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下江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6月质量监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下江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6月质量监测试卷

资源简介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下江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6月质量监测试卷
1.(2024七下·从江月考)小芳碰到热的铁锅迅速缩手,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A.脊髓 B.神经元 C.反射弧 D.神经中枢
2.(2024七下·从江月考)如图表示有关结构或物质之间的关系,与图中甲、乙、丙、丁能依次对应的一项是(  )
A.大脑、小脑、脑干、脑
B.神经元、胞体、树突、轴突
C.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
D.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
3.(2024七下·从江月考)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某校组织学生观看“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看到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同学们鼓掌欢呼,热泪盈眶。控制这一反射过程的是(  )
A.脑干 B.大脑 C.小脑 D.脊髓
4.(2024七下·从江月考)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人人有责,“看到红灯主动停下”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习惯。下列反射活动中与此反射类型不同的是(  )
A.人遇强光就眯眼
B.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就会走进教室
C.亲人相见,热泪盈眶
D.盲人通过触摸识别文字
5.(2024七下·从江月考)“温故而知新”,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很重要,对于神经系统来说,目的是(  )
A.使神经系统交替地活动和休息 B.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C.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D.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条件反射
6.(2024七下·从江月考)在运动会上,某运动员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则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⑤
7.(2024七下·从江月考)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C.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D.膝跳反射是复杂反射,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8.(2024七下·从江月考)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学习了“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后各自的观点,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甲同学认为,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B.乙同学认为巩膜无色、透明,能支持、保护眼球
C.丙同学认为,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短,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
D.丁同学认为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形成物像
9.(2024七下·从江月考)飞机起飞时,妈妈让小明咀嚼口香糖,说这样可以减轻耳朵的不适感。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B.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保护鼓膜不受损伤
10.(2024七下·从江月考)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人不仅通过眼睛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且能通过眼神传递情感。下列对眼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巩膜的颜色不同
B.脉络膜含有黑色素,使眼球内形成暗室
C.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产生神经冲动
D.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也会随之扩大
11.(2024七下·从江月考)植入人工耳蜗可以帮助部分耳聋患者恢复听力,耳蜗在听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  )
A.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将振动转化成声波向内传递 D.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向内传递
12.(2024七下·从江月考)甲、乙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等量的、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如下图)。下列对曲线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乙的血糖高于甲
B.0~1小时内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
C.1~2小时内曲线a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D.乙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13.(2024七下·从江月考)在人类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其中与激素无关的是(  )
A.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 B.血糖含量能保持稳定
C.强光射来后迅速闭眼 D.男孩进入青春期后喉结突出
14.(2024七下·从江月考)教育部发布“睡眠令”,以扭转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的局面。睡眠不足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人体生长。下列有关生长激素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垂体属于内分泌腺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D.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
15.(2024七下·从江月考)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形虫能趋利避害属于反射
B.婴幼儿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佝偻病
C.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D.钙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16.(2024七下·从江月考)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声迅速起跑。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
A.耳→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B.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C.耳→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D.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17.(2024七下·从江月考)厨师把一个萝卜雕成了一条威武的龙,完成该项精细工作必须通过其神经系统的参与(  )
A.大脑和脑干 B.小脑和脑干 C.脑干和脊髓 D.大脑和小脑
18.(2024七下·从江月考)下列有关内分泌腺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汗腺等都是没有导管的腺体,称为内分泌腺,其分泌物叫激素
B.在一些山区由于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幼年时缺乏易患侏儒症
C.人体生长的速度与生长激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如果幼年时期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D.胰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调节糖的代谢
19.(2024七下·从江月考)下列关于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属于条件反射
B.发令声在选手的耳蜗处形成听觉
C.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
20.(2024七下·从江月考)给健康的成年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验鼠(  )
A.进食量明显减少 B.体重快速增加
C.精神萎靡不振 D.放入密闭小室,更易窒息死亡
21.(2024七下·从江月考)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爱眼日宣传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下面是人眼结构示意图,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可通过[5]调节[   ]   的曲度大小,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2)形成物像的部位是[   ]   ,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
(3)近视主要是由于长期错误地用眼,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   进行矫正。
(4)俗话说“眼里容不得沙子”,眼球的角膜中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当有异物从眼前飞过时,人会及时做出眨眼反射这种保护性的措施,从反射的类型来看,眨眼反射属于   。
22.(2024七下·从江月考)为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处理火灾事故的工作机制,增强学生火灾逃生意识,近日某校举办了一次消防逃生演练。活动中以哨声为信号,听到哨声后学生们迅速用毛巾捂住口鼻,重心放低(弯腰)按顺序撤离至操场。结合生物学知识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哨声会刺激学生们耳内的[   ]   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   ,从而形成听觉。
(2)学生们用毛巾捂住口鼻按顺序弯腰下楼跑出教室,这一系列动作依靠图中的[   ]   维持动作协调和身体平衡;奔跑到操场后会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调节此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   ]   。
(3)学生们听到哨声后跑出教室,聚集到操场,此反射属于   。
(4)在此次活动中人体的各个系统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成功完成了本次演练活动,这充分体现了人体是一个   的整体。
23.(2024七下·从江月考)在某矿井火灾引发的事故中,王某在黑暗的废墟中被埋三天后成功获救。人们发现他时,一根木梁压在他的腰部,动弹不得,头部、面部未受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搬走了他身上的木梁,然后医生给他诊断和护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生用针刺激王某的足底皮肤,王某的足立刻收缩,说明他的脊髓的   功能正常;王某随即发出“哎哟”的痛叫声,说明他的脊髓的   功能正常,由此推断,他的脊髓没有受到损伤。
(2)医生给他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主要成分:0.85%氯化钠、0.03%氯化钾、0.033%氯化钙)。5%的葡萄糖溶液注射后,血糖浓度升高,体内分泌的   (激素名称)增加,促进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注射复方氯化钠溶液,可调节体内水和   的平衡。
(3)王某被抬出废墟时,用黑布遮住眼睛,目的是防止眼睛突然见到阳光后,   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导致视网膜损伤。
24.(2024七下·从江月考)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科普小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对象 加入物质 实验条件 预期现象
甲 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 不做 处理 1000mL 池塘水 等量食物、 适量甲状腺激素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提早发育成 小青蛙
乙 切除甲 状腺 1000mL 自来水 等量食物 发育停滞
丙 不做 处理 1000mL 池塘水 等量食物 发育正常
(1)你认为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并阐明理由。   。
(2)某山区池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巨型蝌蚪,科普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婴幼儿易患   。
(3)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科普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2.【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呼吸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A不符合题意;
B、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两部分,三者从属于神经元,B符合题意。
C、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包括性激素、胰岛素等激素,不包括维生素,维生素不是激素,C不符合题意。
D、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但不包括肺泡,且气管、支气管和肺泡不是并列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包含乙、丙、丁,甲和乙、丙、丁是从属关系:乙、丙、丁是并列关系。
3.【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解析】【解答】同学们观看“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看到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同学们鼓掌欢呼,热泪盈眶。这种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反射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根据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来判断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和脑干,而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4.【答案】A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行人看到红灯主动停下,属于条件反射。
A.人遇强光就眯眼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符合题意。
B. 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就会走进教室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B不符合题意。
C.亲人相见,热泪盈眶、 盲人通过触摸识别文字都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是一种本能,在大脑皮层一下的中枢的参与下完成;条件反射是后天通过学习或训练形成的,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5.【答案】C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使神经系统交替地活动和休息,这与复习学过的知识的目的不符,A不符合题意。
B、建立新的条件反射,这与复习学过的知识的目的不符,B不符合题意。
C、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这正是复习学过的知识的目的,C符合题意。
D、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条件反射,这与复习学过的知识的目的不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需要不断强化,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就是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6.【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 某运动员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说明感受器正常,传入神经也正常,受伤部位是右下肢,说明效应器可能受伤。又由于有感觉,说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都没有受损伤,所以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伤,②⑤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7.【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
B、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正确。
C、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C正确。
D、膝跳反射是简单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
8.【答案】D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面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A不符合题意;
B、巩膜白色、透明,能支持、保护眼球,B不符合题意;
C、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C不符合题意;
D、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能形成物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9.【答案】D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
【解析】【解答】飞机起飞时,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振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可使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故答案为:D。
【分析】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
①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②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③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④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10.【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 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虹膜的颜色不同,而不是巩膜的颜色。巩膜是白色,A错误。
B. 脉络膜含有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使眼球内形成暗室,B正确。
C.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
D. 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也会随之扩大,以增加进入眼睛的光线量,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通过眼睛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是复杂的,包括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等部分。其中,虹膜的颜色决定了眼睛的颜色,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负责产生神经冲动,形成视觉。瞳孔的大小会根据光线的强弱进行调节,光线变弱时,瞳孔会扩大,以增加进入眼睛的光线量。
11.【答案】A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耳蜗是听觉感受器,能够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作用。
故答案为:A。
【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2.【答案】D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当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克后,甲的血糖含量在短暂升高后即恢复正常,而乙的血糖浓度一直保持较高浓度,因此可以说明甲是健康人,乙是糖尿病患者, 乙的血糖高于甲 ,A不符合题意;
B、0-1 小时内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导致血糖含量高,B不符合题意;
C、由于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故1-2小时血糖浓度下降,C不符合题意;
D、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分解掉,因此,口服胰岛素不能降低血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13.【答案】C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青春期男孩女孩身高迅速增长,与性激素和生长激素有关,不符合题意。
B.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与激素有关,不符合题意。
C.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多少,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缩小;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变大。与激素的调节无关,符合题意。
D. 男孩进入青春期喉结突出,是男女差别的第二性征。与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激素:
名称 腺体 作用 过少 过多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
成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亢调节血糖浓度
胰岛素 胰岛 调节血糖浓度 糖尿病 低血糖
14.【答案】A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垂体属于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A正确。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而不是呆小症。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B错误。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而不是肢端肥大症。C错误。
D、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而不是巨人症。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垂体属于内分泌腺。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骨骼和肌肉的生长有重要影响。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15.【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其趋利避害的行为属于应激性,而不是反射。A错误。
B、婴幼儿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而不是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B错误。
C、谈虎色变是人类对语言、文字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与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有关,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C正确。
D、钙是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激素调节是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6.【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声迅速起跑,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耳蜗(感受器)→传入神经(位听神经神经)→大脑皮层(如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传出神经→肌肉(效应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17.【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解析】【解答】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里面有控制运动的躯体运动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厨师把一个萝卜雕成了一条威武的龙,完成该项精细工作必须通过其神经系统大脑和小脑的参与。
故答案为:D。
【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 功能
大脑 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活动的中枢
脊髓 能对外界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传导,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18.【答案】D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都是没有导管的腺体,称内分泌腺,其分泌物叫激素。汗腺属于外分泌腺,A不符合题意;
B、在一些山区由于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幼年时缺乏易患呆小症,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生长的速度与生长激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如果幼年时期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C不符合题意;D、胰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调节糖的代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性激素能够促进性器官的发育,促进人体第二性征的出现。
19.【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听觉的形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A.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这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A正确。
B.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发令声在选手的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处形成听觉,B错误。
C.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正确。
D.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反射需要一定的神经结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20.【答案】D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进食量明显增加,A不符合题意;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体重减轻,B不符合题意;
C、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实验鼠的精神亢奋,C不符合题意;
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氧气的消耗,因此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
21.【答案】(1)1;晶状体
(2)7;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3)凹透镜
(4)非条件反射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 (1)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减小。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可通过5睫状体调节1晶状体的曲度大小,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眼底”就是指形成物像的部位7视网膜,而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3)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从而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感光细胞捕捉到。
(4)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高级神经活动。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低级的神经活动,由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当有异物从眼前飞过时,人会及时做出眨眼反射这种保护性的措施,从反射的类型来看,眨眼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分析】 图中:1晶状体、2虹膜、3瞳孔、4角膜、5睫状体、6玻璃体、7视网膜、8巩膜、9视神经、10脉络膜。
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22.【答案】(1)4;耳蜗;大脑皮层
(2)C;小脑;D;脑干
(3)条件反射
(4)统一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听觉的形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 (1)哨声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A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了听觉。
(2)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D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奔跑到操场后会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调节此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学生们用毛巾捂住口鼻按顺序弯腰下楼跑出教室是做了一个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3)学生们听到哨声后跑出教室,聚集到操场,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
(4)在此次活动中人体的各个系统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分析】图中:1听小骨、2半规管、3鼓膜、4耳蜗、5听神经、67、神经纤维,A大脑皮层、B脊髓C小脑、D脑干。
(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2)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3.【答案】(1)反射;传导
(2)胰岛素;无机盐
(3)瞳孔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医生用针刺激王某的脚底皮肤,王某的足立刻收缩,说明他的脊髓的反射功能正常。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王某随即发出“哎哟”的痛叫声,说明他的脊髓的传导功能正常,由此推断,他的脊髓没有受到损伤。
(2)人体内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注射复方氯化钠溶液后,因为氯化钠主要是给机体补充无机盐,所以可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地震中获救的人员,长时间的被压在光线很弱,甚至是漆黑的环境里,瞳孔长期处于放大状态,无法及时变小,如果突然受到强光的刺激,会损伤眼睛的视网膜。
【分析】(1)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2)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24.【答案】(1)不能,乙组与丙组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
(2)呆小症
(3)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 (1)表中乙与丙有是否切除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2)如果成人由于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从而导致其后代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也就有了一些缺碘地区流传的“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之说。
(3)甲与丙的变量是适量甲状腺激素。通过分析以上实验结果,甲状腺适量增加后,蝌蚪提早发育成小青蛙,可以得出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1 / 1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下江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6月质量监测试卷
1.(2024七下·从江月考)小芳碰到热的铁锅迅速缩手,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A.脊髓 B.神经元 C.反射弧 D.神经中枢
【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2.(2024七下·从江月考)如图表示有关结构或物质之间的关系,与图中甲、乙、丙、丁能依次对应的一项是(  )
A.大脑、小脑、脑干、脑
B.神经元、胞体、树突、轴突
C.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
D.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呼吸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A不符合题意;
B、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两部分,三者从属于神经元,B符合题意。
C、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包括性激素、胰岛素等激素,不包括维生素,维生素不是激素,C不符合题意。
D、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但不包括肺泡,且气管、支气管和肺泡不是并列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包含乙、丙、丁,甲和乙、丙、丁是从属关系:乙、丙、丁是并列关系。
3.(2024七下·从江月考)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某校组织学生观看“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看到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同学们鼓掌欢呼,热泪盈眶。控制这一反射过程的是(  )
A.脑干 B.大脑 C.小脑 D.脊髓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解析】【解答】同学们观看“神舟十六号”发射直播,看到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同学们鼓掌欢呼,热泪盈眶。这种反射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反射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根据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来判断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和脑干,而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4.(2024七下·从江月考)珍爱生命,文明出行,人人有责,“看到红灯主动停下”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习惯。下列反射活动中与此反射类型不同的是(  )
A.人遇强光就眯眼
B.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就会走进教室
C.亲人相见,热泪盈眶
D.盲人通过触摸识别文字
【答案】A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行人看到红灯主动停下,属于条件反射。
A.人遇强光就眯眼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符合题意。
B. 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就会走进教室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B不符合题意。
C.亲人相见,热泪盈眶、 盲人通过触摸识别文字都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是一种本能,在大脑皮层一下的中枢的参与下完成;条件反射是后天通过学习或训练形成的,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5.(2024七下·从江月考)“温故而知新”,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很重要,对于神经系统来说,目的是(  )
A.使神经系统交替地活动和休息 B.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C.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D.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条件反射
【答案】C
【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使神经系统交替地活动和休息,这与复习学过的知识的目的不符,A不符合题意。
B、建立新的条件反射,这与复习学过的知识的目的不符,B不符合题意。
C、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这正是复习学过的知识的目的,C符合题意。
D、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条件反射,这与复习学过的知识的目的不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需要不断强化,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就是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6.(2024七下·从江月考)在运动会上,某运动员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则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⑤
【答案】D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 某运动员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说明感受器正常,传入神经也正常,受伤部位是右下肢,说明效应器可能受伤。又由于有感觉,说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都没有受损伤,所以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伤,②⑤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把外周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里。
神经中枢:接受传入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又叫运动神经,把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7.(2024七下·从江月考)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C.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D.膝跳反射是复杂反射,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
B、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正确。
C、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C正确。
D、膝跳反射是简单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
8.(2024七下·从江月考)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学习了“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后各自的观点,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甲同学认为,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B.乙同学认为巩膜无色、透明,能支持、保护眼球
C.丙同学认为,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短,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
D.丁同学认为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形成物像
【答案】D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面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A不符合题意;
B、巩膜白色、透明,能支持、保护眼球,B不符合题意;
C、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C不符合题意;
D、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能形成物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9.(2024七下·从江月考)飞机起飞时,妈妈让小明咀嚼口香糖,说这样可以减轻耳朵的不适感。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B.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保护鼓膜不受损伤
【答案】D
【知识点】耳的卫生保健
【解析】【解答】飞机起飞时,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振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可使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故答案为:D。
【分析】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
①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②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③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④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10.(2024七下·从江月考)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人不仅通过眼睛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且能通过眼神传递情感。下列对眼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巩膜的颜色不同
B.脉络膜含有黑色素,使眼球内形成暗室
C.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产生神经冲动
D.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也会随之扩大
【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 眼睛有黑色和蓝色之分,是因为虹膜的颜色不同,而不是巩膜的颜色。巩膜是白色,A错误。
B. 脉络膜含有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使眼球内形成暗室,B正确。
C.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C正确。
D. 光线变弱时,眼球上的瞳孔也会随之扩大,以增加进入眼睛的光线量,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通过眼睛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是复杂的,包括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等部分。其中,虹膜的颜色决定了眼睛的颜色,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负责产生神经冲动,形成视觉。瞳孔的大小会根据光线的强弱进行调节,光线变弱时,瞳孔会扩大,以增加进入眼睛的光线量。
11.(2024七下·从江月考)植入人工耳蜗可以帮助部分耳聋患者恢复听力,耳蜗在听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  )
A.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将振动转化成声波向内传递 D.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向内传递
【答案】A
【知识点】耳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耳蜗是听觉感受器,能够接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作用。
故答案为:A。
【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2.(2024七下·从江月考)甲、乙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等量的、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如下图)。下列对曲线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乙的血糖高于甲
B.0~1小时内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
C.1~2小时内曲线a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D.乙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D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当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克后,甲的血糖含量在短暂升高后即恢复正常,而乙的血糖浓度一直保持较高浓度,因此可以说明甲是健康人,乙是糖尿病患者, 乙的血糖高于甲 ,A不符合题意;
B、0-1 小时内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导致血糖含量高,B不符合题意;
C、由于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故1-2小时血糖浓度下降,C不符合题意;
D、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分解掉,因此,口服胰岛素不能降低血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13.(2024七下·从江月考)在人类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其中与激素无关的是(  )
A.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 B.血糖含量能保持稳定
C.强光射来后迅速闭眼 D.男孩进入青春期后喉结突出
【答案】C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青春期男孩女孩身高迅速增长,与性激素和生长激素有关,不符合题意。
B.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与激素有关,不符合题意。
C.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多少,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缩小;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变大。与激素的调节无关,符合题意。
D. 男孩进入青春期喉结突出,是男女差别的第二性征。与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激素:
名称 腺体 作用 过少 过多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
成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亢调节血糖浓度
胰岛素 胰岛 调节血糖浓度 糖尿病 低血糖
14.(2024七下·从江月考)教育部发布“睡眠令”,以扭转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的局面。睡眠不足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人体生长。下列有关生长激素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垂体属于内分泌腺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D.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
【答案】A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垂体属于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A正确。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而不是呆小症。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B错误。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而不是肢端肥大症。C错误。
D、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而不是巨人症。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垂体属于内分泌腺。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骨骼和肌肉的生长有重要影响。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15.(2024七下·从江月考)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形虫能趋利避害属于反射
B.婴幼儿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佝偻病
C.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D.钙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其趋利避害的行为属于应激性,而不是反射。A错误。
B、婴幼儿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而不是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B错误。
C、谈虎色变是人类对语言、文字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与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有关,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C正确。
D、钙是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激素调节是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6.(2024七下·从江月考)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声迅速起跑。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  )
A.耳→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B.皮肤→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
C.耳→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D.皮肤→传入神经→大脑→传出神经→肌肉
【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解析】【解答】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声迅速起跑,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传递的途径是:耳蜗(感受器)→传入神经(位听神经神经)→大脑皮层(如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传出神经→肌肉(效应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17.(2024七下·从江月考)厨师把一个萝卜雕成了一条威武的龙,完成该项精细工作必须通过其神经系统的参与(  )
A.大脑和脑干 B.小脑和脑干 C.脑干和脊髓 D.大脑和小脑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解析】【解答】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里面有控制运动的躯体运动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厨师把一个萝卜雕成了一条威武的龙,完成该项精细工作必须通过其神经系统大脑和小脑的参与。
故答案为:D。
【分析】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 功能
大脑 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活动的中枢
脊髓 能对外界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传导,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18.(2024七下·从江月考)下列有关内分泌腺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汗腺等都是没有导管的腺体,称为内分泌腺,其分泌物叫激素
B.在一些山区由于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幼年时缺乏易患侏儒症
C.人体生长的速度与生长激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如果幼年时期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D.胰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调节糖的代谢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都是没有导管的腺体,称内分泌腺,其分泌物叫激素。汗腺属于外分泌腺,A不符合题意;
B、在一些山区由于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幼年时缺乏易患呆小症,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生长的速度与生长激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如果幼年时期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C不符合题意;D、胰腺既是外分泌腺也是内分泌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调节糖的代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性激素能够促进性器官的发育,促进人体第二性征的出现。
19.(2024七下·从江月考)下列关于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属于条件反射
B.发令声在选手的耳蜗处形成听觉
C.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听觉的形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A.听到发令声,选手立即出发,这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A正确。
B.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发令声在选手的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处形成听觉,B错误。
C.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正确。
D.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反射需要一定的神经结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20.(2024七下·从江月考)给健康的成年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验鼠(  )
A.进食量明显减少 B.体重快速增加
C.精神萎靡不振 D.放入密闭小室,更易窒息死亡
【答案】D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进食量明显增加,A不符合题意;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体重减轻,B不符合题意;
C、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连续多日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实验鼠的精神亢奋,C不符合题意;
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氧气的消耗,因此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
21.(2024七下·从江月考)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爱眼日宣传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下面是人眼结构示意图,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可通过[5]调节[   ]   的曲度大小,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2)形成物像的部位是[   ]   ,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
(3)近视主要是由于长期错误地用眼,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   进行矫正。
(4)俗话说“眼里容不得沙子”,眼球的角膜中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当有异物从眼前飞过时,人会及时做出眨眼反射这种保护性的措施,从反射的类型来看,眨眼反射属于   。
【答案】(1)1;晶状体
(2)7;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3)凹透镜
(4)非条件反射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 (1)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减小。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可通过5睫状体调节1晶状体的曲度大小,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眼底”就是指形成物像的部位7视网膜,而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3)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从而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感光细胞捕捉到。
(4)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高级神经活动。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低级的神经活动,由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当有异物从眼前飞过时,人会及时做出眨眼反射这种保护性的措施,从反射的类型来看,眨眼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分析】 图中:1晶状体、2虹膜、3瞳孔、4角膜、5睫状体、6玻璃体、7视网膜、8巩膜、9视神经、10脉络膜。
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22.(2024七下·从江月考)为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处理火灾事故的工作机制,增强学生火灾逃生意识,近日某校举办了一次消防逃生演练。活动中以哨声为信号,听到哨声后学生们迅速用毛巾捂住口鼻,重心放低(弯腰)按顺序撤离至操场。结合生物学知识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哨声会刺激学生们耳内的[   ]   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   ,从而形成听觉。
(2)学生们用毛巾捂住口鼻按顺序弯腰下楼跑出教室,这一系列动作依靠图中的[   ]   维持动作协调和身体平衡;奔跑到操场后会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调节此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   ]   。
(3)学生们听到哨声后跑出教室,聚集到操场,此反射属于   。
(4)在此次活动中人体的各个系统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成功完成了本次演练活动,这充分体现了人体是一个   的整体。
【答案】(1)4;耳蜗;大脑皮层
(2)C;小脑;D;脑干
(3)条件反射
(4)统一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听觉的形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 (1)哨声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A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了听觉。
(2)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D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奔跑到操场后会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调节此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学生们用毛巾捂住口鼻按顺序弯腰下楼跑出教室是做了一个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3)学生们听到哨声后跑出教室,聚集到操场,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
(4)在此次活动中人体的各个系统在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分析】图中:1听小骨、2半规管、3鼓膜、4耳蜗、5听神经、67、神经纤维,A大脑皮层、B脊髓C小脑、D脑干。
(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2)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3.(2024七下·从江月考)在某矿井火灾引发的事故中,王某在黑暗的废墟中被埋三天后成功获救。人们发现他时,一根木梁压在他的腰部,动弹不得,头部、面部未受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搬走了他身上的木梁,然后医生给他诊断和护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生用针刺激王某的足底皮肤,王某的足立刻收缩,说明他的脊髓的   功能正常;王某随即发出“哎哟”的痛叫声,说明他的脊髓的   功能正常,由此推断,他的脊髓没有受到损伤。
(2)医生给他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主要成分:0.85%氯化钠、0.03%氯化钾、0.033%氯化钙)。5%的葡萄糖溶液注射后,血糖浓度升高,体内分泌的   (激素名称)增加,促进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注射复方氯化钠溶液,可调节体内水和   的平衡。
(3)王某被抬出废墟时,用黑布遮住眼睛,目的是防止眼睛突然见到阳光后,   不能迅速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导致视网膜损伤。
【答案】(1)反射;传导
(2)胰岛素;无机盐
(3)瞳孔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医生用针刺激王某的脚底皮肤,王某的足立刻收缩,说明他的脊髓的反射功能正常。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王某随即发出“哎哟”的痛叫声,说明他的脊髓的传导功能正常,由此推断,他的脊髓没有受到损伤。
(2)人体内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注射复方氯化钠溶液后,因为氯化钠主要是给机体补充无机盐,所以可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3)地震中获救的人员,长时间的被压在光线很弱,甚至是漆黑的环境里,瞳孔长期处于放大状态,无法及时变小,如果突然受到强光的刺激,会损伤眼睛的视网膜。
【分析】(1)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2)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其生理作用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24.(2024七下·从江月考)科学探究是学生应具备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科普小组利用蝌蚪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对象 加入物质 实验条件 预期现象
甲 同期孵化、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各10只 不做 处理 1000mL 池塘水 等量食物、 适量甲状腺激素 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提早发育成 小青蛙
乙 切除甲 状腺 1000mL 自来水 等量食物 发育停滞
丙 不做 处理 1000mL 池塘水 等量食物 发育正常
(1)你认为乙、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并阐明理由。   。
(2)某山区池塘里出现类似乙装置的预期实验现象——巨型蝌蚪,科普小组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推测,该地区婴幼儿易患   。
(3)若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科普小组通过分析甲、丙两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不能,乙组与丙组有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
(2)呆小症
(3)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 (1)表中乙与丙有是否切除甲状腺和水质两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唯一原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2)如果成人由于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从而导致其后代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也就有了一些缺碘地区流传的“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之说。
(3)甲与丙的变量是适量甲状腺激素。通过分析以上实验结果,甲状腺适量增加后,蝌蚪提早发育成小青蛙,可以得出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