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复习课件(2份打包)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复习课件(2份打包)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一、自然灾害严重
1.自然灾害的分类
气象
地质
2.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1)气象灾害
华北
洪涝
青藏高原
(2)地质灾害
印度洋
泥石流
二、除害兴利并举与自救互救
1.防灾减灾
2.自救互救
(1)遇到自然灾害时,要冷静应对,结合自己的位置、境遇,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
(2)应急避灾小常识
遭遇暴雨、 洪水时 暴雨天尽量不要外出,遭遇水位上涨时,就近向高处转移;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物品
遭遇台风时 关注台风预警信息,前往安全场所避险;停止户外活动
遭遇地震时 在室内选择易形成支撑的地方躲避,保护头部,采取低伏姿态;择机沿着逃生通道,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遭遇滑坡、 泥石流时 要向与滚石或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侧迅速逃离、躲避;若无法逃离,可寻找大型、坚固物体躲避
2
3
4
5
6
7
1
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高温、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读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完成1~4题。
1.下列自然灾害中,与寒潮属于同类灾害的是(  )
A.台风 B.滑坡
C.泥石流 D.地震
知识点1
功及功的两个要素
A
2.有关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风暴潮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
B.寒潮来临时最先影响我国南部沿海地区
C.旱灾多发生于我国北方地区
D.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北区域
C
2
3
4
5
6
7
1
3.西南山区泥石流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山地广布,地形崎岖
③气候炎热,蒸发量大
④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
2
3
4
5
6
7
1
4.下列关于应对自然灾害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洪水来临时,赶快向高处转移
②地震发生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
③收到寒潮警报,做好农牧业防寒保暖工作
④遇到台风时,躲避在电线杆下
⑤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B
2
3
4
5
6
7
1
2025年1月,大量暖湿气流直扑内陆,北上过程中与北方不断南下渗透的冷空气交会,冷暖对峙下,在河南附近形成了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暴雪天气,此时正值春节返乡高峰,不少车辆被困。据此完成5~6题。
5.此次天气过程形成了北方大范围下雪、南方大范围下雨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地势
C
2
3
4
5
6
7
1
6.应对此次天气现象的合理措施是(  )
①及时添衣保暖 ②行车注意防滑
③停止高空作业 ④开窗通风换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
3
4
5
6
7
1
7.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引发突发性砂涌,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的两个村道路、民房等被“淹没”。
读积石山地震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2
3
4
5
6
7
1
(1)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主要是因为我国地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地震带。
(2)此次积石山地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简称)两省的影响较大。
(3)推测此次地震给当地带来的危害。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顺序可调换)

甘或陇(顺序可调换)
损坏水、电、交通、通信、住房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诱发次生灾害,加重灾情;灾区人们心理健康受损等。
2
3
4
5
6
7
1
(4)此次救灾救援工作开展难度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政府和个人两方面各举一例防震减灾的措施。
灾害发生时间在深夜,居民多在室内,受困人数多;冬季夜间气温低,增加救援难度;夜间照明条件欠缺,救援难度大等
政府: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迅速确定受灾区域、了解受灾情况;设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灾害发生时,政府及时调动救灾人员。
个人:在家中常备应急救援包,参加地震演习,树立防震意识;牢记撤离路线和避难场所位置,发生地震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震后余震频发,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
2
3
4
5
6
7
1(共16张PPT)
第五章 建设美丽中国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
一、积极应对环境问题
1.我国的环境问题:________短缺、________污染、生态退化等,如:大气污染、水污染、________退化和石漠化等。
2.我国__________脆弱,长期积累的________问题较多。我国一直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脱硫治理酸雨、治理雾霾天气、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国已进入了环境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期。
资源
环境
土地
生态基础
环境
整体持续好转
稳中向好
二、走向生态文明
1.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____________和谐共生,坚持________优先、________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高质量经济发展。
2.每个人都要树立____________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如: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垃圾分类,促进循环利用;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粮食;少用一次性用品等。
人与自然
节约
保护
人地协调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抵消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下列不是清洁能源的是(  )
A.水能 B.风能
C.煤、石油 D.太阳能
C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2.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该(  )
A.植树种草,绿化环境
B.禁止污染大气企业开设
C.加强治理,减少水污染
D.限制交通运输业和工业发展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3.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我们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的方式有(  )
①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②垃圾分类,促进循环利用
③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粮食
④经常使用一次性用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创新题)《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是我国首部以蓝皮书形式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成果。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读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图,完成4~5题。
4.黄河重点生态区主要治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地上河 B.土地荒漠化、凌汛
C.水污染、土地荒漠化 D.大气污染、水土流失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5.在我国“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图中,有利于恢复我国高寒生态系统的是(  )
A.海岸带和东北森林带
B.长江重点生态区
C.南方丘陵山地带
D.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因离风沙源地较近,每年的2-4月,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经常出现沙尘天气。每次沙尘天气出现,黄沙漫天,严重影响人们出行和健康。经过近些年的治理,我国的沙尘天气次数已经明显减少,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7.光伏治沙是指在干旱沙化地区建设光伏电厂,在光伏板下种植牧草、草药等固沙植物,可有效治理土地荒漠化。其发挥的综合效益有(  )
①增加光照强度,使植被长势好 ②有效削弱风速,减少风沙侵蚀 ③获取清洁能源,缓解能源短缺
④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植被恢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2024年11月5日,我国单体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蓝海光伏电站并网发电,该电站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西部开发”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这里发出的清洁能源和周边电站所发的火电“打捆送出”,既保障了光伏发电充分消纳,也能起到能源保供的作用。据此完成8~10题。
8.蓝海光伏电站建成投产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是当地(  )
①气温较高 ②风力微弱 ③光照充足 ④土地广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9.该电站发出的清洁能源最可能输送到(  )
A.四川省 B.山东省
C.陕西省 D.青海省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0.与单一光伏发电相比,“打捆送出”的突出优势是(  )
A.发电污染小
B.输电损耗小
C.技术要求低
D.输电更稳定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2024·广东中考]【环境保护主题】湿地是靠近江河湖海而地表有浅层积水的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湿地有“饮水机”“空调器”“地球之肾”之称。2023年我国新增国家重要湿地29处,目前湿地总面积居亚洲第一。读2023年我国新增国家重要湿地部分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2023年我国新增的国家重要湿地主要分布在(  )
A.青藏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长江、黄河流域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12.湿地的生态功能包括(  )
①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②固碳释氧、调节气候
③提供水能、便利航运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