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重难点检测卷(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重难点检测卷(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重难点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根据语境补全内容。
(1)李晓明:读书的快乐是什么?是通过陈醉云的文字,感受美好的乡下人家;是跟着课本,走进的白桦林;是游北山的双龙洞,欣赏形态各异的石;是学习与,获得心灵上的;是收获成长的力量,用智慧自己的命运。
(2)乐乐:当我读到描写自然的古诗时,我会按照季节将它们归类。我知道春有“篱落疏疏一径深,①____________”的清新,夏有“②____________,麦花雪白菜花稀”的绚烂,冬有“③____________,大雪满弓刀”的壮举。
(3)小西:本学期,我们不仅积累了一些古诗,还感受到文字背后蕴含着作者的精神品格。如诗人王冕用“不要人夸好颜色,①____________。”表达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品格;王翰用“醉卧沙场君莫笑,②____________”表现自己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
(4)浩浩:阅读时,我们还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当读到“天行健,①____________”我会激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读到“②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时,我会告诉自己要勤奋刻苦地学习。
(5)老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阅读帮助我们成长,正所谓“一日读书一日功,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奢侈(chǐ) 杀菌(jūn) 红晕(yūn) 嘱咐(zhǔ)
B.崭新(zhǎn) 雪屑(xiè) 开辟(pì) 慰藉(jì)
C.澎湃(pài) 徜徉(cháng) 侮辱(wǔ) 脸颊(jiá)
D.倔强(juè) 剖开(pōu) 窥伺(kuī) 遭殃(yāng)
3.下列选项中的词语,都可以形容人物品质的一项是( )
A.焦躁不安 心急如焚 B.临危不惧 锲而不舍
C.镇定自若 兴高采烈 D.舍己为人 欣喜若狂
4.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红红的成绩很好,在班级中扮演着“________”的角色。同时她的歌声也很优美,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________”。
A.老黄牛 百灵鸟 B.领头羊 小蜜蜂
C.领头羊 百灵鸟 D.纸老虎 变色龙
5.以下是欢欢写的《游开元寺》中的句子,句子顺序不小心被弄乱了,请你帮忙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庭院登上几层台阶,我们来到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
②一进入开元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庭院,院内有几棵苍翠欲滴的松树。
③出大雄宝殿,往东走就是著名的东西塔之一的东塔了。
④参观完东塔,顺着小路,在一棵棵桃树的指引下,继续往西走大约200米,就来到了西塔。
⑤站在殿门外,便能瞧见殿内那五尊慈眉善目的“五方佛”。
A.②①③⑤④ B.②①⑤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⑤①③④
三、填空题
6.请你把“童年成长游园会”欢迎词里缺失的词语补充完整,即可获得“童年成长游园会”的入场券。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一起dēng lù( )“童年”号专列,开启童年之旅:méng lóng( )的月色中,满天繁星像镶嵌在空中的钻石,这是自然里的童年;优美的诗歌中,按着jié pāi( )舞动的绿,高洁的bái huà( ),这是文学里的童年;想象的世界里,巨人chāi chú( )围墙,与孩子们一起愉快地游戏,这是童话里的童年……
7.在文学馆里,馆长和同学们玩起了游戏。
(1)【飞花令】请补充含“花”字的诗句。
典典:我先来,“ , 。”
华华:我来接,《宿新市徐公店》中有“ , 。”
聪聪:我也会,杜甫写道:“桃花一簇开无主, ?”
(2)【抽书签】馆长准备了许多亲手写的书签盲盒送给我们,上面都是些名言警句,既好玩又给人以启发,我抽中了“ , ”,馆长是想告诉我们,学习需要勤奋,哪怕基础薄弱,也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好朋友抽到的是“ , ”,馆长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以免老了后悔。
四、现代文阅读
对比阅读。
【材料一】
白鹅(节选)
——丰子恺
①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材料二】
白公鹅(节选)
——叶·诺索夫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撤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8.两篇选文都写出了鹅的高傲。【材料一】主要是抓住鹅的 、 两方面进行描写来表现的;【材料二】主要是抓住鹅的 这一方面来表现的。
9.【材料一】中画横线的语句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主要运用了 描写方法。
阅读理解。
我的语文老师
①我特别感激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地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②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解释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③大概一个星期后,她又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1)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向水面,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④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看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⑤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⑥(2)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10.文章主要写了关于语文老师的哪两件事?
11.文中画线句子(1)是对曹文轩( )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 。(2)是对当时( )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
12.你怎么理解“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13.读了这篇文章,对你写作文有什么启发?
五、句子训练
14.欢欢拍下两张“晋江十景”的美景照。请你模仿第一幅图的文字,帮第二幅图配上一段介绍词。
飞翔的白鹭,金色的沙滩,一望无垠的海水,构成一幅迷人的围头湾风光画。
六、文言文阅读
小古文阅读。
小古文一则:孙敬①,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时疲寝②,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③。
——东汉·战国《汉书》
小古文二则:(苏秦④)读书欲⑤睡,引锥自刺其股⑥,血流至足。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注释】①孙敬:东汉著名政治家。②寝:睡觉。③大儒: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④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⑤欲:将要。⑥股:大腿。
15.选文讲的是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两个故事 。
16.理解文意,从选文中找出跟意思对应的语句,填写在横线上。
(1)用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 。
(2)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自己往自己大腿上刺。 。
17.两则小古文分别是进孙敬和苏秦的故事,他们共同的品质是 。
七、书面表达
18.习作。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曹文轩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得到了成长。生活中你有什么“战胜”自己的经历?请以“战胜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战胜胆怯、马虎、虚荣、自卑、骄傲……要把“战胜的经过”写清楚,争取做到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没有错别字。
《期末重难点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2 3 4 5
答案 C B C B
1.(1)
(2)树头新绿未成阴 梅子金黄杏子肥 欲将轻骑逐
(3)只留清气满乾坤 古来征战几人回
(4)君子以自强不息 书山有路勤为径
(5)一日不读十日空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谐”“朦”“胧”“寂”“慰”“藉”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新”“逐”的正确写法。
(3)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满”“乾”的正确写法。
(4)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息”“勤”的正确写法。
(5)本题考查谚语俗语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读”“空”的正确写法。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红晕(yūn)——yùn;
B.慰藉(jì)——jiè;
D.倔强(juè)——jué;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排列归类。
这是一道关于词语理解和人物品质判断的语文题目,解题关键在于明确每个词语的含义,区分哪些是描述人物品质,哪些是表达情绪状态。
A.“焦躁不安”形容人着急、烦躁,心里不踏实,是一种情绪表现,并非人物品质。“心急如焚”指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属于情绪范畴,不是人物品质。故错误。
B.“临危不惧”指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体现人物勇敢、镇定的品质。“锲而不舍”指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是形容人物坚持不懈品质的词语。这两个词都用于描述人物品质。故正确。
C.“镇定自若”指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可体现人物品质,但“兴高采烈”是形容人情绪高涨,充满喜悦,属于情绪表达,不是品质。故错误。
D.“舍己为人”指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是高尚的人物品质,但“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是情绪表现,并非品质。故错误。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老黄牛:比喻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人,侧重强调勤奋务实的品质。
百灵鸟:原指叫声悦耳的鸟类,常用来比喻歌声动听、擅长歌唱的人。
领头羊:指在群体中起带头作用的人,强调领导能力或在某方面表现突出、引领他人。
小蜜蜂:比喻勤劳忙碌、积极奉献的人,侧重体现辛勤劳作的状态。
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人或事物,含贬义。
变色龙:比喻见风使舵、善于伪装的人,含贬义。
前半句中“红红的成绩很好”,说明她在班级中成绩突出,应是起带头作用的角色,“领头羊”符合这一语境;后半句“歌声也很优美”,明显对应擅长歌唱的形象,“百灵鸟”恰能形容歌声动听。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通读句子可知,以游览路线为逻辑顺序展开。
首句②“一进入开元寺”点明起点,描写庭院景象;接着①“登上台阶来到大雄宝殿”承接进入主体建筑;⑤“站在殿门外瞧见五方佛”聚焦殿内细节,需在进入大殿后描写;③“出大雄宝殿往东走”明确离开大殿后的方向,衔接东塔;④“参观完东塔往西走”按空间顺序自然过渡到西塔。正确的排序为②①⑤③④,排序严格遵循“进入庭院→登殿→观佛→出殿至东塔→转至西塔”的行踪脉络,符合游记的空间转换逻辑,而其他选项存在地点跳跃或细节描写位置不当的问题。
故选B。
6. 登陆 朦胧 节拍 白桦 拆除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朦”“胧”“桦”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可爱深红爱浅红 学习不怕根底浅 只要迈步总不迟 少年不知勤学苦 老来方知读书迟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默写。
(1)第①②处只要是包含“花”字的诗句都可以。示例: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 春晓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 游山西村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 忆江南·江南好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诗句。诗句描绘了儿童追逐黄色蝴蝶,蝴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中再也找不到的画面,充满了童趣,“菜花”体现了“花”这一元素。
书写时注意“蝶”“童”“爱”的正确写法。
(2)“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意思是说只要肯迈出第一步,即使学习的根基不够牢固也不用担心,因为只要能够不断积累,不断前行,便能够取得成功。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意思是年少青春的时候不知道刻苦努力地学习,到变老的时候就感到后悔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刻苦读书。
书写时注意“底”“勤”“读”的正确写法。
8. 叫声 步态 步态 9. 比喻 动作
【分析】这两篇关于鹅的选文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鹅的高傲特性。丰子恺的《白鹅》以拟人化手法,从叫声的威严和步态的从容两个维度,生动刻画了鹅的傲慢形象;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则聚焦步态细节,用慢镜头般的动作分解和“头顶水罐”的比喻,凸显其矜持优雅。两文都善用对比(鹅与鸭、狗)和比喻(净角出场、收扇面),但前者偏重整体气质勾勒,后者长于微观动态捕捉,共同构建了鹅作为“禽中贵族”的文学形象。
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材料一,第①自然段围绕“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这句话来写,后文具体描写了鹅的叫声,比如“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第②自然段围绕“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句话来写,后文具体描写了鹅的步态,比如“步调从容”“毫不相让”。因此可知,材料一主要抓住鹅的叫声、步态两方面进行描写来表现的。
结合材料二,该段话主要围绕“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这句话来写,比如“落步要抬脚掌”“决不举步奔跑”等描写了鹅的步态,因此可知,材料二主要抓住鹅的步态这一方面来表现的。
9.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
材料一中“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个画横线的句子把鹅比作净角,生动形象地写出鹅的步调从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材料二中“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这个画波浪线的句子抓住“落步、抬、合上、摆、放”等动作,抓住细节,描写出了鹅的走路慢条斯理,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
10.①老师给我们讲什么是语文;②老师当众说“我”的作文差,事后老师又具体指出“我”作文的缺点。 11. 动作、语言 他被语文老师批评后极度沮丧和愤怒的情绪 环境 内心的平静与反思,月光如水般的温柔与宁静,映衬出他内心的转变和成长,对语文老师教导的深刻领悟 12.这句话意味着虽然才气是天赋和才华的体现,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引导,过分依赖或炫耀才气,就可能导致人变得浮躁、浮夸,甚至迷失自我。语文老师通过指出我作文中的浮躁和浮夸,提醒我保持对写作的真诚和朴素,不要被才气所害,要脚踏实地地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13.①保持真诚和朴素:在写作文时,要保持对生活的真诚观察和朴素表达,不要过分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修饰。②注重观察和感受:要像语文老师引导我们观察雨的不同、感受自然的美妙一样,注重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从中汲取写作的灵感和素材。③虚心接受批评: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批评和指正。要像曹文轩那样,虽然最初难以接受,但最终还是要虚心接受并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④持续努力和积累:通过不断地写作和积累,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正如曹文轩的六本作文本所展示的那样,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导语】这篇散文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一位独具慧眼的语文老师。作者通过“空手授课”和“作文批评”两个典型场景,生动刻画了一位打破常规、注重生活体验的教师形象。文中细腻的雨景描写与月色意象形成巧妙呼应,暗示了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老师对“才气害人”的警示,揭示了文学创作中真诚朴素的可贵,展现了教育者对学生人格塑造的深远影响。文字间流淌着对恩师的无限感激,也暗含对当下教育功利化的反思。
1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从第②段“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解释什么叫‘语文’……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可概括出老师首节课空手阐释“语文”,借雨的不同引导大家感知语文。
从第③—⑤段“大概一个星期后,她又走上讲台……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晚上,我回到学校……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可概括出作文课上老师直言“我”作文最差,“我”愤怒后,老师深夜用“我”的作文本,指出“我”写作从朴实到浮夸、恃才傲物的问题,让“我” 醒悟。
示例:
第一件事:老师首次上课空手而来,用两节课解释“语文”,还借雨的不同引导同学们感知。
第二件事:作文课上老师指出“我”作文写得不好,“我”愤怒撕本后,老师深夜用“我”的作文本,指出“我”写作从朴实到浮夸、浮躁的问题,让“我”顿悟。
11.本题考查人物描写、分析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第③段“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向水面,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是对“我”动作、语言的描写,从这些动作(坐、望、砸)和语言(骂“丑八怪”),可看出“我”被老师评价作文差后,内心的愤怒、委屈与不服气,体现年少冲动。
第⑥段“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是对当时环境(月色)的描写,美好的月色烘托氛围,表达作者听完老师教诲后,内心的澄澈、对老师的感激,以及这次交流对自己人生影响深远的情感,也暗示“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
12.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含义。
从第⑤段“在这六本作文本里……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得出理解。老师通过对比“我”不同作文本里写春天的作文,指出“我”起初作文“诚实、朴素”,后来“控制不住自己,用那么多形容词……越来越臃肿、夸张”。当因“有才气”被夸赞,“我”迷失写作本真、变得浮躁。
示例:才气是优势,但因才气获得认可后,若骄傲自满、偏离真诚质朴,用才气过度堆砌、炫技,就会丢失写作(做事)初心,“害”了自己,提醒要正确看待才华,保持清醒。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从第⑤段老师对“我”写作问题的分析(从朴实到浮夸),以及全文老师引导“我”回归写作本真的过程,可得出启发:写作要保持真诚朴素,少刻意堆砌华丽辞藻,注重内容本真表达;面对他人对写作 “有才气” 的评价,不能盲目自满,要理性反思,避免陷入浮躁、炫技误区;也可学习老师用对比(不同阶段作文)、循循善诱的方式,自我审视写作问题,持续改进。
示例:写作要保持真诚朴素,少堆砌辞藻;面对“有才气”评价别盲目自满,要理性反思;可学习用对比等方式自我审视写作问题,持续改进。
14.深蓝的天空,水平如镜的河水,古韵悠长的安平桥,构成一幅古香古色的古桥风光图。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这是一道仿写语句的题目,解题关键在于分析第一幅图介绍词的结构与特点,再结合安平桥的景物进行创作。
从围头湾景物里,挑出“飞翔的白鹭”(动物)、“金色的沙滩”(地貌)、“一望无垠的海水”(水域)这些典型元素。“……的……,……的……,……的……,构成一幅……的……风光画”,用并列的景物描写,最后总结成一幅风光画。
观察安平桥图片,找出如“古朴的石桥”(桥梁主体)、“倒映的树影”(周边植物投影)、“澄澈灵动的水”(水域)等元素。按照第一幅图结构,组合为“古朴的石桥,倒映的树影,澄澈灵动的河水,构成一幅宁静的安平桥风光画”,让元素并列,契合句式,展现安平桥景色。
示例:横卧的石桥,葱郁的树影,波光浩渺的河水,构成一幅隽永的安平桥风光画。
15.悬梁刺股 16. 以绳系头,悬屋梁 引锥自刺其股 17.刻苦学习、勤奋好学
【导语】这篇小古文阅读选材精当,通过孙敬“悬梁”和苏秦“刺股”两个典故,生动展现了古人刻苦求学的精神。文本结构清晰,采用双篇对比形式,辅以详实注释,既保留文言韵味又兼顾可读性。教学价值突出:在语言层面训练文言理解能力,在精神层面传承勤学传统。排版上古文与注释、题干层次分明,但出处标注存在“东汉·战国”这样的时代错位瑕疵。整体而言,作为传统文化启蒙教材,兼具知识性与教育性,能有效引导学生体会文言魅力与治学精神。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小古文一则提到“以绳系头,悬屋梁”,指他用绳子绑住头发,悬挂在房梁上,防止自己睡着,这是出自孙敬的故事,概括为“悬梁”。小古文二则提到“引锥自刺其股”,指他用锥子刺大腿,用疼痛驱散睡意,继续读书,这是出自苏秦的故事,概括为“刺骨”。两个故事合在一起,形成了成语“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勤奋努力的精神。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以绳系头”用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悬屋梁”的意思是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结合句子解释,本句对应孙敬的做法,用绳子绑住头发,挂在房梁上,防止打瞌睡,与小古文一则中“以绳系头,悬屋梁”相对应。
(2)“引锥自刺其股”的意思是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自己往自己大腿上刺。结合句子解释,本句对应苏秦的做法,用锥子刺大腿,让自己保持清醒,与小古文二则中“引锥自刺其股”的意思相对应。
17.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文章意思,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夜以继日地读书,当自己困得时候用“悬梁”的方法让自己保持清醒,最终成为“当世大儒”。苏秦在读书困倦时“引锥刺股”,血都流到脚上,最终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由此可知,两人都展现了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点睛】参考译文:
小古文一则:孙敬,字文宝,十分热爱学习,从早到晚都不停歇。到了睡觉时因疲倦而打瞌睡,他就用绳子绑住自己的头发,另一头悬挂在房梁上(以防睡着)。后来,他成为当时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小古文二则:(苏秦)读书时快要睡着了,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
18.例文:
战胜马虎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马虎”就像个甩不掉的小尾巴,跟着我闯了不少祸。但那次数学考试的经历,让我终于学会了和它“分手”,成功战胜了马虎。
考试前一天,我正优哉游哉地翻着数学书,心里想着:这些题我都会,明天肯定能考高分!妈妈在一旁提醒:“别马虎啊,认真复习。”我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可考试时,看着试卷上那些“熟悉”的题目,我提笔就写,眼睛都不怎么往题目上聚焦。一道应用题,题目说“买3个篮球和5个足球”,我稀里糊涂看成“买3个足球和5个篮球”,列式计算时,还美滋滋地觉得自己算得又快又对。
等到发试卷那天,老师拿着我的卷子,无奈地叹了口气:“你看看,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就是因为马虎!”看着试卷上那道应用题旁边鲜红的大叉,还有因为看错数字导致后面全错的连环错,我的脸“唰”一下红了。那刺眼的红叉,像一个个小巴掌,使劲儿拍在我的心上,让我又羞愧又难受。
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要战胜马虎。我给自己制定了“仔细三步走”计划。做题时,第一步先“精读题目”,把题目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条件都读清楚,像“3个篮球和5个足球”这样的关键信息,我会用铅笔轻轻画出来做标记;第二步“慢算细查”,计算的时候不再追求速度,一步一步来,算完后还会用逆运算或者换一种方法检查;第三步“整体回顾”,把试卷从头到尾再看一遍,确认没有遗漏和看错的地方。
又一次数学测验,我按照这三步认真做题。遇到应用题时,我紧紧盯着题目,把“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5千克,买8袋大米和6袋面粉”这些信息圈得明明白白,计算时,我先列算式,算完后又用另一种思路重新算了一遍,确认没错才继续往下做。最后整体检查时,我发现有一道填空题,单位名称差点写错,还好及时改过来了。
成绩出来,我考了满分!看着试卷上的红对勾,我心里甜滋滋的。我终于战胜了马虎这个“小恶魔”,也明白,成长就是不断和自己的缺点较量,只要有决心、找对方法,再顽固的缺点,也能被我们打败,往后的学习和生活里,我也要带着这份认真,一路向前。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我们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需先补充如“胆怯”“马虎”等自身缺点相关内容。要围绕“战胜”过程展开,突出从有缺点到克服它的转变,需把战胜经过写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明确要写自身缺点,聚焦“战胜”这一行动及背后的成长,体现克服缺点后的收获,像心理变化、能力提升等。
二、立意。
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战胜胆怯的经历,展现自我成长,传达勇敢尝试、突破自我就能收获进步与自信的道理。比如从不敢上台发言到勇敢表达,体现勇气的力量和自我超越的价值。让读者感受到直面并克服自身不足的意义,激励他人也勇于挑战缺点,挖掘自身潜力,塑造更强大的自己。
三、写作思路。
开头:用具体场景营造氛围,快速引出要战胜的缺点,让读者代入。或者以疑问引起读者好奇,自然开启战胜缺点的故事。
中间:选取典型事例,着重心理刻画,战胜缺点的行动逐步推进,体现心态转变,让战胜过程有起有伏。
结尾:总结战胜缺点的收获,提升立意,点明成长意义。呼应开头场景,深化对战胜缺点的理解,让文章结构完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