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2课《探索数据组织》课件+素材【桂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单元第2课《探索数据组织》课件+素材【桂科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第三单元 第2课
探索数据组织
(桂科版)七年级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认识到数据组织和存储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树立正确的数据价值观,自觉遵循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积极探索互联网数据组织形式和存储方式的相关知识,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渠道,深入理解数据组织与存储的技术实现。
运用抽象思维,将复杂的互联网数据组织形式和存储方式进行提炼和概括,能够通过模型分析不同数据组织形式的内在逻辑。
能感知数据组织形式的多样,关注不同数据组织形式对信息呈现和使用效率的影响,认识到数据组织对互联网应用功能实现的重要性。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活动背景
在互联网世界中,数据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数据之间关系隐蔽、错综复杂。数据的组织方式及内在联系的表示方法,直接决定数据处理与利用的效率。
02
新知导入
网络数据的组织
案例分析
为了将广西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旅传统文化尽可能全面、立体地展示给大家,小智的团队通过互联网搜集了大量不同奥型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间通过电子邮箱、即时通信工具等进行及时沟通交流,并相互传送搜集到的数据。
03
新知讲解
1.结合生活经验,你认为互联网应用是如何组织数据的
思考
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
以 “用户关系” 和 “内容互动” 为核心,数据按 “用户 ID - 好友列表 - 动态内容” 组织。
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
以 “商品交易” 为核心,数据按 “商品分类 - 属性 - 用户行为” 分层组织。
在线办公工具(如飞书、石墨文档):
以 “协作内容” 为核心,数据按 “文件 - 文件夹 - 团队空间” 层级组织。
03
新知讲解
2.如果要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小智应该如何去组织数据呢
思考
1、明确研究成果的数据类型与结构;
2、选择合适的存储与发布平台;
3、优化数据可发现性与规范性;
4、数据备份与长期维护。
02
新知导入
案例分析
数据的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数据被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并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进行实现,使数据更具直观性和实用性,方便用户浏览、检索、处理和利用。
02
新知导入
案例分析
如图3-2-1、图3-2-2和图 3-2-3 所示它们分别是电子邮箱、即时通信工具及网站中的数据。不同互联网应用的数据组织方式和结构设计不尽相同。
图3-2-1
02
新知导入
案例分析
图3-2-2
图3-2-3
03
新知讲解
数据组织的方式
数据架构:描述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使用方式,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数据集成:从不同数据源获取数据,并将其整合为统一的数据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03
新知讲解
数据组织的方式
数据生命周期:数据从产生到被清洗、存储和重复使用的全过程,最终生成支持决策的信息。
数据仓库:数据组织的核心,涉及数据的集成、转换和存储。
03
新知讲解
讨论
观察如图 3-2-1、图 3-2-2和图3-2-3所示的各类数据,结合生活经验,尝试说一说电子邮箱、即时通信工具、网站分别是如何组织数据的。同时,比较三者在数据组织上的异同,填写表3-2-1,并讨论数据组织方式与应用功能的关系。
相同点 不同点
1、均需用户账户体系管理,采用数据库存储元数据。 2、均涉及数据安全和备份机制,确保数据可靠性。 1、电子邮箱以 “信息归档与检索” 为核心。
2、即时通信以 “实时消息传递” 为核心。
表3-2-1
03
新知讲解
讨论
电子邮箱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和存储的工具,主要通过设置收件箱、已发送、草稿箱、垃圾箱等方式分类组织邮件。电子邮箱既可以为用户提供发送电子邮件的功能又能自动地为用户接收电子邮件,同时还能将收发的邮件进行存储。
我们可以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
种类型的数据集合在一个电子邮件中传送。
03
新知讲解
讨论
即时通信工具通常是指运用实时通信技术实现收发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以进行交流的软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前,即时通信工具层出不穷,服务提供商给我们提供的通信服务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一般而言,即时通信工具通过设置备注、添加标签、组建群聊等组织联系人信息。
03
新知讲解
讨论
网站是生活中常见的互联网应用之一,我们可以通过网站发布自己想要公开的信息,也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网络服务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从内部逻辑上看,网站中的数据通常是如图 3-2-4所示的架构;
图 3-2-4
03
新知讲解
讨论
从呈现效果上看,网站中的数据是以超链接的形式将不同位置的信息组织在一起,如图3-2-5所示。
图3-2-5
03
新知讲解
讨论
在网站中,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包括链接载体和链接目标两部分。链接载体是显示链接的部分,通常包含超链接的文字、图像等。接目标是单击超链接后所显示的内容,可以是同一网页的不同位置,也可以是一个
新的网页,还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张图
片、一段动画、一份文稿、一个电子邮
箱地址,甚至是一个应用程序。
03
新知讲解
讨论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超链接有不同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使用对象,网页中的超链接可以分为文本链接、图像链接、电子邮箱链接、多媒体文件链接、空链接等;
按照不同的链接路径,超链接可以分为内部链接、锚点链接和外部链接;
按照链接样式是否会产生除本身默认效果外的特殊效果,超链接可以分为动态超链接和静态超链接。
03
新知讲解
网页链接
阅读
我们在浏览器里查看网页,在网页链接中点击跳转,在跳转中获取各种信息。......当鼠标点击这些文字时会发生文档的跳转,这就表明有一个链接存在,这种链接称为超链接。
这些跳转到的文档有可能存放在网络的其他站点里,如H1站点文档中的超链接目标可能存放在H4站点中,点击超链接后,经过几秒钟、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延(取决于所链接文件的大小和当时网络的情况),才能将H4站点传送过来的文件显示出来。(详见P58)
03
新知讲解
电子邮箱的作用
快速沟通:提供了迅速和及时的交流方式,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文件共享:用户可以轻松发送和共享文件、图片和视频,方便工作和学习。
协作工具:可以与其他工具集成,如日历和任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互通:不同国家和邮件系统之间可以实
现信息互通,具有开放性。
03
新知讲解
马上行动
1.访问自己学校的官方网站,体会超链接的特点和作用,并尝试画出学校网站的主体部分逻辑结构图。
特点 作用
便携性 帮助用户在网站中快速定位到所需信息的页面,是网站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性 将不同类型、不同位置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信息网络。
隐蔽性 可以链接到外部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03
新知讲解
马上行动
逻辑结构图:
03
新知讲解
马上行动
2.找出学校官方网站中不同类型的超链接载体,并分别记录下来。
1、文本载体
特点:以文字形式呈现,通常通过下划线、颜色变化(如蓝色)或 hover 效果标识。
2、图片载体
特点:以图片、图标或轮播图形式承载链接,用户点击图片区域即可跳转。
3、导航菜单载体
特点:以下拉菜单或侧边栏形式组织多个链接,属于复合载体。
03
新知讲解
马上行动
3.找出学校官方网站中的内部链接、锚点链接和外部链接,并分别记录下来。
1、内部链接:首页点击 “学校概况”→跳转至 “学校简介” 页面。
2、锚点链接:在 “学校概况” 页面顶部导航栏中,点击 “历史沿革”→页面滚动至 “历史沿革” 板块。
3、外部链接:官网底部 “友情链接” 中的 “教育部官网”“广西省教育委员会” 等链接。
03
新知讲解
马上行动
4.选择一款你熟知的互联网应用,如网络音乐、在线课堂应用等。与同学们交流这种互联网应用在数据组织上的特点和作用,并做好记录。
特点 作用
分类体系立体化 促进内容传播
标签化精准匹配 提升用户体验
算法驱动的动态组织 优化商业逻辑
例:网易音乐
03
新知讲解
马上行动
超链接把互联网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超级文档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一旦建立链接就能在网络上新增信息,取消链接就相当于删去信息。
03
新知讲解
网络数据的存储
小智发现,在收发电子邮件时,不论使用哪一台电脑或哪一部手机,都可以看到曾经收到的邮件;在使用浏览器查看网页时,如果网络断开,有时能打开网页,有时却打不开。
案例分析
03
新知讲解
结合日常学习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存储在哪里?
思考
1、用户本地设备(终端存储)
常见场景:
手机 / 电脑下载的文件(如照片、文档、视频)、缓存数据(如网页浏览记录、App 缓存)。
2、企业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
常见场景:
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的用户注册信息、聊天记录;电商平台的商品数据、订单记录。
03
新知讲解
互联网采用了一种“客户端+服务器”的工作方式。比如,我们在自己的设备上使用浏览器,这是客户端运行的程序;服务器是指通过网络为我们提供服务并对网络进行管理的计算机,它接收并储存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或请求,并对请求进行响应,发送数据到指定客户端,如图3-2-6所示。这种模式实现的请求和
响应,使得身处不同空间的用户之间
可以随时传输所需的数据。
案例分析
图3-2-6
03
新知讲解
案例中,之所以使用不同设备登录同一账号可以查看到同样的内容,是因为用户的数据存储在同一服务器中,因此,即便使用不同客户端,也可以从服务器中获取相同数据。
案例分析
03
新知讲解
在当前这个数器充分共享和开放的时代,数据的存储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你通常会选择什么方式方法来存储网络数据?常见的网络数据存储方法有哪些?
思考
1、需要考虑因素:安全性与隐私保护、可用性与可靠性、拓展性与性能、兼容性与标准化。
2、我会选择用云存储的方式来进行数据存储,因为其成本低,且能跨设备访问。
3、常见的数据存储方法:分布式存储、边缘存储、数据库存储、本地存储与私有云。
03
新知讲解
1.登录你的电子邮箱。
2.使用“写信”功能撰写主题为“网络数据纽织”的新邮件,并存放在“草稿箱”中(图3-2-7)。
做中学
图3-2-7
03
新知讲解
3.使用“写信”功能撰写主题为“网络数据存储”的新邮件,并发送出去(图3-2-8)。
做中学
图3-2-8
03
新知讲解
4.更换设备,重新登录你的电子邮箱,查看“草稿箱”和“已发送”里是否分别存有主题为“网络数据组织”和“网络数据存储”的邮件(图3-2-9)。
做中学
图3-2-9
03
新知讲解
为了改善用户的体验,减轻网络服务器传输的压力,有些互联网应用会在用户查看数据的过程中使用缓存技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处理这些本地存储的数据。还有一些应用由于服务器空间有限,对用户的个人数据仅提供一定期限的存储服务,如果要长期存储这些数据,用户最好选择本地保存。
做中学
03
新知讲解
马上行动
如图3-2-10所示,团队成员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给小智传送视频文件的过程中,出现“转在线发送”和“转离线发送”的提示。
马上行动
图3-2-10
03
新知讲解
马上行动
请结合自身经历,从传送文件处理方式、传送限制、传送主体、保存时间及方便程度等方面谈谈两者的区别,并将结果填写在表3-2-2中。
马上行动
类别 区别 在线发送 离线发送
传送文件处理方式 通过网络传输文件,需将文件上传至服务器或直接通过网络实时传输。 通过物理存储介质(如 U 盘、移动硬盘)或离线传输工具(如蓝牙)进行文件拷贝。
表3-2-2
03
新知讲解
马上行动
马上行动
类别 区别 在线发送 离线发送
传送限制 受网络带宽影响,传输速度可能不稳定。 传输范围受物理接触限制;
无需网络,但可能受硬件兼容性影响。
传送主体 发送方和接收方无需物理接触,可远程传输。 多人接收需多次拷贝介质,效率较低。
保存时间 通常随邮件保存,长期有效。 件保存时间由发送方设备决定,若设备关闭则无法访问。
方便程度 适合远程协作,大文件多次分享更便捷。 物理介质传递更具可控性(如直接交付 U 盘)。
续表:
03
新知讲解
马上行动
在线发送是文件点对点发送,必须发收双方同时在线,通常对发送文件的大小没有限制。离线发送不需要发收双方同时在线,随时随地都可以发送文件,是由发送方先将文件上传至服务器,待接收方上线后根据文件接收通知,再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进行下载。
根据不同互联网应用的存储特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要从自己的需求和数据的安全性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更有效、更安全地管理相关数据。
马上行动
04
课堂练习
一、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在线发送是文件点对点发送,必须发收双方同时在线。( )
网站时常见的互联网应用之一,我们不可以利用网站提供的网络服务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 )
超链接只有一种类型,不能够根据不同来进行分类。( )
超链接有便携性、隐蔽性、丰富性的特点。 ( )
离线发送不可以随时随地的发送文件。( )





04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1、数据的存储不用考虑道德因素是( )
A. 安全性 B.兼容性 C. 流畅性 D. 可靠性
2、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超文本链接可分为( )
A. 文本链接 B. 音频链接 C. 视频链接 D. 实体U盘
3、数据组织的方式没有( )
A. 数据发布 B. 数据架构 C. 数据集成 D. 数据仓库
4、以非线性方式组织的是( )
A. 链接 B. 超链接 C. 电子邮箱 D. 超文本
C
D
A
A
05
拓展延伸
链接和超文本
链接
从一个文本文档指向其它文本文档或从文本锚点指向某已命名位置的链接。
超文本
超文本是一种文本,它和书本上的文本是一样的。但与传统的文本文件相比,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传统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织的,而超文本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的。
05
拓展延伸
超文本链接
超文本链接
超文本链接是指文本中的词、短语、符号、图像、声音剪辑或影视剪辑之间的链接,或者与其他的文件、超文本文件之间的链接,也称为"热链接。词、短语、符号、图像、声音剪辑、影视剪辑和其他文件通常被称为对象或者称为文档元素,因此超链接是对象之间或者文档元素之间的链接。
05
拓展延伸
超文本链接的作用
超文本链接对于网站排名的提升是有一定作用的,我们无论在进行网站内部链接优化还是网站反向链接优化,一般都是采用超文本链接的形式来操作。
06
课堂总结
1
引入新知内容
2
认识数据组织
3
讨论研究数据的组织
4
完成课题练习
5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1
2
3
4
5
探索数据组织
07
板书设计
探索数据组织
1、进行新知引入
2、认识数据组织
3、讨论研究数据的组织
4、完成课堂练习
5、进行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动手制作一份电子邮件,(内容可以是游玩、动物、食物,要求附上一张图片)同学之间互相发送。
08
课后作业
动手制作一份电子邮件,(内容可以是游玩、动物、食物,要求附上一张图片)同学之间互相发送。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