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三校联考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三校联考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中招第三次模拟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等级
(一) (二)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 (共22分)
学校组织开展以 “ 你好,安阳” 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 善。
1. 小组成员为安阳整理了推介词,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共6分)
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这里是甲骨文的故乡,也是《周易》的发源地, 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文化底蕴丰厚。 30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在此绵延不息,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
低空经济成为强市建设新引擎。
洹河是安阳的母亲河。几千年来,洹河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的繁荣兴盛,也见证了 的 中华文明。在不远处,殷墟博物馆新馆 ,静静地 zhù 立在洹河之畔。
在巍峨的太行山间,盘 j ù 着一条全长达 1500公里的 “ 人工天河 ” ——红旗渠。它犹如一条 “ 水飘带 ” 蜿蜒于陡岩 qi à o壁间,与雄险奇秀的太行风光巧妙融合。沿着渠岸走,绕着群山行,敬 仰之情 ,思绪乘着 “ 水飘带 ” 飘向远方,仿佛穿越到了那段战天斗地、劈山修渠的岁月。山
承载了渠,渠让山有了灵魂。红旗渠精神让山与渠成为丰碑,记载着林县人民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

英雄气概。
(1)小组成员对加点字的读音产生了分歧,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shù mí shé B. shù mǐ zhé C. shi mǐ shé D. shi mí zhé
(2)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帮小组成员选出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 】(2分)

A. 驻 据 峭 B. 伫 踞 峭 C. 伫 据 俏 D. 驻 踞 俏
(3)在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川流不息 拔地而起 油然而生 B. 生生不息 破土而出 悄然而生
C. 生生不息 拔地而起 油然而生 D. 川流不息 破土而出 悄然而生
2. 小组成员从《河南日报》摘取了一则新闻 素材,并裁剪了新闻的标题部分进行张贴。 请你观察图片,从新闻内容、图文设计的 角度向大家解说该新闻标题的妙处。 (3分)
2025年 2月 26 日,由殷墟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联合策划的 “ 王入大邑商———天津博物馆藏武 丁卜辞探亲展 ” 在殷墟博物馆拉开帷幕。展名 “ 王入大邑商 ” 源自武丁时期卜辞 “ 王入于商 ” ,以及 晚商时期对国都的称谓 “ 大邑商 ” ,寓意 “ 伟大的武丁王终于回到了自己忠实的大邑
商 ”。
本次展出的 36片甲骨均为武丁时期的王卜辞,是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材料,涵盖王室祭 祀、军事战争、官员任命、农业生产等方面。这 36片甲骨是离乡百余年后首次回到殷墟。
3. 小组成员准备向大家推广在安阳市中小学爆火的“ 甲骨文广播体操 ” ,但伸展运动第一个八拍 的解说词缺失了一部分。请你根据图片提示,将动作解说词补充完整。 (提示: ① 注意各个动 作之间的衔接;②重点说明手臂动作。 )(共5分)
(1~2拍) (3~4拍) (5~6拍) (7~8拍)
“ 甲骨文广播体操”——伸展运动 1~2拍:左脚向左侧迈一步,与肩同宽,五指并拢,两臂于身前交叉经头顶打开,头部上扬。 3~4拍:收右脚身体转向左侧,两腿微屈呈半蹲,双臂与肩同宽,① (2分)。 5~6拍:右脚向右侧迈一步,与肩同宽, ② (1分) ,小 指带动其余四指内旋,手心冲下,提腕,形成“ 舞”字。 7~8拍: ③ (2分)。
4. 活动中,小组成员为安阳制作了宣传短视频,并为其配了一段旁白,请你根据其中的加点词语, 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句子。 (8分)
光阴如水① , 65年前,林县 30万儿女凿穿太行绝壁,引漳河水入中原,书写“ 人工天河 ”

的奇迹,可谓空前绝后② ; 65年后,同一片天空下,新时代安阳以开放空域为画布,以科技创 新为笔,勒石燕然③ ,绘就低空经济的“ 新天河 ”。我们能感受到安阳人执着坚定、矢志不渝、
专注自持、知足常乐 ④的精神,他们引领安阳经济振翅高飞。
① , 。 ( 《 论语 十二章》)
② , 。 ( 《登幽州台歌》)
③ ,。 ( 《渔家傲 · 秋思》)
④ , 。 ( 《送东阳马生序》)
二、现代文阅读(共
得分 评卷人
(
27分)
)(一) 阅读下文, 完成 5~8题。 (共 16分) 一棵叫李美英的树
①门前,是一棵枝干遒劲的老杏树。院内,是老态龙钟的爷爷。
②郝幸福觉得,爷爷真是老糊涂了,爷爷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把那棵树当成一个人,对
着他喊: “ 快去看看李美英,它渴了要浇水! ·
③ 这些年来,爷爷一直默默照顾这棵树,只是后来,他连走路都喘息了,才招呼孙子做这做那,幸福才知道, 这不是普通的树,是棵有名字的树。
④ 爷爷说: “ 这是李美英种的,这棵树就叫李美英。 ”
⑤ “ 爷爷,李美英是谁 ”
⑥ “ 李美英啊,是八路军!
⑦ 李美英是八路军,这棵杏树也叫李美英,爷爷真的糊涂了
⑧ 爷爷深喘了两口气,才又说,他还是八九岁的孩子时,八路军女战士李美英在他家门前种下这棵树。李美 英种这棵树时,家里的房子还是村西的独一所的房子,如今呢,被包围成村子的中心。这棵树呢,也从当初小娃 娃手臂粗细,长成一个人不能合抱的老树。
⑨ 爷爷说话都颠三倒四了,能确定这棵树是女战士栽种的 村里最长寿的石头奶奶和果奶奶都坚定地说: “ 是 八路军裁下的! ” 石头奶奶和果奶奶当年都是送郎参军的模范,老人们聊起来,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⑩ 爷爷说: “ 李美英留齐耳短发,弯眉细眼, 一笑俩酒窝,看上去不到二十岁,有时还跟我们一群孩子玩丢 沙包。 ” 三个老人不约而同地说: “ 那时啊,共产党的队伍和咱就像一家人。 ”
⑩八路军在这里驻扎过,伏击过日寇,这棵树和村后的一座无名烈士墓都是历史的见证。只是没有发生过著 名的大战役,这里便默默无闻。后来,民政部门把无名烈士墓迁去城里的烈士陵园,关于八路军的传说,村里只 剩下这棵树。
@无论冬夏,从早到晚,树下都坐着几位拉家常的老者,这里简直成了老年活动中心。这些年来,不知老树 开了多少花,结了多少果。远远望去,这老树像一支昂扬向上的火炬,在岁月 中 燃烧。 这些年这棵树也曾几次差 点被砍掉,都是爷爷拦在前面,说: “ 这是八路军种的,这是经历了枪林弹雨的树,这是抗日战争立过功的树, 不知哪一天,八路军同志会回来看这树的!
⑥爷爷曾让幸福在网上搜索,看看能不能找到李美英的线索。幸福问是哪几个字时,竟然把爷爷问住了。 “ 李 ” 一定是赵钱孙李的李,名字是 “ 美英 ” 两个字吗 还是石头奶奶口中的 “ 妹英 ” ,或是果奶奶记忆深处的 “ 梅英”
⑩名字加烈士,没有搜到相同经历的。爷爷高兴地说: “ 那她一定还活着。 ” 名字前加领导,没有搜到这个
年龄的。爷爷说: “ 还是无名英雄多。 ”
⑥爷爷一直盼望着李美英能回来看看李美英, 一直等到他还剩下最后一口气。爷爷再三叮嘱幸福: “ 你们一 定要 ……保护好李美英,不能卖不能砍,听见了没 ”
⑩爷爷去世后,幸福决定趁青春还在,去外面闯一闯,可李美英怎么办呢 谁来照顾它呢
⑦果奶奶的孙子来了,说给他五百元,要买这棵树。
⑩郝幸福说: “ 不卖,你不知道这是八路军种下的树吗 ”
⑩果奶奶的孙子说: “ 老成柴的树你以为谁稀罕,是有个工艺品厂专收果木做旅游景点的工艺品。 ”
⑩郝幸福说: “ 要树的命啊,那更不能卖了。 ”
第二天一早,郝幸福去了村小学,讲了这棵树叫李美英,讲了李美英的前世今生,最后说了自己的想法和 担心。年轻的校长激动地说: “ 怎么不早说,原来这是棵见证了革命胜利的树啊,你放心进城吧,全校几百双眼 睛呢,我们一定会照顾好李美英的!
村小学的师生把这棵树当成了忘年的朋友,精心管理,定期浇水,定期施肥。新戴上红领巾的少先队员, 集体来树下进行庄严的入队宣誓,还特意做了一条大大的红领巾,给李美英佩戴起来。
微风拂过,杏香暗浮,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学生们从这里经过时,都会清脆又响亮地问候一声: “ 你好, 李美英! ”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 2025年 2期,有删改)
班级准备将这篇小说拍成微视频参加电视台举办的微视频创作大赛,拍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助解 决。
5. 选材组准备制作拍摄脚本,需要概括故事情节。请你根据小说内容,以 “ 李美英” (树)为线索,按时间顺序简 要概括其经历。 (4分)
6. 导演准备选择一些细节拍摄特写镜头,便在阅读小说时写下了批注,请你根据提示为下面两个 句子写批注。 (4分)
(1)三个老人不约而同地说: “ 那时啊,共产党的队伍和咱就像一家人。 ” (从重音、语气、语速 的角度对画波浪线的内容进行台词设计。 )
(2)远远望去,这老树像一支昂扬向上的火炬,在岁月中燃烧。 (这句话意蕴深刻,说说你的理解。 )
7. 宣传组的同学发现微视频内容过长,便建议将小说结尾学生们问候这棵叫 “ 李美英 ” 的树的情 节删去,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 (4分)
8. 导演建议微视频仍以《一棵叫李美英的树》为题,很多同学觉得题目过长且不够响亮,建议修 改,请你以导演的身份向大家解释使用该题目的妙处。 (4分)
(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 9~11题。
(共 11分)
)
得分 评卷人
【文本一】 “ 国漫 ”何以崛起
① 近年来,“ 国漫 ”力作频出,叫好又叫座,不仅展示了国产动画在工业美学上的巨大成就,也凸显 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的广阔前景。
② 青年群体是动画电影的忠实观众。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认同,又具有更 开阔的视野,对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着更敏锐的感知。以传统文化为取材来源的国产动画,必须考虑年 轻观众的消费特征和审美需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 童闹海》等一系列优秀国产动画,这方面都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③ 在故事内容上,这些电影贴近年轻人的生活,以更加年轻化的视角表达对现实的观照。《新神榜: 杨戬》通过众多在权势更迭中无声无息牺牲的女子形象,质疑了父权社会中女性的不公平境遇。动画 电影中的人物多以青少年为主,通过他们在内外环境下压力下成长的故事,表达年轻人对时代和社会 的观察与思考,极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④ 在内涵的开拓上,这些电影从传统文化中生发出了更有时代感和普世性的价值观。当代年轻人多具 有追求平等、张扬个性和反对刻板规训的心理特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 ” , 喊出了被成见和陈规旧俗压抑却偏要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地的年轻人的心声。
⑤ 在视觉效果上,优秀的动画电影无不注重用现代科技手法实现传统文化的影像升级,在技术与艺术 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当代年轻人对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国风动画抱有较高期待。
《哪吒之魔童闹海》顺应这种心理,一方面吸收云纹、泼墨等传统美术技法和上场诗、绕口令等汉语特有的 语言形式,展现了浓郁的东方美学特色,另一方面用大量特效镜头营造了玉虚宫、海底炼狱等场景,以神话 美与科技美兼具的“ 新神话世界” ,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口碑。
⑥在角色视觉形象的设计上,国产动画电影也更加注重迎合年轻人求新求异、丰富多元的审美取向。 “ 哪吒 ”系列中的哪吒撕下了传统英雄的完美标签;石矶娘娘破除了容貌偏见,体现了年轻人更加宽容的审 美标准和自信乐观的心态。
⑦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非一朝一夕之功,未来属于年轻人。在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大与年 轻人的对话,打造更多年轻人喜爱的作品,当是国产动画从“ 爆款 ”走向“ 标杆 ” ,进行全球化传播的应有 之义。 (摘自《光明日报》2025年 2月 11日,有删改。作者:吕珍珍)
【文本二】
① 《哪吒 2》的成功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充分尊重和深入发掘之上。虽然仍是脱胎于传奇小说、民间故 事,但《哪吒 2》用大胆的想象和合理的虚构赋予了哪吒形象新的解读和美学表达。聚焦于“ 闹海 ”这一经 典情节,哪吒不再是单纯反抗父权的叛逆者,而是试图打破偏见、活出自我的觉醒者。这种对经典 I P的创新, 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辨识度,也贴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奋斗观,让现代观众感到亲近。
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并不简单。据主创人员介绍,光《哪吒 2》影片中海底妖怪的铁 锁链特效镜头,从制作到通过,用时就达一年。正是因为无数次的“ 死磕 ” ,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才有 了《哪吒 2》的惊艳呈现。《哪吒 2》五年磨一剑,再次提醒广大文艺创作者,好的作品不一定需要明星效应、 噱头营销,在内容品质上下功夫,同样能打开市场,俘获观众的心。
(摘自《湖南日报》2025年 2月4日,有删改。作者:万丽君)
9 文本一从哪些方面阐述了 “ 国漫” 崛起的原因 请简要概括。(3分)
10.下面的材料,能作为文本一第③段的佐证材料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材料】动画电影《深海》描绘一个敏感、内向的普通女孩,通过深海奇幻之旅奋力冲破心结束缚的过 程,探讨聚焦原生家庭创伤、青少年心理健康等社会热点问题,富于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11.文本一第⑤段和文本二第②段都提到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中的特效镜头,但二者的目的却不相同, 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得分 评卷人 三、古诗文阅读 (共 16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 12~15题。 (共 12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房彦谦天性颖悟,年七岁,诵数万言。大业九年,从驾①渡辽,监扶余道②军。其后隋政渐乱, 朝廷靡然,彦谦直道④守常,介然④孤立⑥。彦谦家有旧业,资产素殷⑧ ,又前后居官,所得俸禄皆以周恤 ⑦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自少至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⑩ ,怡然自得。尝谓其子 玄龄曰:“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 ”
(选自《隋书 · 房彦谦传》,有删改)
【注释】①驾:特指帝王的车乘。也借指帝王。 ②扶余道:隋朝行政区域名称,扶余在今吉林省。 ③直 道:坚持正道。 ④介然:专一 ,坚定不移的样子。 ⑤孤立:不随流俗,洁身自立。 ⑥殷:富足。 ⑦周恤:周 济 , 抚 恤 。 ⑧ 空 : 空 乏 , 穷 困 。
12. 小河和小南初读甲、乙两个文段后,列出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共 4分)
释字词 (1)下列成语中的 “ 已 ” 和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中的 “ 已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 年事 已高 B. 惊叹不 已 C. 木 已成舟 (2)在《古代汉语词典》中, “ 素 ” 有以下义项: ① 未经染色的生绢; ② 本然的,未加修 饰的; ③ 一向,平素; ④ 预先。在 “ 资产素殷 ” 中 “ 素 ” 的意思应选第 (填 序号)个义项。 (1分)
断句子 (3)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用“ / ” 断句,限断两处)(2分)
13.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4. 孟子具有高超的论述技巧,请结合甲文梳理孟子是怎样一步一步论述 “ 本心” 的重要性的。 (3分)
15. 孟子认为人要坚守本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结合乙文内容,说说房彦谦是否做到了坚守 本心。 (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分)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6. 《人民日报》曾评价这首诗: “ 此诗情绪激烈,波动幅度大,振荡次数多,时沉九渊,时腾 九天,艺术张力大,故文学感染力强。 ” 请结合诗作内容及诗人表达的情感,说说你对这一 评价的理解。 (4分)
(
四、整本书阅读(5分)
)人生最大的对手是自己,而成长就是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请你从下面名著人物 ,结合其经历说说他是如何战胜自己获得成长的。 100字左右。 (5分)
①保尔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孙悟空 ( 《西游记》)
(
得分
评卷人
)五、作文(50分)
18.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材料 一 】 1964年 10月 16 日,我国成功 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后,毛泽东同志指示:“ 氢 弹要快。 ”1967年 6月 17 日,我国第一颗氢 弹空爆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 一 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 7年多,而我国仅 用了两年八个月。 神速何来 中国“ 氢弹之父 ”于敏一次接受 采访时说:“ 那时大家心里都挂着个倒计时 钟,滴答滴答响,催着我们 ……做事情,紧迫 感很重要。 ” 【 材料二 】 滴答 ,滴 答/你的声音很轻很轻/你 的使命很重很重/滴答, 滴答/你迎着朝阳均匀地 走/你伴着星光有韵律地 响! 一次次, 一声声/你 是急行者身旁的风声/你 是梦想者耳边的鼙鼓 ……
(1)请以“ 终于,我明白了时间的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 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 目语文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共22分)
8.①标题以人名命名树,新颖独特,
L.(1)D(2分)(2)B(2分)
(3)C(2
能够激发读者(观众)的好奇心(兴
分)
趣);②“一棵叫李美英的树”作为线索,贯串
(共6分)
始终,暗示了小说(微视频)的主要内容是“种
2.示例:图片突出了新闻的主标题,概括了36片
树一守树一传树一敬树”;③题目烦具时代感、
甲骨回到殷墟这一重要事实,“回乡探亲”形象
历史感,体现了八路军战上关心、爱护百姓,百
且充满情感。同时图片顶部有引题,照应了新闻
姓感念八路军,表现了军民一家情;①树承载历
材料的导语部分,概括了其主要内容。整个标题
史记忆,见证守护传承,以《一棵叫李美英的
采用“引+主”的复式标题形式,且以甲骨文碎
树》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树所承载的红色基因的
片为图片背景,整个图片设计颇具创意,图文结
赞美,对以爷爷为代表的守护树木的人无私奉
合,主题突出,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能结
献、坚定执着品质的颂扬,对红色基因传承的欣
合新闻内容、标题内容和图片进行分析,言之成
慰(每点2分,共4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
理即可。3分)
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的情给分)
3.①手臂与身体呈90度夹角、提腕、形成“人”
(二)(共11分)
字(2分)
9.在故事内容上,贴近年轻人生活,以更加年轻
②两臂与地面平行(1分)
化的视角表达对现实的观照;在内涵开拓上,电
③收左脚,双臂放置于身体两侧(,挺胸拔背,
影从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更有时代感和普世性的价
目视前方)(2分)
值观;在视觉效果上,注重用现代科技手法实现
(共5分,意思对即可)
传统文化的影像升级,在技术与艺术之间找到完
4.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美的平衡;在角色视觉形象的设计上,注重迎合
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年轻人求新求异、丰富多元的审美取向.(答出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共3分若答“考虑年
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每空
轻观众的消费特征和审美需求”作为一点也可)
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共8分)
10.能。“理由”示例:材料讲述了动画电影(深
二、
现代文阅读(共27分)
海》的内容,突出了这一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
(一)(共16分)
女孩冲破心结束缚的过程,且探讨了社会热点问
5.①八路军女战士李美英在爷爷年幼时种下这棵
题,这与文本一第③段中“在故事内容上,这些
杏树(“李美英”)
②爷爷让郝幸福在网
电影贴近年轻人的生活,以更加年轻化的视角表
上搜索李美英线索,未果。
③爷爷去世后,想
达对现实的观照”的观点相符。(结合材料与文
外出闯荡的郝幸福拒绝果奶奶孙子买树的要
本一第③段,简要说明理由即可。观,点,1分;

④村小学师生接过守护责任,把“李美
理由,3分。共4分)
英”当成忘年朋友,悉心照顾它。(意思对即可。
11.文本一第⑤段提到《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
每空1分,共4分)
特效镜头,指出其做到神话美与科技美兼具,赢
6.(1)示例:该句需要将“共产党的队伍”“
得了年轻观众的口碑,以此作为事例,意在论证
家人”设为重音,语速稍慢,用深情的语气,突
优秀的动画电影注重用现代科技手法实现传统文
出军民关系的特殊性:(意思对即可,2分。重读
化的影像升级,在技术与艺术之间找到完美的平
其他词语,分析合理也可)
衡这一观点。文本二第②段提到《哪吒之魔童闹
(2)示例:这句话将老树比作“火炬”,既突出
海》中的特效镜头,主要强调了其制作的艰辛,
其挺拔形态,又以八路军种下的树不断生长暗示
意在论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革命精神永存,以火炬燃烧象征红色基因在时间
并不简单”,以此提醒广大文艺创作者要在内容
长河中传承不息。(理解合理即可,2分)
品质上下功夫。(每个文本2分,意思对即可,共
7.示例:不赞同。因为结尾写学生们问候这棵叫
4分)
“李美英”的树与小说开头爷爷守护“李美英”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相呼应,意味着这棵树的守护得到传承,生命得
(一)(共12分)
以延续;同时学生以“你好,李美英”问候这棵
12.(1)B(1分)
(2)③(1分)
树,意味着他们了解并感知到其中代表的革命精
(3)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每处1
神,他们与八路军以树为媒介实现了跨时空的精
分,共2分)(共4分)
神共鸣;而红领巾在这棵杏香暗浮的树上飘扬预
13.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
示着革命精神、红色基因的传承;这棵树是八路
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意思
军战士种下的,学生问候这棵树说明它已经在发
对即可,2分)
挥着教育作用。(观点1分,理由答出三点即可,
14.孟子先举“饥饿者拒食”的例子,从正面论
3分,共4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证了“本心”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底线;然后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