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16课《爱莲说》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16课《爱莲说》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美德以及时代美德的呼唤,品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树立正确价值观。
2.了解写作背景,揣摩文中描写莲花的文字,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快速阅读拓展文章,理解文章深意。
4.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提升对文章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析莲花的形象;学习衬托、托物言志的手法,感受作者对莲花的喜爱。难点: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语:江西诗派的首领黄庭坚评价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人之所爱,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一个人的节操品德。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周敦颐深爱莲花,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走近周敦颐,看看他是如何写他的所爱,又是如何体现他的情感的,表现的又是什么节操品德。【板书:爱莲说】
(二)整体感知
1.播放名家朗读的音频,学生轻声跟读,感受朗读的语气及节奏,教师进行相应的朗读指导。
明确:
①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②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2.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对莲花的赞美。
3.请同学们根据上节课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思考总结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莲花的?
【板书:莲花】
明确: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品质。
(三)深入研读
1.自由朗读全文,圈画出关键词句,思考:从这些方面描写了莲花哪些特质,体现了莲花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中可看出莲花生长于“淤泥”之中,但不染污浊,尽显其品质的高洁自爱;经过洗涤而不显得妖艳,可看出莲的质朴自然。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此句从形态和香气两方面体现出莲花内心通达,行为方正,不生枝蔓,香气却能飘荡远方,展现了花中君子的品行。
③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句直接点明,莲花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能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直观的展现了莲花的清高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守。
2.小组讨论: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板书:菊花、牡丹】
(以下环节可找小组代表回答,设置教师指导和追问环节)
①分析“菊”的正衬作用。
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把菊花比做什么?谁爱菊花?(花之隐逸者也。陶渊明)追问: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从之前学过的《桃花源记》一文可知他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是不愿意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人。因此他才渴望去理想的世界,去世外桃源隐居。
教师总结: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作者表明了他与陶渊明之间都有着不同常人的志趣,正如陶渊明爱菊,而他独爱莲花一般。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板书:正衬】
②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教师提问:自李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为什么?
明确: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
教师总结:“牡丹”是用来衬托莲花的。世人皆爱与“我”独爱形成鲜明的对照,正是因为牡丹的显贵特点才有如此众人盛爱牡丹,而“我”却与众不同。这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板书:反衬】
3.教师提问,学生自主思考:作者以《爱莲说》为题,难道他仅仅只是因为喜欢这种植物吗?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原因呢?
明确:作者不仅仅是赞美荷花,也在通过荷花来表达自身的节操志向。这种表现手法借用事物的自身特点寄寓作者的情操志趣,我们称之为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4.同学默该课文,思考:作者对“爱菊”“爱蓬”“爱牡丹”的人态度分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慨叹爱菊的隐士极少,陶渊明之后已经很少有人喜欢;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了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板书:出淤泥而不染】
(四)拓展延伸
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这两种观点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一方一个观点,展开一场辩论会。
(五)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
引导语: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收获?这位同学感受到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表露出他的高洁傲岸的人生追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是的,这节课我们除了体会到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以及作者自己的人生志向,还学习了衬托、托物言志的手法。
作业: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介绍介绍上课时你所说的喜爱之物,下节课评选择优后全班交流分享。
四、板书设计
爱莲说
菊花 正衬 莲花(托物言志)

牡丹 反衬 出淤泥而不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