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有道深浅在研思,唯以求真踏实行2025年教导处工作总结目录壹健全统筹体系夯实发展根基贰精细常规管理塑造优良学风叁深化课程改革打造特色品牌肆强化教研驱动提升师资品质伍凝练办学成果谋划长远蓝图健全统筹体系夯实发展根基壹·一、完善体制,厘清职责,让运行架构更顺畅27条岗位职责18条“必做清单”以“主责—协办—配合”三栏形式印制《岗位手册》,人手一册。“我还能做什么”?“谁能帮我什么”?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填写两个多月后,年级组反馈“找人办事路径更短”,事务流转平均缩短三分之一时间,运行效率明显提升。二、细化目标,压实责任,让发展方向更清晰教导处与年级、备课组先后召开9场“目标拆解碰头会”,把年度目标拆分为22项学期节点、66条月度清单,责任到人、时限到周。课堂提质课程拓展学风提升队伍建设处室组织“红黄灯评议”:完成及时亮绿灯、进度偏慢亮黄灯、需校级协助亮红灯。黄灯项目须现场说明原因和改进措施;红灯项目由主管领导领办。运行一个周期,黄灯任务由8项降至2项,红灯任务全部转绿,实现“小任务不积压,大目标不漂浮”。三、要强化督办,形成闭环,让执行落点更扎实壹坚持“纸面记录+现场查看+电话回访”三位一体。贰“工作落实记事簿”,每页分“布置事项、完成时限、复核人、整改要点”四栏。叁整改不到位,处室电话回访确认并再次记录。肆学期末翻阅记事簿,实现“事事有记录、件件有回音”。四、统筹资源,服务一线,让后勤保障更精准存在问题“试卷打印排队、媒体设备调试等待”问题1解决方案将原分散在二楼多功能室的设备搬至各年级备课组旁边;同时在备课组配齐装订机、切纸器、移动音箱等常用器材。“跑动距离大幅缩短,备课更从容”问题2解决方案教导处与图书室合署每周半天“教学资料直通日”,学科老师在备课空隙就可查询借阅,提高资源利用率。精细常规管理塑造优良学风贰·一、严守课堂流程,提升教学秩序提升反馈探究导学共听课198节、收集课堂改进建议412条。推门听课+同伴互评拖堂现象消失期末教学视导时发现,教师教学语言更简练,学生举手发言更积极,“拖堂”现象几乎消失。二、严守课堂流程,提升教学秩序习惯星卡学习卫生文明班内自评年级互评校级抽评三级评定三大维度一张星卡换来一次朗读展示机会或一次主题板报主编资格,荣誉与成长深度绑定。家长开放日随机访谈显示,“孩子更愿意自我检查作业、整理桌面、主动阅读”,良好习惯正在浸润。三、要完善巡视联动,确保问题不过夜用统一表格记录“课堂纪律、作业摆放、走廊卫生”等6项指标。学风巡查小组若当日指标低于标准,班主任须在班会落实整改;三天内复核通过方可销号。整改实施学期结束,巡查台账显示共发现129条问题,平均26小时完成整改。问题当日闭环四、夯实家校共育,形成协同合力语文数学科学真实体验课堂零距离一位家长在科学课听到老师引导“质疑—猜想—验证”完整流程后感叹:“原来实验背后有严谨逻辑,我也要在家支持孩子的好奇心。”《学习微报告》用柱状图呈现阅读时长、运动步数,配上“家庭协作小贴士” ,家长群询问率明显下降,更多是分享共读共做的温馨瞬间。深化课程改革打造特色品牌叁·一、重构课程框架,完善育人链条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强调扎实基础;地方课程融入本地非遗文化。课程路线图每位学生都在不同学段应达成的阅读量、探究次数与服务时长。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突出“诵读+书写+民乐”;社团活动提供兴趣探索。国家必修—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四层递进二、推进项目融合,激发学习动能“智慧菜园”项目把科学测量、数学统计、劳动实践、语文写作串成完整链条;“古城微光”项目“低碳校园”项目让语文、历史、信息三科合力,学生制作数字导览手册;将科学、道法、艺术贯通,孩子们用旧海报设计节能宣传角。123三、迭代特色课程,突显品牌价值今年在诵读基础上加了书画创作和音频配乐,学生既能在朗声诵读中感知韵律,也能在水墨线条里体会意境;经典诵读周葫芦丝常态课特色课程品牌化从单纯教学音准节奏升级到“合奏—改编—创编”三级目标,六年级学生的原创曲《绿野追梦》获得区艺术比赛一等奖。特色品牌从“好听好看”走向“深度、广度、成果化”。四、打通学段衔接,保障学习连贯小学老师观摩初中课堂、初中教师回溯小学教材,共制定“能力梯度卡”。设计“学段衔接周”数学“数据与统计”从低年级“看图说话”到高年级“样本推断”分五级递进,每一级配对应案例。学生进入初中不再“课本换、思维断”,而是“内容续、能力涨”。衔接覆盖强化教研驱动提升师资品质肆·一、打造梯队,促青年教师快速成长01三阶培养计划实施“青芽—青苗—青桂”三阶培养。青芽期教师围绕“备—上—反思”周循环,三周后公开汇报;青苗期聚焦“课堂微改”,每人完成一次校级研究课;02青年教师队伍壮大经过培养此轮共有18名青年教师从青芽晋升青苗,6名教师晋升青桂,青年队伍梯次分明、动力十足。二、训赛结合,以赛促改校内先选拔34位选手,比武环节由“课堂节奏”“互动质量”“任务落脚”三面评分。决赛推送9人,包揽区赛一、二等奖。承办区级“品质课堂”初赛“把亮点带回课堂”示范课后半月再随堂听取回落情况,确保赛课经验真正“生根发芽”。三、组团研修,激活集体智慧通过“听课—评议—推演—再上”四环节聚焦同一主题。“主题开放日”三月“数学课堂先学后教”,四月“语文段落内化训练”,五月“英语绘本延伸活动”。聚焦主题听评课从“说好坏”转向“共探可改处”,同伴互助氛围浓厚。互助氛围四、共享成果,辐射学校外部优质资源互通有无将200余节优质课、300多份教学设计、近百篇教学反思放入“教师共享库”,并与3所结对兄弟学校互通;01正循环促教师成长教研室评价“资源常新、案例鲜活”。外校教师借资源、来观摩,倒逼本校教师持续更新,形成“学—做—再分享”的正循环。02凝练办学成果谋划长远蓝图伍·一、以指标盘点质量壹“综合素养六角星”呈现学业质量,对阅读量、动手能力、运动水平、艺术审美、劳动实践、信息素养六维打分。贰成效显著家长更关注孩子哪一维度弱项要补,教师更易发现班级共性差距。第二轮测评显示,六维平均提升两个刻度。二、以榜样带动成长教师层面,6位老师获省级荣誉、50位获区级表彰;学生层面,160余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智能菜园”项目获省少年科学院三等奖。师生获奖频频学校为获奖师生录制“微访谈”,在周会上播放,激发群体向上动力。微访谈激潜能三、以品牌扩大学校声量“书韵走廊”成为校园文化名片,地方电视台制作专题《一所小学的声音与节奏》,播出后,在区内外引发参访热潮。校园公众号推送“课程小故事”近30期,阅读量常居本区教育榜前列。四、以规划引领未来010203第一年“课堂深耕”,抓常规、磨教法;第三年“品牌辐射”,让经验在区级层面推广。路线图拆分24个项目、36个质量指标,责任人、时限、考核全部上墙,蓝图变日常行动。第二年“课程创新”,开发跨学科主题与劳动课程;有道深浅在研思,唯以求真踏实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