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14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14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十四次强化训练语文答案
1.C “因而也必然给我们带来困扰”的说法错误,即“算法基于数据为我们量身定制信息和服务,触及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每个角落”并不会必然导致“算法给我们带来困扰”,算法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向善也可以向恶。
2.A B项“在技术面前人类的作用将越来越小,地位也越来越低”的推断于文无据。C项中“对……,就能全方位保护好网民的合法权益”的表述,误将必要条件作为充分条件,逻辑错误。 D项中“担负着主要责任”偷换概念,正确表述是“担负着主体责任”;“集中整改”曲解文意,正确的表述是“及时整改”。
3.D A、B、C三项分别从网络平台自纠算法作恶的惩处细则不完善、算法技术不透明性与算法技术专业性难以检验和解释等角度,说明“算法治理难度不小”的客观原因,而 D项重在说明算法的工作原理与重要性,并不能作为“算法治理难度不小”的客观原因。
4.①简明有力,逻辑性较强。“同向发力,才能凝聚合力”亮明观点,简洁明了;从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广大网民三个角度自上而下展开阐述,要言不烦,严谨有力。 ②形象生动,富有感召力。多处使用比喻,如“单打独斗”“集团作战”“利剑”,使抽象的说理变得生动,而“当好监督员”“勇敢说不”之类话语,感染力极强。(语言特点、表达效果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酌情赋分。)
5.①国家主管部门:审时度势,制定促进“算法向上”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相关部门统筹联动,精准施治。 ②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认识算法的价值观之于网络生态的决定性作用,摒弃“算法没有价值观”的偏见,优化算法设计。 ③广大网民群众:当好算法监督员,对算法向恶的行为勇敢说“不”,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为推动“算法向上向善”贡献力量。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
6. C “老兵对我的关心是全面而周到的”错误。从文本一第5段“学校工作这老兵像是漠不关心的。他最关心的是我的生活”可知,老兵对“我”的关心并不“全面而周到”。
7. B “说明他有追求时尚美的心”错误。选项中所提到的老兵把买来的旧灯“擦得罩子非常清洁,把灯头剪成圆形”这一细节,只能说明他做事认真,有求美之心,不能简单地将追求美理解为追求“时尚美”。
8. ①以细节结尾,意味深长,增强艺术效果,有力地表现了人物与主题; ②老兵的“红脸”是他对“我”无限关爱的诚心的体现,凸显了他的形象; ③灯是老兵的象征,扭熄电灯,点燃煤油灯,体现了“我”对老兵的铭心不忘,强化主题。
9. ①以刻画老兵这一主要人物为重心,次要人物“我”、简省的环境描写等都为之服务,做到了以人物为主导; ②在“我”对老兵的亲近、体谅、感念、怀思中融注了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情感态度,这正是心贴人物的体现; ③不以故事讲述者“我”这一知识分子的口吻展开叙述,而是紧扣老兵管家身份的特点,用质朴浅近的语言叙写。
10.BEG “振宏图以定六合”表意完整,故B处需要断句;“岂独正兹刑网”表意完整且“岂”为停顿的标志,故E处需要断句;“不行古人之事哉”表意完整,故G处需要断句。原句意思是“何况陛下是上天赋予的神明和威武,振兴宏图而平定天下,难道独自匡正这刑网,不行古人之事吗!”
11.B A、D表述正确。B项两者意思不同。前者意思是“爱护”,后者意思是“吝惜,舍不得”。C项,两个“区区”意思分别为微不足道/愚拙。
12.C“学习他人的长处,改造他人的短处”表述有误,岑文本引用黄石公《军势》,旨在表明将帅多贪求,前圣懂得扬其长、避其短,借此论证应宽容有过将领,而并非学习和改造他人长短处。
13.(1)今年平定吴国,的确是大喜,但对臣自身来讲更多的是罪咎牵累。
(2)侯君集等人的罪过,虽然蒙受宽免却使过失更加彰明。这足以使那些想要立功的将士,因为这件事而都受到勉励。
【评分细则】(1)“诚”“咎”“累”各1分,句意1分;(2)“愆过”“宥”“彰”1分,句意1分。
14.选择①处。理由:原文在①处前面一句“是以”开头的句子既描述了古代君王对待将领的普遍做法,也可视作论点,《周书》的话充当引用论证,起到论证并强化观点的作用。结构上,自然引出下面的“明君”的例子。
【评分细则】选择正确1分,理由4分。
参考译文: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刚打败高昌时,还未曾奏请,就流配抄没无罪的人,又私自拿取宝物。将士知道后,也争着来窃取,侯君集害怕这事被揭露,不敢制止。等回到京城,有关部门追究他的罪过,皇上下诏将他下入狱中。中书侍郎岑文本认为功臣大将不能轻易加以屈辱,上疏说:
臣听说古代的君王,出师命将,打败敌人就得重赏,不胜就受严刑。所以当他们有功时,即使贪残淫纵,也会蒙受担任高官的恩宠;当他们有罪时,即使勤奋廉洁,也不免去重刑。(所以《周书》说:“记住人的功劳,忘掉人的过失,为人君的应这样做。”)昔日汉朝贰师将军李广利抛弃(损失)五万军队,消耗亿万资财,历经四年的劳苦,只获得三十匹骏马。虽然斩下宛王的首级,却贪婪不爱护士卒,罪恶很多。汉武帝因为他万里征伐,不计其过失,于是封李广利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又有晋朝龙骧将军王濬有平定吴国的功劳,而王浑等人控告王濬违抗诏令,不受节制调度,军人取走孙皓的宝物,并焚烧孙皓的宫殿和舟船。王濬上表说:“今年平定吴国,的确是大喜,但对臣自身来讲更多的是罪咎牵累。”晋武帝赦免了他而不追究,拜授他为辅国大将军,封襄阳侯,赐绢一万匹。近代隋朝的新义郡公韩擒虎平定陈朝的时候,放纵士卒在陈叔宝宫中暴乱抢夺,隋文帝也不问罪,虽然没有进爵,但却拜授韩擒虎为上柱国,赐物八千段。由此看来,将帅之臣,廉洁谨慎的少,贪婪求取的多。所以黄石公《军势》上说:“利用他的智慧,利用他的勇力,利用他的贪婪,利用他的愚昧。所以有智慧的人要引导他去立功,有勇力的人要发挥他的特长,贪婪的人利用他好利之处,愚昧的人利用他不计生死之处。"可见前代圣人无不利用人的长处,抛弃人的短处,好就好在这里。臣又听说,天地之道,以覆盖载物为先;帝王之德,以含容宽宏为美。以区区汉武帝和历代诸帝,还能原谅李广利等人,何况陛下是上天赋予的神明和成武,振兴宏图而平定天下,难道独自匡正这刑网,不行古人之事吗!伏惟圣上心意,自当已有斟酌。臣现在之所以陈述,并非敢偏爱侯君集等人,只是希望用萤火虫的毫末光亮,给日月增添一点光辉。倘若陛下降下如雨露一般的恩泽,收敛如雷电一般的威严,记录他们的微薄功劳,忘掉他们的偌大过失,让侯君集重新回到朝中,再参预朝政效命朝廷,虽然不是清贞的臣子,但还是贪愚的将帅。这将是陛下的圣德,尽管屈法但圣德更加显扬;侯君集等人的罪过,虽然蒙受宽免却使过失更加彰明。这足以使那些想要立功的将士,因为这件事而都受到勉励;负罪的将领,由此而改变节操。
疏章呈上,侯君集于是被释放。
15.A “天地生吾有意无”一句并非自问自答结构,而是以疑问引发思考;其次“字里行间暗含隐逸倾向”不准确,诗中“不然……,不然……”的对举,明确否定隐逸倾向,强调“良图”,指向积极进取。全诗通过“天覆/地载”的宏大起笔、“绝粒/鸣珂”的对比抉择、“焉能”的反问强调,最终落脚于“千生气志”的功业追求,整体展现昂扬向上的入世精神。
16.①李诗“业就扁舟泛五湖”用范蠡功成身退的典故,表明诗人先建功立业,后归隐的人生规划,既体现其渴望建功的心情,也反映出功成后回归淡泊的思考。
②曹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周公殷勤待贤的典故,曹操以周公自比,含蓄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让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
【评分细则】每点3分(典故1分,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
17. (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2)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8. 原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睡眠”人的“温柔呵护”的动作。
所写答案修辞错误但主体正确,得1分;修辞正确但主体错误得0分;手法、主体都正确,得4分。
示例一:春风是个温柔的少女,总是轻轻抚摸行人的脸庞。
示例二:夏天的风脾气很坏,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示例三:冬天的风是一个疯子,一天到晚不停地吼叫。
19. A.齐头并进 B.周而复始(反反复复)
20. ③中途易辙,造成“双头句”,修改为“在大脑睡觉时,该系统将清醒时产生的毒素蛋白排出去”。
⑤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修改为“在清洗过程中,大脑会随着脑脊液排出一种有重要负面影响的蛋白——β-淀粉蛋白”。
21. 甲:最后再回到浅层慢波睡眠 乙:而这样会积累更多的毒素蛋白
22. 不同意。
①“被认为”强调人们当前阶段对这一蛋白的认知,“似乎”强调根据这一结果对这么多神经性疾病的认知。
②科普说明文贵在语言精准,加上这两个词语,使表达更客观,避免了绝对判断。
23.【写作提示】幸福并非由外在条件(如身体健全与否)决定,而是源于内心的感知与态度。盲聋之人可能因精神富足而自感幸福,耳聪目明之人却可能因欲望、比较或过度敏感而陷入痛苦。
可从以下角度思考:
(1)幸福是一种内在体验,与物质条件、生理状态无必然联系。
(2)身体的限制未必阻碍幸福,反而可能激发更深层的生命感悟。
参考立意:
①幸福由心,不假外求;②缺陷可超越,幸福在感知;等等。·-2025学年下期高三年级第十四次强化训练
语文试卷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日前,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等典型问题,督促企业深入对照自查整改,进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所谓“算法”,原指人类解决特定问题的数理路径,今天已成为网络世界内部规则的代名词。一台计算机以什么方式、什么步骤执行任务,正是依赖算法支配。近年来,新应用层出不穷让网络生活愈发便利,新问题接二连三也让网络世界问题重重,截然不同的体验都指向了算法这只“翻云覆雨手”。一些技术人士曾提出,“算法没有价值观”,但现实证明,算法的设计或许可以在逻辑层面做到完美,可一旦缺少了正确价值观的导航,就会沦为作恶工具。正是看到了算法,特别是算法的价值观之于网络生态的决定性作用,“清朗”行动始终在狠抓这个裉节儿。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流量至上、利益至上被许多平台奉为圭臬,在这一价值观的主导下,算法频频作乱。有的过度采集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大量获取用户隐私;有的炒作这榜那榜,鼓动饭圈互撕、网友对骂,热搜一片无聊狗血……不夸张地说,一些平台设定算法的目标就是“留住用户的每一秒”,即使是迎合人性弱点、恶俗趣味,也在所不惜。正因如此,不少人将新一代网络信息平台的崛起形容为“电线杆式的低俗生意,裹上了算法的外衣”,话虽刺耳,却点出了症结所在。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种现实,即进入互联网3.0时代后,当代人的生活运行建立在了各种应用之上。隐含在各种网络服务中的算法,决定了人们每天阅读哪些新闻,购买什么商品,经过哪条街道,光顾哪家餐厅。算法通过掌握人们接受、传播信息的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社会的理解与认知,长此以往,将进一步影响社会舆论、形塑主流文化。也就是说,算法已开始脱离了工具范畴,逐渐演化成了一种引导、影响乃至支配人类社会的权力。未来学家马克·古德曼曾预警:“如果你控制了代码,就可以控制整个世界。”如果任由机器中的“幽灵”狂飙,必然会对整个社会带来不可控的影响。
打击算法“作恶”,不仅是维护公众权益的必要之举,也是守护社会安全的战略部署。但客观而言,算法治理难度不小。为此,有关方面曾尝试揭开技术面纱,对算法做到全方位、嵌入式监管。从此次算法典型问题治理来看,无论是“优化检索、排序、推送等规则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还是“以适当方式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主要运行机制”,抑或是“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都是防范算法滥用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已经普及的5G技术,到无处不在的算法应用,再到愈发成熟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眼下科技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托举着时代飞速前行。面对现代科技的集中爆发,有人曾预言,在可预见的未来,每一年都将是技术元年。技术更迭永远没有尽头,但这并不意味我们要迷信技术,如何守住“技术向善”的底线是每个时代的必答题。说到底,技术不等于一切,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只有让技术创新回归“人本位”,科技才能在离用户最近的地方温暖万家灯火。
(摘编自高源《算法向善应成为数字未来的发展共识》)
材料二:
在这个信息时代,算法几乎触及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算法可以基于数据为我们量身定制信息和服务,从这一点讲,算法带来了便利,提供了帮助,赢得了欢迎和支持。然而,算法也是一把“双刃剑”,向善,则皆大欢喜;向恶,则人人喊打。可以说,专项行动的开展,正当其时,很有必要。
精准施治,才能有力有效。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对每一类问题都制定了针对性措施。构建“信息茧房”防范机制,严禁推送高度同质化内容诱导用户沉迷,全面公示热搜榜单算法原理,健全水军刷榜、水军账号等违规行为、账号检测识别技术手段,严防一味压缩配送时间导致配送超时率、交通违章率、事故发生率上升等问题,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专项行动针对算法“向恶”,打出了一套有力的“组合拳”。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地落实,网民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好保护。
同向发力,才能凝聚合力。治理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不能“单打独斗”,需要“集团作战”。网信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电信、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联动,细化工作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积极有效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依法依规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网站平台进行处置处罚,让专项行动成为一把“利剑”。相关企业平台要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认真梳理风险隐患,排查问题漏洞,客观真实反映存在的问题,及时深入开展整改,及时总结工作成效,定期对算法模型开展安全评估,持续提升算法安全能力。广大网民要当好“监督员”,对于算法“向恶”的行为,要勇敢说不、及时举报,为推动算法向上向善“添砖添瓦”。
治理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以专项行动为契机,推动长效治理,常态化开展算法服务安全风险监测防范工作,确保算法导向正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自主可控、责任落实,持续提升算法治理水平,让“算法向善”成为一种常态,让广大网民更好地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摘编自《中安时评:让“算法向善”成为一种常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算法频频作乱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流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的主导。
B.防范算法滥用可尝试对算法进行全方位、嵌入式监管,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
C.算法基于数据为我们量身定制信息和服务,触及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因而也必然给我们带来困扰。
D.治理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可以以专项行动为契机, 推动长效治理,让算法向善成为常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马克·古德曼指出控制代码即可控制整个世界。若算法从工具演化成支配人类社会运行的权力,其失控将导致不可控后果。
B.当今时代,科技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托举着时代飞速前行,在技术面前人类的作用将越来越小,地位也越来越低。
C.对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精准施治,打出一套有力的“组合拳”,就能全方位保护好网民的合法权益。
D.相关企业平台在落实算法安全中担负着主要责任,必须认真梳理风险隐患,排查问题漏洞,并集中整改。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材料一第五段中“算法治理难度不小”客观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算法运用关乎用户活跃度、留存率,目前平台“内部严抓”算法作恶惩处细则不完善。
B.算法技术不透明性强,算法作恶缺少一般商品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带来的直观感受。
C.算法技术专业性强,其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很难检验和解释算法编码所有条条句句。
D.算法成为网络世界内部规则的代名词,它支配着每台计算机执行任务的方式和步骤。
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材料二第三自然段行文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4分)
5.请结合材料和你的理解,从国家主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广大网民群众等层面简要谈谈如何让“算法向上向善”。(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沈从文
两年前我就住在这里,在中国公学教了一点书。仍然是这样两间小房子,前面办事后面睡觉,一个人住下来。那时正是五月间,不知为什么,住处的灯总非常容易失职。一到了晚间,或者刚刚把饭碗筷子摆上桌子,认清楚了菜蔬,灯忽然一熄,晚饭就吃不成了。
我的厨子是个非常忠诚的中年人。年纪很轻的时节,就随同我的父亲到过西北、东北,去过蒙古,上过四川。他一个人又走过云南、广西。在家乡,且看守过我祖父的坟墓,很有了些年月。上年随了北伐军队过山东,在济南府眼见日本军队对于平民所施的暴行。那时他在七十一团一个连上做司务长,一个晚上被机关枪威胁,糊糊涂涂走出了团部,把一切东西全损失了。人既空手回到南京,听熟人说我在这里住,就写了个信来,说是愿意来侍候我。
电灯的熄灭,在先还少许时间就恢复了光明;到后来越加不成样子,所以每次吃饭都少不了一支烛。于是这老兵,不知从什么地方又买来了一个旧灯,擦得罩子非常清洁,把灯头剪成圆形,放到我桌子上来了。
从学校返回家里,坐近满是稿件和新书新杂志的桌前,很努力地把桌面匀出一点空间,放下从学校带回来的一束文章,一行一行地来过目。把一堆文章看过一小部分,看看天气有夜下来的样子。弄堂对过王寡妇家中三个年轻女儿,到了时候照例把话匣子一开,意大利情歌一唱,我忽然感到小小冤屈,什么事也不能做了。但是当我面对这煤油灯,当我在煤油灯不安定的光度下,望到那安详的和平的老兵的脸,我忘记了白日的辛苦,忘记了当前的混乱,转成为对于这个人的种种发生极大兴味了。
学校工作这老兵像是漠不关心的。他最关心的是我的生活。对于我这样年龄,还不打量找寻一个太太,他比任何人都感到不平。他仿佛把责任完全放在他自己身上去,从此对于和我来往的女人,都被他所注意了。每一个来我住处的女人,或者是朋友,或者是学生,在客人谈话中间,不待我的呼唤,总忽然见到他买了一些水果,把一个盘子装来,非常恭敬地送上。客人走去后,又装成无意识的样子,从我口中探寻这女人的一切,且窥探我的意思。
那时到我住处来往次数最多的,是一个穿蓝衣服的女孩子。好像一年四季这人都穿的是蓝颜色,也只有蓝色同这女人相称。我的老管家私下里注意了这女人许多日子,他看准了这个人一切同我相合他一切同意。
有一天,那个穿蓝衣的女人又来到我的住处。那时因为还没有吃晚饭,这老兵听说要招待这个女客了,显然十分高兴,走下楼去。到吃饭时,菜蔬排列到桌上,却有料不到的丰盛。不知从什么地方学得了规矩,知道了女客不吃辣子,平素最喜欢用辣子的煎鱼,也做成甜醋的味道排上桌子。
把饭吃过,这老兵不待呼唤,又去把草果拿来,把茶杯倒满了,一切布置妥帖了,趑趄了好一会,才走出去。他到楼下喝酒去了。他觉得非常快乐。他的梦展开在他眼前,一个主人,一个主妇,在酒杯中,他一定还看到他的小主人。可是,真可怜,来此的朋友,是告我她的爱人W君的情形,他们在下个月过北平去,他们将在北平结婚的!无意中,这“结婚”二字,又断章取义地为那尖耳朵老战马听去,他自以为一切事果不出其所料,他相信这预兆,也非常相信这未来的事情。到女人走去,我正伏到桌子旁边,为这朋友的好消息感到喜悦,也感到一点应有的惆怅的时节,喝了稍稍过量的酒的好人,一个红红的脸在我面前晃动了。
“大叔,今天你喝多了。怎么忽然有这样的好菜?客人说从没有吃过这样的菜!”本来要笑笑的他,听到这个话,样子更像猫儿了。他说:“今天我快乐!”
一切事都使我哭笑两难。我不得不把一切真实,在一种极安静的态度下为他说明。他望到我,把口张大着;听完我的解释,信任了我的话。他毫不作声,那黄黄的小眼睛里,酿了满满的一泡眼泪。本来是非常强健的身体,到这时显出万分衰弱的神情了。
经过这一次喜剧的排场,老兵性格完全变更了。
福建方面起了战事,他要我送他点路费,说想到南京去玩玩。可是这人一去就不回来了。
这就是我桌上有这样一盏灯的理由了。我欢喜这灯,经常还使用它。当我写到我所熟悉的那个世界上的一切时,当我愿意沉溺到那生活里面去时,把电灯扭熄,燃好这个灯,我的房子里一切便失去了原有的调子。我在灯光下总仿佛见到那老兵的红脸。
(节选自《沈从文小说精品》)
文本二: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节选自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的生活条件并不算好,但“我”却接受了老兵前来帮“我”管家的请求,这某种程度上与他跟“我”家的情缘有关。
B. “我”会将学校工作带回家中做,而居住环境的不安静,会搅得“我”心烦意乱,正是老兵让“我”获得了内心的安定。
C. 老兵对“我”的关心是全面而周到的,特别是对“我”的个人问题,更是煞费苦心,一门心思地想促成“我”的婚姻大事。
D. 在“我”的婚事闹了乌龙后,老兵深受打击,决定离去;再次投身军旅,重操旧业,可能成为他最终的选择。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灯在小说中起着线索的作用,它不仅串联起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也让读者从中看到了特定的时代里特定的人物形象。
B. 小说重视细节描写,比如老兵将买来的旧灯“擦得罩子非常清洁,把灯头剪成圆形”,说明他有追求时尚美的心。
C. 小说重点叙写了有关蓝衣女子事,用笔上采用误会手法,使情节带有戏剧性、趣味性,可读性大大增强。
D. 从文本二看,沈从文先生对小说创作是有独到理解的,显然他的“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是可从《灯》中见出的。
8. 文本一以“我在灯光下总仿佛见到那老兵的红脸”结尾,有何意蕴和艺术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9. 文本二对沈从文先生“要贴到人物来写”这一深得小说学精髓之语的内涵作了解析,请据此简要赏析文本一。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初破高昌,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中书侍郎岑文本以属功臣大将不可轻加屈辱,上疏曰:
臣闻古之人君,出师命将,克敌则获重赏,不克则受严刑。是以赏其有功也,虽贪残淫纵,必蒙青紫之宠;当其有罪也,虽勤躬洁己,不免鈇钺之诛。【①】昔汉贰师将军李广利捐五万之师,糜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唯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之首,而贪不爱卒,罪恶甚多。武帝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广利海西侯,食邑八千户。又晋龙骧将军王濬有平吴之功,而王浑等论濬违诏,不受节度,军人得孙皓宝物,并烧皓宫及船。濬上表曰:“今年平吴,诚为大庆,于臣之身,更为咎累。”武帝赦而不推,拜辅国大将军,封襄阳侯,赐绢万匹。近隋新义郡公韩擒虎平陈之日,纵士卒暴乱叔宝宫内,文帝亦不问罪,虽不进爵,拜擒虎上柱国,赐物八千段。【②】由斯观之,将帅之臣,廉慎者寡,贪求者众,是以黄石公《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知前圣莫不收人之长,弃人之短,良为此也。臣又闻,夫天地之道,以覆载为先;帝王之德,以含弘为美。夫以区区汉武及历代诸帝,犹能宥广利等,况陛下天纵神武振宏图以定六合岂独正兹刑网不行古人之事哉! 伏惟圣怀,当自已有斟酌。臣今所以陈闻,非敢私君集等,庶以萤爝末光,增晖日月。倘陛下降雨露之泽,收雷电之威,录其微劳,忘其大过,使君集重升朝列,复预驱驰,【③】虽非清贞之臣,犹是贪愚之将。斯则陛下圣德,虽屈法而德弥显;君集等愆过,虽蒙宥而过更彰。足使立功之士,因兹而皆劝;负罪之将,由斯而改节矣。
疏奏,乃释。
(节选自《旧唐书·侯君集传》)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3分)
况陛下A天纵神武B振宏图C以定D六合E岂独正兹F刑网G不行H古人之事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紫,本为古时公卿绶带之色,文中借指高官显爵。
B.“而贪不爱卒”与《齐桓晋文之事》“吾何爱一牛”的“爱”意思相同。
C.区区,形容微不足道,与《孔雀东南飞》“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的“区区”意思不同。
D.弥,更加,与《六国论》“奉之弥繁”的“弥”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君集在战胜高昌后未经奏请就擅自处理无罪之人和私取宝物,引发将士效仿。回到京城之后,他被追究罪责。岑文本针对此事上疏。
B.岑文本列举晋武帝对王溶、隋文帝对韩擒虎的处理方式,指出这些将领虽有过失,但因他们军功显著而得到宽容和奖赏。
C.岑文本引用了黄石公《军势》中的观点,强调学习他人的长处、改造他人的短处的重要性。这一引用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观点。
D.岑文本在奏章中申明自己为侯君集等人陈情并非为私,而是希望唐太宗通过赦免侯君集等人,以激励将士、收服人心,情真意切。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年平吴,诚为大庆,于臣之身,更为咎累。(4分)
(2)君集等愆过,虽蒙宥而过更彰。足使立功之士,因兹而皆劝。(4分)
14.“故《周书》曰:‘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这句话应该放在原文何处 请指出正确的序号并说明理由。(5分)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长 歌 行
李 泌①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不然绝粒②升天衢③,不然鸣珂④游帝都。
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⑤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⑥。
【注】①李泌:唐朝中期政治家、诗人,本诗作于其20多岁任太子供奉时。②绝粒:即辟谷,不吃不喝,断绝饮食。③天衢:本义指天上的道路,引申指京都的道路。④鸣珂:指居于高位。⑤昂藏:气度轩昂貌。⑥五湖:指归隐之所,世传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于五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地生吾有意无”一句自问自答,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哲学思考,字里行间暗含隐逸倾向。
B.“绝粒升天衢”与“鸣珂游帝都”前面通过两个“不然”,巧妙地提出了超脱世俗与入世为官两种人生选择。
C.“一丈夫兮”句承上句中的“一丈夫”而启后句的人生感慨;口语与雅言交融,相得益彰。
D.“干生气志是良图”句直抒胸臆,配合前文层层递进的追问,形成情感与结构的双重张力。
16.同为乐府旧题诗,本诗“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与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都使用了典故,请分别简要分析典故的使用及表达的情感。(6分)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延安之旅中,房老师使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提醒大学生不要惧怕艰辛奋斗,不要过分沉迷享乐。
(2)小慧和家人傍晚漫步到江边,看到月光泼洒江面,流水环绕花从。她欣喜地对家人说:“这不就是古诗《春江花月夜》中写的‘________,________’吗?”
(3)唐代诗人描摹乐声时,常常假托自然界中的声音,如“________ ,________”就以飞禽之声写乐师演奏之音。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睡眠决定着白天的精神和工作效率,温柔呵护着人们的健康。①一旦睡眠缺乏,人会明显出现精神涣散、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反应能力下降等负面影响。②神经科学家麦肯·内德加德发现大脑有一套排污系统。③大脑在睡觉时,该系统将清醒时产生的毒素蛋白排出去。④其中平时充斥在大脑周围以及脊髓中的脑脊波扮演着“清洗剂”的角色。⑤在清洗过程中,大脑会随着脑脊液排出有重要负面影响的一种蛋白——β-淀粉蛋白。这一蛋白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元凶。
内德加德的发现激起了其他科学家的兴趣,神经科学家劳拉·路易斯也验证了内德加德的结论。在研究中,路易斯在人类的大脑中观测到了脑脊液反复清洗大脑的过程,并且她还发现这一过程和睡眠节律是 A 的。睡眠过程总是快速眼动睡眠和慢波睡眠交替进行的。当我们入睡时,通常由浅层的慢波睡眠开始,然后进入深度的慢波睡眠,( 甲 )。睡眠过程中,大脑会多次执行这种 B 的循环,并且在每个新循环开始之前以及即将醒来时进行快速眼动睡眠。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脑脊液经特定脑区过滤后周期性地进入大脑,并且环绕整个大脑流动。脑脊液到达脑部最上侧时,会渗透进脑壁细胞的小动脉之间,充斥脑组织间隙与其中的液体进行混合。这一过程会伴随着有节律的慢波脑电波刺激神经调节信号,促进脑中毒素蛋白的排出。
根据这一结果,许多神经疾病的机理似乎就能够说得通了。路易斯解释道:“慢波脑电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在患有神经性疾病的人中衰减得更加厉害。”因此,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神经疾病患者往往都会缺乏优质的慢波睡眠,( 乙 ),最终病情也会变得更加严重。现在,这项实验已经让科学家找到了脑脊液、脑电波和慢波睡眠之间的联系。
请仿照第一段开头画波浪线语句的修辞手法,以“风”为主体,拟写一个句子。要求:修辞准确,语意完整,表达流畅。(4分)
睡眠决定着白天的精神和工作效率,温柔呵护着人们的健康。
原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睡眠”人的“温柔呵护”的动作。
示例一:春风是个温柔的少女,总是轻轻抚摸行人的脸庞。
示例二:夏天的风脾气很坏,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示例三:冬天的风是一个疯子,一天到晚不停地吼叫。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0. 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4分)
22. 对于文中加点词语“被认为”“似乎”,有人说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三、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世上有盲聋之人自感幸福的,也有耳聪目明之人自感不幸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