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五章学情评估题序 1 2 3 4 5 6 7 8 9答案题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欧班列作为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间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是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右图示意2014年—2022年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图文材料可反映出中欧班列( )A.速度越来越快 B.运费越来越贵C.运量越来越多 D.运距越来越长2.中欧班列对沿线各国的主要影响是( )A.方便人们出行 B.加强经贸往来C.保护生态环境 D.提高旅游收入鲜食玉米是人们餐桌上的新宠。云南省芒市的鲜食玉米因可全年供应,受到国内市场青睐。下面为我国鲜食玉米主要产区及上市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我国东部地区鲜食玉米上市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地势高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4.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是芒市鲜食玉米的销售旺季,原因是该时段的鲜食玉米( )A.口感品质最佳 B.市场稀缺度高C.销售价格最低 D.种植省份最多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人员开发并推广了“虾稻共作”生产模式,该生产模式是指在同一稻田中同时种植水稻和养殖小龙虾的生产方式(见下表)。据此完成5~7题。月份 10月至次年3月 4 5 6 7 8 9虾稻 共作 休耕 整田、插秧;投放虾苗、生长 水稻生长;6月底至7月初捕捞成虾 收割 水稻5.该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6.10月至次年3月,当地休耕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休养生息 B.增加土壤肥力 C.寒冷不宜耕作 D.防止水土流失7.与单一水稻种植相比,“虾稻共作”生产模式的优势有( )①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②提高机械化水平③改善稻田生态环境 ④增加就业机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农业气象灾害。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叫初霜冻,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它们对农作物的影响都较大。读我国部分地区的霜冻期示意图,完成8~9题。8.下列关于霜冻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终霜冻期,水稻成熟受到影响B.青藏高原全年霜冻,农作物无法生长C.华北地区初霜冻期,小麦播种受到影响D.雷州半岛全年无霜冻,是苹果、梨等果树的理想种植区9.图中M地区霜冻时间较长,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云贵高原 B.江淮地区 C.四川盆地 D.东北地区单线全自动化流水线虾皮加工船的投用,将海鲜加工厂搬到了海上,体现了我国科技的进步。右图示意该类渔船,据此完成10~11题。10.与传统海鲜加工厂相比,该类加工船的优势有( )①加工成本更高 ②产品质量更高③市场条件更广阔 ④原料运输成本更低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11.该类加工船的成功下水,得益于我国( )A.渔业资源丰富 B.劳动力充足C.高新技术发展迅猛 D.海运交通愈加便利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兴强劲动能。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规模居世界之首。右图示意我国各地新能源汽车用户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完成12~13题。12.影响各地新能源汽车用户占全国的比重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资源分布 C.地形地势 D.个人喜好13.与华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是( )A.消费市场广阔 B.国家政策优惠C.劳动力丰富廉价 D.汽车工业基础好运行在横断山区的5633/5634次列车,往返于成昆铁路普雄和攀枝花之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慢火车”。该列车14号车厢被改造为运载家禽、牲畜的专用车厢,且不收取额外费用。右图示意成昆铁路及复线。据此完成14~16题。14.成昆铁路经过的桥梁、隧道众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城镇15.14号车厢被改造为运载家禽牲畜的专用车厢,主要是为了( )①改善列车车厢环境 ②便于家禽牲畜的运输③提升列车运输速度 ④降低列车运行成本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与成昆铁路相比,成昆复线曼滩至喜德西的建设中采用“裁弯取直”是为了( )A.缩短通行时间 B.降低修建的难度C.增加运输运量 D.增加交通运输方式2024年12月23日至27日,受某种气象灾害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明显大风降温天气,气温普遍下降6-10℃,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北部、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12℃以上,28日前后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长江中下游一带。据此完成17~18题。17.材料中“某种气象灾害”指的是( )A.干旱 B.地震 C.台风 D.寒潮18.材料中描述的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带来雨雪,居民出行受影响 ②减轻虫害,利于来年农业发展③造成地面震动,使房屋倒塌 ④诱发干旱,造成农民收入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19.下图示意规划中的京台高铁路线以及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京台高铁起于北京,经甲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跨过丙________海峡到达台湾省,其总体走向是______________。(2)京台高铁在乙段穿越的隧道较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平潭海峡所处位置是世界上著名的风暴潮海域之一,具有风大、浪高、水深、流急等特点,被称为“建桥禁区”。为此,大桥选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建造。(3)与其他陆地桥梁相比,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建造面临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点即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能够建成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4)大多数专家认为:要在丙海峡中段建造铁路,修建海底隧道比修建跨海大桥要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点即可)20.关注粮食安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大局,建设国家高标准农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到2020年,我国已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材料二:图1为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图2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示意图。(1)图2中,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位于图1中____________主产区,其主要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由于纬度________,该区域农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_________。(2)黄淮海平原主产区主要包括冀、鲁、________(省级行政区简称)等省份,这里的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也非常大,请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从自然环境方面分析其规模大的有利条件。2024年3月9日,某位全国政协委员带来关于农田生态系统建设方面的提案:守好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3)请结合我国国情,从人口和土地资源现状等方面分析我国“守好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原因。由“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转变:“过去防治病虫害,一个人一天最多能给10亩地打药,现在一架植保无人机一天能给700亩地打药,而且喷洒精准、操控便利、节药效果明显。”(4)通过上述材料,简要分析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除了“喷洒精准、操控便利、节药效果明显”等优点外,在农业生产中还有哪些好处。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态密码”:水稻、蔬菜、瓜果等生产过程产生的农田退水俗称“肥水”,其中的肥料溶解水、秸秆浸泡水、土壤浸泡水等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等元素,但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5)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农田退水的治理献计献策。21.在2025年春节晚会上,机器人的精彩表演吸引了众多目光,它们的灵动展示不仅体现了科技的魅力,也反映出我国机器人工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同时我国国内工业机器人制造产业也处于快速发展期。右图示意我国主要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分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分布________(均匀/集中),主要位于我国____________地区。(2)我国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的背景有:________加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必须依靠________发展,带动现代制造业产业升级,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3)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请从地理角度分析中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4)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请你畅想一下,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对我国的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答案一、1.C 2.B 3.C 4.B5.D 点拨:读表格可知,4-5月插秧,8-9月收割水稻,10月至次年3月休耕,因此该地区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D正确。6.C 7.B 8.C9.D 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区霜冻期比西藏大部分地区短,比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霜冻期长,说明该地区热量条件比华北地区差,纬度比华北地区高,结合所给选项推断可能是东北地区,D正确,A、B、C错误。10.D 11.C 12.A 13.D14.B 点拨:成昆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克服山川河谷地带的高差和适应复杂的地形地貌环境,不得不建设众多桥梁和隧道,体现了地形是影响成昆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15.A 16.A 17.D 18.A二、19.(1)华北平原;台湾;西北—东南走向(2)地形比较崎岖,山地、丘陵比重大(3)风大、浪高、水深流急等(任写两点即可);高新技术产业(4)台湾海峡多台风天气,海底隧道可以减少台风等灾害对运输的影响,利于海上船只的航行;我国海底隧道建设技术成熟;等等(任写两点即可)20.(1)东北平原;旱地;高;一年一熟(2)豫;有利条件:平原地形,土地平整,易于集中连片;有河流灌溉,土壤肥沃。(3)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耕地少,难以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4)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5)农田退水进行调蓄净化后排放;建设肥水收集调蓄池,实现雨季肥水不下河,旱季回用于农田灌溉,养分循环利用。21.(1)集中;东部沿海(2)老龄化;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3)交通条件、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水平较低;市场需求有限;资金短缺。(4)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对我国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工业布局方面: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东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带动中西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催生新兴产业集群,在机器人研发、生产集中区域形成产业集群,吸引相关企业和人才聚集,优化工业布局。经济发展方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如机器人研发、维护、编程等,缓解就业压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