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高一物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需要上交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红军为突破第五次反“围剿”,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渡过于都河。若渡河区域内的河岸平直,水流速度方向处处与河岸平行,越靠近河中央,水流速度越大,设木船相对静水的速度大小恒定。则木船在出发点与登陆点之间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A. B. C. D.2. 某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时,质点位于x轴上。它在x轴方向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在y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4m/sC. 时质点的位置坐标为(4m,1m) D. 时质点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小于135°3. 如图所示为一圆形餐桌的俯视图,餐桌中间放置一个可绕其中心轴转动的玻璃圆盘,在圆盘的边缘放置餐具。启动电机,餐具随圆盘一起做圆周运动。已知圆盘的半径为R,餐具与圆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餐具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餐具随圆盘转动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作用B. 启动电机的瞬间,餐具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C. 圆盘匀速转动过程中,餐具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D. 为防止餐具滑下圆盘,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最大值为4. “套圈”是很多人喜欢的游戏项目。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相同套环分两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抛出,分别套中Ⅰ、Ⅱ号物品。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套中Ⅰ号物品,套环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短B. 套中Ⅰ号物品,套环在空中速度变化的慢C. 套中Ⅱ号物品,套环被抛出时的速度较大D. 套中Ⅱ号物品,套环重力的平均功率较大5. 生活中人们常用定滑轮来升降物体。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轻绳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重物,某人抓着轻绳另一端以速度v向右匀速移动,经过某一位置时,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物上升速度为 B. 重物向上做加速运动C. 地面给人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轻绳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大小相等6. 中国行星探测器天问二号预计于2025年发射,用于对小行星2016HO3和主带彗星311P进行探测。如图所示,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小行星2016HO3和主带彗星311P绕太阳沿椭圆轨道公转。已知2016HO3和311P公转的轨道半长轴分别为1AU和2.2AU(AU为天文单位,即日地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11P的公转周期小于3年B. 2016HO3的公转周期比311P公转周期小C. 天问二号探测器在地面上的发射速度将超过第三宇宙速度D. 地球和2016HO3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7. 如图所示,从倾角为的斜面上的P点,以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落在斜面上Q点,此时小球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若将小球从斜面上的P′点以初速度水平抛出,要使小球仍能落在Q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变为2t B. 小球在Q点的速度大小变为4vC. P′Q之间的距离是PQ之间距离的2倍 D. 小球在Q点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变为8.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建筑物,其边长为10m,A为正方形左上方的顶点。某同学将足球从地面斜向上踢出,足球恰好能越过建筑物。已知足球的质量m=0.4kg,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地面到A点重力对足球做的功为40JB. 足球在A点的最小速度为C. 该同学踢球瞬间足球获得的最小速度大小为D. 该同学踢球瞬间足球获得的最小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 如图所示,两根长度相同的细线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下端系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两小球拉离竖直位置,分别给两小球一个与悬线垂直的速度使两小球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a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比小球b大,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a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较大B. 小球b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较大C. 小球a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较大D. 小球b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较大10. 在高度差一定的不同光滑轨道中,小球滚下用时最短的轨道叫做最速降线轨道。如图所示,在高度差相同的三个光滑轨道中,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Ⅰ、Ⅱ、Ⅲ轨道的顶端,同时由静止释放,发现Ⅲ轨道上的小球最先到达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小球到达底端时速度相同B. Ⅰ轨道上小球到达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最大C. Ⅱ轨道上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D. Ⅲ轨道上小球到达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大11. 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已公布,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科学探索。假如在登月之前需要先发射两颗探月卫星进行科学探测,如图甲所示,两卫星在同一平面内绕月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且绕行方向相同。测得两卫星之间的距离d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考虑两卫星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2B. a、b两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为1:4C. a、b两卫星的公转周期之比为1:2D. a卫星的周期为12. 2024年10月1日8时36分,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G62次列车开始运行。某次运行过程中,列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前后两段直线均与中间曲线相切,列车最终以额定功率行驶。已知列车的额定功率,列车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列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100NB. 列车匀加速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大小为2.0×105NC. 列车速度为80m/s时,加速度大小为6.25×10-2m/s2D. 列车从启动到达到最大速度,前进的距离为20km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g。将小球用轻绳系于固定在铁架台上的拉力传感器上,同时在正下方的适当位置固定光电门,使小球通过轨迹最低点时恰好通过光电门,测得小球的直径为D,绳长为L。(1)将小球拉至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记下小球通过光电门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挡光时间t,则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v=________;(2)改变小球的释放位置,多次测量几组数据后,作出图像。已知图像的斜率为k,截距为b,可求得小球质量m=________,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14.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背板上,小球从斜槽上由静止释放,沿斜槽轨道下滑并从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挡板上,由于挡板靠近背板一侧较低,小球落在挡板上时,小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小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取下白纸,以小球在斜槽末端时的球心在背板上的投影点为坐标原点O,过O点画出竖直的y轴和水平的x轴,将痕迹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得到图乙中实线所示的轨迹图像。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请回答以下问题:(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必须选取光滑的斜槽进行实验B. 实验时应选择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C. 每次小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D. 上下移动挡板时,挡板高度必须等间距变化(2)根据图乙中A点的位置坐标,可计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________m/s,A点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为尽可能获得多组数据,使描绘出的小球运动的轨迹如乙图中虚线所示,应将小球的释放位置________(填“调高”或“调低”)。15. 2024年10月23日,国内首条口岸区域无人机配送航线在深圳开航,利用无人机进行快递配送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偏远地区的配送问题,提高配送效率。如图所示,无人机悬停在距水平地面3.2m高度处,某时刻以2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飞行,经过3s释放一包裹。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包裹落地时的速度;(2)包裹落地点与悬停点之间的水平距离。16. 我国部分品牌的手机实现了卫星通信,只要有卫星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实现通话。如图所示,三颗赤道上空的通信卫星能够实现环赤道全球通信。已知三颗卫星离地高度均为h,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高度为6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求:(1)通信卫星和地球自转周期之比;(2)能实现全球通信时,通信卫星的最大线速度。17. 如图所示,一质量m=2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静置在水平台面上a点,b为台面右端点,a、b两点间的距离L=3.0m。平台右侧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截面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形凹槽,c点和e点为凹槽的上边缘,d点为凹槽的最低点,b点到水平面的高度h=0.45m。小滑块在功率恒为31W的水平外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1s运动到b点时撤去外力F,小滑块自b点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切线进入凹槽。已知小滑块与水平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滑块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2)小滑块运动到d点时,对凹槽的压力大小;(3)小滑块滑至凹槽上e点时的加速度大小(结果可保留根号)。18. 如图所示,一处于竖直平面内的轨道模型由倾角的光滑直轨道AB、圆心为O1的半圆形光滑轨道BCD、圆心为O2的半圆形光滑细圆管轨道DEF和倾角为37°的粗糙直轨道FG组成,B、D和F为轨道间的相切点,固定在G点(与B点等高)的弹性板垂直轨道FG,B、O1、D、O2和F点处于同一直线上。小滑块从轨道AB上某点由静止释放沿轨道运动,与弹性板碰撞后原速率弹回。已知小滑块质量m=2kg,轨道BCD和轨道DEF的半径R=0.3m,轨道AB长度,滑块与轨道FG间动摩擦因数,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要使滑块能通过F点,释放点与B点间的距离需满足的条件;(2)滑块恰好能通过F点时,在F点与轨道间的作用力大小;(3)滑块最终静止在轨道FG上中点时,释放点与B点间的距离。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高一物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需要上交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题答案】【答案】AD【10题答案】【答案】BD【11题答案】【答案】AD【12题答案】【答案】B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题答案】【答案】(1)(2) ①. ②.【14题答案】【答案】(1)BC (2) ① 1.0 ②. 0.98(3)调低【15题答案】【答案】(1)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2)138m【16题答案】【答案】(1)(2)【17题答案】【答案】(1)4m/s(2)78N (3)【18题答案】【答案】(1)(2)8N (3)见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