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1.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课时过关练(含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两个相同的发光二极管A和B并联制成一个霓虹灯装饰,接在交流电源上。已知交流电源输出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当二极管接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接反向电压时不导通,则1000s内通过发光二极管A的电荷量约为( )A.3.2C B.3.6C C.4.2C D.5.0C2.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储存环是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环中的n个电子以速度v定向运动,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n个电子形成的电流为( )A. B. C. D.3.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带正电,说明电荷可以凭空创生B.点电荷类似于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C.电子就是元电荷D.若在电场中某点不放试探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04.某宏观带电体所带电荷量不可能为( )A. B. C. D.5.关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C.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电荷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6.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为5A,经过6min后通过该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是( )A.30C B.1200C C.1500C D.1800C7.关于元电荷、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得的B.元电荷是指电子,电量等于电子的电量,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是指点电荷C.单个物体所带的电量总是守恒的,电荷守恒定律指带电体和外界没有电荷交换D.利用摩擦起电可使任何物体带电,质子和电子所带电荷量相等,比荷也相等8.如图所示的验电器,静置时两金属箔张开。现用带负电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金属箔先闭合然后张开更大。则金属球( )A.与物体接触前不带电 B.与物体接触前带负电C.与物体接触后不带电 D.与物体接触后带负电二、多选题9.某同学用一次性塑料杯、回形针和铝箔纸自制一个简易验电器,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可能产生的是( )A.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靠近但未接触回形针上端时,铝箔会张开,而将塑料吸管移开后,铝箔的张角不会闭合B.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与回形针接触后铝箔会张开,再将塑料吸管移开,铝箔的张角又会略微变小,但不闭合C.当火柴的火焰靠近带电的回形针上端时,铝箔的张角会闭合D.先让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接触回形针上端,再用摩擦过的纸巾接触回形针上端,铝箔的张角会闭合10.如图所示,把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绝缘支架支起并靠在一起,当一个带电的导体C移近A但不接触A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静电感应,A带电种类与C相同,B带电种类与C相反B.由于静电感应,A带电种类与C相反,B带电种类与C相同C.当把C移走后,再把A和B分开,则A和B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D.当把A和B先分开,再移走C,则A和B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11.以下是来源于物理课本的一些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研究静电屏蔽 图2: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影响因图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图4:把表头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A.图1实验中,验电器顶端不带电B.图2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C.图3中,导体B的阻值大于导体A的阻值D.图4中,并联的电阻R越小,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越大三、计算题12.如图所示,带电小球靠近(不接触)枕形导体的一端,下面的金属箔片都张开,这种现象叫作“静电感应”,而不能叫作“感应起电”,为什么 13.自制一个静电验电器:把一张薄纸片剪成长10 cm、宽2 cm的长方形,沿长的方向对折,把它平衡地放在铅笔尖上(如图)。铅笔尖要稍插入纸片中,但不要戳破它,使纸片能自由转动。将一把梳子在头发或羊毛织品上摩擦,使之带电,并将它靠近这一验电器的一端。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试着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在一个周期T内只有半个周期有电流通过二极管A,在一个周期内通过二极管A的电荷量为,根据题意,可得,则1000s内通过发光二极管A的电荷量为,故选A。2.答案:C解析:3.答案:B解析:A.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由于电荷的转移,使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并不是凭空创生,故A错误;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质点也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故B正确;C.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而电子是一种物质,只是一个电子的电荷量数值上等于元电荷,故C错误;D.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跟试探电荷无关,故D错误。故选B。4.答案:A解析:宏观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必为元电荷的整数倍。故选A。5.答案:A解析: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选A。6.答案:D解析:由得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7.答案:A解析:A.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实验测得的,故A正确;B.元电荷是带电量的最小单元,元电荷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荷量;当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在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故B错误;C.在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系统所带的电量总是守恒的,电荷守恒定律并不意味若带电系统一定和外界没有电荷交换,故C错误;D.利用摩擦起电可使物体带电,质子和电子所带电荷量相等,但它们的质量不相等,比荷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验电器静置时金属箔张开,说明其原先带有电荷。用带负电的物体与其接触时,先有部分负电荷流入验电器,使其原有正电荷被中和,金属箔因电荷量减小而先闭合;随后继续有电子流入,使验电器转而带较多的负电荷,金属箔又因同种电荷相斥而张开得更大。因此验电器(金属球)最终带负电。故选D。9.答案:BCD解析:A.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会带电,靠近回形针上端时,由于感应带电回形针会带上异种电荷,因此铝箔的张角会打开,当塑料吸管移开后铝箔和回形针上的电荷会再次中和不显电性,因此铝箔的张角会闭合,故A选项错误;B.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会带电,接触回形针后由于接触带电,回形针会带上同种电荷,铝箔张开,当塑料吸管移开后回形针和铝箔仍然保持一定电荷,所以铝箔张角会略微变小但不闭合;C.由于分子热效应,火焰上端靠近回形针时电子运动加剧会脱离回形针,从而导致回形针和铝箔所带电荷减小,铝箔的张角会逐渐闭合;D.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和纸巾会分别带上异种电荷,当塑料吸管和纸巾分别与回形针接触后,回形针由于接触带电会先带上电荷没然后被中和。因此铝箔的张角最后会是闭合状态。故选BCD。10.答案:BD解析:AB.由于静电感应,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可知A带电种类与C相反,B带电种类与C相同,选项A错误,B正确;C.当把C移走后,AB上的电荷再次中和,再把A和B分开,则A和B不带电,选项C错误;D.当把A和B先分开,再移走C,则A和B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选项D正确。故选BD。11.答案:ABD解析:A.图1实验,由于静电屏蔽,验电器顶端不带电,故A正确;B.图2实验,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影响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C.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图像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则图3中,导体B的阻值小于导体A的阻值,故C错误;D.图4中,根据可知并联的电阻R越小,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越大,故D正确。故选ABD。12.答案:见解析解析:“静电感应”是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使导体两端带电的现象,而“感应起电”是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13.答案:见解析解析:薄纸片靠近梳子的边角会向梳子这边旋转靠近,原因:梳子摩擦带负电,由于静电感应薄纸片的近端带正电,远端带负电,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薄纸片靠近梳子的边角会向梳子这边旋转靠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