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测试卷-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一般情况下,我们增强宪法意识的合理路径是(  )
A.践行宪法→认同宪法→学习宪法
B.认同宪法→学习宪法→践行宪法
C.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D.学习宪法→制定宪法→维护宪法
2.下列是某同学搜集学习资料时所做的记录,对以下活动分析恰当的是(  )
①市民张先生根据实际调查在汕头市人大会议召开期间,通过微信小程序留言,建议调整加强上下班高峰期的警力——公民积极履行监督义务
②小明参加学校的宪法展读活动——增强宪法意识
③小文在国家助学金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公民享有物质帮助权
④严某因举报某工厂违法排放工业废水被厂长带到工厂办公室关起来并“教育”了一天——侵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习近平总书记在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对此,下列观点中,你赞同的是(  )
①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舆论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②完善宪法监督制度,需要公民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用宪法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
③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④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某市于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多个单位或个人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工作调动、职务调整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索取或收受巨额财物。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百万元;扣押在案的赃款赃物依法没收,上缴国库。从法律的角度,这警示(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权力
B.全体社会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C.增强责任意识,对国家和自己负责
D.公民要积极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5.设计智能灌溉系统,芯片根据土壤干湿程度自动发送灌溉指令;从种葫芦、摘葫芦、到画葫芦,孩子们有了“葫芦乐园”;描摹京剧人物脸谱、泥塑京剧人物,孩子们边学边唱边玩……北京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是因为(  )
A.加强劳动教育,学生就会成才
B.劳动是人们取得报酬的唯一途径
C.我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D.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更值得尊重
6.把“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下表中的民生实事与其保障的公民权利对应一致的是(  )
序号 民生实事 公民权利
①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服务,召开多场专场招聘会 劳动权
② 开展扶残助学,帮助6500名大学生圆梦 人格尊严权
③ 实施城乡养老和老年助餐幸福工程 物质帮助权
④ 免费送戏下乡惠民工程计划演出1万场 政治权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近期,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以“权利义务伴我行”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列是学生制作的宣传卡片,其中解读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面是小福同学对社会“微行为”的“微点评”,你认为正确的是(  )
微行为 微点评
①某知名平台未经杨某允许,擅自收录其多篇论文,供他人查阅下载并以此牟利 该平台侵犯了杨某的物质帮助权
②王某在名胜古迹上刻上“到此一游” 王某没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义务
③大学生李某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李某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基本义务
④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国家保障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深圳电信部门统计显示:在深圳,市政府“12345公开电话话务最忙知名度也最高。“12345,有事找政府!”。以下对政府的认识,你赞同的是(  )
①其行使职权时必须遵照宪法和法律
②深圳政府属于地方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③各级政府可以依据宪法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法律法规
④各级政府有着相同的职权,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2024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3年,广东全省法院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1797件,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1029件。以上材料体现了(  )
A.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实施
B.法院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人民负责
C.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惩治违法犯罪
D.人民法院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11.某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某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某省某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对此案例,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监察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是法律监督机关
B.这里的“提起公诉”说明人民检察院有权追诉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人民检察院作为检察机关,虽然独立行使检察权但是受国家监察委的领导
D.调查是监察委的首要职责,监察委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12.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以下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
①南海社区居委会.②蝶园派出所③高邮街道办事处④清真村村委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3.2024年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以下关于《国务院组织法》修改路径合理的是(  )
①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拟定草案
②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二十一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14.小艳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担任技术人员,每年工资、奖金等收入合计10万元;妈妈开了一家餐馆,年收入15万元;哥哥在一家民营建筑公司担任项目经理,年收入12万元。小艳一家的年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分别是(  )
A.10万元;27万元 B.10万元;15万元
C.12万元;27万元 D.12万元;25万元
15.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人民法院坚持实事求是、依法纠正冤错案件,再审改判无罪87件122人,同比增加21件42人。这(  )
A.体现人民法院行使检察权,为民办实事
B.可以提升公民法律素养,增强守法意识
C.说明人民法院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司法
D.表明我国努力推进建设公正、廉洁政府
16.在以案说法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审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誉案,坚决维护共和国功勋的尊严。 明确“青花椒”等“碰瓷式侵权”不受保护,对相关诉讼请求予以驳回。 审理号贩子逃跑摔伤索赔案,判决追赶者无责。
上述案例共同体现了(  )
①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扶助弱者以保障其有尊严地生存
③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④公平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情境探究题
17.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情境一 爸爸对刘涛说:“别上学了,辍学打工去。”
(1)正确做法:   。理由:   。
情境二 小伟听到做生意的父母在商量怎样逃避税收。
(2)正确做法:   。理由:   。
情境三 小东说:“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中居于最高地位。”
(3)你的观点:   。
三、简答题
18.【规范行为保障自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月12日晚,杭州警方通报:“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系策划编造。涉案两人自编视频脚本,网购寒假作业,用手机自拍、制作相关视频,并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涉案人员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4月13日,微信、微博、抖音多平台对相关账号进行封号处置。以下为网友针对此事展开的讨论:
小玫:一些“网红”自媒体公然造假骗流量,丢掉了道德和法律底线,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石头:赞同楼上的观点。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
(1)运用相关知识将网友石头的观点补充完整。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网络空间中如何做到珍视自由。
四、材料分析题
19.“现在开庭……”某法院刑事审判庭开庭了,八年级学生何瑞经法院批准后到庭旁听。下面是庭审实录节选。
审判长宣判:被告人XX(原某市市长)违法事实证据确实、充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XX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XX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被告人XX陈述:我在X地担任县委书记时摘掉了“贫困县”帽子,后来忘记了权力姓“公”不姓“私”,走上这条不归路。在担任市长之后,我利用职务之便,不顾法规法纪,为相关公司在项目审批、费用减免等方面谋取利益。随着权力的增大,没有意识到责任也增大了,而是慵懒无为,触犯了国家法律。虽然我违法了,但宪法和法律所规定完善的审判程序和辩护制度,保障我获得了公正审判权。
请阅读上述内容,请你对“审判长宣判”和“被告人XX陈述”进行解读。
20.【以案说法与法同行】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案例。
案例一赵某上五年级时,母亲去世。其父再婚后,赵某逐渐接纳了继母,两人关系和谐,人们都以为她们是亲母女。赵某上初中后不久,继母生病卧床,赵某对她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好友王某得知此事后,以真名实姓写了一篇赵某照顾继母的报道,刊登在校报“最美少年”栏目上。一段时间后,赵某发觉周围的同学经常对她指指点点,给她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1)王某侵犯了赵某哪一权利 可能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2)赵某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某中学的“校霸”小李因为同学小孙把自己做的错事告诉了老师,导致小李被“请家长”,所以对小孙怀恨在心,多次辱骂、殴打小孙,小孙不堪忍受跑回家中,不愿意上学,并且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小李因为寻衅滋事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二年。
(3)案例二给我们青少年带来哪些思量
21.【规范权力运行】
材料一:“有权不能任性”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公职人员手握权力,就得依法履职,把权力运用在法治许可的范围内,为国为民廉洁奉公,才配得上是好“官”。
材料二:王某在审批办理房屋权属登记过程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明知房屋权属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全,且未足额缴纳相关税费,却授意下属违法出具审查意见,并亲自签批办理意见,违法给房屋权属申请人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等,致使税费流失近百万元。王某终因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被依法追缴违法所得。
(1)结合材料一说说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22.今年在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各地中小学广泛开展了校园欺凌防治专题教育活动。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引起全社会关注。小鲁就这一问题,对在校的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亲历或身边发生过校园款凌事件。 自己遭遇不公平待遇时能够维权。 非正义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时,选择忍气吞声。 能够做到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25% 82% 29% 20%
(1)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2024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各地开展的范治理校园欺凌防专项行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2)国家开展校园欺凌防范治理专项活动,社会呼吁正义的力量。请你结合材料二说说社会为什么需要“正义的力量”?
(3)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校园欺凌非正义的行为时应该怎样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C
16.【答案】B
17.【答案】刘涛应该按时到校上课,不能辍学。;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星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劝说父母要按时交税,不能偷税漏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履行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的观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18.【答案】(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2)珍惜自己的言论自由,不信谣、不传谣,弘扬正能量;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等。
19.【答案】①"被告人 XX 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说明滥用职权要承担法律责任。②"我在 X 地担任县委书记时摘掉'贫困县'帽子,后来忘记了权力姓'公'不姓'私',走上这条不归路"说明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③"利用职务之便,不顾法规法纪,为相关公司在项目审批、费用减免等方面谋取利益"说明没有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随着权力的增大没有意识到责任也越大,而是慵懒无为"说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⑤"宪法和法律所规定完善的审判程序和辩护制度,保障我获得了公正审判权"说明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程序,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宪法保障公民权利,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0.【答案】(1) 隐私权;民事责任。
(2) 和解、调解、诉讼。
(3) ①敬畏生命,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不随意殴打他人。②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③学会依法维权,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1.【答案】(1)①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②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2.【答案】(1) 在校园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公平、非正义的现象,大多数同学能够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一些同学缺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感。
(2)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是治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③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3) ①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