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马克思
主义哲学
(第一、二单元)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课)
唯物辩证法(3课)
社会历史观(5课)
人生观、价值观(6课)
辩证唯物论(2课)
思维导图
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
两个总特征
(基本观点):
联系(3.1)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3.3)
唯物辩证法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


孤立
静止
片面
发展(3.2)
构成、引起
的根本内容
的根本动力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本课重点:
城门
失火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唇亡齿寒
围魏救赵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些成语或俗语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知识拓展:联系与规律的关系
规律是联系,但联系不一定是规律,只有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才是规律。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自然界存在普遍联系
人类社会存在普遍联系
2.联系的特征
(1)联系是普遍的 【强调不存在孤立的事物】
【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之间)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思考:联系是既然普遍的,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呢?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比如你与太平洋里的一条鱼有联系吗?为什么?
没有联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因为任何两个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之间才能建立联系。
——联系具有条件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不能被主观臆造、也不能被消灭或隔断、否定或强加)
2.联系的特征
(2)联系是客观的 【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
(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化”特点)
都是客观的
(1)建立的基础看: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2)产生的过程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建立。
(3)产生的结果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分类
(联系与实践的关系)
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
判断:哪些是自在事物的联系,哪些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666,888——顺顺顺,发发发
乌鸦叫丧、喜鹊报喜
蝙蝠与病毒
人类破坏雨林,最终导致沙尘暴的出现
计算机网络化将整个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三地之间联系密切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不是联系
不是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
米的妈妈是谁?
花——因为花生米
蝶——因为蝶恋花
米的爸爸是谁?
米的外婆是谁?
妙笔——因为妙笔生花
思考:这些人为“创造”的联系是哲学上说的联系吗?
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属于主观臆造联系,没有经过实践,不具有客观性。
不能到校上课
因为雷暴天气
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上网课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关于联系客观性的表达应注意:
①可以说建立具体的联系。
②不能说创造、消灭联系。
思考:联系是客观的,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吗?
2.联系的特征
(2)联系是客观的 【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原理内容】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注意:人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新疆成功开发盐湖水
模拟“海水”技术
中国在南极发现“海上粮仓”
南极磷虾的储量估计高达10亿吨
南极洲被厚厚的冰雪所环绕,形成了自然屏障,守护着这片净土不受外界干扰和过度捕捞的侵害。就中国而言,我国首次捕捞是在2009年,目前一年的捕捞量为11.8万吨,仅次于挪威,位居世界第二位。
对于中国人来说,饭碗,还是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既不能指望对外贸易,也不能奢望南极水产。
在《“航母”养鱼:中国在深海,悄悄干了一件大事》一文中,正解局介绍,中国利用深海封闭式养殖工船在深海养鱼。
一家中国水产公司在西部地区的沙漠边缘,利用碱地的特质,模拟出了一个人工海水环境,不同的海洋水产品,都可以在这个人工海水环境中生长。并且,这样一个模拟海水养殖技术的试点项目也已经取得了成功!类似罗非鱼、对虾和鲍鱼等海洋水产品,都可以从这个人工海洋渔场养殖出来。
什么?新疆?
离海最远的地方?海鲜丰收?
新疆不都是盐碱地沙漠么?
但正是因为这盐碱地,才为模拟海水环境提供了条件,反而使劣势转化成为了优势。
方法论: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联系的特征
(3)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强调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联系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原理内容】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是有条件的。
【方法论】
1.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①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
②既要把握事物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
③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2.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原理】联系是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是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思考:他们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井底之蛙
盲人摸象
以部分代替整体,混淆二者的界限
(一)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整体与部分互相区别
① 含义不同
整体
部分
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
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数量
空间
时间
数量上看它是一
数量上看它是多
a.整体居于主导的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b.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 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如:钟表上的一颗螺丝不具备计时功能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1)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2)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
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
(3)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整体相对于比它更大的场合,它就成了部分;部分相对于比它更小的场合,它就成了整体。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
木桶理论
覆巢无完卵
一失足成千古恨;牵一发而动全身;细节决定成败
海鲜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
注意: 整体功能并不总是等于部分功能之和
整体具有各部分原本没有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
当各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心齐泰山移”。
当部分以无序、紊乱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例如: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战术不当或者配合不当,即使有“球星”在场也难以取胜。
3.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如:人体系统、教育系统、社会保障体系、国家机构体系、公安系统等,每一个系统或体系都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
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结果: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着眼整体性
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
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
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
树立全局观
立足整体
重视部分的作用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特征
多样性
普遍性
客观性
方法论
方法论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固有联系,切记主观随意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
区别
联系
含义
地位、作用、功能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含义
基本特征
方法论
课堂小结
1.梅花是在立春前后这样寒冷的季节开花的,可是,梅花是怕冻的,只要气温低至零下10℃以下,它就会被冻死,会被冻死,自古就有“梅不过江”之说。科学研究发现, 植物开花的意义就在于传宗接代。梅花之所以会在寒冷的立春前后开花,只因它的花 太小,也不鲜艳,若开晚了,就竞争不过牡丹等更大、更鲜艳的花,就吸引不了昆虫 帮它授粉,它就不能传宗接代。这说明( )
①自然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意识的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③科学研究赋予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④自然万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D
【课堂练习】
2.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这表明( )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练习】
3.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飞机设计师通过研究蜻蜓飞行的特性和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这说明( )
①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带有人的意识痕迹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④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