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50分,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出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
1. 视觉和听觉对于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十分重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大多数来自听觉
B. 能感受振动并将振动转变成听觉相关信息的结构是听小骨
C. 光线依次穿过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到达视网膜
D. 声音微弱时,用手掌托在耳后,此时手掌发挥的功能类似于耳郭
2. 仿生是人们根据自然界生物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获取灵感,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创新方法。比如照相机是模仿人的眼睛发明创造的,照相机的暗室是指相机内部的封闭无光环境,能使人眼内形成“暗室”的结构是(  )
A. 视网膜 B. 脉络膜 C. 虹膜 D. 巩膜
3. 耳鸣是一种耳科疾病,由于声波传导障碍引起的称为传导性耳鸣;由于耳蜗的感音结构及神经系统发生障碍引起的称为神经性耳鸣。下列结构如果损伤可引起神经性耳鸣的是( )
A. 耳郭 B. 大脑 C. 外耳道 D. 听小骨
4. 飞机起飞或降落时,有的乘客会咀嚼口香糖。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  )
A. 鼓膜 B. 半规管 C. 耳蜗 D. 听小骨
5. 耳健康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关于保护耳部健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的听觉会受到不利影响
B. 鼻咽部感染,细菌可能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C. 不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D.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闭口或张嘴堵耳
6. 有些人会发生晕车、晕船、晕飞机的现象,耳朵中与这有关的结构是(  )
A. 耳蜗和前庭 B. 半规管和前庭
C. 鼓膜和半规管 D. 鼓膜和听小骨
7. 入耳式耳机通过空气传导将声音传至外耳道、中耳,进入内耳(气传导);骨传导耳机通过振动头骨将声音直接传至内耳(骨传导)。下列叙述错误是(  )
A. 气传导的声波引起鼓膜振动
B. 骨传导的声波引起头骨振动
C. 两种传导方式的感受器均位于耳蜗
D. 两种传导方式产生听觉的部位不同
8. 某失聪病人经检查,发现耳的结构并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  )
A. 听觉神经 B. 鼓膜 C. 耳蜗 D. 听小骨
9. 酗酒的人走路不稳,说话不清,出现幻觉。与这些现象无关的是( )
A. 小脑中毒 B. 脑干中毒
C. 视觉中枢中毒 D. 语言中枢中毒
10. DeepSeek是深度求索的智能AI工具,通过“任务接收一模型计算一输出生成”模式处理信息,尚不能完全像人类高效利用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DeepSeek的“模型计算”类似神经中枢,但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B. DeepSeek处理复杂任务不如人脑灵活,与人脑神经元数量多且连接复杂有关
C. DeepSeek由计算单元及网络组成,类似于人的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构成
D. DeepSeek靠计算单元的算法处理数据,类似于人类靠神经元等处理信息,但本质不同
11. 以下关于神经元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B.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 每个神经元有许多细胞体,利于信息的接收和传递
D. 神经元的突起末端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形成网络
1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
A. 草履虫游向食物 B. 海豚顶球表演
C. 小狗听到摇铃分泌唾液 D. 杯弓蛇影
13. 从神经调节角度分析,关于“谈虎色变”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 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获得的
C. 属于条件反射 D. 经训练小狗也可能“谈虎色变”
14. 盲文又称点字、凸字,盲人通过触摸阅读盲文获取信息,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此过程中,感受器位于皮肤
B. 是一种人所特有的条件反射
C. 须依赖语言中枢、视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等
D. 神经中枢位于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15.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时,上方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0刻度朝下),下方的手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上方的手放开直尺时,下方的手“立即”捏住直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直尺应该静止下放 B. 需至少重复实验3次,并求取平均值
C. 下面的手是被测试者的手 D. 结束时显示的刻度值越小,说明反应速度越慢
16. 胰岛与唾液腺相比,重要区别主要体现在(  )
①没有导管;②有导管;③分泌激素;④分泌物由导管排出;⑤分泌物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17. 某人在儿童期因某器官病变导致激素分泌不足,使他在13岁时身高仅达到8岁儿童标准,但智力正常。该病变器官及缺乏的激素分别是( )
A. 垂体——生长激素 B. 胰岛——胰岛素
C.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D. 肾上腺——肾上腺素
18. 如图为正常人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C-D过程中,人体内含量上升的激素是(  )
A. 生长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D. 性激素
19. 科学家正研制一种结合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神经—激素联动”智能义肢,其通过传感器检测大脑神经发出的信号并转化为义肢的运动指令,机械部分接收指令后产生运动;传感器同时检测血液中的激素变化来辅助调整动作的力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智能义肢说明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协同关系
B. 该义肢机械部分相当于反射弧结构中的感受器
C. 人体用义肢辅助行走只靠大脑支配即可完成
D. 该义肢工作主要以激素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为辅
20. 当你全神贯注思考问题时,突然有人从后面拍打你的肩膀,你会快速回头,并出现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呼吸和心跳加快等反应。这时你的身体开启到“战斗”或“逃跑”的应急状态,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反应属于反射
B. 此反应过程仅受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C. 肾上腺素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反应灵敏
D. 肾上腺属于反射弧的一个效应器
21.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以下做法与助力实现“碳中和”无关的是(  )
A. 多自驾机动车出行,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 多参加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
C. 利用清洁能源发电,替代传统能源
D. 爱绿护绿共建绿水青山
22. 我国植被面临诸多问题,但也采取了相关举措,下列说法或做法合理的是(  )
A. 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大,不必太担心
B. 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C. 乱砍滥伐,大力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D. 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的重要举措
23. 鳄雀鳝原产于美洲,性格凶猛,繁殖能力强,几乎通吃水里的活物,甚至会攻击人类。这种“淡水杀手”在我国水域暂时没有天敌。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会威胁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B. 可能引发生态灾难
C. 可以丰富当地生物种类 D. 可能危害人类健康
24. 甲流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可引发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免疫力较弱的人群风险更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流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B. 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属于易感人群
C. 甲流患者及时住院医治属于控制传染源
D. 健康的人戴口罩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5.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的“元凶”之一,甚至可以诱发胃癌。采用分餐制和公筷可以有效地控制幽门螺杆菌传染,这种方式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杀灭病原体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切断传播途径
二、非选择题:(50分,共5题,每空1分)
26. “爱眼护眼正当行,视力普查展文明”。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视力检查,目的是为近视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供预警信号和可靠依据,共同呵护青少年的眼部健康。如图是人体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做检查时,视力表上“E”会在图中的[ ]___________上成像,该结构上有大量的感光细胞,可将亮度色彩等信息转化为___________,沿着结构[ ]___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___,形成视觉。
(2)检查后,小明被告知患有近视,他遵循医生指导正确配戴了眼镜矫正视力,下图中能表示近视原理的是___________,表示矫正方法的是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请视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阅读,结果如下图所示,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___________,推测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作为青少 年学生,应注意爱护眼睛、预防近视。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请你写出一条预防近视的合理措施___________。
(4)有研究表明,户外环境中较高强度的光照,能有效降低近视发病率,因此,青少年应每天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同学们由室内到明亮的户外运动时,光线透过角膜,在[ ]___________的调节下,瞳孔会变___________;当由近处望向远处的景象时,睫状体舒张,类似双凸透镜结构的[ ]___________的曲度会变___________,从而缓解眼睛疲劳,有利于预防近视。
(5)大课间,有的同学进行了篮球比赛,比赛过程对智慧和体能都是很大的考验。如下图是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和___________以及它们发出的___________组成。赛场上,运动员体内能够对投球角度、力度作出准确判 断的结构是[ ]___________;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运动员能快速、灵敏地进行比赛还与遍布全身的[5]密切相关,该结构是由[ ]___________集结成束、外面包上鞘所构成的,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27. 排尿是人体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重要途径之一,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如图为排尿活动的相关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刚出生的婴儿,当膀胱中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完成排尿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由图中的___________(按传导顺序填写序号)组成,此时的神经中枢是___________, 按反射类型分析,排尿反射属于___________。
(2)图中⑤和⑥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在某些情况下,成年人会有意控制排尿,此时的神经中枢是___________。但是,如果经常憋尿,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多种不利影响,如泌尿系统感染、膀胱功能损害等,因此我们应该___________。
(3)在一次事故中,某成年人损伤了⑥这条通路,其它结构未受损伤,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形成尿意,___________控制排尿,___________完成排尿反射(均填“能”或“不能”)。
28. 今年3~4月,多地老人和孩子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被确诊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病,该病主要通过食物、饮料、餐具等途径传播。下图为某学习小组制作的“预防传染病校园宣传手册”。请回答:
(1)诺如病毒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细胞结构,它个体十分微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此传染病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诺如病毒是此病的___________,已感染的人是___________。根据手册中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介绍可判断,此病属于___________。手册中“诺如病毒的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3)诺如病毒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暴发流行,请你站在学校角度,再提出一条预防诺如病毒在校内传播的建议:___________。
29. 下面是有关激素作用的实验探究,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探究一: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组别 实验动物 饲养环境 饲料 实验结果
甲组 正常蝌蚪 池塘水 普通饲料 发育成正常成蛙
乙组 正常蝌蚪 ① 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 ②
丙组 破坏甲状腺的蝌蚪 池塘水 普通饲料 ③
丁组 破坏甲状腺的蝌蚪 ① 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 发育成正常成蛙
(1)甲乙丙丁四组蝌蚪,除了表中列出的不同处理外,还要求它们的数量、大小、生长 发育状况必须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表中①是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
(3)乙组和丙组是否可以形成对照?为什么?___________。
(4)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__的作用。
探究二:探究生长激素的使用方法及效果
组别 实验对象 实验方法 测量并记录
1 15只体长、体重相同的小白鼠,平均分为三组。 饲喂普通食物 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
2 饲喂等量添加了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
3 饲喂等量普通食物并注射生长激素
(5)一段时间后,比较各组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的平均值:
①如果第3组数值最大,第1组和第2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小且基本相等,则结论是___________。
②如果第2组和第3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大且基本相等,第1组数值最小,则结论是___________。
30. 酸雨是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之一,酸雨对生物具有极大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酸雨的酸性程度可用pH来表示,一般来说pH值越小,酸雨的酸度越大。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醋酸为原料,配制了pH为3、4和5的三种“模拟酸雨”(清水的pH为7)。
Ⅰ.取四个培养皿,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培养皿的底部各放两张湿润的餐巾纸。将80粒大小一致且新鲜的小麦种子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如上图所示),同时 置于温度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
Ⅱ.每天在甲中喷洒一定量清水,在乙、丙、丁中分别喷洒等量pH为3、4、5的“酸雨”。
Ⅲ.记录和观察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
请根据实验完成下列小题:
(1)在甲、乙、丙、丁四组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_。
(2)每组选用20粒小麦种子而不是1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
(4)若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相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5)请提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措施:_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二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50分,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出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B
【21题答案】
【答案】A
【22题答案】
【答案】D
【23题答案】
【答案】C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50分,共5题,每空1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8视网膜 ②. 神经冲动 ③. 11视神经 ④.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2) ①. 甲 ②. 丙
(3) ①. 变长 ②. 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合理即可)
(4) ①. 4虹膜 ②. 小 ③. 2晶状体 ④. 小
(5) ①. 脊髓 ②. 神经 ③. 1大脑皮层 ④. 2小脑 ⑤. 8神经纤维 ⑥. 传导神经冲动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反射弧 ②. ②④⑧⑦③ ③. 脊髓 ④. 简单反射
(2) ①. 大脑 ②. 及时排尿
(3) ①. 能 ②. 不能 ③. 能
【28题答案】
【答案】(1)没有 (2) ①. 传染性、流行性 ②. 病原体 ③. 传染源 ④. 消化道传染病 ⑤. ①②③ ⑥. ④
(3)加强教室通风换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等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相同##一样##一致 ②. 控制单一变量
(2) ① 池塘水 ②. 提前发育成成蛙(个体较小) ③. 停止发育
(3)不可以;变量不唯一(或有两个变量) (4)促进蝌蚪生长发育
(5) ①. 生长激素注射有效##或生长激素口服(饲喂)无效 ②. 生长激素口服和注射都有效##或生长激素口服(饲喂)和注射效果相同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甲 ②. 酸雨
(2)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3)种子萌发率:甲>丁>丙>乙
(4)酸雨的pH值越小(酸度越大),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5)出行最好采用绿色出行方式,比如步行、骑自行车、坐公交等;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或对煤进行脱硫处理;或工厂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列举一条,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