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十章 西半球的国家 | 第二节 | 第1课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巴西学习目标运用地图,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实例,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概况,描述其人口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认识巴西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影响。新课导入思考:阿拉瓜亚豚为何是粉色的?生活的水域为何是浑浊的?阿拉瓜亚豚,是生活在巴西阿拉瓜亚河流域的动物之一,它长着流线型的身体,在浑浊却充满生机的河水中自在穿梭,用敏锐的声呐探寻美味的鱼儿。该物种已在地球上生存约两百万年,可如今数量仅存约1500只。范围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世界第五)的国家,其面积几乎占南美洲面积的一半。1.半球位置全部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一、地理位置2.纬度位置一、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赤道穿过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赤道30°S40°W70°W3.海陆位置一、地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北、西、南三面与等多个国家接壤海路兼备二、自然环境特征阅读地图并找出巴西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西北部东南部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西北部为亚马孙平原,东南部为巴西高原东南高、西北低1.地形特征二、自然环境特征西起安第斯山脉,东至大西洋,南北介于巴西高原与圭亚那高原之间,面积约560万km2,由亚马孙河冲积形成,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二、自然环境特征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介于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海拔600~800米,地面起伏平缓,向西、北倾斜。巴西高原二、自然环境特征2.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三、自然环境特征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南部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以热带气候为主二、自然环境特征3.河流该河自西向东流,注入大西洋;流经巴西西北部,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二长河,流域内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河二、自然环境特征阅读地图及资料,归纳巴西亚马孙河的河流特征。★河流名称 长度(千米) 流量(米 /秒) 流域面积(万千米 )亚马孙河 6480 69300 700尼罗河 6670 840 290长江 6300 9600 180密西西比河 6020 5800 322流程长,流域面积广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水能资源丰富,航运价值小二、自然环境特征思考:亚马孙河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但为什么航运价值低?★支流众多,河网密度,开发难度大人口和城市稀少,运输需求小二、自然环境特征思考: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沛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水量大北、西、南三面地势高,集水面积广二、自然环境特征(拓展)思考:亚马孙河干流没有修建跨河大桥的原因。★干流径流量大,河道宽且洪水期易淹没周边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河边附近的土壤松软,河流频繁改道周边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城市稀少,运输需求小二、自然环境特征(拓展)伊泰普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上,是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具有供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及改善生态等综合效益。三、人口和城市1.人口数量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人口数量多,居世界第五,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三、人口和城市2.种族构成种族构成复杂,混血种人数量众多,约占总人口的2/5三、人口和城市思考:为什么巴西有那么多混血种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白种人)非洲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巴西(黑种人)原住民印第安人(黄种人)混血种人通 婚课本P100活动: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其影响活动是从欧洲传到巴西的节日。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举行隆重的游行活动,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地狂欢。狂欢节课本P100活动: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其影响活动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不论在巴西的街头还是海滩,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青年在踢足球。足球课本P100活动: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其影响活动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结合。巴西各大城市都有不少桑巴舞学校,民间还有桑巴舞协会。桑巴舞课本P100活动: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其影响活动2.你对巴西的多元文化有哪些印象?受以下同学的启发,谈谈你对巴西文化的看法。提高国家知名度我最喜欢巴西足球队。我就是通过足球认识巴西的。巴西的狂欢节太有趣了!世界各地游客都愿意前往观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一定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加强与各国的文化交流三、人口和城市读图,试着分析巴西的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三、人口和城市读图,试着分析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气候比较温和湿润沿海平原,地形平坦沿海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矿产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经济发达开发历史悠久等三、人口和城市3.重要城市建城于1960年4月,是巴西的新首都、政治中心,现已成为仅次于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巴西第三大城市,是当今世界“最年轻”的首都。巴西利亚三、人口和城市3.重要城市曾是巴西的首都,位于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已成为仅次于圣保罗的巴西第二大城市,拥有全国最大进口港,是全国经济中心、交通中心。里约热内卢三、人口和城市3.重要城市是巴西最大的城市,也是南美洲最大最繁华最富裕的城市,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是巴西的工业、金融、商业、文化和交通中心。圣保罗三、人口和城市1960年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巴西利亚。思考:巴西为什么要将首都迁到巴西利亚?★促进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均衡发展,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缓解东南部沿海大城市的环境压力新首都地处巴西高原,气候凉爽地形平坦,适宜修建大规模城市保障国家安全四、课堂总结巴西自然环境位置人文环境地形河流气候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跨南、北半球,全部位于西半球南美洲(拉丁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大部分位于热带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长河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混血种人多,通用语言:葡萄牙语狂欢节、足球、桑巴舞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早人口分布人种语言多元文化五、课堂检测狂欢节是欧洲的节日,后传到巴西。狂欢节期间举行游行、演出等庆祝活动是巴西各地的传统,其中里约热内卢狂欢节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被称为“地球上最盛大的表演”。2024年狂欢节在2月10日至13日举行。读巴西简图(图1)和巴西人种构成图(图2),完成1~2题。 1.狂欢节反映出巴西文化具有的特征是( )A.东西方兼容B.深受美国文化影响C.受犹太教影响大D.多元性特征显著五、课堂检测狂欢节是欧洲的节日,后传到巴西。狂欢节期间举行游行、演出等庆祝活动是巴西各地的传统,其中里约热内卢狂欢节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被称为“地球上最盛大的表演”。2024年狂欢节在2月10日至13日举行。读巴西简图(图1)和巴西人种构成图(图2),完成1~2题。2.里约热内卢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狂欢节期间,里约热内卢( )A.正值干季,昼长夜短B.正值湿季,昼短夜长C.正值湿季,昼长夜短D.正值干季,昼短夜长 六、课堂检测巴西是南美洲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截至2022年底,巴西总人口2.03亿。巴西的人种复杂,在其2.03亿的总人口中,白种人占43.36%,黑白混血种人占45.35%,其余为黑种人和黄种人。下图为巴西地形图及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3~4小题。3.影响甲区域人口密度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气候寒冷B.开发较早,经济落后C.气候湿热,雨林密布D.高原内部,交通不便 六、课堂检测巴西是南美洲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截至2022年底,巴西总人口2.03亿。巴西的人种复杂,在其2.03亿的总人口中,白种人占43.36%,黑白混血种人占45.35%,其余为黑种人和黄种人。下图为巴西地形图及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3~4小题。4.下列关于巴西人种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白种人大多属于欧洲人后裔 ②混血种人多是黑白人种后裔③当地的土著居民属于黄种人 ④黑种人是二战后被贩运来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五、课堂检测2023年2月21日,巴西圣保罗州发生了特大暴雨灾害,导致该州有近800人无家可归,1700多人被迫撤离。图为巴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A、B两地的气候在降水上的区别为( )A.A地为冬雨型,B地为年雨型B.A地降水季节变化较B地大C.A地为年雨型,B地为夏雨型D.A地终年多雨,B地终年少雨 五、课堂检测2023年2月21日,巴西圣保罗州发生了特大暴雨灾害,导致该州有近800人无家可归,1700多人被迫撤离。图为巴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巴西多暴雨、洪涝灾害的原因有( )①降水量大且夏季多暴雨②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洪涝灾害多发 ③东南部沿海城市地势较高,不利于排水④地表硬化,地表下渗速度慢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