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退耕还林适宜区是指林地恢复后当地生态环境中的水分仍能够得到良性循环的区域。宏观气候条件是影响植树造林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坡向、坡度和坡型(凸坡、凹坡)是影响局地土壤水分条件的地貌因素。如图为黄河中游某区域自然植被带分布情况。据此完成各小题。
1.该地区最适宜退耕还林的区域是( )
A. Ⅰ区 B. Ⅱ区 C. Ⅲ区 D. Ⅳ区
2.该区域退耕还林后土壤水分含量保持较好的坡面最可能位于( )
A. 东北坡向的凸坡 B. 东北坡向的凹坡 C. 西南坡向的凸坡 D. 西南坡向的凹坡
碛口渡(如图)曾是黄河晋陕峡谷段的重要津渡(水陆交通运输的接驳点),被称为“古代晋商的西大门”。河套地区的货物多经黄河运至碛口渡,再通过牲畜转运到东部地区。20世纪初期,碛口渡逐渐衰落;近年来,当地利用津渡遗存,结合自然条件发展旅游。据此完成各小题。
3.从河套地区运往东部地区的货物经黄河水运后还需要在硫口渡转为陆运,主要是因为( )
A. 陆路运输成本低 B. 水路运输速度慢 C. 黄河下游段淤塞 D. 大同硫阻碍通航
4.与甲地相比,硫口渡成为津渡的理想选址主要是因为此处( )
A. 流速缓慢,方便船只停泊 B. 商铺集中,利于货物集散
C. 两河交汇,能够三向通航 D. 河道宽浅,可停泊船只多
5.推测近年来游客可在硫口渡及其周边参与的特色旅游项目有( )
①险滩漂流
②高山滑雪
③晋商票号模拟经营
④驼队穿越漫天黄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热带滨海地区,在建筑设计中如何降低能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如图为海南某一海景酒店的结构设计图,酒店采用了单廊式布局(走廊单侧有房间)。据此完成各小题。
6.建设地下隧道对于海风的主要作用是( )
A. 增温增湿 B. 降温增湿 C. 降温增速 D. 降湿减速
7.关于该酒店结构功能的设计,其目的正确的是( )
A. 立体绿化墙可改善空气质量并加快中庭空气上升
B. 立体绿化墙主要作用是增加景区绿地面积和挡风
C. 酒店外观呈凹曲面状可减轻风压并有利于观海景
D. 酒店外观呈凹曲面状主要为使顶部客房增加面积
长三角与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不断演变。2018~2023年成渝地区研发端参与度陡升,2024 年首次超过长三角。表显示2020~2024年长三角和成渝地区人力成本指数(劳动力成本变动情况)和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据此完成各小题。
区域 人力成本指数(2020年=100) 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
长三角 128 9.2%
成渝地区 115 18.7%
8.
区域 人力成本指数(2020年=100) 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
长三角 128 9.2%
成渝地区 115 18.7%
成渝地区研发端参与度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劳动力成本优势持续扩大 B. 区域创新政策与人才集聚
C. 国际市场需求量显著增加 D. 制造业规模大与交通便利
9.成渝地区专利授权量增长率高于长三角的根本原因是( )
A. 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大 B. 高校与科研机构密集分布
C. 科研经费投入比例高 D. 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加速
10.长三角企业向成渝地区转移制造环节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研发成本 B. 规避贸易壁垒 C. 优化人力成本 D. 拓展消费市场
农田防护林的林冠可改变农田光照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某科研小组在山西省吉县(36.29°N110.63°E),以毛白杨为例建立了树冠投影模型(如图),模拟其树荫的年内投影变化,分析防护林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据此完成各小题。
11.夏季晴天正午太阳高度角(α)越大时,图中树冠( )
A. 削弱太阳辐射强度越大,投影面积越大 B. 削弱太阳辐射强度越大,投影面积越小
C. 削弱太阳辐射强度越小,投影面积越大 D. 削弱太阳辐射强度越小,投影面积越小
12.该地二分二至日地方时9:00到15:00单株树冠投影轨迹近似为( )
A. B.
C. D.
13.为减少树荫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该地农田防护林应尽量( )
①东西走向成行种植
②南北走向成行种植
③及时修剪树冠枝条
④间伐疏林降低密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近年来,我国部分县城出现“人口蓄水池效应”。调查发现,某中部县城在2015-2024年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城镇人口增速。此类县城人口增长呈现“中年返乡主导、年轻人口外流并存”的特征,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需求短期激增但长期利用率不足”的矛盾。研究预测,2035年后部分县城可能面临人口断崖式下降。完成各小题。
14.县城发挥“人口蓄水池“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 县域产业升级速度快于中心城市 B. 作为城乡过渡带具有居间优势
C. 基础设施水平高于周边农村地区 D. 户籍政策较中心城市更为宽松
15.短期内,县城“蓄水池效应”最可能引发的显著变化是( )
A. 县城商品房用地面积快速扩张 B. 县域内建制镇数量大规模增加
C. 县域内耕地撂荒现象彻底消失 D. 大城市逐渐出现“空心化”趋势
16.2035年后部分县城人口断崖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力发展导致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
B. 公共服务设施老化,环境质量下降
C. 回流人口老龄化与年轻劳动力持续外流叠加
D. 县城产业升级导致劳动力需求锐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忧遁草原产于东南亚,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强光,需排水良好的土壤,是一种兼具药用、食用价值的经济作物。近年来,海南五指山地区(如图)农户尝试在橡胶林下间作忧遁草。当地传统农业以橡胶为主,橡胶种植6年后可产生经济效益,但价格波动大。忧遁草种植成本低、周期短,市场价格较高,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如表为不同阶段橡胶林特点。
不同阶段橡胶林特点
阶段 树龄 橡胶林特点
幼树阶段 1~3年 植株矮小,有部分遮阴效果
中龄树阶段 约4~15年 生长迅速,树冠茂密,根系遍布地下
老龄树阶段 约16~30年 林下光环境稍有改善,根系发达
(1)与东南亚原产地相比,评价海南五指山种植忧遁草的区位条件。
(2)说明该地橡胶林下间作生产最适宜选择的橡胶树树龄阶段。
(3)某企业需评估在五指山种植忧遁草的可行性,请完成下面评估内容。
角度 评估内容
经济 ______
生态 ______
政策 是否符合生态保护区限制性规定、扶贫政策持续性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手工毛纺织业生产过程需经洗毛(7~8遍)、织造、晾晒固色等多道工序。12世纪初,佛罗伦萨(位置见图1和图2)是意大利人口最多(约2万人)的城市之一,毛纺织业已初具规模,大多以乡村家庭作坊生产,原料为本地低品质粗硬羊毛。13世纪起,为打开海外市场,佛罗伦萨毛纺织业以来自林肯郡(位于英国东南部平原)等地的优质细羊毛为原料,采用精细工艺生产高端产品,行销西欧、北欧市场;其间当地毛纺织厂集中分布在阿诺河沿岸。14世纪上半叶,佛罗伦萨毛纺织厂已达200余家,雇佣多达3万工人,成为欧洲毛纺织业中心和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17世纪工业革命后,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彻底衰落,英国成为欧洲新的毛纺织业中心。
(1)气温是影响羊毛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与林肯郡相比,佛罗伦萨夏季气温较高的原因。
(2)说明13-14世纪阿诺河沿岸利于毛纺织业发展的生产和运输条件。
(3)解释13世纪佛罗伦萨毛纺织业拓展海外市场时主要生产高端产品的原因。
(4)分析工业革命导致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彻底衰落的原因。
参考答案
1~2. A、B
3~5.D、A、B
6~7.C、A
8~10.B、A、C
11~13.B、D、A
14~16.B、A、C
17.有利条件:海南五指山地处热带,热量充足;与东南亚距离较近,气候等自然条件相似,适合忧遁草生长;国内市场广阔。
不利条件:与东南亚相比,海南五指山的种植历史较短,种植经验相对不足;可能存在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忧遁草生长
4-15年树龄阶段。该阶段橡胶树生长迅速,树冠茂密,能为忧遁草提供适宜的遮阴环境,满足忧遁草不耐强光的生长需求;且此时橡胶树根系遍布地下,能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利于忧遁草生长;同时,该阶段橡胶树自身经济效益还未达到顶峰,间作忧遁草可增加额外收入
经济:忧遁草种植成本低、周期短、市场价格较高,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加工、销售等;橡胶林间作忧遁草,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生态:橡胶林为忧遁草提供遮阴,忧遁草生长可减少林地水土流失;忧遁草与橡胶树共生,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18.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高;位于地中海沿岸,盛行下沉气流,晴天日数较多;地处河谷地带,不易散热
阿诺河注入地中海,可通过河海联运进口羊毛、出口纺织品;沿岸靠近河流,可获得充足的生产用水;阿诺河不结冰,可保证全年生产和运输;沿岸地形平坦,利于毛纺织生产规模扩大;夏季光照充足,利于晾晒固色
原料和产品需长距离运输,运输成本高;产业基础好,熟练工人多
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原料过度依赖进口,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工业革命促进英国毛纺织业兴起,优质羊毛进口成本上升;机械替代手工,佛罗伦萨熟练劳动力的区位优势丧失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