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一、自然灾害严重1.自然灾害的分类气象地质2.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1)气象灾害华北洪涝青藏高原(2)地质灾害印度洋泥石流二、除害兴利并举与自救互救1.防灾减灾2.自救互救(1)遇到自然灾害时,要冷静应对,结合自己的位置、境遇,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2)应急避灾小常识遭遇暴雨、 洪水时 暴雨天尽量不要外出,遭遇水位上涨时,就近向高处转移;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物品遭遇台风时 关注台风预警信息,前往安全场所避险;停止户外活动遭遇地震时 在室内选择易形成支撑的地方躲避,保护头部,采取低伏姿态;择机沿着逃生通道,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遭遇滑坡、 泥石流时 要向与滚石或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侧迅速逃离、躲避;若无法逃离,可寻找大型、坚固物体躲避2345671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高温、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读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完成1~4题。1.下列自然灾害中,与寒潮属于同类灾害的是( )A.台风 B.滑坡C.泥石流 D.地震知识点1功及功的两个要素A2.有关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风暴潮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B.寒潮来临时最先影响我国南部沿海地区C.旱灾多发生于我国北方地区D.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北区域C23456713.西南山区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山地广布,地形崎岖③气候炎热,蒸发量大④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A23456714.下列关于应对自然灾害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洪水来临时,赶快向高处转移②地震发生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③收到寒潮警报,做好农牧业防寒保暖工作④遇到台风时,躲避在电线杆下⑤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B23456712025年1月,大量暖湿气流直扑内陆,北上过程中与北方不断南下渗透的冷空气交会,冷暖对峙下,在河南附近形成了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暴雪天气,此时正值春节返乡高峰,不少车辆被困。据此完成5~6题。5.此次天气过程形成了北方大范围下雪、南方大范围下雨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 D.地形地势C23456716.应对此次天气现象的合理措施是( )①及时添衣保暖 ②行车注意防滑③停止高空作业 ④开窗通风换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23456717.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引发突发性砂涌,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的两个村道路、民房等被“淹没”。读积石山地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345671(1)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主要是因为我国地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地震带。(2)此次积石山地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简称)两省的影响较大。(3)推测此次地震给当地带来的危害。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顺序可调换)青甘或陇(顺序可调换)损坏水、电、交通、通信、住房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诱发次生灾害,加重灾情;灾区人们心理健康受损等。2345671(4)此次救灾救援工作开展难度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从政府和个人两方面各举一例防震减灾的措施。灾害发生时间在深夜,居民多在室内,受困人数多;冬季夜间气温低,增加救援难度;夜间照明条件欠缺,救援难度大等政府: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迅速确定受灾区域、了解受灾情况;设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灾害发生时,政府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个人:在家中常备应急救援包,参加地震演习,树立防震意识;牢记撤离路线和避难场所位置,发生地震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震后余震频发,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2345671(共16张PPT)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一、积极应对环境问题1.我国的环境问题:________短缺、________污染、生态退化等,如:大气污染、水污染、________退化和石漠化等。2.我国__________脆弱,长期积累的________问题较多。我国一直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脱硫治理酸雨、治理雾霾天气、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国已进入了环境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期。资源环境土地生态基础环境整体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二、走向生态文明1.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____________和谐共生,坚持________优先、________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高质量经济发展。2.每个人都要树立____________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如: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垃圾分类,促进循环利用;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粮食;少用一次性用品等。人与自然节约保护人地协调234567811011129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抵消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结合下图,完成1~3题。1.下列不是清洁能源的是( )A.水能 B.风能C.煤、石油 D.太阳能C2345678110111292.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该( )A.植树种草,绿化环境B.禁止污染大气企业开设C.加强治理,减少水污染D.限制交通运输业和工业发展A2345678110111293.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我们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的方式有( )①乘坐公共交通出行②垃圾分类,促进循环利用③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粮食④经常使用一次性用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234567811011129,创新题)《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是我国首部以蓝皮书形式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成果。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读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图,完成4~5题。4.黄河重点生态区主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地上河 B.土地荒漠化、凌汛C.水污染、土地荒漠化 D.大气污染、水土流失A2345678110111295.在我国“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图中,有利于恢复我国高寒生态系统的是( )A.海岸带和东北森林带B.长江重点生态区C.南方丘陵山地带D.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D234567811011129因离风沙源地较近,每年的2-4月,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经常出现沙尘天气。每次沙尘天气出现,黄沙漫天,严重影响人们出行和健康。经过近些年的治理,我国的沙尘天气次数已经明显减少,据此完成6~7题。6.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A2345678110111297.光伏治沙是指在干旱沙化地区建设光伏电厂,在光伏板下种植牧草、草药等固沙植物,可有效治理土地荒漠化。其发挥的综合效益有( )①增加光照强度,使植被长势好 ②有效削弱风速,减少风沙侵蚀 ③获取清洁能源,缓解能源短缺④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植被恢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2345678110111292024年11月5日,我国单体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蓝海光伏电站并网发电,该电站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西部开发”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这里发出的清洁能源和周边电站所发的火电“打捆送出”,既保障了光伏发电充分消纳,也能起到能源保供的作用。据此完成8~10题。8.蓝海光伏电站建成投产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是当地( )①气温较高 ②风力微弱 ③光照充足 ④土地广阔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D2345678110111299.该电站发出的清洁能源最可能输送到( )A.四川省 B.山东省C.陕西省 D.青海省B23456781101112910.与单一光伏发电相比,“打捆送出”的突出优势是( )A.发电污染小B.输电损耗小C.技术要求低D.输电更稳定D234567811011129[2024·广东中考]【环境保护主题】湿地是靠近江河湖海而地表有浅层积水的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湿地有“饮水机”“空调器”“地球之肾”之称。2023年我国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目前湿地总面积居亚洲第一。读2023年我国新增国家重要湿地部分分布图,完成11~12题。11.2023年我国新增的国家重要湿地主要分布在( )A.青藏地区B.东北地区C.东部沿海地区D.长江、黄河流域D23456781101112912.湿地的生态功能包括( )①涵养水源、调蓄洪水②固碳释氧、调节气候③提供水能、便利航运④保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C23456781101112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pptx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