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1.8电容器 电容 课时过关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1.8电容器 电容 课时过关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1.8电容器 电容 课时过关练(含解析)
一、单选题
1.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所示)。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2.如图所示,电容式麦克风的振动膜是利用超薄金属或镀金的塑料薄膜制成的,它与基板构成电容器,并与电阻、电池构成闭合回路。麦克风正常工作时,振动膜随声波左右振动。当振动膜随声波向右振动,与基板距离减小的过程中( )
A.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振动膜所带的电荷量减小
C.电容器的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D.图中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3.下列电学符号表示电容器的是( )
A. B. C. D.
4.超级充电桩是一种高效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其内部使用了超级电容器来储存和释放电能。如图甲、乙所示分别为实验小组得到的某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电路中的电流I、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U与时间t的关系图,下列关于该电容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容器的电容会随时间不断增大
B.充电时,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保持不变
C.放电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随时间均匀减小
D.时间内,电容器充入的电荷量小于
5.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水平正对,上极板M固定,下极板N放在一个绝缘的温度敏感材料上,温度敏感材料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出现明显的热胀冷缩。给电容器充电后,N板带有负电,一带电微粒恰好静止在两极板间的P点。现使极板与电源断开,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微粒带正电 B.带电微粒仍然静止
C.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D.两极板间电压增大
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水平正对放置,接在恒压电源上,N板接地。P为两板间的一点。现将M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电势降低 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C.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D.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减少
7.据报道,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案例高达55万,而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抢救方式是尽早通过自动除颤机给予及时治疗。某型号模拟治疗仪器的电容器电容是,充电至电压,如果电容器在时间内完成放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
B.电容器充电后的电量为
C.当电容器放电完毕后,电容变为0
D.电容器放电过程的平均电流强度大小为
8.在“观察电容器充、放电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源为2节干电池,调节电阻箱阻值为,电流表应选择( )
A. B.
C. D.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水平放置、间距为d的两金属板,通过开关S与电压恒为U的直流电源相连。喷雾器从上板中央的小孔向两板间喷入一半径为r的球形油滴M。初始时S断开,M在时间t内竖直向下匀速下落了h到P点。此时闭合S,M经过一段时间后悬停在Q点。已知M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k为已知常量、v为油滴运动速率,不计空气浮力,则M( )
A.不带电 B.带负电
C.从P到Q做匀减速运动 D.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为
10.如图所示,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从负极板处静止释放一个电子(不计重力),设其到达正极板时的速度为,加速度为。若将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从负极板处静止释放一个电子,设其到达正极板时的速度为,加速度为,若电子经过时间t到达正极板,电子到达正极板时的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只增大或减小两板间的距离,则v的大小保持不变
B.若只将负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距离,则v将增大
C.若只将两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4倍,则v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D.若只将负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距离,则电子在两板间运动的时间变长
11.如图甲为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为d,两板间电压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乙中、T为已知值,比荷为k的正离子以初速度沿中线平行于两板的方向从左侧射入两板间,经过时间T从右侧射出.假设离子在运动过程中不会碰到极板,离子重力不计.离子从不同时刻射入电场,离开电场时垂直极板方向的位移大小不同,离子离开电场时垂直于极板方向的位移大小可能为( )
A. B. C. D.
三、计算题
12.有一电容器,带电荷量为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200 V。若使其电荷量再增加,这时它的电容量是多少 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是多少 (假设以上变化过程中两极板间电压均小于击穿电压)
13.一电容器的电容是50 pF,两极板间的电压是30 V。求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B、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得知,电容与极板间距离成反比,当保持S不变,增大d时,电容减小,电容器的电量Q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分析可知板间电势差增大,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角θ变大。故A错误,B正确。CD、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得知,电容与极板的正对面积成正比,当保持d不变,减小S时,电容减小,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Q不变,则由电容的定义式分析可知板间电势差增大,静电计指针的偏角θ变大;故CD错误。故选:B。
2.答案:D
解析:A.根据,可知,振动膜向右运动时,板间距离d减小,电容C增大,故A错误;
C.电容器与电源保持串联,电压不变,振动膜向右运动时,板间距离d减小,根据,电容器的板间电场强度变大,故C错误。
BD.根据,可知,电容C增大,U不变,电荷量增大,电容器充电,电阻R中有从a到b的电流,所以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图表示电阻;B图表示小灯泡;C图表示电容器;D图表示二极管。
故选C。
4.答案:D
解析: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不会随电荷量变化,A错误;充电时,两极板间电压不断增大,由可知,电场强度也不断增大,B错误;由图像可知,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流和电压都不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C错误;图像中的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充、放电的电荷量,由图甲可知时间内充入的电荷量小于,D正确。
5.答案:B
解析:A.上极板M带正电,下极板N带负电,电场方向向下,带电微粒静止,说明微粒所受电场力向上,与电场方向相反,所以带电微粒带负电,A错误;
B.由
可知,电荷量Q不变,和S也不变,所以电场强度E不变。带电微粒所受电场力不变,仍然与重力平衡,带电微粒仍然静止,B正确;
C.根据
d减小,其他量不变,所以电容C增大,C错误;
D.由
可得
Q不变,C增大,所以两极板间电压U减小,D错误。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B.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板间距离减小,根据可知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P点与N板间的电压
P点与N板间距离不变,则P点与N板间的电压增大,由
可知P点电势升高,故B正确,A错误;
CD.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可知M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增大,结合可知,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增加,故C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析:A.当电容器的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电容器将会损坏,所以电压不是击穿电压,A错误;
B.根据电容的定义式,解得
B错误;
C.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无关,所以当电容器放完电后,其电容保持不变,C错误;
D.电容器放电过程的平均电流强度大小为
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电路中最大电流为,为了电流表的安全和测量准确,量程不能小于,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电路中电流方向相反,电流表应选双向电流表,D正确。
9.答案:BD
解析:AB.闭合S之前油滴向下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闭合开关之后,油滴做减速运动,故所受电场力竖直向上,由于两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竖直向下,故油滴带负电,故A错误,B正确;
C.油滴从P到Q减速运动,所受空气阻力减小,故加速度减小,油滴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故C错误;
D.油滴向下匀速直线运动时有
油滴静止在Q点时有

联立得
故D正确。
故选BD。
10.答案:BC
解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根据可得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A.若只增大或减小两板间的距离,可知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根据动能定理得由于距离d发生变化,则v的大小发生变化,故A错误;B.若只将负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距离,则极板间正对面积减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根据动能定理得可知v将增大,故B正确;C.若只将两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4倍,可知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根据动能定理得由于距离d增大到原来的4倍,则v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故C正确;D.若只将负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距离,则极板间正对面积减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电子在极板间的加速度变大,根据可知电子在两板间运动的时间变小,故D错误。故选BC。
11.答案:ABC
解析:如果离子在、…时刻进入电场,离子先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后,两板间电压为,离子开始偏转,做类平抛运动,侧向位移为y,这些离子离开电场时的侧向位移为如果离子在0、T、2T…时刻进入电场,则离子先在两板间做类平抛运动,侧向位移为,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侧向位移为,由题意可知,偏转时离子的竖直分速度为,在之后的内离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向下运动的距离为所以离子偏离中心线的距离为,因此,离子在电场中垂直极板方向的位移最小值是,最大值是,即离子离开电场时垂直于极板方向的位移大小范围为,故选ABC。
12.答案:;400 V
解析:根据,解得,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若使其电荷量再增加,此时它的电容不变,仍为,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13.答案:
解析:根据,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