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惠州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三种B.为了避免感染,操作者使用过的培养基应尽快扔进垃圾桶C.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食品在分离、提纯之后即可包装上市D.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必要时还应戴好口罩、帽子和手套2.在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中所用的物质或方法和其发挥的作用正确的组合是( )A.肝素——诱导精子与卵细胞受精B.胃蛋白酶——动物细胞培养时分散细胞C.聚乙二醇——诱导细胞分化D.显微操作法——卵母细胞去核3.面包、酸奶、腐乳的制作等离不开传统发酵技术;啤酒、味精乃至胰岛素等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比传统发酵生产要复杂的多,需要通过发酵工程来实现。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无氧呼吸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称作发酵B.微生物肥料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改良土壤C.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使饲料保鲜,动物食用后还能提高免疫力D.发酵工程生产白僵菌可以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等虫害4.铁皮石斛是非常好的药材,但其自然繁殖力极弱,生长缓慢,由于人们的掠夺式采挖,资源已接近枯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铁皮石斛的繁殖提供了新思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植体脱分化后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愈伤组织B.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芽C.接种时注意应将茎段的形态学上端插入培养基中D.通过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铁皮石斛的次生代谢物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5.传统发酵食品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表中发酵食品制作所使用的主要菌种和制作条件均正确的是( )选项 食品名称 主要菌种 制作条件A 腐乳 毛霉 有氧B 果醋 醋酸菌 无氧C 酸奶 乳酸菌 有氧D 泡菜 酵母菌 无氧A.A B.B C.C D.D6.幽门螺旋杆菌(能分解对热不稳定的尿素)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致病菌。从带菌者胃黏膜样本中分离出该细菌,相关实验步骤和方法不合理的是( )A.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制备时应先灭菌后加入无菌尿素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作用,可设置接种相同菌液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做为对照组C.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合成脲酶来分解利用尿素D.尿素分解后培养基中pH升高,可利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定7.精喹禾灵(分子式:C19H17ClN2O4)是一种旱田除草剂,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研究人员配制了甲、乙两种培养基用于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精喹禾灵的微生物,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精喹禾灵,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精喹禾灵和琼脂,其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培养基均能为微生物提供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B.甲培养基的作用是选择和扩大培养降解精喹禾灵的菌种C.乙培养基的作用是分离和纯化培养降解精喹禾灵的菌种D.平板划线法可用于测定土壤中能降解精喹禾灵的细菌细胞数8.下图表示水稻单倍体育种过程,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作用是( )A.提高突变频率B.能大大缩短育种所需的年限C.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D.诱导植物细胞表达出全能性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基本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能够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是基因工程中的“分子缝合针”B.用做分子运输车的质粒有抗生素合成基因,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C.DNA连接酶既能连接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氢键D.不同的限制酶可能可以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10.中国制茶工艺源远流长。红茶制作包括凋萎、揉捻、发酵、高温干燥等工序,茶叶细胞液中的茶多酚(C22H18O11)被多酚氧化酶催化形成适量茶黄素是红茶风味形成的关键。近年来被消费者追捧的黑茶,其茶多酚在黑曲霉、根霉等发酵菌种分泌多种胞外酶的参与下,使茶叶成分发生复杂的变化并衍生出具有营养和药用价值的物质,这些物质对黑茶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红茶制作工序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揉捻能破坏细胞结构使多酚氧化酶与茶多酚接触B.发酵时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维持多酚氧化酶的活性C.发酵时有机酸含量增加不会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D.高温灭活多酚氧化酶以防止过度氧化影响茶品质11.酸笋是广西的传统发酵食品,以其独特乳酸风味闻名。其制作流程包括选笋、切块、蒸煮、冷却、装坛(添加适量食盐)、密封发酵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煮笋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容易被微生物利用B.装坛前用沸水冲洗容器,并用75%酒精擦拭内壁C.腌制过程加入的食盐多会缩短发酵的时间D.发酵初期可能出现少量气泡,与微生物代谢有关12.如图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团队制备iPS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过程示意图:①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培养→②用分别含有Oct4、Sox2、c-Myc、Klf4基因的四种慢病毒载体感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③置于含有饲养层细胞的胚胎干细胞培养基中培养→④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脱分化,形成iPS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应在含10%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B.步骤②由于慢病毒载体会受到免疫细胞的攻击,可能导致感染效率的降低C.步骤③培养基中的饲养层细胞可为成纤维细胞提供所必需的生长因子D.步骤④形成iPS细胞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其功能趋向于专门化13.图1为某种质粒结构简图,图2表示某外源DNA上的目的基因,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酶EcoRⅠ、BamHⅠ、HindⅢ的酶切位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基因工程中若只用一种限制酶完成对质粒和外源DNA的切割,则可选EcoRIB.如果将一个外源DNA 分子和一个质粒分别用 EcoRⅠ酶切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一个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DNA,此重组DNA 中 EcoRI酶切点有1个C.为了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酶切时可使用BamHⅠ和 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D.质粒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能自主复制的环状DNA,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14.我国科学家为扩大大熊猫培育,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们选择出生夭折的大熊猫作为供核个体,家兔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巧妙构建出大熊猫-兔重构胚。随后,科学家利用这一独特的重构胚进行了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注:CB为细胞松弛素,Colc为秋水仙素,均为细胞骨架抑制剂,使用时用DMSO溶剂溶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MSO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DMSO溶剂本身对核移植成功率有显著影响B.取出生夭折的熊猫相应组织,剪碎后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C.需要通过对家兔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获得大量处于MⅡ期的去核卵母细胞D.细胞松弛素能够提高核移植成功率,且其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15.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①腐乳制作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②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0~35℃,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为18~30℃③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发酵工程则以单一菌种的液体发酵为主④果酒、泡菜发酵利用的主要菌种均是真核生物,果醋、腐乳发酵利用的主要菌种均是原核生物⑤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多次反复冲洗,才可以洗得彻底⑥制作泡菜时要选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抑制杂菌繁殖A.1项 B.2项 C.3项 D.4项16.某同学实验时选取了长度为14kb(kb表示千碱基对)的某DNA分子,并用限制酶A、限制酶B进行充分酶切,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用酶 限制酶A 限制酶B 限制酶A和限制酶B得到的片段长度 14kb 6kb、8kb 3kb、5kb、6kbA.酶A和酶B切割可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B.该DNA分子上可能不含限制酶A的酶切位点C.DNA连接酶和限制酶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限制酶需要在适宜温度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二、解答题17.双特异性抗体是指一个抗体分子可以与两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不同抗原表位相结合,目前最常利用杂交瘤杂交法来制备。长春花是原产于非洲东海岸的野生花卉,其所含的长春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下图1是某双特异性抗体作用图,图2是科研人员通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杂交瘤细胞杂交技术,生产能同时识别癌胚抗原和长春碱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中过程②选用的骨髓瘤细胞 (填“能”或“不能”)在HAT培养基上生长。(2)对③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 和 才能筛选出足够量的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与传统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 (至少答出两点)。(3)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是用 诱导融合。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的成分来看,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营养物质还没有完全分析清楚还需要加入 。(4)与直接使用长春碱相比,将长春碱与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给药后,对人体副作用更小,原因是 。18.淀粉酶在工业生产上应用最早,迄今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为了提高淀粉酶的生产水平,首先要从土壤中筛选出产淀粉酶的活性菌株。某研究人员对所取土样进行产淀粉酶的细菌的分离操作和计数操作,过程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1)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 (填操作),要从土壤中筛选出产淀粉酶的活性菌株,所用培养基的碳源是 ;接种时需设置一组未接种培养基进行培养的目的是 。(2)根据图1可得出每克菌液中的活菌数 个。用此方法获得的菌落数一般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原因是 。(3)如图2所示,为正确完成整个接种过程,接种环至少进行 次灼烧灭菌。19.2N/4N嵌合体胚胎是指用四倍体(4N)胚胎与二倍体胚胎(2N)或胚胎干细胞(ES细胞)进行聚合,形成由二倍体和四倍体细胞组成的嵌合体。2N/4N嵌合体胚胎的构建常用方法如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受精卵是胚胎发育的开端,图中的卵细胞发育到 时期,才具备受精的能力,而精子需经过 过程才能和卵细胞结合。胚胎移植前,要对受体进行 处理,以保证胚胎能在受体子宫内正常发育。(2)2N的ES细胞来自胚胎发育过程的 期,本实验中从功能上说明了该细胞 。(3)2N/4N嵌合体胚胎的构建用到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主要有 (至少答出两种)。(4)ES细胞经嵌合体方法培育的动物与核移植方法培育的动物相比,遗传物质来源的区别主要是 。三、实验题20.中医治疗疾病多用复方,三白草和鱼腥草是同科不同属的两种常见药用植物,二者因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用作“药对”。研究者欲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提前到个体生长或生产过程,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具体操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取鱼腥草和三白草充分展开的嫩叶片,每次消毒处理处理后用 冲洗叶片2~3次,去除残留于叶片上的药剂,处理后的叶片撕去表皮,切成1mm薄片备用。(2)上图①过程利用 酶处理获取原生质体,并向三白草和鱼腥草细胞酶解液中分别加入红、绿荧光色素(带荧光色素的原生质体仍能融合以及再生),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有 (至少答出两种)。该诱导融合过程利用的原理是 。(3)通常情况下,能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表明该物质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为判断融合体对动物免疫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取同种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三组,实验处理如下表。组别 A组 B组 C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处理 三白草和鱼腥草杂种愈伤组织的蒸馏水提取物 三白草和鱼腥草直接混合后的蒸馏水提取物每天一次,等量灌胃,连续一周,最后检测各组小鼠的胸腺重量①表格中C组的实验处理为 。②若实验结果为 ,则支持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复方的配伍提前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21.某小组开展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选择了不同温度(20℃、-20℃)条件下保存的花菜、辣椒和蒜黄作为实验材料,部分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花菜等植物材料时,加入少量石英砂,其作用是 ,同时加入洗涤剂可 。(2)图1中,将获取的研磨液直接倒入塑料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处理,再取 (填“上清液”或“沉淀物”)放入烧杯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预冷酒精溶液来初步提取 DNA,这样做的原理是 。(3)向其中加入 NaCl 溶液调节浓度至 0.14 mol/L 时,DNA 在溶液中溶解度 ,从而析出。(4)DNA鉴定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2分析,相同温度条件下, 的DNA 粗提取含量最低。参考答案1.D2.D3.A4.B5.A6.D7.D8.C9.D10.C11.C12.C13.B14.A15.A16.B17.(1)不能(2) 抗体检测 克隆化培养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纯度高,可大量制备(3) 灭活的病毒 血清(4)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将抗癌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避免抗癌药物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18.(1) 灭菌 淀粉 作对照,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2) 1.7×109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3)619.(1) MⅡ 获能 同期发情(2) 囊胚 具有发育的全能性(3)动物细胞的培养、动物细胞的融合、胚胎移植(4)用ES细胞经嵌合体方法克隆的动物是完全的复制体而用核移植方法克隆的动物只是核型一致,但细胞质类型不一定相同20.(1)无菌水(2) 纤维素酶和果胶 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电融合法、离心法 细胞膜的流动性(3) 等量的蒸馏水 A、B两组的胸腺重量(基本)相同,且都大于C组21.(1) 有助于研磨得更充分 瓦解细胞膜,有利于DNA释放(2) 上清液 DNA不溶于酒精,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3)最小(4)辣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