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zip(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高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zip(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5月月考
高一 化学
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共 8 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第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共 44分。第 1~10小题,每小题 2分;第 11~16小题,每小题 4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东一直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馆藏文物是其历史见证。下列文物主要由硅酸盐制成的是
文物
选项 A.南宋鎏金饰品 B.蒜头纹银盒 C.广彩瓷咖啡杯 D.铜镀金钟座
2.衣食住行皆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千家万户通光纤,光纤的主要材质为 SiO2 B.美容扮靓迎佳节,化妆品中的甘油属于有机物,溶于水
C. 石英表用来计时,其中石英的成分为 SiC D. 均衡膳食助健康,主食中的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
3.有机材料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材料的是
A. 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 B. 乡村铺路用的沥青
C. 用聚乙烯塑料制作的食品保鲜膜 D. 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
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第 1页(共 8页)
{#{QQABZYQQggAoAAIAABgCQQkYCgGQkBEACQoORFAUoAAAARNABAA=}#}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B.氯仿的分子式:CHCl3
C.HClO的电子式: D.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5.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装置
目的 A. 灼烧干海带 B. 分馏石油 C. 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 D. 制备乙酸乙酯
6. 以TiO2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CO2的反应,为室温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
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吸收能量使得钛氧键发生了断裂
B.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步骤③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D.2 mol CO2完全分解生成 2 mol CO和 1 mol O2需要吸收 30 kJ能量
7. 将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打磨后Mg条分别与相同体积的 1 mol·L-1盐酸和 a mol·L-1盐酸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
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H++2Cl- MgCl2+H2↑
B.可推断反应中镁过量
C.可推断 a>1
D.若用 1 mol·L-1硫酸代替上述实验中 1 mol·L-1盐酸,反应速率不变
第 2页(共 8页)
{#{QQABZYQQggAoAAIAABgCQQkYCgGQkBEACQoORFAUoAAAARNABAA=}#}
8.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帮厨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厨具油污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
B 药师用NaBH4还原羧基 B得电子能力小于 H
C 生物工程师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来提纯蛋白质 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
D 交警用K2Cr2O7 测定驾驶员是否酒驾 乙醇具有还原性
9. 部分含 Na或含 Cu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可存在 c→d→e的转化
B. 能与 H2O反应生成 c的物质只有 b
C. 新制的 d可用于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
D. 若 b能与 H2O反应生成 O2,则 b中含共价键
10.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 Na2S溶液通入足量 SO2: S2- + 2SO2+ 2H2O= H2S + 2HSO3-
B.FeI2 溶于过量的硝酸溶液中:3Fe2++ 4H+ +NO3-=3 Fe3++NO↑+2H2O
C.将 SO2通入稀硝酸溶液:3SO2 + 2NO3-+ 8H+= 3SO42- + 2NO+4H2O
D.久置的 Na2S溶液中出现浑浊:2S2-+O2+2H2O=2S↓+ 4OH-
11.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 1.0mol/L的盐酸含有阴离子总数为 2NA
B. 46g NO2和 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 O原子数目为 2NA
C. 11.2L CO和 11.2L H2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 NA
D. 将1mol Cl2通入水中,溶液中Cl 、ClO 、HClO 的数目之和等于 2NA
12. 如图,先向三颈烧瓶中滴入1mL浓盐酸,再逐滴滴入等浓度的1mL浓氨水。不同反应阶段的预期现象及
其相应推理均合理的是
A.滴加浓氨水后试纸会变蓝色,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
B.滴加浓氨水时,有白烟产生,说明有 NH4Cl升华
C.三颈烧瓶中温度一直升高,说明存在放热反应
D.实验过程中,气球会一直变大,说明体系压强增大
第 3页(共 8页)
{#{QQABZYQQggAoAAIAABgCQQkYCgGQkBEACQoORFAUoAAAARNABAA=}#}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能得到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石油裂解气能使溴的 CCl4溶液褪色 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等不饱和烃
将等浓度、等体积的 H2C2O4溶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
B 稀的 KMnO4溶液反应速率更快
等体积的 KMnO4溶液中,稀的 KMnO4溶液先褪色
向 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再
C 蔗糖未水解
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在 0.01mol金属钠中加入过量的乙醇充分反应,收集 乙醇分子中有 1个氢原子与氧原子
D
到标准状况下气体 112mL 相连,其余与碳原子相连
14.“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人类步入分子器件时代后,使得光控、温控和电控分子的
能力更强。如右图所示有机物是制备蒽醌套索醚电控开关的材料,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结构中含有 3个苯环 B.苯环上有 7种一氯代物
C.该物质属于芳香烃 D.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15.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 I、Ⅱ对反应X 2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 c 随
反应时间 t 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
B. 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 X的浓度随 t 的变化
C. 使用催化剂Ⅱ时,0~2min内,v(X)=1 mol/(L·min)
D. 使用催化剂 I,反应时间为 2min时,X的消耗量为原来的一半
16.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制硝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
B. 海水提镁:
C. 海水提溴:
D. 工业上制硫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
第 4页(共 8页)
{#{QQABZYQQggAoAAIAABgCQQkYCgGQkBEACQoORFAUoAAAARNABAA=}#}
第 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6分)
17.(14分)双草酸酪(CPPO)是冷光源发光材料的主要成分,合成路线设计如下:
已知:①

(1)①的反应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
(2)常温下 A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与金属 Na反应产生气体。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3)②的反应方程式是 , G的结构简式为 ,
(4)下列关于 CPP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个 CPPO分子中含 2中不同化学环境的 H原子 b.CPPO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c.合成 CPPO 过程中的反应②③都属于取代反应 d.CPOO有 3种官能团
(5)Z为 E的共含 4个碳原子的同系物,Z的同分异构体中可以和NaHCO3反应的链状有机物一共有 种
(不考虑立体结构)。
(6)已知 。写出由CH2 CH2 合成 E(E为 OHC-CHO)的合成路线 。
H
合成路线示例:CH 22 CH CH3 CH3CH2CH3,注明物质与条件,无机试剂自选。催化剂,加热
18.(14分)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2KMnO 4 5H 2C 2O 4 3H 2SO 4 K 2SO 4 2MnSO 4 10CO 2 8H 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第 5页(共 8页)
{#{QQABZYQQggAoAAIAABgCQQkYCgGQkBEACQoORFAUoAAAARNABAA=}#}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颜
实验
色褪至无色所
编号 0.6mol/LH2C2O4溶液 H2O 0.04mol/LKMnO4溶液 3mol/L稀硫酸
需时间/min
1 3.0 2.0 3.0 2.0 4.0
2 2.0 a 3.0 2.0 5.2
3 1.0 4.0 3.0 2.0 6.4
4 1.0 3.0 4.0 2.0 褪色未尽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中 1~3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利用实验 1中数据计算,用 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v(KMnO4) mol·L ·min 。
(3)实验 2中 a的数值为 ,实验中加入 H2O的目的是 。
(4)小组同学预测实验 4比实验 3褪色时间短,但实际结果始终未见颜色褪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 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 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
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 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 2所示。
①该小组同学针对图 2所示信息提出了假设。
假设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 II:生成的Mn2 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使化学反应速率提高。
②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重做实验 1~4并用温度计监测,发现温度计示数无明显变化;该小组同学还完成了实验 5(如下表所示)。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颜色
实验编 再向试管中
0.6mol/LH C O 0.04mol/LKMnO 褪至无色所需时2 2 4 4
号 H O 3mol/L 加入试剂2 稀硫酸

溶液 溶液 /min
5 3.0 2.0 3.0 2.0 试剂 A t
③该小组同学最终得出结论:假设 I不成立,假设 II成立。
则:实验 5中试剂 A的化学式为 。得出假设 II成立所依据的实验事实是 。
第 6页(共 8页)
{#{QQABZYQQggAoAAIAABgCQQkYCgGQkBEACQoORFAUoAAAARNABAA=}#}
19.(14分)用如下方法回收废旧 CPU中的单质 Au(金)、Ag和 Cu。

已知:①浓硝酸不能单独将 Au溶解。 ②HAuCl4 H AuCl4 。
(1)酸溶后经 操作,将混合物分离。
(2)浓、稀 HNO3均可作酸溶试剂,浓硝酸被还原成 NO2,稀硝酸被还原成 NO。溶解等量的 Cu 消耗 HNO3
的物质的量不同,写出消耗 HNO3物质的量少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HNO3-NaCl与王水[V( 浓硝酸):V(浓盐酸)=1∶3]溶金原理相同,Cl-与 Au3+形成配离子AuCl4 ,促进了
金溶解。
①将溶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Au □NaCl □HNO3=HAuCl4 □_______ □NO □NaNO3
②关于溶金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到了 HNO3的氧化性
B.王水中浓盐酸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溶液的酸性
C.用浓盐酸与 NaNO3也可使 Au溶解
(4)若用 Zn粉将溶液中的 1 mol HAuCl4完全还原,则参加反应的 Zn的物质的量是 mol。
(5)用适当浓度的盐酸、NaCl溶液、氨水与铁粉,可按照如下方法从酸溶后的溶液中回收 Cu和 Ag(图中标
注的试剂和物质均不同)。
试剂 1是 ,
物质 2是 。
第 7页(共 8页)
{#{QQABZYQQggAoAAIAABgCQQkYCgGQkBEACQoORFAUoAAAARNABAA=}#}
20.(14分)室温下(20oC))课外小组用下列装置探究铁和硝酸反应情况,过程如下图所示:
将Ⅲ中液面上的气体排入小试管中点燃,有尖锐爆鸣声,小试管壁出现液滴。取反应后溶液,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得到灰绿色沉淀。煮沸时,蒸气带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X气体是 (填化学式),证据是 。
(2)本实验中硝酸与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同学对产生的气体原因提出假设并设计方案:
假设 1:该浓度的硝酸中 H+的氧化性大于 NO3-
假设 2:H+还原反应速率大于 NO3-的还原反应速率
I. 验证假设 1:可用 (选 “ Cu” 或“Zn”)粉与同浓度硝酸反应,依据 ,则假设 1不成立。
II. 验证假设 2:改变条件重复上图实验,结果如下:(所用试剂的量、气体成分与上图实验相同)
序号 反应温度 实验结果
a 40oC 溶液浅绿色,收集气体为 3.4mL(折算为室温下)
b 60oC 溶液浅绿色,收集气体为 2.6mL(折算为室温下)
上表实验结果 (填“能”或“否”)判断假设 2成立。
分析实验数据,从速率角度解释,铁粉与硝酸反应时,对生成 X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原因 。
(4)常温下(20℃),乙同学改用 3mol·L–1 HNO3进行图 1过程实验,Ⅱ中仍为无色气体,在Ⅲ中气体变红棕色。
由此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产生的无色气体只有 NO
b. 若改用浓硝酸时,反应会更剧烈还原产物为 NO2
c. 硝酸的浓度不同时,其主要还原产物不同
(5)若铁与足量某浓度硝酸发生反应,反应消耗的硝酸中 1/5被还原,且还原产物只有一种气体,则该气体
为______________.
(6)综上所述,金属与硝酸生成 X气体,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第 8页(共 8页)
{#{QQABZYQQggAoAAIAABgCQQkYCgGQkBEACQoORFAUoAAAARNABAA=}#}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5月月考(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共 44分。第 1~10小题,每小题 2分;第 11~16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C D B D D C C B D B C A B D C
17【答案】
(1)CH 催化剂2=CH2+HBr Δ CH3CH2Br(2分) 加成反应(1分)
(2)羟基(1分)
(3) (2分) (1分)
(4)bc(2分)
(5)3(2分)
Br
2 NaOH/H2O O2 /Cu
(6)CH2=CH2 BrCH2CH2Br Δ HOCH2CH2OH Δ OHC-CHO(3分)
18【答案】
(1)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H2C2O4的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2分)
(2)3×10-3 (2分)
(3) 3.0 (1分) 保证只有H2C2O4浓度不同,H2SO4和KMnO 4的浓度均相同(1分)
(4)实验 4中加入的高锰酸钾过量,无法反应完,导致始终有颜色(2分)
(5) ① 该反应放热,增大反应速率(2分)
③ MnSO4 (2分) 与实验 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或所用时间(t)小于 4.0min(2分)
19【答案】
(1)过滤 (2分)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分)
(3) ① Au+4NaCl+5HNO3=HAuCl4+2H2O+NO↑+4NaNO3 (2分) ② AC(2分)
(4) 2(2分)
(5) NaCl溶液(2分) Fe和 Cu(2分)
20【答案】
(1)H2 (1分) 点燃有尖锐爆鸣声试管内壁有液滴 (1分)
(2)4Fe + 10HNO3 = 4Fe(NO3)2 + NH4NO3+ 3H2O (2分)
(3)I. Cu (1分) 溶液变蓝,没有 H2生成 (1分)
II. 否 (1分) 升高温度,H+和 NO3-参与的还原反应速率都加快,但 NO3-增加更快,
生成的 NH4+多,导致生成的 H2减少 (2分)
(4) c (1分)
(5)N2O (2分)
(6)稀溶液、低温、氢以前的金属(2分;答出 1个给 1分,2个或 3个即可给 2分)
{#{QQABZYQQggAoAAIAABgCQQkYCgGQkBEACQoORFAUoAAAAR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