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真题】四川省达州市2025年中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2025·达州).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不符合健康认知的是( )A.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快B.长期使用抗生素,可预防感冒C.摄入营养物质的种类要齐全,量要合适D.遇到挫折时,可向朋友、老师、家长寻求帮助【答案】B【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解析】【解答】A、适当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快利于心理健康,符合健康认知,A 正确。B、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对病毒引起的感冒无效。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细菌抗药性增强等问题,不能预防感冒,不符合健康认知,B 错误。C、摄入营养物质种类齐全、量合适,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需要,符合健康认知,C 正确。D、遇到挫折向朋友、老师、家长寻求帮助,利于心理疏解,保持心理健康,符合健康认知,D 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2.(2025·达州).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生命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C.央视春晚上,扭秧歌的机器人是生物D.人体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特征;排泄及其途径;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解析】【解答】A、根据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上的条件(如原始海洋、高温、闪电等)为有机物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这些有机物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地球上有形成生命的可能,但不一定能形成生命,A不符合题意。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之一,但并非唯一证据。分子生物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也提供了大量关于生物进化的证据,B不符合题意。C、生物的定义包括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对环境作出反应等特征。机器人虽然可以模仿人的行为,但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繁殖等,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C不符合题意。D、人体通过排尿(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出汗(排出少量尿素、无机盐等)和呼出气体(排出二氧化碳)等方式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3.(2025·达州)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循环流动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D.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答案】D【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析】【解答】A、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如阳光、水、空气等)和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不符合题意;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以循环,而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不符合题意;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平衡会被破坏,不符合题意;D、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因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丧失、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受到破坏。4.(2025·达州)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葫芦藓和图二蘑菇通过孢子繁殖后代B.图三中M 可表示:无性生殖、变态发育C.图四中的④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D.嫁接时,应使图五中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解析】【解答】A、 图一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图二蘑菇属于真菌,苔藓植物和真菌都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 A正确;B、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昆虫和青蛙的发育都属于变态发育;但昆虫和青蛙的生殖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而不是无性生殖 ,所以M不能表示无性生殖,B错误;C、 图四是鸟卵的结构,其中④是胚盘,胚盘内有细胞核,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 , C正确;D、 图五是嫁接的结构,①是接穗,②是砧木,嫁接时,应使①接穗和②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确保接穗成活 , 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图三:M表示昆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图四:①卵黄膜,②系带,③卵白,④胚盘;图五:①接穗,②砧木。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5.(2025·达州)下图是植物体的某些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幼根的生长只与图一中的b有关B.图三中的①和②由图二中的f发育而来C.水和无机盐通过图三②中的导管运输D.图四中的⑥发育成图三中的③【答案】A【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解析】【解答】A、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c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b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并非只与b有关,A错误。B、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所以图三中的①叶和②茎由图二中的f胚芽发育而来,B正确。C、图三中②是茎,茎中的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所以水和无机盐通过图三②茎中的导管运输,C正确。D、图四中⑥是芽原基,图三中③是侧芽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所以图四中的⑥芽原基发育成图三中的③侧芽,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图一中: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图二中: e胚轴、f胚芽、g胚根、h子叶、j种皮。图三中: ①叶、②茎、③芽(侧芽)。图四中: ④幼叶、⑤芽轴、⑥芽原基。6.(2025·达州)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其注射的疫苗和免疫类型分别属于(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答案】A【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和抗体【解析】【解答】抗原是指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卡介苗是减毒或无毒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卡介苗属于抗原。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接种卡介苗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只对结核杆菌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A。【分析】(1)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2)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7.(2025·达州)某同学用显微镜(图一)观察动植物细胞后,绘制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如图二甲、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成像模糊时,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一中的④B.图二中的e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C.图二中的d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解析】【解答】A、在显微镜的结构中,②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显微镜成像模糊时,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一中的②细准焦螺旋,而不是④反光镜,A错误;B、图二中,e是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色素等;而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能量,B错误;C、图二中,d是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正确;D、生理盐水的浓度与动物细胞内液的浓度相近,故在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而清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不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图一中: 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转换器,④反光镜。图二中:a细胞壁,b细胞膜,c叶绿体,d细胞核,e液泡,f细胞质。(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2)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8.(2025·达州)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蚯蚓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灵活B.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利于气体交换C.根尖成熟区着生大量根毛,利于吸收有机物D.种子表面有一层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更加灵活,转向方便,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A正确;B、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这种薄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B正确;C、根尖成熟区着生大量根毛,根毛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不是有机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 ),C错误;D、种子表面的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使胚免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每一种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二、综合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9.(2025·达州)下图是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及关系示意图(a、b为过程,①②③④为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②代表不同的组织,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有明显不同,这是细胞【b】 的结果。(2)图中的③与人的心脏同属于 结构层次。③内有多粒种子,说明子房中有多个 。(3)番茄果实丰收后,请你从降低呼吸作用强度的角度思考,建议果农怎样储存番茄果实: (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分化(2)器官;胚珠(3)降低温度(或降低氧气浓度)【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动物体的器官;植物体的器官【解析】【解答】(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图中b过程使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出现明显不同,形成不同组织,所以b是细胞分化过程 。(2)图中的③果实是由多种组织构成,能行使一定功能,与人的心脏一样,都属于器官结构层次。果实中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③内有多粒种子,说明子房中有多个胚珠。(3)从降低呼吸作用强度的角度考虑,储存番茄果实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降低温度:低温环境能抑制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从而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如将番茄放在冰箱冷藏。②降低氧气浓度:减少氧气含量,能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例如可以采用气调包装,降低包装内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番茄的呼吸作用。【分析】图中:①是细胞层次,②是组织层次,③果实是器官层次,④番茄植株是个体层次;a是细胞分裂,b是细胞分化。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10.(2025·达州)大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大米来自稻谷。育种专家通过选用抗虫野生稻(抗虫稻)和不抗虫栽种稻(感虫稻)进行杂交,最终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稻(如图一),图二为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相关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小题(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1)水稻的抗虫和感虫是一对相对性状,由DNA 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填图二中的序号)控制。(2)根据图一判断 (选填“抗虫”或“感虫”)是隐性性状。(3)图一中子二代出现抗虫稻的概率是 ,其基因组成是下图中的 (填序号)。(4)育种专家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抗虫稻是 (选填“人工”或“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1)③(2)感虫(3)3/4;①③(4)人工【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人工选择【解析】【解答】(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图二中①染色体、②DNA、③基因。所以水稻的抗虫和感虫这对相对性状,由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③基因控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一代中3、4都表现为抗虫稻,其后代子二代中6表现为抗虫稻,7表现为感虫稻。遗传图谱如图:由此可判断出,抗虫是显性性状,感虫是隐性性状。(3)由以上遗传图谱分析可知,子二代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是AA:Aa: aa=1: 2: 1,其中AA和Aa都表现为抗虫稻,所以子二代出现抗虫稻的概率是3/4,其基因组成是图中的①③。(4)育种专家通过选用抗虫野生稻(抗虫稻)和不抗虫栽种稻(感虫稻)进行杂交,最终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稻,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3)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11.(2025·达州)达州市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种植了大量辣椒植株,并研究了有关辣椒植株的生理活动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若图一表示辣椒叶片进行的光合作用示意图,①②③代表不同的物质,其中③代表的是 。(2)辣椒植株根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 作用散失到环境中,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3)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BR(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光合速率有影响。于是,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探究了BR浓度对辣椒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具体实验操作如下:a.选取形态、大小等相同的辣椒植株平均分成5组;b.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 BR 溶液;c.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光合速率的结果如图二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②描述图二中BR 浓度变化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③根据图二,建议农民可喷施浓度为 mg·L- 左右的BR溶液,以提高辣椒产量。【答案】(1)有机物(2)蒸腾(3)BR浓度;BR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BR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加快,当BR浓度超过0.50 mg·L- 后,光合速率反而下降;0.50【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解析】【解答】(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叶片中的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叶脉向下输送到茎和根,故③为有机物。(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辣椒植株根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3)①本实验旨在探究BR浓度对植物光合速率有影响。因此,实验的变量是BR浓度,通过改变BR浓度的高低,观察植物的光合速率的变化。②据图2可知,BR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BR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加快,当BR浓度超过 mg·L- 后,光合速率反而下降。③根据实验结果,BR浓度0.50 mg·L- 是实验中光合速率最高点,因此建议农民可喷施浓度为0.50 mg·L- 左右的BR溶液,以提高辣椒产量。【分析】图一中,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 气,③为有机物。(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2)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1 / 1【中考真题】四川省达州市2025年中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2025·达州).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列不符合健康认知的是( )A.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快B.长期使用抗生素,可预防感冒C.摄入营养物质的种类要齐全,量要合适D.遇到挫折时,可向朋友、老师、家长寻求帮助2.(2025·达州).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生命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C.央视春晚上,扭秧歌的机器人是生物D.人体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3.(2025·达州)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循环流动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D.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4.(2025·达州)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葫芦藓和图二蘑菇通过孢子繁殖后代B.图三中M 可表示:无性生殖、变态发育C.图四中的④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D.嫁接时,应使图五中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5.(2025·达州)下图是植物体的某些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幼根的生长只与图一中的b有关B.图三中的①和②由图二中的f发育而来C.水和无机盐通过图三②中的导管运输D.图四中的⑥发育成图三中的③6.(2025·达州)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其注射的疫苗和免疫类型分别属于(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7.(2025·达州)某同学用显微镜(图一)观察动植物细胞后,绘制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如图二甲、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成像模糊时,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一中的④B.图二中的e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C.图二中的d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8.(2025·达州)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蚯蚓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灵活B.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利于气体交换C.根尖成熟区着生大量根毛,利于吸收有机物D.种子表面有一层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二、综合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9.(2025·达州)下图是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及关系示意图(a、b为过程,①②③④为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②代表不同的组织,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有明显不同,这是细胞【b】 的结果。(2)图中的③与人的心脏同属于 结构层次。③内有多粒种子,说明子房中有多个 。(3)番茄果实丰收后,请你从降低呼吸作用强度的角度思考,建议果农怎样储存番茄果实: (答出一点即可)。10.(2025·达州)大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大米来自稻谷。育种专家通过选用抗虫野生稻(抗虫稻)和不抗虫栽种稻(感虫稻)进行杂交,最终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稻(如图一),图二为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相关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小题(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1)水稻的抗虫和感虫是一对相对性状,由DNA 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填图二中的序号)控制。(2)根据图一判断 (选填“抗虫”或“感虫”)是隐性性状。(3)图一中子二代出现抗虫稻的概率是 ,其基因组成是下图中的 (填序号)。(4)育种专家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抗虫稻是 (选填“人工”或“自然”)选择的结果。11.(2025·达州)达州市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种植了大量辣椒植株,并研究了有关辣椒植株的生理活动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若图一表示辣椒叶片进行的光合作用示意图,①②③代表不同的物质,其中③代表的是 。(2)辣椒植株根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 作用散失到环境中,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3)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BR(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光合速率有影响。于是,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探究了BR浓度对辣椒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具体实验操作如下:a.选取形态、大小等相同的辣椒植株平均分成5组;b.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 BR 溶液;c.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光合速率的结果如图二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②描述图二中BR 浓度变化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③根据图二,建议农民可喷施浓度为 mg·L- 左右的BR溶液,以提高辣椒产量。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解析】【解答】A、适当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快利于心理健康,符合健康认知,A 正确。B、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对病毒引起的感冒无效。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细菌抗药性增强等问题,不能预防感冒,不符合健康认知,B 错误。C、摄入营养物质种类齐全、量合适,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需要,符合健康认知,C 正确。D、遇到挫折向朋友、老师、家长寻求帮助,利于心理疏解,保持心理健康,符合健康认知,D 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2.【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特征;排泄及其途径;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解析】【解答】A、根据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上的条件(如原始海洋、高温、闪电等)为有机物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这些有机物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地球上有形成生命的可能,但不一定能形成生命,A不符合题意。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之一,但并非唯一证据。分子生物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也提供了大量关于生物进化的证据,B不符合题意。C、生物的定义包括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对环境作出反应等特征。机器人虽然可以模仿人的行为,但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繁殖等,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C不符合题意。D、人体通过排尿(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出汗(排出少量尿素、无机盐等)和呼出气体(排出二氧化碳)等方式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3.【答案】D【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析】【解答】A、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如阳光、水、空气等)和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不符合题意;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以循环,而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不符合题意;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平衡会被破坏,不符合题意;D、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因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4)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丧失、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受到破坏。4.【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解析】【解答】A、 图一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图二蘑菇属于真菌,苔藓植物和真菌都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 , A正确;B、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昆虫和青蛙的发育都属于变态发育;但昆虫和青蛙的生殖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而不是无性生殖 ,所以M不能表示无性生殖,B错误;C、 图四是鸟卵的结构,其中④是胚盘,胚盘内有细胞核,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 , C正确;D、 图五是嫁接的结构,①是接穗,②是砧木,嫁接时,应使①接穗和②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确保接穗成活 , D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图三:M表示昆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图四:①卵黄膜,②系带,③卵白,④胚盘;图五:①接穗,②砧木。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5.【答案】A【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解析】【解答】A、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c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b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并非只与b有关,A错误。B、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所以图三中的①叶和②茎由图二中的f胚芽发育而来,B正确。C、图三中②是茎,茎中的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所以水和无机盐通过图三②茎中的导管运输,C正确。D、图四中⑥是芽原基,图三中③是侧芽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所以图四中的⑥芽原基发育成图三中的③侧芽,D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图一中: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图二中: e胚轴、f胚芽、g胚根、h子叶、j种皮。图三中: ①叶、②茎、③芽(侧芽)。图四中: ④幼叶、⑤芽轴、⑥芽原基。6.【答案】A【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和抗体【解析】【解答】抗原是指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 ,卡介苗是减毒或无毒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卡介苗属于抗原。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接种卡介苗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只对结核杆菌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A。【分析】(1)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2)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7.【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解析】【解答】A、在显微镜的结构中,②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显微镜成像模糊时,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一中的②细准焦螺旋,而不是④反光镜,A错误;B、图二中,e是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色素等;而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能量,B错误;C、图二中,d是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正确;D、生理盐水的浓度与动物细胞内液的浓度相近,故在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而清水会使细胞吸水涨破,不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图一中: 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转换器,④反光镜。图二中:a细胞壁,b细胞膜,c叶绿体,d细胞核,e液泡,f细胞质。(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2)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8.【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解析】【解答】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更加灵活,转向方便,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A正确;B、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这种薄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B正确;C、根尖成熟区着生大量根毛,根毛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不是有机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 ),C错误;D、种子表面的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使胚免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D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每一种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如: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9.【答案】(1)分化(2)器官;胚珠(3)降低温度(或降低氧气浓度)【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动物体的器官;植物体的器官【解析】【解答】(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图中b过程使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出现明显不同,形成不同组织,所以b是细胞分化过程 。(2)图中的③果实是由多种组织构成,能行使一定功能,与人的心脏一样,都属于器官结构层次。果实中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③内有多粒种子,说明子房中有多个胚珠。(3)从降低呼吸作用强度的角度考虑,储存番茄果实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降低温度:低温环境能抑制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从而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如将番茄放在冰箱冷藏。②降低氧气浓度:减少氧气含量,能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例如可以采用气调包装,降低包装内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番茄的呼吸作用。【分析】图中:①是细胞层次,②是组织层次,③果实是器官层次,④番茄植株是个体层次;a是细胞分裂,b是细胞分化。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10.【答案】(1)③(2)感虫(3)3/4;①③(4)人工【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人工选择【解析】【解答】(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图二中①染色体、②DNA、③基因。所以水稻的抗虫和感虫这对相对性状,由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③基因控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一代中3、4都表现为抗虫稻,其后代子二代中6表现为抗虫稻,7表现为感虫稻。遗传图谱如图:由此可判断出,抗虫是显性性状,感虫是隐性性状。(3)由以上遗传图谱分析可知,子二代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是AA:Aa: aa=1: 2: 1,其中AA和Aa都表现为抗虫稻,所以子二代出现抗虫稻的概率是3/4,其基因组成是图中的①③。(4)育种专家通过选用抗虫野生稻(抗虫稻)和不抗虫栽种稻(感虫稻)进行杂交,最终获得稳定遗传的抗虫稻,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3)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11.【答案】(1)有机物(2)蒸腾(3)BR浓度;BR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BR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加快,当BR浓度超过0.50 mg·L- 后,光合速率反而下降;0.50【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解析】【解答】(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叶片中的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叶脉向下输送到茎和根,故③为有机物。(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辣椒植株根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3)①本实验旨在探究BR浓度对植物光合速率有影响。因此,实验的变量是BR浓度,通过改变BR浓度的高低,观察植物的光合速率的变化。②据图2可知,BR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BR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加快,当BR浓度超过 mg·L- 后,光合速率反而下降。③根据实验结果,BR浓度0.50 mg·L- 是实验中光合速率最高点,因此建议农民可喷施浓度为0.50 mg·L- 左右的BR溶液,以提高辣椒产量。【分析】图一中,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 气,③为有机物。(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2)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真题】四川省达州市2025年中考生物试题(学生版).docx 【中考真题】四川省达州市2025年中考生物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