透明不规整的一大块,放在阳光下,我会试图从里面找出一只史前昆虫。冬夜漫长单调,爸妈就在自己实用的手工劳动里消磨时间。我躺在床上,在缝纫机皮带与轮毂的摩擦声和电烙铁熔化松香的稳妥甜香里,沉沉睡去,做个过肥日子的好梦。
(选自2023年7月20日《新华日报》)
14.根据选文③至⑩段内容填写下面的图表。(3分)
a.盐水瓶捂被窝
b.旧物换钱
c.充分利用零布头
15.赏析第⑥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使命”多指重大的责任,这里大词小用,运用拟人修辞,把驼绒旗袍、丝绵长袄、全毛华达呢大衣等被“一遍遍拆改,一次次剪短,在祖孙三代人身上流转一个甲子”说成“完成使命”,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外婆和妈妈在“瘦日子”里“节流”的做法,表现了外婆和妈妈节俭、心灵手巧的特点。
16.以下面语段内容为例,具体分析外婆的语言是如何体现“世俗意趣”的。(4分)
春天花草生发,外婆不说“发芽”,说“爆芽”;小孩嘴馋,外婆说“裁缝丢了剪子,还剩个尺(吃)”;我从小爱问为什么,外婆说我真是“出了南门尽是寺(事)”;面对月头发饷发薪手头松,月中青黄不接勒紧裤腰带的生活,外婆总是说:“人啊,肥日子没得两天尽是瘦日子!”
外婆的语言充满了世俗意趣。比如“爆芽”比“发芽”更有力量感和生机,形象地表现出春天花草生长的旺盛;“裁缝丢了剪子,还剩个尺(吃)”用谐音巧妙地形容小孩嘴馋,充满生活趣味;“出了南门尽是寺((事)”用形象的语言说“我”问题多;“肥日子没得两天尽是瘦日子”生动地表达出生活的常态是节俭、不富裕。这些语言都源于日常生活,充满了民间智慧和幽默,体现了外婆语言的世俗意趣。
17.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喜欢这样的“瘦日子”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
作者喜欢这样的“瘦日子”。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怀念在“瘦日子”里人们展现出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以及家庭成员间亲密无间的合作与情感交流,这些都让“瘦日子”充满了温馨和美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