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1.5电势 电势差 课时过关练(含解析)一、单选题1.如图是一对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A、C位于电荷连线上,B、D位于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四个点到电荷连线中点O距离相等,各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电势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将电子从B移至D,电场力做正功D.将电子从A沿不同路径移到D,电场力做功不相等2.如图所示,在空间中有平行平面的匀强电场,一群带正电粒子(电荷量为e,重力不计,不计粒子间相互作用)从P点出发,可以到达以原点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的任意位置,比较圆上这些位置,发现粒子到达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A时,动能增加量最大,为60 eV,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匀强电场的方向沿x轴负方向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是240 V/mC.过A点的电场线与x轴垂直 D.两点的间电势差为60 V3.如图所示,在粗糙绝缘水平地面上关于O点对称的M、N两点分别固定两个相同的正点电荷,在MO连线上的P点静止释放一个带正电的绝缘小物块(可视为点电荷)后,小物块向右运动至最右端Q点位于ON间未画出)。以O点为原点沿水平地面向右建立x轴,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点。小物块加速度a、动能、电势能、动能和电势能之和随轴坐标变化正确的是( )A. B.C. D.4.空间中存在沿x轴的静电场,x轴上各点电势φ随坐标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段是关于直线对称的曲线,段是直线。现将一电荷量为、质量为m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以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射出,粒子恰好到达处。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电场强度最小,但不为0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C.粒子从运动到所用的时间大于D.若将该带电粒子在坐标原点O处由静止释放,则该粒子将在之间做往复运动5.如图所示是两个互连的金属圆环,小金属环的电阻是大金属环电阻的二分之一,磁场垂直穿过大金属环所在区域.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时,在大环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A. B. C. D.E6.如图是某种静电推进装置的原理图,发射极与吸极接在高压电源两端,两极间产生强电场,虚线为等势面,在强电场作用下,一带电液滴从发射极加速飞向吸极,a、b是其路径上的两点,不计液滴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带负电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C.a点的电场强度可能比b点小 D.液滴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小7.如图所示,虚线是某静电场的一簇等势线,边上标有电势的值,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恰能沿图中的实线从A经过B运动到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粒子一定带负电B.A处场强大于C处场强C.粒子在A处电势能大于在C处电势能D.粒子从A到B电场力所做的功大于从B到C电场力所做的功8.如图所示,将静电计与电容器(图中未画出)相连,可检测带电电容器的两极间的电压变化。带电静电计的金属指针和圆形金属外壳的空间内存在电场,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电场线和等势面,该空间内有两点,则( )A.静电计两根金属指针带异种电荷B.图中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C.图中P点电势一定高于Q点电势D.当静电计两指针张角减小时,表明电容器在放电二、多选题9.反射式速调管是常用的微波器件之一,其内部为真空,有一个静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现将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从处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静电场可以由两个负点电荷产生B.的电场强度小于处的电场强度C.该粒子在处的电势能最大D.该粒子将沿x轴负方向运动,运动到的最远位置为10.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带电粒子在仅受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大B.带电粒子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C.带电粒子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大D.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的电势最高11.若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点电荷Q在空间中任意一点产生的电势,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r为该点距Q的距离,且正电荷产生的电势为正,负电荷产生的电势为负。在三维坐标系中,点电荷+Q固定在原点O(0,0,0),另一点电荷固定在点A(0,,0),将一试探电荷q从点B(d,0,0)移动到点C(0,d,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q为正电荷,电场力对其做正功,电势能减少B.若q为负电荷,B点的电势能大于C点的电势能C.无论q是正还是负,从B到C电势能的变化量相同D.若q为负电荷,则其在C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三、计算题12.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I象限区域内有沿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第Ⅳ象限区域内有一宽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质量带电荷量的小球从y轴上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垂直y轴方向进入电场,通过第I象限后,从x轴上的A点进入第Ⅳ象限,并恰好沿直线通过该区域后从B点离开,已知P、A的坐标分别为(0,0.4m)、(0.4m,0),取重力加速度。求:(1)初速度的大小;(2)A、B两点间的电势差;(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13.如图,在电场强度为的匀强电场中有三个点,的长度为的长度为,其中沿着电场线方向,和电场线方向的夹角为。将电荷量为的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再从B点移到C点。求(1)将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了多少功;(2)若选取B点为电势零点,该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为多少。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在等量异种电荷连线和中垂线上,由知;由电场线知,因为,将电子从B移到D,电场力不做功,将电子从A沿不同路径移到D,电场力做功相等。选项A正确。2.答案:D解析:到达A点的质子动能增加量最大,电场力做功最大,说明等势面在A点与圆相切(否则一定还可以在圆上找到与A点电势相等的点,质子到这点与A点电场力做功一样,动能的增加量是一样的,这与到达A点时的动能增加量最大相矛盾),也就是等势面与y轴平行,所以电场线与x轴平行,方向沿x轴正方向;PA间的电势差由解得故选D。3.答案:D解析:A.PO段电场强度逐渐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故物块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时,加速度为0,速度最大之后电场力小于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物块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O点电场力为0,摩擦力不为0,故加速度不为0,A错误;B.物块加速阶段,由动能定理,由于电场力逐渐减小,故图像斜率逐渐减小,同理物块减速阶段图像斜率逐渐增大,B错误;C.PO段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OQ段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D.取无穷远电势能为0,则由能量守恒,即图像斜率小于0,恒定不变,D正确。故选D。4.答案:D解析:A.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场强度大小,处电场强度最小且为0,故A错误;B.由于坐标原点处和处的电势相同,所以粒子运动到处的速度大小为,从到,由动能定理得解得故B错误;C.两点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粒子从到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为,所需时间为故C错误;D.在原点O处由静止释放该粒子,粒子先沿x轴正方向做加速运动,过后做减速运动,到时速度减为0,之后反方向加速再减速,在之间做往复运动,故D正确。故选D。5.答案:B解析:ab间的电势差等于路端电压,而小环电阻占电路总电阻的,故;A.,与计算结果不一致,故A错误;B.,与计算结果一致,故B正确;C.,与计算结果不一致,故C错误;D.E,与计算结果不一致,故D错误;6.答案:B解析:B.高压电源左为正极,则所加强电场的场强方向由发射极指向吸极,而沿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可知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故B正确;AD.液滴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飞向吸极,可知液滴带正电,且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即液滴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故AD错误;C.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的分布关系可知,a处的电场线比b处的电场线密集,则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故C错误。故选B。7.答案:B解析:A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可知电场线方向大致向左,根据粒子轨迹的弯曲方向可知,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大致向左,则知粒子一定带正电,故A错误;B等差等势面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A处场强大于C处场强,故B错误;C从A点飞到C点,电场力方向与速度的夹角为钝角,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粒子在处电势能小于在处电势能,故正确;D根据知电势差相同,电场力做功相同,故错误。故选:C8.答案:D解析:AB.依题意,静电计与电容器相连,由图可知静电计金属指针接在电容器的同一个极板上,金属外壳接在电容器的另一个极板上,所以两根金属针带同种电荷。根据电场线从正电荷发出,到负电荷终止,可知图中虚线表示电场线,则实线表示等势线。故AB错误;C.题中不知哪一个极板带正电,即不知道电场线的方向,所以P、Q两点电势的高低无法判断。故C错误;D.依题意,静电计与电容器两极板相连,则静电计两指针张角可以显示极板间的电压,当静电计两指针张角减小时,表明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减小,正在放电。故D正确。故选D。9.答案:BD解析:AB.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由图可知区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沿着x轴负方向;区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沿着x轴正方向;可知的电场强度小于处的电场强度,且此静电场不可能由两个负电荷产生,故A错误,B正确;C.处电势最高,根据可知该负电荷的粒子在处的电势能最小,故C错误;D.带负电粒子(重力不计)从处由静止释放,受到沿x轴负方向的电场力,当运动到区域后,受到沿x轴正方向的电场力,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其中,联立可得则该粒子将沿x轴负方向运动,运动到的最远位置为故D正确。故选BD。10.答案:AC解析:由于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则电场线如图所示A.做曲线运动的粒子,受力方向指向凹侧,可知若粒子从Q运动到P,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则带电粒子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大,故A正确;BD.由于带电粒子的电性未知,则无法判断出a、b、c等势面电势的高低,也无法判断粒子的运动方向,故BD错误;C.等差等势面越密集的地方,场强越大,因此该带电质点在P点处的加速度比在Q点处大,故C正确。故选AC。11.答案:BD解析:A.各点位置,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可得,若q为正电荷,从点B移动到点C,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的变化量为故A错误;BC.若q为负电荷,从点B移动到点C,电势能减小,即B点的电势能大于C点的电势能,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的变化量为故B正确,C错误;D.C点电场强度为即C点电场强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所以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D正确。故选BD。12.答案:(1)1m/s(2)5V(3)解析:(1)小球进入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小球带正电,受到的静电力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小球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有沿竖直方向有解得(2)设水平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因未进入水平电场前,带电小球做类平抛运动,所以进入电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因为小球在水平电场区域恰好做直线运动,所以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即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有代入数据解得设小球在水平电场中运动的水平距离为l,根据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有解得(3)设小球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对小球运动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有解得13.答案:(1)(2)解析:(1)将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的功为(2)若选取B点为电势零点,则该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为电荷从B点移到C点,静电力做的功为根据可得该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