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部分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22.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我们的伟大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站起来追梦开始于A.中华民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23.反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战斗片《英雄儿女》的歌词中“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青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人民战士”和“虎豹”分别指A.新四军、国民党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C.八路军、侵华日军 D.中国工农红军、北洋军阀24.申纪兰(1929—2020年)是唯一一位连任第一届至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提出很多聚焦农村、农民的议案,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她的这些成就得益于实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国家工业化建设25.广西在“一五”计划期间,新建、改建、恢复的公路共4105.5公里,开发整治河道3420多公里,到1957年,广西公路网已基本形成,通车里程已达到8880公里,这说明“一五”计划A.改变了生产关系 B.改善了交通状况C.促进了农业发展 D.提高了生活水平26.下面是小李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A.“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B.改革开放,继往开来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探索建设,曲折发展27.“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28.1984年7月,为打破经营困境,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首批发行的300万元股票,很快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B.对外开放推动企业发展C.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29.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与下面《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农村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实际增长551万 12588元 5.6%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30.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会议是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31.西部12省(区、市)的人均GDP,1990年只有全国平均值的70%左右,2000年又下降到60%左右;2000年的人均GDP仅为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基于此,国家全面实施了A.科教兴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脱贫攻坚战32.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党和政府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武力统一 C.国共同管 D.八项主张33.下面属于21世纪中国海军建设的一个重大跨越的是A.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B.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C.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D.装备自己制造的核潜艇34.外交部长王毅阐述中方对乌克兰问题的基本立场时说:“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源于A.《共同纲领》规定 B.中美上海《联合公报》C.万隆会议的主张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5.历史上中美两国领导人曾有过多次握手,对下列“握手”组图解读正确的是A.中美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B.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C.中美对国际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 D.美国对华态度始终友好36.2021年5月22日,有位老人与世长辞,人们的哀思如潮水般奔涌,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向其致以崇高的敬意。其中有网友留言:“当稻花抽芽,稻米成熟时,我们仍然会想起您!”这位老人是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焦裕禄37.从原子弹、氢弹到“天宫”“蛟龙”,从“东方红一号”到“悟空”“墨子”,上述变化见证了我国A.交通设施的改善 B.制度创新的探索C.载人航天的成就 D.科技强国的道路38.1978年到2017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约增长了105倍和100倍;2018年底,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至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3.5万千米。材料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社会保障制度完备 B.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C.政府对民生的关注 D.出行的方式发生巨变39.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事件记载的相关资料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A.油画《开国大典》 B.2019年国庆阅兵原始影像C.电影《建国大业》 D.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邮票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分。)40.(14分)党和国家非常关注“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不断调整农业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一中的“?”补充完整,(2分)并指出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材料二 虽然农民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党中央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中央针对土地改革后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并概括其影响。(4分)材料三 农村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亿万农民为改变农村面貌和自身命运,勇敢冲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从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国共产党简史》(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改革”的开始时间及其改革措施,(2分)并概括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和成功的原因。(2分)材料四 2018年2月,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好。(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41.(12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制度及其前提。(4分)材料二 解决香港问题,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解决香港问题,还是“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得以顺利解决香港问题的原因。(4分)材料三 1992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 A ”。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摘编自国台办《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把A空白处补充完整。(2分)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2分)42.(13分)改革开放使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部分)时间 事件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1992年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 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 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2017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2023年 中国已与世界上182个国家建交2024年 嫦娥六号携带人类首次从月背采集的月壤样本起飞返航(1)有学者认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阶段是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阶段是中国走向世界,第三阶段是中国开始改变世界。请从材料中指出“让世界进入中国”的标志事件。(2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将B空白处补充完整,(1分)并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特点。(2分)(3)综合上述材料,请从“经济发展”“国力提升”中选择一个角度,围绕“改革开放”提出观点,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8分)2024年春季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参考答案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题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B A B D B D A D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答案 C A A D B C D C B四、非选择题(共39分)40.(14分)(1)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变化: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2分)(2)措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农业合作化∕建立农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合作化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抄材料“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也得分)影响:①有利于克服个体农业经济经营分散的困难;②有利于农户克服缺少人力、畜力、农具∕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困难;③有利于解决水利问题;④有利于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⑥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供应及其他工业原料的供应;⑦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分,1点即可。)(3)时间:1978年;(1分)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因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了思想,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亿万农民的勇敢支持。(每点1分,共2分)(4)建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等。(合理即可,每点1分,共2分)41.(12分)(1)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前提:国家统一领导。(2分)(2)原因: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发展起来了∕国家兴旺发达∕国家有力量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实施;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外交谈判人员的贡献∕努力;全国人民的支持。(每点2分,共4分)(3)A:“九二共识”。(2分)建议:加强海峡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大力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增加高层对话的次数等等。(价值观正确,1点即可,2分)42.(13分)(1)事件:(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建立经济特区(2分)(2)B:2001(1分)特点:全方位外交(或多边外交)∕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2分)(3)评分标准:等级 观点 论述 结论一等 (8分) 观点正确,给2分。 紧扣观点,两个史实运用正确,条理清晰,给4 分。 有总结提升,给2分。二等 (6分) 观点正确,给2分。 紧扣观点,两个史实运用正确,条理清晰,给4 分。 没有总结;或有总结但没有提升,不给分。观点正确,给2分。 只有一个史实运用正确,给2分。 有总结提升,给2分。三等 (4分) 观点正确,给2分。 只有一个史实运用正确,给2分。 没有总结;或有总结但没有提升,不给分。观点正确,给2分。 两个史实运用都不正确,不给分。 有总结提升,给2分。四等 (2-0分) 观点、两个史实、结论四个要点中只有一个正确,给2分;四个要点都不正确,不给分。(注意:结论不能是对观点的简单重复。如果结论只是重抄一次观点,未作总结提升,则结论不得分。)【示例一】观点: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先是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结论:因此,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示例二】观点:改革开放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1999年以来“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021年建立了自己的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顺利实施,2024年“嫦娥”六号携带人类首次从月背采集的月壤样本起飞返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017年中国领导人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至2023年中国已与世界上182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结论:综上所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地位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提升,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