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2课时课件(共70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2课时课件(共70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

资源简介

(共70张PPT)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93岁],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像液体一样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和,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和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讨论:
1.按照上述观点,当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
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你的证据有哪些?
问题探讨
粉色。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不同意。因为自然界的遗传现象并不是融合遗传的结果。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其后代仍出现红花或白花;再例如,人的性别遗传说明控制男女性别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混合。
一、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等的总称。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对于兔毛的长度这一性状来说,长毛与短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1、性状类
①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②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番茄的红果与黄果
(3)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下面都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①红葡萄与白葡萄 ②黄菊花与白菊花 ③黑头发与黄皮肤 ④狗的长毛与卷毛 ⑤高杆水稻与矮杆水稻 ⑥黄牛与奶牛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③④⑥  D.③④⑤
相对性状的三大要点: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C
1、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B
课堂练习
2、个体类
一、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1)表 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2)基因型: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
(3)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显性纯合子AA和AABB,隐形纯合子aa和aabb。
(4)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Aa,AABbCCDD。
符号 P F1 F2 × ♀ ♂
含义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常用的遗传学符号
花药
花丝
雄蕊
子房
花柱
柱头
雌蕊
花瓣
花萼
花托
花柄
两性花:
一朵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如豌豆的花
二、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单性花:
一朵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如玉米、黄瓜的花
自花传粉(自交)
异花传粉
优点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避免外来花粉干扰),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二、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自花传粉:同一朵花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也叫自交。
闭花受粉:是指花在花未开时已经完成了受粉。
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 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
植物的自交只有豌豆这样的自花传粉的形式吗?
如玉米,雄花花粉落在同一植株的雌花上完成的传粉,也是自交。
二、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性状
相对性状
优点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
二、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3.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4.生长周期短易于培养,实验周期短,更容易进行。
5.子粒较多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更可靠。
优点:
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避免外来花粉干扰)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
二、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
2
去雄
套袋
授粉
套袋
注意
1、去雄应该在什么时期进行?为什么?
花蕾期(未成熟前);避免自花传粉。
2、两次套袋的目的是什么?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三、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
孟德尔从小酷爱自然科学,家境贫寒,21岁做了修道士。被派到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豌豆、山柳菊、玉米等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潜心研究多年。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非常成功。历经8年时间,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用实验证据推翻了融合遗传,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亲本 (P): 父本(♂) 母本(♀)
F1
子一代/杂种一代
子二代/杂种二代
×
杂交
自交
遗传学符号
F2
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杂交(cross):不同植物间的异花传粉。
供应花粉的植株叫作父本(♂)
接受花粉的植株叫作母本(♀)
具有相对性状的同种生物,交换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阅读教材P4,学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
F1
子一代全为高茎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孟德尔注意到,不同品种的豌豆之间同时具有多种相对性状。为了便于分析,他首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
F2
子二代中有高茎和矮茎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F2
问题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呢?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
问题2.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又出现了呢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F2
显性性状
隐形性状
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
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
隐形性状的现象。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孟德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学统计,发现……
高茎:矮茎≈3:1
问题3.我运气也太好了 F2中出现3:1是偶然还是必然?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所得的1064株F2植株中,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
F2群体中显隐性性状分离比例大致为3:1不是偶然的。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孟德尔还对豌豆的其他相对性状进行了杂交实验,
结果如表所示。
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按一定的比例分离呢?
显性遗传因子(大写字母) 显性性状
隐性遗传因子(小写字母) 隐性性状
决定
P:
高茎
矮茎
决定
D
d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遗传因子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P:
高茎
矮茎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如DD, dd)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如Dd)
D
d
DD
dd
dd
DD
Dd
Dd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P:
高茎
矮茎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D
d
配子:
DD
dd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高茎
Dd
F1
高茎
Dd
配子
D
d
D
d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d
高茎
F1:
P:
高茎
矮茎
D
d
配子:
DD
dd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高茎
Dd
高茎
Dd
配子
D
d
D
d
DD
Dd
Dd
dd
F2
F1
×
DD:Dd:dd=1:2:1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每个遗传因子都是独立的,决定一种特定的性状;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核心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
Dd
高茎
×
Dd
高茎
配子 :
F1 :
D
d
D
d
F2 :
高茎
高茎
矮茎
1 : 2 : 1
DD
Dd
Dd
dd
=3 : 1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配子的结合方式: 种。
(2)遗传因子组成: 种,分别为 ,其比例为 。
(3)产生后代的性状表现: 种,分别为 ,其比例为 。
(4)上述亲本中的高茎(DD)或矮茎(dd)个体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称为 ;F1中的高茎(Dd)个体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称为 。
4
DD、Dd、dd
1∶2∶1
2
高茎、矮茎
3∶1
纯合子
杂合子
请记住!
3
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课时2
Dd
dd
一对相对性状测交试验的分析图解
D
d
d
Dd
dd
×
测交
配子
后代
高茎
矮茎
1 : 1
F1杂合子
回顾: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法
隐性纯合子
演绎推理
分离定律的内容:
1、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2、在形成配子时,成
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测交实验的作用
因为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配子,并且这个配子的遗传因子不会对后代的表现产生影响,所以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可以直接反映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间接反映被测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
适用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细胞核遗传。
发现问题
为什么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作出假说
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
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
演绎推理
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实验验证
实际测交实验结果与推理符合,说明假说正确
回顾:假说—演绎法
得出结论
分离定律
性状分离现象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预测测交结果
进行测交实验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雄性生殖器官
雌性生殖器官
提示:
小球代表配子。同性配子(雌性/雄性)中不同类型(D和d)的数量相等,异性配子的数量一般不相等。
抓取一个小球
抓取一个小球
子代
四、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3.操作步骤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 。
(2)彩球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代表的是显、隐性性状数量比:
显性∶隐性≈ 。
1∶2∶1
3∶1
四、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5.注意事项
(1)每个小桶内两种彩球的数量必须相等。
(2)每次把抓出的小球放回原桶并且摇匀后才可再次抓取。
(3)要多次(30次以上)抓取并进行统计,这样才能接近理论值。
(4)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中代表D和d的小球数量一定相等,因为F1产生的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大于雌配子的数量,雌配子中D∶d=1∶1,雄配子中D∶d=1∶1。
四、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分离定律的应用
目标内容:
1.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2.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别方法
3.亲子代基因型推断及概率计算
4.自交与自由交配的概率计算
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1、定义法
判断方法:①定义法(杂交) ②性状分离法(自交)③假说——演绎推理
杂交:
表型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显性性状。
判断:
紫花豌豆自交,子代全部开紫花,则可判断紫花是显性性状。( )
×
解析:必须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才可判断
例:
若A×B→A,则A为显性,B为隐性;
若A×B→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若A×B→既有A,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
(显性)
练1、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B
解:A、抗病株与感病株杂交,若子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故A选项错误;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据此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故B选项正确;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只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时才能判断显隐性,故C选项错误;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肯定为抗病(或感病),据此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故D选项错误。
判断方法1:杂交法
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2、性状分离法
自交:
表型相同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3:1),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例:
若A A,则A为纯合子,判断不出显隐性;
若A 既有A,又有B,则A为显性,B为隐性;
若B 既有A,又有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无中生有”为隐性
2、性状分离法
【实践应用】——遗传系谱图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练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D
解:①紫花×紫花→紫花,紫花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子代的紫花:白花接近3:1,因此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③紫花×白花→紫花,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相当于测交实验,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故选:D。
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别方法
①若后代只有一种类型,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②若后代有两种类型(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形性状),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
(1)测交法(已知显、隐性性状):
常用于动物的鉴别
区分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原则是:
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往往会发生性状分离。
实验鉴别的方法有三种:
待测个体自交
①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②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2)自交法(已知或未知显、隐性性状):
常用于植物的鉴别
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别方法
(3)花粉鉴别法:
杂合子的某些性状可以从花粉的比例直接鉴定。
如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
如果花粉有两种,且比例为1:1,则被鉴定亲本为杂合子;如果花粉只有一种,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
纯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碘液→蓝色
纯种糯性水稻的花粉+碘液→红褐色
二、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定方法
练3、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A.顶生;甲、乙  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 D.腋生;甲、丙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B
练4、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择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
(1)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怎样配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如何根据结果判断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此栗色马与多匹白色母马交配
若后代中有白马,该栗色公马是杂合子
若后代中没有白马,该栗色公马可能是纯合子
二、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定方法
亲代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⑴ AA×AA
⑵ AA×Aa
⑶ AA×aa
⑷ Aa×Aa(自交)
⑸ Aa×aa(测交)
⑹ aa×aa
AA : Aa=1 : 1
Aa
A___ : aa=3 : 1
Aa : aa =1 : 1
aa
全显
全显
全显
全隐
显:隐=3 : 1
显:隐=1 : 1
三、亲子代基因型推断及概率计算
(1)正推法:由亲代推导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2)逆推法:已知表现型求基因型
熟练掌握以下6种交配方式的基因型推断
正推
AA
逆推
练5、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实验组 亲本性状表现 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1
2 红果×黄果 997 0
3 红果×红果 1 511 508
1.番茄的果色中, 为显性性状,
2.三组实验的亲本基因组成分别为 。
红色
① Aa×aa② AA×aa③ Aa×Aa
三、亲子代基因型推断及概率计算
练6、小麦的抗病(A)对不抗病(a)是显性。两株抗病小麦杂交,后代中有一株不抗病,其余未知。这个杂交组合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C
解析:AA×Aa→后代不会出现不抗病性状,A错误;AA×Aa→后代不会出现不抗病性状,B错误;Aa×Aa→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可能会出现不抗病植株,C正确;亲本均为抗病植株,因此基因型不可能为aa,D错误。
三、亲子代基因型推断及概率计算
1.用经典公式计算:
2.根据分离比计算:
   3显性性状∶1隐性性状
AA、aa出现的概率各是1/4,Aa出现的概率是1/2,显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3/4,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1/4,显性性状中杂合子的概率是2/3。
概率计算要领
3.根据配子概率计算:(1)先计算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
(2)根据题目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基因型的个体的概率。
(3)计算表现型概率时,再将相同表现型的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Aa
Aa
Aa
a
A
A
a
AA
Aa
aa
×
亲代
配子
子代
例、下列为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计算再生一胎的患病的概率
父母表现都正常
1/4
1
1
2


2
1/2
1/2
1 :1 : 1 :1
4
【实践应用】——人类遗传病后代发病概率的计算
解析:妻子的弟弟是白化,则其弟弟的基因型为aa,其父母均为Aa,妻子的基因型可能为1/3AA或2/3Aa。丈夫的母亲为aa,丈夫正常,则必为Aa。只有妻子为2/3Aa的时候,才能生出有病孩子,Aa与Aa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1/4,则这对夫妇生有病孩子的概率:1/4×2/3=1/6,则孩子无病概率为1-1/6=5/6。
练7、人类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因子(a)控制的一类遗传病。现有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丈夫的母亲和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患者,其余家庭成员均正常。请问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  )
A.1/6     B.1/4   C.3/4    D.5/6
D
三、亲子代基因型推断及概率计算
练8、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8 D.1/6
A
解析:由于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所以蓝眼男人的基因型为aa;由于褐眼女人的母亲是蓝眼,所以褐眼女人的基因型为Aa;一个蓝眼男人和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其后代aa×Aa→1/2Aa(褐眼):1/2aa(蓝眼),所以这对夫妇生下男孩蓝眼的可能性是1/2。故选A。
练10、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去,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①②两组,其中①组全部让其自交,②组让其所有的植株间相互传粉。则①②两组的植株上aa遗传因子组成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A.1/9,1/6 B.1/6,1/9 C.1/6,5/12 D.3/8,1/9
B
解析:自交时只有Aa的个体才能产生aa的个体。
如杂合子(Aa)连续自交,则后代中杂合子Aa=1/2n,纯合子(AA+aa)=1-1/2n
显性的纯合子AA=1/2*(1-1/2n);隐性的纯合子aa=1/2*(1-1/2n);
自由交配时:要考虑先计算配子产生的比例,比如此题中A=1/3+2/3*1/2=2/3
a=2/3*1/2=1/3;所以,雄配子有A2/3,a1/3;雌配子也有A2/3,a1/3。
三、自交和自由交配中概率计算
练11、某种群中生物遗传因子组成AA:Aa=1:2,雌雄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求后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比例( )
A.1/2 B.5/8 C.1/9 D.4/9
D
解析:先考虑每个配子的概率或考虑交配类型;
考虑交配类型:♀:1/3AA和2/3Aa;♂:1/3AA和2/3Aa
交配类型有:AA×AA、Aa×Aa、AA♀×Aa♂、Aa♀×AA♂四种情况,则
AA的比例:1/3*1/3+2/3*2/3*1/4+1/3*2/3*1/2+2/3*1/3*1/2
如果按照配子的计算方式:?
考虑配子A的占比?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3∶1 B.4∶4∶1 C.1∶2∶0 D.1∶2∶1
B
设计实验方案
假设你正在一个花卉生产基地工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一种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你立刻意识到它的观赏价值,决定培育这样的花卉新品种。当你知道这种花是自花传粉以后,将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可惜的是,在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却有36株是开白花的,这当然不利于商品化生产。怎样才能获得开紫花的纯种植株呢?请你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验方案,与同学交流,看谁设计的方案更简捷。
将获得的紫花植株连续自交几代,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花植株选育后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中不再出现白花植株为止。具体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思维训练
设计实验方案
思维训练
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
1.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2.合子致死
Aa × Aa
正常情况:1AA:2Aa:1aa
显性纯合致死:2Aa:1aa
隐性纯合致死:1AA:2Aa
致死问题
考点
1.隐性致死:
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2.显性致死:
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
3. 合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
4. 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致死问题
考点
(1) 胚胎(合子)致死:某些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死亡,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
Dd
高茎
Dd
高茎
配子
P
D
d
D
d
F1
DD
Dd
dd
×
高茎 : 矮茎 =3 ∶1
1  ∶ 2  ∶ 1
Dd
高茎
Dd
高茎
D
d
D
d
DD
Dd
dd
×
高茎 : 矮茎 =2 ∶1
1  ∶ 2  ∶ 1


显性纯合致死
致死问题
考点
1.合子致死
Dd
高茎
Dd
高茎
配子
P
D
d
D
d
F1
DD
Dd
dd
×
高茎 : 矮茎 =3 ∶1
1  ∶ 2  ∶ 1
Dd
高茎
Dd
高茎
D
d
D
d
DD
Dd
dd
×
高茎 = 1
1  ∶ 2  ∶ 1


隐性纯合致死
致死问题
考点
(1) 胚胎(合子)致死:某些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死亡,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
1.合子致死
指致死遗传因子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例如,含A的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雄配子a,A和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
a
A
a
Aa
aa
雄配子
雌配子
致死问题
考点
2.配子致死
1.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以下情况的计算:
A.如果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则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 ,
B.如果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C.如果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D.如果花粉有50%的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习题检测
考点
2:3:1
1:2:1
4:4:1
1:2:1
题目: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直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鼠和短尾鼠比例相同;而短尾鼠相互交配,后代中有一种类型死亡,能存活的家鼠中短尾鼠与正常尾鼠之比为2:1,不能存活的类型其遗传因子组成为(  )
A
A.TT
B.Tt
C.tt
D.TT或tt
习题检测
考点
关于致死现象的遗传题,可分三步分析
致死问题
考点
【解题关键】
不完全显性(半显性)
现象:已知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R、r)
红花(RR)与白花(rr)植株杂交产生的F1为粉红花(Rr)
F1自交后代的3种表现类型:
红花∶粉红花∶白花=1∶2∶1
显性的相对性
考点
杂合子中显性性状不能完全掩盖隐性性状
的现象,使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
本之间的表现类型
题目:已知绵羊角的形状表现与遗传因子组成关系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 )
C
A.如果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B.如果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C.如果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Hh,则子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例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
习题检测
考点
遗传因子组成 HH Hh hh
公羊的性状表现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性状表现 有角 无角 无角
题目: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AA)和纯合白色牵牛花(aa)杂交,F1全是粉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色、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全部粉色牵牛花和红色牵牛花分别进行自交,则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
B
A.红色:粉色:白色=1:2:1
B.红色:粉色:白色=3:2:1
C.红色:粉色:白色=1:4:1
D.红色:粉色:白色=4:4:1
习题检测
考点
从性遗传
现象:男性的秃顶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bb,而女性秃顶的遗传因子只有bb。
此类问题任然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解题时,关键要准确区分遗传因子组成和表现类型之间的关系
从性遗传
考点
是指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由于性别的差异而
表现出在雄性、雌性中分布比例和表现程度上的
差异。
人类的秃顶表现类型及其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如表所示。一对夫妇中,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顶;丈夫秃顶,丈夫的父亲非秃顶,则这对夫妇所生的一个女孩秃顶的概率和秃顶男孩的概率分别为(  )
BB Bb bb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1/4;3/8 B.1/8;3/4 C.1/8;3/8 D.1/8;1/4
A
题目: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AA)和纯合白色牵牛花(aa)杂交,F1全是粉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色、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全部粉色牵牛花和红色牵牛花分别进行自交,则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
B
A.红色:粉色:白色=1:2:1
B.红色:粉色:白色=3:2:1
C.红色:粉色:白色=1:4:1
D.红色:粉色:白色=4:4:1
习题检测
考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