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年六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模拟试卷语文卷卷首语:同学们,在你们即将走进初中大门之际,让我们来一次全面的检测!请注意认真答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一部分 积累和运用(共35分)一、工整书写(5分) 【原创】1.默写《浪淘沙》:内容正确,无错别字,并注意标点。(2分)2.书写质量:请用楷书认真书写,字迹工整,匀称美观。(3分)浪淘沙【唐】 刘禹锡二、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7 分 ) 【原创】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走进了生活在孤岛,却对自己的处境常怀yān zhī fēi fú( )想法的鲁滨逊;认识了为了革命事业,qīnɡ fù( )所有,视死如归的李大钊;见识了朱自清将本是sī kōnɡ jiàn ɡuàn( )的时间流逝现象,写得如此感人细腻。六年时光匆匆过,难忘和同学们一起晨读时,qīnɡ cuì( )的读书声;一起做实验,明白jiàn wēi zhī zhù( )的科学道理;一起在疫情yán jùn( )时,居家开展线上学习;更难忘的是老师那quán shén ɡuàn zhù( )批改作业的场景。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1分) 【原创】A. 徘徊(huí) 惆怅(chànɡ) 妩媚(fǔ) 头涔涔(chén)B. 慷慨(kài) 气氛(fèn) 渲染(xuān) 入场券(quàn)C. 单薄(báo) 藤蔓(màn) 剥削(xiāo) 蹿上来(cuàn)D. 依偎(wèi) 掺和(huo) 抽噎(yàn) 黄焖鸡(mēn)2.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字形是错误的,请找出并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4 分)【原创】(1) A.僻静 B.衣襟 C.资格 D.通霄 ( )(2) A.抱怨 B.衰思 C.唯恐 D.沮丧 ( )(3) A.倒霉 B.错综 C.恐布 D.耽搁 ( )(4) A.哄亮 B.耽搁 C.笨拙 D.抵御 ( )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1分) 【原创】A.野径云俱黑 虽与之俱学 B.快走踏清秋 儿童急走追黄蝶C.自以为是 孰为汝多知乎 D.望尘莫及 及日中4.下列作家和作品,错误的的一项是( )。(1分)【原创】A.《北京的春节》——老 舍 《穷人》——列夫·托尔斯泰B.《书戴嵩画牛》——苏 轼 《祖父的园子》——萧红C.《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汤姆索亚历险记》——笛福D.《那个星期天》——史铁生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1分)【根据《单元直通车》期末专项测试(句子)第五题改编】A.几十里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夸张)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疑问)C.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拟人)D.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对偶)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根据《单元直通车》毕业测试卷(二)第三题第9小题改编】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B.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活跃在抗疫一线;一幅幅精彩的感人故事,定格在瞬间。C.为加强疫情期间的安全防护,学校通过并研究了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D.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懂得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铸成的。7.根据所学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分)【原创】A.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炼、形象,富有时代感,包含感情。写毕业赠言可以表达自己的祝福,也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B.沈从文在《腊八粥》中略写了“等粥”的过程,详写了“喝粥”的过程,展现了腊八节的风俗。C.《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采用第二人称叙述,运用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对比烘托,收尾呼应等表达特点,塑造革命者形象。D. 即兴发言,材料的来源一是平时积累,而是眼前人和事。不能过多地引用间接材料,否则会失掉即兴演讲的针对性,起不了应有作用。四、判断下列“分析理解”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4分) 【原创】1.“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董存瑞对敌人的无比憎恨,对战友牺牲的无比痛心。…………………………………………………( )2.拍毕业照的时候,师生要求穿民国服装:女生清一色穿蓝褂黑裙,男生一律穿中山装,男教师都穿长袍。这个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可以互换。…………………………………( )3.《桥》《猎人海力布》《匆匆》这三篇课文的体裁分别是小小说、神话故事、散文。…( )4.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两句话中的双引号都表示引用。…………………………………………( )五、根据课文内容和要求填空。(6分) 【原创】1.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 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2.柳,又名杨柳,极易成活,插条而生。“ , ”就是对柳生命力旺盛的生动写照。3.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 。六、选择正确的诗句,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根据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试题卷第八题改编】① 冷露无声湿桂花 ② 渭城朝雨浥轻尘 ③ 彩丝穿取当银钲④ 视死忽如归 ⑤ 野旷天低树 ⑥ 胜日寻芳泗水滨1.捐躯赴国难, 。(曹植·白马篇)2.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3. ,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4. ,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稚子金盆脱晓冰, 。(杨万里·稚子弄冰)6. ,江清月近人。(郑燮·竹石)第二部分 阅读和理解(共35分)七、对比阅读下面三个片段,完成练习。(14分)(一)北京的春节(节选)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②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二)端午(节选)① 北京的端午节是要多么美丽呢:……铺户和人家的门上插上一束两束香艾,横框上贴上黄纸的神符或是红色的判官。路旁果摊上摆着半红的杏儿,染红了嘴的小桃,虽然不好吃,但是看着多么美!(三)北平的中秋(节选)① 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到了。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② 各种各样的水果上市了。葡萄、梨、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再配上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闻着就微微的有些醉意了!③ 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当然,孩子们还会拉扯着父母吃月饼,赏月亮。④ 同时,北平人会给亲友们送节礼。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象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1.仔细阅读文段,填写不同节日的相关习俗。(3分)【原创】春 节 端 午 中 秋习俗: 习俗: 习俗:(做年菜)、 (穿新衣) ( ) ( )(贴对联)、 (贴年画) ( ) ( )(灯火通宵)、(放鞭炮) ( ) ( )(吃团圆饭)、(祭 祖)(守 岁)2.请对下面的说法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3分) 【原创】(1)片段(一)第①段,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全方位描写除夕的热闹。……………( )(2)“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的意思是景物。……………………( )(3)片段(二)和片段(三)都通过描绘“各色的水果”来表现“节日的美丽”。……( )3.仔细阅读画“ ”句子,完成练习。(3分)【原创】(1) 片段(一)画横线的句子,从“万不得已”和“必定”两个词可以体会到 。(2)片段(三)画横线的句子采用 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4.把下列诗句跟对应的传统节日进行连线。(3分)【根据《练出好成绩》期中测验卷第十题改编】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端午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春节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中秋5.三个片段的作者都是老舍,都描写了传统佳节的一些习俗,除了这两点,还有哪些相同之处?至少写两点。(2分)【原创】例1:三个片段的作者都是老舍。 例2:写得都是北京的传统佳节。相同点1:相同点2:八、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10分)(一)杭州亚运会的“名片”中文名:2022年杭州亚运会外文名:The 2022 Hangzhou Asian Games办会理念: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原则:“杭州为主,全省共享”,以杭州为主办城市,浙江省内部分城市协办。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上一届:第18届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下一届:第20届2026年爱知·名古屋亚运会(二)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片”中文名: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外文名:2022 Beijing - Zhangjiakou Winter Olympic Games办会理念: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主办城市:北京和张家口会徽:“冬梦”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上一届:第23届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下一届:第25届2026年米兰 - 科尔蒂纳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特别意义:世界第一个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1.仔细阅读,根据获得的信息填空。(4分)【根据《提优天天练》期中达标测试卷第七题改编】(1)世界第一个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是 ,此次冬季奥运会是第 届奥运会。(2)杭州亚运会会徽的名称是 ,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会徽的名称是 。2.请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 【原创】(1)2022年杭州亚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都在同一个城市举行。……………… ( )(2)亚运会和奥运会,都将迎来很多国外的参赛队伍,所以我们的住宿、餐饮应当安排阔气些。……………………………………………………………………………………………( )(3)奥运会会徽上方是以中国书法“东”字为主体,下方是主办城市的名称和举办年份的印鉴。…………………………………………………………………………………………………( )3.第19届“亚运会”和第24届“冬奥会”有许多共同之处,请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把相同之处写下来,至少写出三点。(注意:每个相同之处的概括,不超过15字)(3分)【原创】相 同 处 一 :相 同 处 二 :相 同 处 三 :九、阅读《童年河》,完成练习。(11分)童年河(节选)赵丽宏①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②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接雪弟去上海,可雪弟并不想去。③乡下房子的后门外面是一条河,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的鸟在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④阿爹说上海也有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可雪弟还是不想离开乡下,不想离开亲婆。⑤亲婆对他说:“雪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妈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最听话了,去吧。”⑥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合,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怎么也赶不走……⑦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⑧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⑨亲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很多人在喊他的名字,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雪弟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⑩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雪弟,到上海后,你就要上学了。等放暑假,你就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伙伴们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 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觉自己被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问阿爹:“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 “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 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1.选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根据《练出好成绩》课外阅读(一)第三题改编】2.下列对第③段画“ ”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1分)【根据《练出好成绩》课外阅读(一)第三题改编】A.这是一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家优美宁静的生活。B.这段话写出了雪弟将要去上海,心里很乐意,所以看到什么都很喜欢。C.这段话写出了雪弟对老家的留恋和热爱之情。3.下列对第⑨段画“ ”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原创】A.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孩子们手臂像风中的芦苇一样摇动得厉害。B.这句话写出了小伙伴们非常羡慕雪弟,也想与他一起到上海去。C.这句话生动形象写出了小伙伴们与雪弟依依惜别的情形。4.乡下生活给雪弟的童年记忆是( )的。 (1分)【根据《练出好成绩》课外阅读(一)第三题改编】A.贫穷、落后。 B.惬意、自然。 C.陌生、寂寞。5.仔细阅读选文第⑥和第 段,根据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和选择。(6分) 【原创】(1)第⑥段中“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是因为 。(2)第⑥段结尾的省略号表示( )。A.表示引文、列举、重复词语等的省略。 B.表示说话中断或声音断断续续。C.表示寓意未尽. D表示话题的跳跃或转换。(3)第 段画横线的句子,以 句的形式结尾,引起读者的思考,这是雪弟心声的表达,既表达了 ;又表达了 。这一句话与开头第一段的关系是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共30分)十、根据要求,完成习作。(30分) 【根据中考作文模拟题改编】我们一路成长,拥有“太多”的陪伴了。至亲的父母,给予我们关心和爱护;熟悉的老师,给予我们鼓励与信任;朝夕相处的同学,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还有某一种自己喜欢的物件,或者是一本书、一片树叶,抑或是书桌上常伴自己的一尾小金鱼,爱不释手的吉他或篮球……他们,一直陪伴在我们周围,也给我们带来关心、鼓励、温暖、思考、成长。请以“有 相伴滋味长”为题目,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2025年六年级期末测试模拟试卷语文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第一部分 积累和运用(共35分)【共35点分,29—35优秀;28.5—21为合格;21以下为待合格。】一、工整书写(5分)浪淘沙【唐】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默写《浪淘沙》:内容正确,无错别字,并注意标点。(2分)每句1分;每句错1字扣0.5分、错2字及以上不得分。2.书写质量:请用楷书认真书写,字迹工整,匀称美观。(3分)优秀3分:字迹工整、匀称美观,整体面貌较好。良好2.5:字迹工整,整体较好,略有涂改。合格2分:书写不工整,大小间距不统一,涂改较多。待合格1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二、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7 分 ) 每空1分;每错1字扣0.5,错2字不得分。焉知非福 倾覆 司空见惯 清脆 见微知著 严峻 全神贯注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0分) 每空1分。1.C 2.(1)D (2)B (3)C (4)A 3.B 4.C 5.B 6.A 7.D四、判断下列“分析理解”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4分) 每题1分。1.× 2.√ 3.× 4.×五、根据课文内容和要求填空。(6分) 每格1分;每格错1字扣0.5分、错2字及以上不得分。1.埋头苦干,为民请命 2.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3.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六、选择正确的诗句,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每题0.5分1.④ 2.① 3.⑥ 4. ② 5.③ 6.⑤第二部分 阅读和理解(共35分)【共35分,28—35优秀;27.5—21为合格;21以下为待合格。】七、对比阅读下面三个片段,完成练习。(14分)1.仔细阅读文段,填写不同节日的相关习俗。(3分) 每答对一个习俗得0.5分,若两个习俗写在同一个括号里也算对。春 节 端 午 中 秋习俗: 习俗: 习俗:(做年菜)、 (穿新衣) ( 插艾香 ) ( 吃月饼 )(贴对联)、 (贴年画) ( 贴神符 ) ( 赏月亮 )(灯火通宵)、(放鞭炮) ( 贴判官 ) ( 送节礼 )(吃团圆饭)、(祭 祖)(守 岁)2.请对下面的说法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3分) 每小题1分。(1)× (2)× (3)√3.仔细阅读画“ ”句子,完成练习。(3分) 每空1分(1)“人们对除夕吃团圆饭的重视。”/“除夕吃团圆饭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关键得分点为“吃团圆饭”和“重要性”,每一点0.5分。)(2)比喻和拟人(答到一项得0.5分。)“北平人为亲友们送节礼的文化习俗。”/“中秋时节街上的店铺摆满各种节礼。”(二选一;意思接近即可得分)4.把下列诗句跟对应的传统节日名称进行连线。(3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端午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春节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中秋5.三个片段的作者都是老舍,都描写了传统佳节的一些习俗,除了这两点,还有哪些相同之处?至少写两点。(2分) 每个相同点1分。相同点1:都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节日的热闹和美丽。(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找相同,意思接近即可;答到“视觉的角度描写”可得1分)相同点2: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语言都通俗易懂,耐人寻味。/语言都精准简练,让人倍感亲切。(三选一;从“语言的角度”找相同,意思接近即可。)相同点3:都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从“表达感情”的角度找相同,意思接近即可,答到“热爱生活”或“追求美好生活”均得分。)八.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10分)1.仔细阅读,根据获得的信息填空。(4分) 每空1分。(1)北京; 24 (2) 潮涌 ;冬梦2.请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 每题1分。(1)× (2)× (3)√3.第19届“亚运会”和第24届“冬奥会”有许多共同之处,请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把相同之处写下来,至少写出三点。(注意:每个相同之处的概括,不超过15字)(3分) 每一点1分,意思接近即可;字数超出扣0.5分。相 同 处 一 : 办 会 理 念 都 主 张 绿 色 。相 同 处 二 : 都 是 每 隔 四 年 举 办 一 次 。相 同 处 三 : 都 在 多 个 城 市 举 办 。相 同 处 四 : 会 徽 下 方 都 是 主 办 城 市 和 举 办 年 份 。九.阅读《童年河》,完成练习。(11分)1.选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父亲去接雪弟,雪弟一开始不想去,最后在亲婆的劝说下,依依不舍地离开故乡去上海。(“起因”、“经过”和“结果”各得0.5分,意思接近即可;语言简洁,概括简练得0.5分;语言啰嗦,概括不简练扣0.5分。)2.下列对第③段画“ ”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 (1分)3.下列对第⑨段画“ ”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1分)4.乡下生活给雪弟的童年记忆是( B )的。 (1分)5.仔细阅读选文第⑥和第 段,根据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和选择。(6分)每空1分。第(1)、(2)小题各1分,第(3)小题4分。(1) 他要去上海,就剩下亲婆孤独一人。(意思接近即可)(2) C(3) 问句 , 雪弟对老家、亲婆、玩伴的不舍;(意思接近即可;“老家”、“亲婆”、“玩伴”三项答说到一项得0.5;说到两项以上不扣分);雪弟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意思接近即可。)收尾呼应/前后照应 。(二选一)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共30 分)【共30分,25—30优秀;18—24合格;18以下待合格。】十、根据要求,完成习作。类别 习作整体特点描述 得分 等第 百分制相应得分比对一类 文体鲜明,选材新颖,有生动的描写,有真切的体验感受、引起读者的共鸣 28-30 优秀 93、97、100二类 文体鲜明,选材得当,有细节描写,有真情实感 25-27 良好 83、87、90三类 文体鲜明,选材得当,语句较通顺,有真情实感 22-24 中等 73、77、80四类 基本符合题意、条理尚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感情比较真实 18-21 合格 60、63、67、70五类 字数不足300,语句不通,错别字多,题目要求基本没有做到 18分以下 待合格 57及以下具体评判从三个角度出发:记叙文文体;选材和组材(组材有具体例子,有概括);语言表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