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学情评估题序 1 2 3 4 5 6 7 8 9答案题序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中国重要资源相关信息表,完成1~3题。1.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资源 B.耕地资源C.森林资源 D.水资源2.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总量丰富,无需节约C.类型齐全,无需节约 D.各类资源分布均匀且丰富3.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B.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D.矿产—南方多有色金属,北方多煤、铁、石油读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完成4~6题。4.下列地区中,风能最欠缺的是( )A.北京 B.重庆C.台湾 D.内蒙古5.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 B.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C.人口密集,需求量大 D.经济发达,资金雄厚6.海上风电的优点是( )A.投资成本低B.可以解决西部地区能源不足的问题C.海面没有遮挡物,风力足D.稳定可靠,可大规模开发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如下表所示)。读表,完成7~8题。7.在本次公布的全国主要地类数据中,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园地 D.草地8.下列关于本次全国主要地类数据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B.我国农业用地类型多样C.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已经完全被开发为可利用土地D.我国耕地面积较少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应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读图,完成9~11题。9.长芦盐场濒临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C.东海 D.南海10.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下列不属于海洋资源的是( )A.海盐 B.沿海农田 C.海洋矿产 D.海洋渔场11.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实行休渔制度 B.合理开采石油C.合理开发海上风电 D.污水直接排海读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图,完成12~13题。12.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符的是( )A.丰水带与多水带分界线 B.多水带与平水带分界线C.平水带与少水带分界线 D.少水带与缺水带分界线13.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大致是( )A.东北多,西南少 B.西部多,东部少C.东南多,西北少 D.北方多,南方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对一条河流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其水资源量的40%。下面为某年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图,据此完成14~16题。14.西北诸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偏高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发达 B.气候干旱,降水少C.节水技术发达 D.生产生活需水量大15.黄河流域区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气候干旱 ②河流流量较小③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④农业灌溉用水量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为降低黄河流域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可利用长江开展( )A.节约用水 B.人工降水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引汉济渭工程将汉江水引入渭河,其输水隧洞穿越秦岭,沿线山体岩石坚硬,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极大。右面为引汉济渭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17.下列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差异,正确的是( )A.汉江水量季节变化比渭河大B.汉江径流量小,渭河径流量大C.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D.汉江的含沙量比渭河大18.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水污染 B.减少水土流失C.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D.缓解水资源短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下图示意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和我国水资源、耕地资源南北方占全国总量的情况。(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严重缺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地区。(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___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___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_________(合理/不合理)。(4)天津市缺水现象严重,为缓解该市的缺水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20.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华北平原中东部低湿地盐碱化严重,很多地方都是中低产田,小麦亩产低于50公斤。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治理该平原低湿盐碱地的“鱼塘-台田”模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依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聚在土壤表层的过程。土壤盐碱化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密切关系。地势低洼处,降水或大水漫灌,使得地下水位上升,离地表较近,易发生土壤盐碱化。下图示意土壤盐碱化形成过程。(1)依据图文材料,说明土壤盐碱化的形成过程,完成框图内容。降水、大水漫灌 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______ 地下水中的盐分易上升到地表 水分________ 盐分积聚于______ 华北平原水盐运动规律是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华北平原盐碱化春季比夏季更严重。(2)分析华北平原土壤表层盐分春季高于夏季的自然原因,完成框图内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华北平原中东部低湿地通过采用“鱼塘-台田”治理模式(下图),既改良了低湿盐碱地中低产田,又减轻了土壤盐碱化、风沙、洪涝、干旱等危害。“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台田里种植果、粮、棉、菜、饲料作物和饲养畜禽,在台田坡面上植树种草。(3)该平原的“鱼塘—台田”模式在防御自然灾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鱼塘春季可作为灌溉水源,减轻________;夏季发挥蓄洪功能,治理低洼地________。台田能够增大地下水与地表的距离,缓解______________;在台田坡面上植树种草,可以减轻________的侵袭。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储量丰富、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分布极不平衡,北多南少,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山西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且煤质最好。材料二: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山西省自被确定为国家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后,毅然摘下“煤老大”的帽子,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打造新型能源基地,坚定担当起“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使命。材料三:下面为中国主要煤矿分布示意图。(1)在图中描出山西省的轮廓。(2)根据属性特征,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是山西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我国煤炭资源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山西省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哪些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1.A 2.A 3.D 4.B 5.A 6.C 7.B 8.C 9.A10.B 11.D 12.B 13.C 14.B 15.B 16.D 17.C18.D二、19.(1)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2)空间;华北;西北(3)多;少;不合理 (4)一水多用;随时关上水龙头,杜绝浪费;修建水利工程;等等(任写一点即可)20.(1)上升;蒸发;地表(2)少;增加;多;减少(3)干旱;洪涝;土壤盐碱化;风沙21.(1)略。(2)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储量丰富、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分布极不均衡,北多南少(3)减少煤炭资源的开采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大气污染等。(4)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利用清洁能源;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