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中考压轴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Fe:56 Zn:65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氧化镁:MgO B. 氯化钠:NaCl C. 氮气:N D. 氢氧化钙:Ca(OH)2
2. 下列含“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冰水共存物 B. 汽水 C. 雨水 D. 矿泉水
3.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水资源 B. 大量施用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C. 使用脱硫煤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D. 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和回收,节约资源
4. 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根本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科学规范的是
A.取氧化铜固体粉末 B.倾倒稀硫酸
C.加热液体试剂 D.熄灭酒精灯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香水需要在密封和阴凉处保存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以再分
A. A B. B C. C D. D
6.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参与反应Ⅰ的反应物分子种类有两种 B. 反应Ⅱ属于置换反应
C. 最终反应生成产物都不是空气污染物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7.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化学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放出CO2,同理碳酸钾也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CO2
B. 铁和锌都能与稀硫酸反应,则所有的金属单质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C.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同理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D.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则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O2,点燃
B 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固体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C 除去氧化铜中的少量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A. A B. B C. C D. D
9. 悦悦同学设计了金属与酸反应的创新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气球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锌粒和铁粒,锥形瓶中盛有等浓度、等质量且足量的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后同时将金属粒全部滑入稀盐酸中,两个气球均有明显膨胀的现象,忽略温度变化。已知常温、常压时,气体质量越大,体积也越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边反应都在进行时,左边的气球膨胀速率比右边的快
B. 待反应结束后降至常温时,称量两侧瓶内反应后溶液质量:左>右
C. 待反应结束后降至常温时,左边气球膨胀体积比右边的大
D. 待反应结束后降至常温时,右边气球产生的浮力较大,天平指针左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 2025年4月,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隆重召开。
(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茶叶中富含钾、铁、锌、硒,这里的“钾、铁、锌、硒”是指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丝绸是丝绸之路的代表性商品。生活中鉴别丝绸和合成纤维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
(3)大唐不夜城作为陕西的一张靓丽名片。步行街上的灯饰中大多都填充了稀有气体,这利用了稀有气体的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4)2025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的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航站楼——西安T5航站楼,喜迎八方来客。航站楼建设中金属表面使用了水性环保漆,不仅美观环保,而且具有防锈作用,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
11.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或将首次超过燃油车,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继续领跑全球。
(1)传统燃油车使用的汽油或柴油燃料大多是从___________里提炼分馏出来的。
(2)磷酸亚铁锂(化学式为LiFePO4)是构成锂电池电极的一种新型材料,其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氢气作为一种新能源,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将氢能纳入能源管理体系,标志着氢能已纳入全国综合能源规划。请写出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___________(写一条)。
12. 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水的蒸发
(1)下图是两杯等体积的水在不同温度下放置时液面上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已知两杯水的温度分别是20℃和50℃,则温度为50℃的水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任务二】认识水的净化
(2)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作用除去色素和异味。
【任务三】探究水的电解
(3)图2实验中观察到两支试管内均有气泡产生,且甲试管内液面下降得比乙___________(填“快”或“慢”)。
【任务四】认识水的用途
(4)图3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3. 铜版画是用金属刻刀雕刻或化学液体腐蚀等手段把铜版面制成所需图样的艺术品。
(1)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性,使得铜板可以轻易地被拉伸、锤打成薄片,便于雕刻和制版。
(2)在铜版画的制作过程中,常用硝酸银溶液作为化学腐蚀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用铁粉回收铜版画制作过程中的废液(含硝酸铜和硝酸银),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里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
14. 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KNO3 31.6 45.8 63.9 85.5 110.0 138.0
NaCl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
(2)当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时,提纯氯化钠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60℃时,向100g水中加入m g硝酸钾固体,得到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将其平均分成2份,并进行如图所示操作。两份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判断”)。据此分析m=___________。
15.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表示两端的物质相互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六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
请回答问题:
(1)写出稀硫酸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稀硫酸与B的溶液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A物质不可能是 (填字母)。
A. 金属单质 B. 酸 C. 碱 D. 盐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 实验室常用的装置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写出利用装置1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2干燥氧气,瓶内盛有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
(3)向装置3中通入CO2观察到___________的现象,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结论。
(4)装置4中观察到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能说明___________。
17. 小科同学利用图示装置和试剂验证可溶性碱的一些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2处于关闭状态。
(1)验证可溶性碱能与酸反应,打开活塞a,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_____时,停止滴加稀盐酸,说明Ba(OH)2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验证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完成(1)中操作后,打开活塞b,向锥形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b并充分振荡乙。写出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随后打开弹簧夹K2,观察到甲锥形瓶中液体被吸入乙瓶中,乙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且有白色沉淀产生,小科同学对溶液呈红色的原因作出了如下猜想和探究,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
【问题】使溶液呈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___________;猜想四:氢氧化钡。
(4)同学们谈论后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5)【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将乙中混合液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中性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且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方案二:将乙中混合液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仍为红色 猜想三成立
【反思】
(6)小科同学将实验方案和结论与小亮分享,小亮认为某一方案存在问题,经讨论后两人一致认为猜想三成立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
(7)通过开始的甲、乙装置的联合实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可溶性碱的全部化学性质。
四、计算与分析题
18. 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图中数据不包含装置质量)。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求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九年级中考压轴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Fe:56 Zn:65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题答案】
【答案】(1)元素 (2)灼烧后闻气味
(3)物理 (4)隔绝氧气和水
【11题答案】
【答案】(1)石油 (2)+5
(3)热值高或燃烧后产物无污染
【12题答案】
【答案】(1)b (2)吸附
(3)快 (4)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13题答案】
【答案】(1)延展 (2)Cu+2AgNO3=Cu(NO3)2+2Ag
(3)亚铁离子##Fe2+
【14题答案】
【答案】(1)31.6
(2)蒸发结晶 (3) ①. 相等 ②. 88
【15题答案】
【答案】(1)
(2)CO2 (3)有气泡产生 (4)B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题答案】
【答案】(1)
(2)浓硫酸 (3)下方的湿润紫色石蕊纸花先变红,上方的纸花后变红
(4)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题答案】
【答案】(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CO2+2NaOH=Na2CO3+H2O
(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氢氧化钡在甲装置实验中已经被反应完全,滴有酚酞的溶液为无色
(5)溶液变为无色 (6)因为加入的氢氧化钙也显碱性,不能说明一定是氢氧化钠使溶液变红
(7)不能
四、计算与分析题
【18题答案】
【答案】(1)6.6 (2)75%
解:设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该补钙剂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100%=75%;
答: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