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们的祖国位于_____________的东部、_____________的西岸,陆地面积_____________多万平方千米。
2.我国近海岛屿众多,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大岛。
3.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长河。_____________流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人们的_____________有着很大的差异。
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_____________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_____________个民族。其中_____________族人口最多。
7.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相互交错,文化上兼收_____________,经济上相互_____________,情感上相互_____________。
8.祖国的大好河山就像一幅山水画卷,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_____________。
9.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在祖国大陆的东面,自北向南,_____________、黄海、东海、_____________四海相连。
10.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_____________,共同建设_____________国家。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古人用“东西南北尽天山”来形容天山的广大。( )
2.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
3.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4.我国地形复杂,但气候变化不大。( )
5.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 )
6.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方面趋于相同。( )
7.2006年7月1日,被人们看成“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
8.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
9.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集中聚居的特点。( )
10.《楚辞》是我国古代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汇总。(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 )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A.加拿大
B.美国
C.俄罗斯
D.中国.
2.我国有( )个自治区。
A.3
B.4
C.5
D.6
3.以下属于我国特别行政区的是( )。
A.太原
B.香港
C.上海
D.重庆
4.日月潭位于我国的( )。
A.台湾省
B.山东省
C.青海省
D.福建省
5.新年是除旧迎新的日子,各民族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对新年的祝福,比如蒙古族说( )。
A.“过年好”“万事如意”
B.“乌力吉”表示“吉祥”“美好”
C.“扎西德勒”表示“吉祥如意”
D.“洛萨尔桑”表示“新年好”
6.下面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名录的是( )。
A.秦始皇陵
B.北京故宫
C.泰山
D.杭州西湖
7.古人曾写下“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来赞美位于( )的黄山。
A.河南省
B.湖南省
C.安徽省
D.四川省
8.茶马古道是以( )等生活用品为主要商品,以马作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贸通道。
A.牛羊
B.棉麻
C.茶叶
D.水果.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C.我国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D.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不同,但饮食习惯大同小异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请分别列出3个和我国陆上相邻以及3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的名称。
2.祖国的山山水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保护,这样才能让美丽与文化延续。我们能为保护世界遗产做些什么
3.如何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4.为什么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大海
五、连线题。(8分)
“胡同” 哈萨克族
“旗袍” 蒙古族
“冬不拉” 满族
“芦笙” 苗族
六、综合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兄弟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互帮互助,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不少歌曲表现了这些内容,国家还针对贫困地区制定了扶贫政策。五(1)班要围绕这些内容在国庆前召开主题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班会,几个小组长正在策划。如果请你参加策划,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北方冬季漫长,南方长夏无冬,而有些地方却四季分明。有的地方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有的地方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生活”。江南丘陵上布满茶园,华北平原广种小麦,内蒙古高原宽阔的牧场上牛羊成群……我国各地特点不同,人们的生活也有差异,请介绍你所了解的我国某一地区,结合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说一说他们的衣、食、住行与自然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
七、材料分析题。(第1题6分,第2题4分,共10分)
1.材料一: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本省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曾被列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它由玉山和阿里山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中有一个小岛,以此岛为界北半部湖面如日轮,南半部湖面如上弦之月。
材料二:台湾岛植物种类繁多,高达4000余种,相当于欧洲木本植物种类的三分之二。在各类树种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就有300 多种。森林覆盖率57.8%。 甘蔗是台湾省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年产蔗糖最高曾达141万吨,占世界蔗糖产量的5%。现在,蔗糖产量每年大约有60万到80万吨,半数供外销。
(1)材料一提到的湖泊是什么
(2)根据材料内容,请你简单介绍一下 你所知道的台湾省,以及台湾省的美称。
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谈一谈你的想法。
材料一:汉朝时,中原的丝绸就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北边疆地区。
材料二:棉花、芝麻、大蒜是由古代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
材料三:唐朝诗人王建有诗句“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表明当时少数民族音乐对中原影响很大。
参考答案
一、
1.亚洲 太平洋 960 2.台湾岛 3.长江 黄河 4.大杂居 小聚居 5.生产生活
6.多民族 56 汉 7.并蓄 依存 亲近 8.文化韵味 9.渤海 南海 10.守望相助 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1.D 2.C 3.B 4.A 5.B 6.C 7.C 8.C 9.D
四、
1.和我国陆上相邻的3个国家有:朝鲜、蒙古、俄罗斯;和我国隔海相望的3个国家有:日本、韩
国、菲律宾。
2.遵守相关保护条例,不人为地去破坏;文明旅游,不带走景区的一砖-瓦,不留下一点垃圾。
3.①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②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都在西部的青藏高原,而.且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本着水由高处向低处流的规律,所以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大海的。
五、
“胡同”——蒙古族 “旗袍”——满族
“冬不拉”——哈萨克族 “芦笙”——苗族
六、
1.①播放歌曲《你我手拉手》拉开班会序幕;②用幻灯片展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③同学们说出自己所了解的民族的饮食、服饰特色;④同学们演唱民族歌曲,增进不同民族同学的感情。(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我的家乡在黑龙江。这里位于祖国的东北部,气温较低。冬季持续时间较长,天寒地冻,食物能够储存很长时间。在室内,我们布置了火墙、火炕和双层玻璃,让屋子暖暖的。火墙、火炕就是我们的家乡特色。(答案不唯一,根据自己的情况作答)
七、
1.(1)日月潭。 (2)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台湾岛山地面积大,气候温暖湿润,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海上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等都是台湾岛的美称。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在长期实践和不断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