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一模考试生物试题(2024九下·谷城模拟)四月的谷城,有一种春天叫油菜花开。油菜花开满地黄,从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我们也常看见“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油菜花开满地黄,从间蝶舞蜜蜂忙”。蝴蝶和蜜蜂对油菜的“传宗接代”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传粉 B.受精C.开花 D.形成果实和种子2.油菜籽富含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主要储存油菜种子的___中( )A.胚乳 B.胚芽 C.胚轴 D.子叶(2024九下·谷城模拟)我县盛康、五山几个乡镇尝试开发互利共生的农业模式——“稻虾共养”。这样不仅提高土壤肥力,还能通过小龙虾的活动松土和增加水稻田的生物多样性。(“稻虾共养”:水稻为小龙虾提供遮荫和躲避敌害的场所,而小龙虾能摄食水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能作为水稻的有机肥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3.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基本和最高等级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A.界、种 B.种、门 C.种、界 D.纲、目4.“稻虾共养”是高效、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列你不认同的是( )A.其中一条食物链是:水稻→害虫→小龙虾B.这种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C.这种情况下的稻茂、虾肥属不可遗传变异D.与普通稻田相比,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2024九下·谷城模拟)数字时代手机大行其道,它悄无声息又势不可挡地“侵”入了我们的生活。拿着手机聊微信,刷抖音。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一种依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5.手机“刷脸”、指纹解锁,其原理是利用不同人所具有的独特性状特征,控制这一性状特征的是( )A.细胞膜 B.线粒体 C.蛋白质 D.基因6.小明由于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导致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看不清远处物体。小明所患的眼病及矫正方法分别是:___( )A.近视眼 凹透镜 B.远视眼 凹透镜C.近视眼 凸透镜 D.远视眼 凸透镜(2024九下·谷城模拟)同学们还记得旅美归国的大熊猫丫丫吗?到4月底,丫丫就回国满一年了。归国的丫丫享受着新鲜的竹子和舒适的环境,肉眼可见的变成了“胖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7.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与大熊猫相比,竹子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8.在成都大熊猫基地,你可看到大熊猫滚动、嬉戏、抱膝酣睡的样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游客能看到竹林里远近不同的大熊猫,主要是靠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调节B.游客的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听觉的产生与大脑皮层有关C.看到大熊猫笨拙爬树的惊险动作时,游客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只是激素调节的结果D.大熊猫们精彩的表演使观众的情绪起起伏伏,这属于复杂(条件)反射9.(2024九下·谷城模拟)“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其中“结构与功能观”是基本内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心脏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B.蝗虫有外骨骼——利于保持体温恒定C.肺泡壁一层扁平上皮细胞——利于气体交换D.鸟体内有气囊结构——利于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10.(2024九下·谷城模拟)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时,映入眼帘的生物大多是植物或动物,其实,在你周围还有数不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关于这些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微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B.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人们常常谈“毒”色变,这说明病毒对人类有害无利D.真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真菌分裂成两个真菌11.(2024九下·谷城模拟)花生在我县广泛种植。花生的脂肪、蛋白质含量高,被誉为“植物肉”,它的种皮有深红色、浅红色等,这与其品种及种植的土壤有关。(1)花生生长在土壤中,它是由花的 (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2)花生植株的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经过 (填结构名称)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3)花生农田里的昆虫、田鼠等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具有促进 的作用。(4)种植花生也要合理密植。当花生种植密度为图中 时,既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又能相对减少 对有机物的损耗,利于提高产量。(5)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___。A.花生仁的深红色与浅红色 B.花生仁的大粒与小粒C.花生中植株的高茎与粗茎 D.花生植株的高茎与矮茎(6)如果将杂交新品鲁花9号(粒大)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果结出了小花生,这说明花生果实的大小也受 影响。(7)若将深红色种皮的花生种下去,得到的花生其种皮颜色既有深红色的,也有浅红色的。那么,子代花生的种皮为深红色的基因组成是 (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12.(2024九下·谷城模拟)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使青少年健康地成长,应加强营养和睡眠。(1)我们每天都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品,因为谷类食品中含有的 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图甲是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三类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中[D] 。(2)睡眠时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发生变化。图乙表示一个人在运动和睡眠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表示睡眠状态下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曲线是 。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图丙中[H] 内。(3)睡眠可以使许多器官、系统得到休息,是恢复精力和体力的过程,在提高记忆力、免疫力和稳定情绪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夜间睡眠时, 分泌的生长激素比白天高5~7倍,这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4)充足的睡眠是大脑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当血液流经脑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进入脑部细胞中的 内被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回到心脏的 (填图丙中序号),之后再随血液到达肺泡处,通过图丙中的 (填字母)过程排出体外。13.(2024九下·谷城模拟)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谷城南河自然保护区为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水源涵养林,其中蕨类植物30科53属103种……被子植物147科663属1424种;野生脊椎动物277种,其中兽类67种,鸟类125种,爬行动物31种……鱼类33种。2022年8月,在湖北消失了115年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七子花群落,在南河自然保护区发现。(1)森林生态系统是由生活在这里的生物和 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统一整体。它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生态系统有“ ”之称。(2)资料中划线部分直观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3)七子花是一种高大乔木,树形好、花美,能广泛运用于城市园林绿化造景。为加大七子花的抢救保护力度,南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聘请国家专家对珍稀物种七子花进行扦插繁育,同时还可通过 进行有性繁殖。(4)生态好不好,生态公民,说了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所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5)生物兴趣小组在五月中旬进入南河自然保护区,对所调查研究的部分动物进行了分类,对动物进行分类主要依据是 。14.(2024九下·谷城模拟)黄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不仅味道清爽,而且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着许多益处。无论是生吃、煮熟还是制作成汁,黄瓜都是一种优秀的食物选择。下图是谷山中学开展黄瓜栽培实践活动的流程图。据图回答。(1)图A中恒温箱的主要作用是为种子萌发提供 。(2)图B中移苗时带个土坨的作用是 。(3)观察测量叶片长度,需要长期观察。图C中为4月13日某叶片长度的测量值,请将上面柱状图图甲补充完整,用以了解4月份黄瓜叶的整体生长状况 。(4)图D为探究夏季晴朗的一天叶片淀粉含量变化的实验过程(注:淀粉为黄瓜植株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图乙表示24小时内黄瓜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曲线,表示呼吸作用的是曲线 ,由此可判断向脱色后的叶片滴加碘液后蓝色最明显的是 (填模轴的数字)点的叶片。(5)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细致的观察,以下观察结果,不能支持相应结论的是: 。a.观察到无论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病毒除外),都是由细胞构成,说明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b.观察草履虫运动,说明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可以看到红细胞是单行移动,说明毛细血管内径很小。d.观察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减少,说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6)欲探究“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现提供:20片新鲜的黄瓜叶,两个带有橡皮塞的大玻璃瓶,带火星的细木条等。请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D【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析】(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2)双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单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1.蜜蜂在花丛中,不但可以采蜜,在采蜜的同时把身体粘附的花粉带到了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为花粉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种子只由种皮和胚组成,无胚乳,养料储存在肥厚的子叶中,油菜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主要储存油菜种子的子叶中,D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3.C4.B【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3.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A.图中含有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害虫→小龙虾,A不符合题意。B.能量沿着食物链是单向流动、逐渐递减的,B符合题意。C.这种情况下的稻茂、虾肥是由环境影响的,属不可遗传变异,C不符合题意。D.与普通稻田相比,这种模式有效利用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答案】5.D6.A【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近视、远视【解析】(1)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分子上有许多控制性状的片段叫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2)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5.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B.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氧化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C.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基因控制性状通过指导合成蛋白质来完成,C不符合题意。D.基因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所以控制人脸这一性状特征的是基因,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曲度过大,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答案】7.D8.C【知识点】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解析】(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7.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大熊猫是哺乳动物,竹子是植物。可见,与大熊猫相比,竹子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8.A.人的眼能够看清楚较近和较远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因此游客能看到竹林里远近不同的大熊猫,主要是靠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调节,A不符合题意。B.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游客的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听觉的产生与大脑皮层有关,B不符合题意。C.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因此看到大熊猫笨拙爬树的惊险动作时,游客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结果,C符合题意。D.人通过长期生活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反射叫复杂(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因此精彩的表演使观众的情绪起伏,这属于复杂(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答案】B【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解析】【解答】A、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A不符合题意。B.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变温动物,B符合题意。C.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C不符合题意。D.鸟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利于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10.【答案】B【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生殖;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解析】【解答】A.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的还有鞭毛和荚膜,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符合题意。C.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谈“病毒”就色变,其实病毒不光是对人类有害,它对人类生活也有有益的一面,不符合题意。D.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真菌主要是孢子生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11.【答案】(1)子房(2)筛管(3)物质循环(4)b2;呼吸作用(5)C(6)环境(7)DD或Dd【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1)子房经过传粉受精后,发育成植物的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将发育成植物的种子,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皮是珠被发育而成,胚是受精卵发育而成。所以花生生长在土壤中,它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2)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其中筛管运输有机物,所以花生植株的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经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3)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它们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花生农田里的昆虫、田鼠等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具有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4)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故只有在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时,植物才能积累有机物。所以,由图二所示可知,当花生种植密度为b2时,既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又能相对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损耗,利于提高产量。(5)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花生仁的深红色与浅红色、花生仁的大粒与小粒、花生植株的高茎与矮茎都属于相对性状,花生植株的高茎与粗茎,不属于同一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如果将杂交新品鲁花9号(粒大)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果结出了小花生,可以看出花生果实的大小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7)将花生仁为深红色的花生种下去,得到的花生其花生仁既有深红色的,也有浅红色的,说明浅红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类型为dd,所以亲代的基因中一定含有d,又亲代为深红色,一定含有D,亲代的基因组成为Dd和Dd,遗传图解如下:所以子代深红色的基因型为DD或Dd。【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12.【答案】(1)糖类;小肠(2)A;脑干(3)垂体(4)线粒体;④;b【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激素调节【解析】【解答】(1)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葡糖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主要的食物是谷类、根茎类。图甲是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三类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中D小肠。(2)曲线A肺容量变化小,呼吸频率较慢,呼吸深度较浅,表示睡眠状态时的呼吸状况;曲线B肺容量变化大,呼吸频率较快,呼吸深度较深,表示运动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所以,表示睡眠状态下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曲线是A。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图丙中H脑干内。(3)生长激素一般由大脑垂体前叶分泌,夜间睡眠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比白天高5~7倍,这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4)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将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所以,当血液流经脑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进入脑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被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回到心脏的④右心房,之后再随血液到达肺泡处,通过图丙中的b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血液流经肺部后变成了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分析】图甲中:X代表淀粉的消化,Y代表蛋白质的消化,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图丙中: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时,④右心房。F大脑,G小脑,H脑干,a表示吸气,b表示呼气。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13.【答案】(1)环境;地球之肺(2)物种(3)种子(4)生态系统(5)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态系统的类型;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解析】【解答】(1)森林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生活的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资料中划线部分描述了鸟类种类繁多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3)扦插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还可以通过种子繁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有性生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融合现象的生殖方式,比较高等的生物一般是有性生殖,因为这种生殖方式能够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无性生殖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是因为是母本的单性复制,所以后代不会出现变异,会引起遗传上的退化。因此有性生殖,能够获得亲代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一种生物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又可以进行无性生殖,例如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3)图中的蚯蚓是环节动物,蝗虫是节肢动物,蜗牛是软体动物,喜鹊是鸟类,蜥蜴是爬行动物,松鼠是哺乳动物,根据繁殖方式不同,松鼠是胎生的,其余的都是卵生的。因此A是胎生;在卵生的动物中,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B是无脊椎动物,C是脊椎动物;蚯蚓和蝗虫身体都分节,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蜗牛身体不分节,D表示身体不分节;喜鹊体温恒定,蜥蜴是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E表示体温不恒定。14.【答案】(1)适宜的温度(2)保护根毛(3)(4)2;18(5)bd(6)取两个大玻璃瓶,分别编号为甲和乙。在甲瓶中放入10片新鲜的黄瓜叶,并用黑布罩住,确保没有光照;在乙瓶中放入另外10片新鲜的黄瓜叶,不进行遮光处理。将两个瓶子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分别向两个瓶子中伸入带火星的细木条,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解析】【解答】(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图A中恒温箱使环境温度保持在30℃的主要作用是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2)移栽时带土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植物根毛,植物根尖成熟区着生有大量根毛,根毛细胞液泡大,细胞壁薄,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3)由图C可知,13日测得的叶片长度为7cm,将图甲补充完整如下:观察可以发现,4月植物叶片长度逐渐增长,说明黄瓜长势良好。(4)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而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因此,图乙中,图乙中曲线1代表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2代表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变化。由图可知,6点—18点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一直有有机物的积累,因此18点是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间。淀粉遇碘会变蓝,图D通过用碘液检测不同时间脱色后的叶片变蓝的程度,可以判断不同时间植物积累有机物的多少,由于18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因此18点的叶片是滴加碘液后蓝色最明显的。(5)a.除了病毒之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这个观察结果支持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的结论,a不符合题意。b.草履虫的运动表明了生物体具有活动能力,但并不能直接证明所有生物体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的反应通常被称为应激性,这需要通过更具体的实验来观察,比如观察草履虫对不同浓度的化学物质或光照的反应等。因此,这个观察结果不能全面地支持“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的结论,b符合题意。c.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可以看到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通常是单行移动的,这是因为毛细血管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这个观察结果支持了“毛细血管内径很小”的结论,c不符合题意。d.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减少,是因为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了有机物。因此,这个观察结果只能说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而不能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6)根据对照实验设计原则,为了探究“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实验:取两个大玻璃瓶,分别编号为甲和乙。在甲瓶中放入10片新鲜的黄瓜叶,并用黑布罩住,确保没有光照;在乙瓶中放入另外10片新鲜的黄瓜叶,不进行遮光处理。将两个瓶子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分别向两个瓶子中伸入带火星的细木条,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如果甲瓶中的木条不燃烧,而乙瓶中的木条复燃,说明乙瓶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则说明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当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留下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3)植物的移栽成活的关键:带土移栽保护根毛,以维持植物的吸收作用;阴雨天气移栽、适量剪掉部分枝叶,减少蒸腾作用。移栽成活后,可以通过测量叶片的长度检测植物的生长状况,如图甲。(4)植物光合作用需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因此,图乙中曲线1代表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曲线2代表植物呼吸作用强度。1 / 1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一模考试生物试题(2024九下·谷城模拟)四月的谷城,有一种春天叫油菜花开。油菜花开满地黄,从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我们也常看见“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油菜花开满地黄,从间蝶舞蜜蜂忙”。蝴蝶和蜜蜂对油菜的“传宗接代”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传粉 B.受精C.开花 D.形成果实和种子2.油菜籽富含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主要储存油菜种子的___中( )A.胚乳 B.胚芽 C.胚轴 D.子叶【答案】1.A2.D【知识点】种子的结构;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析】(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仿生和生物防治方面也有重要作用。(2)双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单子叶植物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1.蜜蜂在花丛中,不但可以采蜜,在采蜜的同时把身体粘附的花粉带到了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为花粉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种子只由种皮和胚组成,无胚乳,养料储存在肥厚的子叶中,油菜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主要储存油菜种子的子叶中,D符合题意。故选D。(2024九下·谷城模拟)我县盛康、五山几个乡镇尝试开发互利共生的农业模式——“稻虾共养”。这样不仅提高土壤肥力,还能通过小龙虾的活动松土和增加水稻田的生物多样性。(“稻虾共养”:水稻为小龙虾提供遮荫和躲避敌害的场所,而小龙虾能摄食水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排泄物能作为水稻的有机肥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3.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基本和最高等级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A.界、种 B.种、门 C.种、界 D.纲、目4.“稻虾共养”是高效、可持续发展模式。下列你不认同的是( )A.其中一条食物链是:水稻→害虫→小龙虾B.这种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C.这种情况下的稻茂、虾肥属不可遗传变异D.与普通稻田相比,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答案】3.C4.B【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3.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A.图中含有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害虫→小龙虾,A不符合题意。B.能量沿着食物链是单向流动、逐渐递减的,B符合题意。C.这种情况下的稻茂、虾肥是由环境影响的,属不可遗传变异,C不符合题意。D.与普通稻田相比,这种模式有效利用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024九下·谷城模拟)数字时代手机大行其道,它悄无声息又势不可挡地“侵”入了我们的生活。拿着手机聊微信,刷抖音。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一种依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5.手机“刷脸”、指纹解锁,其原理是利用不同人所具有的独特性状特征,控制这一性状特征的是( )A.细胞膜 B.线粒体 C.蛋白质 D.基因6.小明由于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导致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看不清远处物体。小明所患的眼病及矫正方法分别是:___( )A.近视眼 凹透镜 B.远视眼 凹透镜C.近视眼 凸透镜 D.远视眼 凸透镜【答案】5.D6.A【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近视、远视【解析】(1)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分子上有许多控制性状的片段叫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2)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5.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B.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氧化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C.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等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基因控制性状通过指导合成蛋白质来完成,C不符合题意。D.基因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所以控制人脸这一性状特征的是基因,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曲度过大,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24九下·谷城模拟)同学们还记得旅美归国的大熊猫丫丫吗?到4月底,丫丫就回国满一年了。归国的丫丫享受着新鲜的竹子和舒适的环境,肉眼可见的变成了“胖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7.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与大熊猫相比,竹子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8.在成都大熊猫基地,你可看到大熊猫滚动、嬉戏、抱膝酣睡的样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游客能看到竹林里远近不同的大熊猫,主要是靠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调节B.游客的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听觉的产生与大脑皮层有关C.看到大熊猫笨拙爬树的惊险动作时,游客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只是激素调节的结果D.大熊猫们精彩的表演使观众的情绪起起伏伏,这属于复杂(条件)反射【答案】7.D8.C【知识点】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解析】(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7.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大熊猫是哺乳动物,竹子是植物。可见,与大熊猫相比,竹子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8.A.人的眼能够看清楚较近和较远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因此游客能看到竹林里远近不同的大熊猫,主要是靠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调节,A不符合题意。B.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游客的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听觉的产生与大脑皮层有关,B不符合题意。C.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因此看到大熊猫笨拙爬树的惊险动作时,游客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结果,C符合题意。D.人通过长期生活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反射叫复杂(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因此精彩的表演使观众的情绪起伏,这属于复杂(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2024九下·谷城模拟)“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其中“结构与功能观”是基本内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心脏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B.蝗虫有外骨骼——利于保持体温恒定C.肺泡壁一层扁平上皮细胞——利于气体交换D.鸟体内有气囊结构——利于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答案】B【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解析】【解答】A、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脉之间、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A不符合题意。B.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变温动物,B符合题意。C.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C不符合题意。D.鸟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利于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10.(2024九下·谷城模拟)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时,映入眼帘的生物大多是植物或动物,其实,在你周围还有数不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关于这些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微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B.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人们常常谈“毒”色变,这说明病毒对人类有害无利D.真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真菌分裂成两个真菌【答案】B【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生殖;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解析】【解答】A.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的还有鞭毛和荚膜,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符合题意。C.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谈“病毒”就色变,其实病毒不光是对人类有害,它对人类生活也有有益的一面,不符合题意。D.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真菌主要是孢子生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11.(2024九下·谷城模拟)花生在我县广泛种植。花生的脂肪、蛋白质含量高,被誉为“植物肉”,它的种皮有深红色、浅红色等,这与其品种及种植的土壤有关。(1)花生生长在土壤中,它是由花的 (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2)花生植株的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经过 (填结构名称)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3)花生农田里的昆虫、田鼠等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具有促进 的作用。(4)种植花生也要合理密植。当花生种植密度为图中 时,既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又能相对减少 对有机物的损耗,利于提高产量。(5)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___。A.花生仁的深红色与浅红色 B.花生仁的大粒与小粒C.花生中植株的高茎与粗茎 D.花生植株的高茎与矮茎(6)如果将杂交新品鲁花9号(粒大)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果结出了小花生,这说明花生果实的大小也受 影响。(7)若将深红色种皮的花生种下去,得到的花生其种皮颜色既有深红色的,也有浅红色的。那么,子代花生的种皮为深红色的基因组成是 (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答案】(1)子房(2)筛管(3)物质循环(4)b2;呼吸作用(5)C(6)环境(7)DD或Dd【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1)子房经过传粉受精后,发育成植物的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将发育成植物的种子,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皮是珠被发育而成,胚是受精卵发育而成。所以花生生长在土壤中,它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2)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其中筛管运输有机物,所以花生植株的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经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3)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它们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可见,花生农田里的昆虫、田鼠等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具有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4)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故只有在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时,植物才能积累有机物。所以,由图二所示可知,当花生种植密度为b2时,既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又能相对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损耗,利于提高产量。(5)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花生仁的深红色与浅红色、花生仁的大粒与小粒、花生植株的高茎与矮茎都属于相对性状,花生植株的高茎与粗茎,不属于同一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如果将杂交新品鲁花9号(粒大)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果结出了小花生,可以看出花生果实的大小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7)将花生仁为深红色的花生种下去,得到的花生其花生仁既有深红色的,也有浅红色的,说明浅红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类型为dd,所以亲代的基因中一定含有d,又亲代为深红色,一定含有D,亲代的基因组成为Dd和Dd,遗传图解如下:所以子代深红色的基因型为DD或Dd。【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12.(2024九下·谷城模拟)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使青少年健康地成长,应加强营养和睡眠。(1)我们每天都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品,因为谷类食品中含有的 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图甲是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三类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中[D] 。(2)睡眠时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发生变化。图乙表示一个人在运动和睡眠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表示睡眠状态下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曲线是 。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图丙中[H] 内。(3)睡眠可以使许多器官、系统得到休息,是恢复精力和体力的过程,在提高记忆力、免疫力和稳定情绪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夜间睡眠时, 分泌的生长激素比白天高5~7倍,这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4)充足的睡眠是大脑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当血液流经脑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进入脑部细胞中的 内被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回到心脏的 (填图丙中序号),之后再随血液到达肺泡处,通过图丙中的 (填字母)过程排出体外。【答案】(1)糖类;小肠(2)A;脑干(3)垂体(4)线粒体;④;b【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激素调节【解析】【解答】(1)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葡糖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主要的食物是谷类、根茎类。图甲是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三类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图中D小肠。(2)曲线A肺容量变化小,呼吸频率较慢,呼吸深度较浅,表示睡眠状态时的呼吸状况;曲线B肺容量变化大,呼吸频率较快,呼吸深度较深,表示运动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所以,表示睡眠状态下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的曲线是A。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位于图丙中H脑干内。(3)生长激素一般由大脑垂体前叶分泌,夜间睡眠时,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比白天高5~7倍,这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4)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将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所以,当血液流经脑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进入脑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被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回到心脏的④右心房,之后再随血液到达肺泡处,通过图丙中的b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血液流经肺部后变成了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分析】图甲中:X代表淀粉的消化,Y代表蛋白质的消化,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图丙中: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时,④右心房。F大脑,G小脑,H脑干,a表示吸气,b表示呼气。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13.(2024九下·谷城模拟)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谷城南河自然保护区为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其水源涵养林,其中蕨类植物30科53属103种……被子植物147科663属1424种;野生脊椎动物277种,其中兽类67种,鸟类125种,爬行动物31种……鱼类33种。2022年8月,在湖北消失了115年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七子花群落,在南河自然保护区发现。(1)森林生态系统是由生活在这里的生物和 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统一整体。它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生态系统有“ ”之称。(2)资料中划线部分直观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3)七子花是一种高大乔木,树形好、花美,能广泛运用于城市园林绿化造景。为加大七子花的抢救保护力度,南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聘请国家专家对珍稀物种七子花进行扦插繁育,同时还可通过 进行有性繁殖。(4)生态好不好,生态公民,说了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所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5)生物兴趣小组在五月中旬进入南河自然保护区,对所调查研究的部分动物进行了分类,对动物进行分类主要依据是 。【答案】(1)环境;地球之肺(2)物种(3)种子(4)生态系统(5)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生态系统的类型;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解析】【解答】(1)森林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生活的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资料中划线部分描述了鸟类种类繁多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3)扦插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还可以通过种子繁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有性生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融合现象的生殖方式,比较高等的生物一般是有性生殖,因为这种生殖方式能够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无性生殖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是因为是母本的单性复制,所以后代不会出现变异,会引起遗传上的退化。因此有性生殖,能够获得亲代双方的遗传基因,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一种生物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又可以进行无性生殖,例如玉米和桃树等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的,为有性生殖,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3)图中的蚯蚓是环节动物,蝗虫是节肢动物,蜗牛是软体动物,喜鹊是鸟类,蜥蜴是爬行动物,松鼠是哺乳动物,根据繁殖方式不同,松鼠是胎生的,其余的都是卵生的。因此A是胎生;在卵生的动物中,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B是无脊椎动物,C是脊椎动物;蚯蚓和蝗虫身体都分节,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蜗牛身体不分节,D表示身体不分节;喜鹊体温恒定,蜥蜴是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E表示体温不恒定。14.(2024九下·谷城模拟)黄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不仅味道清爽,而且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着许多益处。无论是生吃、煮熟还是制作成汁,黄瓜都是一种优秀的食物选择。下图是谷山中学开展黄瓜栽培实践活动的流程图。据图回答。(1)图A中恒温箱的主要作用是为种子萌发提供 。(2)图B中移苗时带个土坨的作用是 。(3)观察测量叶片长度,需要长期观察。图C中为4月13日某叶片长度的测量值,请将上面柱状图图甲补充完整,用以了解4月份黄瓜叶的整体生长状况 。(4)图D为探究夏季晴朗的一天叶片淀粉含量变化的实验过程(注:淀粉为黄瓜植株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图乙表示24小时内黄瓜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曲线,表示呼吸作用的是曲线 ,由此可判断向脱色后的叶片滴加碘液后蓝色最明显的是 (填模轴的数字)点的叶片。(5)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细致的观察,以下观察结果,不能支持相应结论的是: 。a.观察到无论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病毒除外),都是由细胞构成,说明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b.观察草履虫运动,说明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c.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可以看到红细胞是单行移动,说明毛细血管内径很小。d.观察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减少,说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6)欲探究“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现提供:20片新鲜的黄瓜叶,两个带有橡皮塞的大玻璃瓶,带火星的细木条等。请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 。【答案】(1)适宜的温度(2)保护根毛(3)(4)2;18(5)bd(6)取两个大玻璃瓶,分别编号为甲和乙。在甲瓶中放入10片新鲜的黄瓜叶,并用黑布罩住,确保没有光照;在乙瓶中放入另外10片新鲜的黄瓜叶,不进行遮光处理。将两个瓶子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分别向两个瓶子中伸入带火星的细木条,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解析】【解答】(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图A中恒温箱使环境温度保持在30℃的主要作用是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2)移栽时带土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植物根毛,植物根尖成熟区着生有大量根毛,根毛细胞液泡大,细胞壁薄,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3)由图C可知,13日测得的叶片长度为7cm,将图甲补充完整如下:观察可以发现,4月植物叶片长度逐渐增长,说明黄瓜长势良好。(4)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而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因此,图乙中,图乙中曲线1代表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2代表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变化。由图可知,6点—18点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一直有有机物的积累,因此18点是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间。淀粉遇碘会变蓝,图D通过用碘液检测不同时间脱色后的叶片变蓝的程度,可以判断不同时间植物积累有机物的多少,由于18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因此18点的叶片是滴加碘液后蓝色最明显的。(5)a.除了病毒之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这个观察结果支持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的结论,a不符合题意。b.草履虫的运动表明了生物体具有活动能力,但并不能直接证明所有生物体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的反应通常被称为应激性,这需要通过更具体的实验来观察,比如观察草履虫对不同浓度的化学物质或光照的反应等。因此,这个观察结果不能全面地支持“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的结论,b符合题意。c.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可以看到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通常是单行移动的,这是因为毛细血管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这个观察结果支持了“毛细血管内径很小”的结论,c不符合题意。d.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机物减少,是因为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了有机物。因此,这个观察结果只能说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而不能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6)根据对照实验设计原则,为了探究“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实验:取两个大玻璃瓶,分别编号为甲和乙。在甲瓶中放入10片新鲜的黄瓜叶,并用黑布罩住,确保没有光照;在乙瓶中放入另外10片新鲜的黄瓜叶,不进行遮光处理。将两个瓶子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分别向两个瓶子中伸入带火星的细木条,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如果甲瓶中的木条不燃烧,而乙瓶中的木条复燃,说明乙瓶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则说明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当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留下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3)植物的移栽成活的关键:带土移栽保护根毛,以维持植物的吸收作用;阴雨天气移栽、适量剪掉部分枝叶,减少蒸腾作用。移栽成活后,可以通过测量叶片的长度检测植物的生长状况,如图甲。(4)植物光合作用需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因此,图乙中曲线1代表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曲线2代表植物呼吸作用强度。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 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一模考试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