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 人的性别遗传 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4 人的性别遗传 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人教八下
1. 通过观察男女染色体的差异,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 通过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3. 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学习目标
LEARNING OBJECTIVES
PART ONE
人的性别遗传
Human sex inheritance
显微镜下女性体细胞染色体图
显微镜下男性体细胞染色体图
探究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探究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01
人的体细胞中,一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最后一对染色体与性别相关,称为性染色体;其余22对与性别决定无关,称为常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探究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讨论
1. 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想一想,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以性染色体为判断依据,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Y染色体较小,X染色体较大
探究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男性的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中,都只有1条染色体。
男性有2种精子,分别含X、Y染色体,女性只有1种卵细胞,含X染色体。
快问快答
性别 男性 女性
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
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
生殖细胞性染色体组成
生殖细胞类别
XY
XX
22对+XY
22对+XX
22条+X或22条+Y
22条+X
X或Y
X
2种
1种
PART TWO
人的性别遗传
Human sex inheritance
实验探究——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
【目的要求】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材料用具】两个不透明袋子,黑、白色围棋子。
【方法步骤】
① 黑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
Y
X

实验探究——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
② 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贴有“精子”标签的袋子中;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贴有“卵细胞”的袋子中。
卵细胞
精 子

实验探究——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
③ 每次从两个袋子中各随机抓取1个棋子,依次记录抓取结果,如 ,则表示性染色体组成为XX,性别为女;抓出 ,则表示性染色体组成为XY,性别为男。
卵细胞
精 子

实验探究——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
④ 共抽取10次,在表格中打“√”,统计“生男”和“生女”的次数。
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白黑)男
(白白)女 √









5
5
1 :1
次数
比例
合计
注意事项:
每次取完记录后,再将棋子放回去,重新摇匀再取。

思考讨论
1、若男女比例不是1:1,是不是不能验证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2、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
3、如果出现了某组男女次数相差太大的情况,是否要舍弃
该组的实验数据?
XX
XY

X
Y
产生精子
X
产生卵细胞
1:1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且取决于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
同卵双胞胎: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胚胎。这种情况下双胞胎外貌相似,性别相同。
异卵双胞胎:两个卵细胞分别和两个精子结合,然后分别发育成两个独立的个体。这种情况下双胞胎外貌不同,性别相同或不同(龙凤胎)。
同卵双胞胎
异卵双胞胎
龙凤胎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人的性别遗传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生男生女机会均均等,取决于男性
男:22对+XY
女:22对+XX
人类体细胞染色体共23对
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性别比例)
长期性别比例失调会对社会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①婚配困难:男性过剩会导致大量适龄男性无法找到配偶;
②犯罪率上升:人口拐卖、暴力犯罪、性犯罪等问题加剧,尤其是年轻男性群体因社会边缘化而滋生不满情绪;
③跨国婚姻与人口贩卖:部分男性可能通过跨国婚姻中介寻找伴侣,但可能衍生诈骗、强迫婚姻或人口贩卖等非法活动。
生男生女一样好
我国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以及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1. 一个精子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有几种?( )
A. 1
D. 4
C. 3
B. 2
 
2. 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他们很想再要一个男孩,那么,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 )
A. 100%
B. 50%
C. 25%
D. 0%
 
3. 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 23对+X
B. 23对+Y
C. 22对+XX
D. 22对+XY
4. 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
A. 位于常染色体上
B. 位于Y染色上
C. 位于X染色体上
D. 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