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试题)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单选题1.下面四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5cm、5cm、10cm B.2cm、2cm、5cmC.4cm、6cm、8cm D.2cm、10cm、7cm2.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乘数扩大3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3倍,积就扩大( )倍。A.3 B.6 C.93.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A.47×(5×12)= (47×5)×12B.a×b×a×c=a×(b×c)C.4×a×5=a×(4×5)4.如下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A用数对表示为A (1,3),顶点C用数对表示为(5,7),那么正方形对角线交点О用数对表示是( )。A.(2,4) B.(3,3) C.(3,5) D.(4,6)5.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5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6.把木条做成的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如下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周长不变,面积变 B.周长和面积都不变C.周长和面积都变 D.周长变,面积不变7.4x4的方格中,已知两个格点 ,如果存在格点 ,使得 的面积为 平方单位的直角三角形,那么格点 的个数有( )A. 个 B. 个 C. 个 D. 个二、判断题8.平移改变了图形的位置,没有改变图形的大小。( )9.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3个角。( )10.六百零一万零五十,写这个数时一共写了2个0。( )11.□×(☆+△)=□×☆+□×△,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12.数对(4,5)和数对(5,4)表示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13.小红的位置是(3,2),小丽的位置是(2,3),她们俩是同桌。( )14.英文字母中的M和V都是轴对称图形,并且都只有1条对称轴。( )三、填空题15.中国国土面积约是9600000平方千米,横线上的数读作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平方千米。16.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是35°,那么它的另一个锐角是 度。17.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一亿零四百万平方米,写作 平方米,改写成用“万平方米”作单位 .18.由7个亿,3个千万,6个百万,8个百组成的数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写作 ,读作 。19.比较下面每组算式结果的大小。( 46+98)+54 98+(46+54)47+73+17+53 (47+53)+(73+ 17)20.甲、乙两条船,在同一条河上相距210千米.若两船相向而行,则2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则14小时甲赶上乙,则甲船的速度为 。2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9030000= 万 260000000= 亿5600000= 万 6450000000= 亿四、口算与估算22.口算10×700= 20×30= 9×1000= 10×50= 400×20=1×700= 200×30= 90×100= 100×50= 400×2=五、竖式计算2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380×60= 416×15= *804×32=875÷25= 6200÷30= *737÷74=六、脱式计算24.递等式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算).①125×64×25②356×47+53×356③301×24④36×99+36七、操作题25.画出图中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并求∠1的度数。八、解决问题26.小嘉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它的顶角是多少度?27.市内公共汽车司机平均每天要驾车行驶240千米。一个月(按22个工作日计算)要驾车行驶多少千米?28.两辆汽车同时从车站相反方向开出,它们的速度分别是45千米/时和38千米/时,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9.水果店运来苹果、橘子各8箱,如果苹果每箱25千克,橘子每箱30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果?30.晨光小学计划建一座长125米,宽45米的教学楼。该教学楼的占地面积是多少?31.狗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马跑4步的距离狗跑7步;现在狗已跑出30米,马开始追它。问狗再跑多远,马可以追到它?32.一艘轮船往返于A、B两港之间一次共用8小时,由于顺风,从A港开往B港每小时行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35千米,A、B两港 相距多远?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解:选项A:5+5=10(cm),10=10,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选项B:2+2=4(cm),4<5,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选项C:4+6=10(cm),10>8,所以能围成三角形;选项D:2+7=9(cm),9<10,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分析各个选项即可。2.【答案】C【解析】【解答】 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乘数扩大3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3倍,积就扩大 9倍。故答案为:C。【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n倍,积就扩大(m×n)倍。3.【答案】C【解析】【解答】A选项应该是用的乘法结合律,B选项哪种运算律也没用,是错误的,所以,只有C选项运用的是乘法结合律与乘法交换律。【分析】主要考查简便计算与运算定律有关的问题。4.【答案】C【解析】【解答】解:正方形对角线交点О用数对表示是(3,5)。故答案为:C。【分析】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在每条边的中心,所以О用数对表示时,第一个数=C表示的数对中第一个数+(C表示的数对中第一个数-A表示的数对中第一个数)÷2,第二个数=C表示的数对中第二个数-(C表示的数对中第二个数-A表示的数对中第二个数)÷2。5.【答案】A【解析】【解答】解:加入另外一个小的角也是50°,那么第三个角是180°-50°-50°=8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答案为:A。【分析】要根据最大角的度数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假设另外一个较小的角最小是50° ,这样先计算出第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确定三角形的类型即可。6.【答案】A【解析】【解答】解:把木条做成的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故答案为:A。【分析】把木条做成的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还是框架的长度,所以不变;但是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但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小于长方形的宽,所以面积变小。7.【答案】B【解析】【解答】解:如图:三角形ABC1、ABC2、ABC3、ABC4、ABC5、ABC6的面积都是1×2÷2=1(平方厘米),共有6个.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两条直角边乘积的一半就是它的面积,点C可以与点A同一行,也可以比点A少一列或多一列,也可以与点B同一行,比点B少一列或多一列.8.【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和方向,只是改变图形的位置,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平移是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朝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和方向,据此判断。9.【答案】错误【解析】【解答】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3个、4个或5个角。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剪的位置不同,剩下角的个数也不同。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来确定还剩角的个数。10.【答案】错误11.【答案】错误12.【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数对(4,5)和数对(5,4)表示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原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13.【答案】错误14.【答案】正确15.【答案】九百六十万;960万【解析】【解答】解:9600000读作:九百六十万;9600000÷10000=960万。故答案为:九百六十万;960万。【分析】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上”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16.【答案】55【解析】【解答】解:90°-35°=55°故答案为:55。【分析】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因此用90度减去一个锐角的读数即可求出另一个锐角的读数。17.【答案】1104000000;110400万平方米【解析】【解答】解:十一亿零四百万写作:1104000000,1104000000平方米=110400万平方米。故答案为:1104000000;110400万平方米。【分析】写数时从高位到低位,按照数位顺序写,哪一位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几,没有就写0;把万位后面的0去掉,然后在后面加上万字即可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8.【答案】九;亿;7360000800;七亿三千六百万零八百【解析】【解答】解:由7个亿,3个千万,6个百万,8个百组成的数是九位数,最高位是亿位,这个数写作:736000800;读作:七亿三千六百万零八百。故答案为:九;亿;7360000800;七亿三千六百万零八百。【分析】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写出这个数,然后确定数的位数和最高位;读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往下读,亿级和万级的数都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只是要在后面加上“亿”或“万”,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19.【答案】=;=【解析】【解答】解:( 46+98)+54=98+(46+54)47+73+17+53 =(47+53)+(73+ 17)故答案为:=;=。【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20.【答案】60千米/时【解析】【解答】解:两船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两船速度和:210÷2=105(千米/时);两船同向行,14小时甲赶上乙,所以速度差:210÷14=15(千米/时),由和差问题可得甲:(105+15)÷2=60(千米/时);乙:60-15=45(千米/时).故答案为:60千米/时【分析】根据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先求出两船的速度和与速度差,然后根据和差问题的解答方法分别求出两船的速度.21.【答案】903;2.6;560;64.5【解析】【解答】解:9030000=903万260000000=2.6亿5600000=560万6450000000=64.5亿故答案为:903;2.6;560;64.5。【分析】把一个数化为以万为单位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然后在后面添上万字,小数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把一个数化为以亿为单位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八位,然后在后面添上亿字,小数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22.【答案】7000;600;9000;500;8000;700;6000;9000;5000;800【解析】【分析】整十、整百数相乘,把前面的数相乘,然后把两个因数中末尾的0都加到积中即可。23.【答案】解:380×60=22800416×15=6240804×32=25728验算:875÷25=356200÷30=206......20737÷74=9......71验算:【解析】【分析】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三位数乘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24.【答案】解:①125×64×25=125×8×8×25=1000×200=200000②356×47+53×356=356×(47+53)=356×100=35600③301×24=(300+1)×24=300×24+1×24=7200+24=7224④36×99+36=36×(99+1)=36×100=3600【解析】【分析】①先把64化为8×8,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②一个相同的数分别同两个不同的数相乘,积相加,等于这个相同的数乘另外两个不同数的和,据此简算;③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据此简算;④一个相同的数分别同两个不同的数相乘,积相加,等于这个相同的数乘另外两个不同数的和,据此简算。25.【答案】解:180°-55°=125°180°-25°-125°=155°-125°=30°【解析】【分析】三角形作高的方法: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底边作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三角形的高,然后标上直角符号。∠1的度数=三角形的内角和-其余两个内角的度数;其中,平角=180°,最大的一个内角=平角-55°。26.【答案】30°27.【答案】5280千米28.【答案】解:45×3+38×3=249(千米)答:两车相距249千米。【解析】【分析】考查的是与简单行程有关的题目。求两车相距,即是求路程,两车从车站向相反方向行驶,这儿是在同一个地点向两个方向行驶,与两车从两个地方向同一个方向行驶的意义是相同的,知道两车的速 度分别是多少,它们行驶的时间也是已知,如此可以求出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速度乘时间得路程,(45+38)×3=249(千米)或者是 45×3+38×3=249(千米)。29.【答案】解:25×8+30×8=440 (千克)答:一共运来440千克水果。【解析】【分析】运来苹果的千克数=运来苹果的箱数×每箱苹果的千克数,运来橘子的千克数=运来橘子的箱数×每箱橘子的千克数,那么一共运来水果的千克数=运来苹果的千克数+运来橘子的千克数,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30.【答案】125×45=5625(平方米)答:该教学楼的占地面积5625平米。【解析】【分析】教学楼的占地面积=教学楼的长×教学楼的宽。31.【答案】解:设马跑1步的距离为7,则狗跑1步的距离为4,再设马跑3步的时间为1,则狗跑5步的时间为1,则狗的速度为20,马的速度为21。那么:20×[30÷(21-20) ]=20×30= 600(m)。答:狗再跑600m,马可以追到它。【解析】【分析】马跑1步的距离不知道,跑3步的时间也不知道,可取具体数值,并不影响解题结果。设马跑1步的距离为7,则狗跑1步的距离为4,再设马跑3步的时间为1,则狗跑5步的时间为1,则狗的速度为20,马的速度为21。用路程差除以速度差求出追上的时间,用马的速度乘追上的时间即可求出狗再跑的路程。32.【答案】解:设去时用了x小时,则返回时用了(8-x)小时。45x=35(8-x)45x=280-35x45x+35x=28080x=280x=280÷80x=3.545×3.5=157.5(千米)答:A、B两港相距157.5千米。【解析】【分析】往返于A、B两港之间一次共用8小时,设去时用了x小时,则返回时用了(8-x)小时;去时和返回的路程相等;等量关系:去时的速度×时间=返回时的速度×时间,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根据等式性质解方程;去时的速度×去时的时间=A、B两港相距的路程。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