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5届春季高考冲刺模拟卷01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2025届春季高考冲刺模拟卷01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01(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卷一(选择题 共 50 分)
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答案】A
2.
【答案】C
3.
【答案】A
4.
【答案】C
5.
【答案】C
6.
【答案】C
7.
【答案】A
8.
【答案】C
9.
【答案】D
10.
【答案】D
二、(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11.
【答案】C
12.
【答案】D
13.
【答案】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14.
【答案】B
15.
【答案】A
16.
【答案】A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17、【答案】B
18、【答案】A
19.
【答案】B
20.
【答案】C
卷二(非选择题 共 70 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21、【答案】(1)搔首踟蹰(2)江流宛转绕芳甸(3)虽一毫而莫取
22.【答案】上海景区春节推特色活动
23.【答案】①缺少标题。应在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请假条”三字。
②“此致”空两格写,“敬礼”应顶格写。
③姓名和日期位置颠倒。落款处,应先写请假人姓名“李明”,再写日期“2025年2月15日”。
④未明确请假天数和具体原因,请假条需说明请假时长和请假原因。
五、(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4、【答案】快节奏生活方式使人们无暇顾及传统艺术,外来文化冲击导致一些传统文化被边缘化,传统戏曲观众减少,民间技艺后继无人濒临失传。
25、【答案】有力地说明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相结合,能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
26、【答案】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智慧与情感,是历史的见证,尊重传统文化就是尊重过去;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所以也是对未来的责任,我们有义务让其在新时代传承下去。
27、【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珍贵神秘的特点,引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28、【答案】学校将传统文化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博物馆、文化馆举办展览和活动;有识之士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结合。
六、作文(45分)
29.
略2025年春季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01(山东专用)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卷一(选择题 共 50 分)
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着陆(zhuó) 称职(chèn) 莘莘学子(shēn)
B.纤维(xiān) 供应(gōng) 人才济济(jì)
C.炽热(zhì) 倔强(jué) 拾级而上(shè)
D.下载(zǎi) 解剖(pōu) 大有裨益(b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烦燥 宽恕 因地制宜 莫衷一是
B.狼籍 蹒跚 重峦叠嶂 无精打采
C.辨别 竣工 物竞天择 张皇失措
D.尴尬 颠沛 长途拔涉 五彩斑斓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
①在这个充满喧嚣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寻找一片心灵的 ,让自己的内心得到片刻的宁静。
②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重大 ,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 你选择了远方, 只顾风雨兼程。
A.净土 突破 既然 就
B.净地 突破 因为 所以
C.净土 进展 因为 所以
D.净地 进展 既然 就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
A.当我们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是否深入思考过林黛玉复杂的心理变化呢。
B.他在演讲中激情澎湃地说道,“我们要像鲁迅先生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C.那首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几句诗,让无数读者沉醉其中,可你知道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吗?
D.我们在阅读《雷雨》这部经典话剧时,要注意体会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你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吗!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学习《庖丁解牛》时,我们要领悟庖丁那种目无全牛、技艺精湛的境界,可不能一知半解。
B.他在演讲时,总是夸夸其谈,口若悬河,把大家听得热血沸腾,对未来充满信心。
C.同学们在讨论《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时,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最后老师进行了总结。
D.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上,她的舞蹈表演美轮美奂,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今后我要更加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同学们的阅读热情高涨。
C.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
①这些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②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
③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④目前,大部分能源仍然依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⑤因此,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成为当务之急。
A.②④①③⑤
B.④②①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④①②③⑤
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你寄来的大作我已拜读,对文中个别的字句我冒昧地作了雅正,谨供参考。
B.刘老师快要退休了,却仍在为培养学生而略尽绵薄,其高尚师德让人敬仰。
C.我们诚挚地邀请著名民俗专家莅临会议,指导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D.今天下午三点左右,本人在学校操场不慎丢失一枚惠存多年的猴年邮票。
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未达到壮年,故称 “弱冠”。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莫泊桑,法国作家,与契诃夫、欧 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巴黎圣母院》等。
10.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颔联“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
C.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之情。
二、(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①传统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型,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记忆、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宛如一部立体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不仅是人们遮风避雨的栖息之所,更是地域文化的鲜明象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②传统建筑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其建造往往体现出群体性与适应性。当地居民依据世代相传的营造技艺,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与材料资源,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例如,在江南水乡,人们依水而建,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既适应了水乡的湿润气候,又营造出独特的水乡风貌。这些传统建筑见证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承载着他们的情感与记忆。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建筑面临着被拆除或改造的命运,其蕴含的地域文化特色也逐渐消逝。
③对传统建筑进行合理的修缮与改造,能够在保护其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像北京的南锣鼓巷,通过对传统胡同和四合院的改造,既保留了老北京的建筑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商业元素,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展示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改造项目没有遵循科学的原则,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对传统建筑进行了破坏性的改造。比如,一些地方在修复古民居时,使用了不符合传统工艺的材料和方法,导致建筑失去了原有的历史质感和文化内涵。因此,对传统建筑的修缮与改造,要在尊重历史和传统的基础上,科学地融入现代功能,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④传统建筑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物质形态上,更体现在与之相关的传统营造技艺和建筑文化中。这些技艺和文化是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的,具有活态性。然而,在现代建筑技术的冲击下,传统营造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许多老工匠年事已高,而年轻人对这些复杂且耗时的技艺缺乏兴趣。此外,一些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也相对滞后,导致很多珍贵的文化信息逐渐流失。因此,培养新一代的传统建筑工匠,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是保护传统建筑的关键。
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建筑的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外来文化的冲击可能使一些地方忽视自身传统建筑的特色与价值;另一方面,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为传统建筑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我们应积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保护经验,同时坚定文化自信,挖掘和弘扬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让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象征,与当地居民生活紧密相关,体现了群体性与适应性。
B.北京南锣鼓巷的改造成功为传统建筑的修缮与改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例。
C.传统建筑的修缮只要使用符合传统工艺的材料和方法,就能保留其历史质感。
D.全球化背景下,传统建筑保护既面临外来文化冲击的挑战,也有国际交流合作的机遇。
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当前传统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方面的应对观点。
B.文章从与居民生活的联系、修缮改造、技艺传承等多个角度对传统建筑保护展开论证。
C.文章将北京南锣鼓巷的改造与一些地方的破坏性改造作对比,论证了改造方式的重要性。
D.文章仅强调了传统建筑保护面临的困境,对其未来发展前景未作任何展望。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所有传统建筑都面临被拆除或改造的命运,地域文化特色必然消逝。
B.传统营造技艺后继无人完全是因为现代建筑技术的冲击,导致年轻人对其缺乏兴趣。
C.只要培养出新一代传统建筑工匠,就能解决传统建筑保护的所有问题。
D.积极借鉴国际先进保护经验并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量子计算,打开未来世界的钥匙
①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量子计算逐渐从理论研究走向大众视野,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领域之一。它如同一场悄然兴起的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对计算能力的认知。②量子计算迈向实用化,量子纠错技术将是关键路径。
③量子计算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利用量子比特进行信息处理。与传统计算机相比,量子计算机拥有巨大的计算潜力。理论上,它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解决一些传统计算机需耗费大量时间甚至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比如密码破解、药物研发中的分子结构模拟等。这是因为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的叠加态,而不像传统比特只能表示0或1,这种并行处理能力使得量子计算具备了超强的运算速度。
④量子纠错技术,就是研究如何在量子计算过程中,检测并纠正由于量子系统的脆弱性而产生的错误。量子比特极易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量子纠错技术通过巧妙地编码量子比特,引入冗余信息,使得即便部分量子比特出现错误,也能够通过特定算法恢复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⑤得益于量子编码理论的创新,量子纠错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2019年,谷歌的科研团队在量子纠错实验中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利用表面码纠错方案,成功将量子比特的错误率降低到了此前认为难以逾越的阈值以下。这一成果犹如在量子计算的崎岖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为实现大规模、可靠的量子计算带来了新的希望。同年,中国的科研团队也在基于囚禁离子的量子纠错研究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优化量子态的制备与测量方法,有效提升了量子纠错的效率。
⑥量子纠错技术迅速成为量子计算领域最核心的研究方向之一,源于其在构建实用化量子计算机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
⑦在众多的量子纠错应用场景中,量子通信中的错误纠正尤为关键。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量子纠错技术能够确保在量子信道存在噪声的情况下,量子信息依然可以准确无误地传输。与此同时,在分布式量子计算网络中,不同节点之间的量子信息交互也需要量子纠错技术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⑧展望未来,更多的科技领域都将受益于量子纠错技术的发展。比如,在金融领域,量子纠错技术助力量子计算更准确地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组合优化,为金融市场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在航空航天领域,量子计算结合量子纠错技术能够更高效地进行飞行器的设计模拟,优化飞行轨道,提高航空安全性能;在气象预测领域,利用量子计算的强大算力和量子纠错技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气象预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14.下列不属于量子纠错技术研究内容的是( )
A.检测量子计算过程中因环境噪声干扰产生的错误。
B.利用量子比特的叠加态进行并行计算。
C.通过特定算法恢复出受干扰后的正确计算结果。
D.采用合适的编码方式为量子比特引入冗余信息。
1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阐述量子计算与传统计算机的区别,使用了作比较的方法。
B.介绍量子纠错技术的概念,使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C.通过列举2019年谷歌和中国科研团队成果的对比,突出中国成果的优势。
D.用下定义的方法,清晰说明量子纠错技术是量子计算的核心研究方向。
1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量子纠错技术是量子计算迈向实用化的唯一关键路径。
B.量子计算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具有远超传统计算机的计算潜力。
C.量子纠错技术通过编码量子比特引入冗余信息来纠正错误。
D.未来很多科技领域都将从量子纠错技术的发展中受益。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甲】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节选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乙】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①,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②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③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 “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节选自柳宗元《宋清传》)
【注】①雠:出售。②蚩:傻,无知。③翦翦:小气。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驼业种树 业:以……为业
B.早实以蕃 实:果实
C.字而幼孩 字:养育
D.冀速已 已:痊愈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鸣鼓而聚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D.其莳也若子 其皆出于此乎
19.下列特殊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不我若也。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种树郭橐驼传》通过郭橐驼讲述自己种树的经验,强调了顺应树木天性、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B.《宋清传》中宋清卖药不论贫富贵贱,乐善好施,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作者借此批判了当时社会上那些趋炎附势、目光短浅的人。
C.郭橐驼认为种树要做到“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而宋清对待求药者也是真诚热情,即使对方不能马上付钱也会给予好药,两人都体现了一种“仁”的精神。
D.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种树郭橐驼传》将郭橐驼与其他种植者对比,《宋清传》将宋清与小市人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卷二(非选择题 共 70 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分)
(1)爱而不见, 。(《静女》)
(2) ,月照花林皆似霰。(《春江花月夜》)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赤壁赋》)
22.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中新网上海2月10日电(记者李婷婷) 为助力蛇年春节期间上海文旅市场的繁荣,上海多个景区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豫园商城张灯结彩,传统的民俗表演和特色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迪士尼乐园也换上了新春主题装饰,各种限定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新年氛围。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假期生活,也为上海文旅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23.下面是李明写的一封请假条,试找出在格式和内容上的错误。(4分)
张老师:
我感冒发烧了,非常难受,想请假。希望您批准。
此致
敬礼
2025年2月15日
李明
五、(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传统文化:传承与新生
在时代的洪流中,传统文化宛如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宝库,静静伫立,承载着民族的智慧与情感。它是古老的诗词歌赋,用优美的韵律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它是精美的传统手工艺,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它是独特的民俗风情,在热闹的节日庆典中展现着民族的精神风貌。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无暇顾及那些需要静下心来品味的传统艺术,外来文化的冲击也使得一些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曾经热闹非凡的传统戏曲舞台,如今观众寥寥;古老的民间技艺,因后继无人而濒临失传。
但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一场传统文化的复兴运动正在悄然兴起。许多学校将传统文化课程纳入教学体系,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各地的博物馆、文化馆举办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活动,吸引了众多民众前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些有识之士还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例如,故宫文创以故宫的文物为灵感,开发出一系列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产品,让古老的故宫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我们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而应该积极探索传承与创新的路径,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文章中提到传统文化面临哪些挑战?(3分)
文中举故宫文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这句话?(3分)
文章中把传统文化比作“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宝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从全文看,为了传承传统文化,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六、作文(45分)
29.根据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有人为了梦想日夜苦读,有人为了攻克技术难题反复钻研,有人为了传承文化坚守传统技艺。奋斗,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是对困难的不屈抗争,是对自我的不断超越。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以“奋斗,让生命更有意义” 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