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期末卷(五)(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得分 积累运用一、书写展示。(2分)请从下面名言或诗句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抄送给一位不知道珍惜时间的同学。请抄写在横线上,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B.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C.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绝不胆怯。——莎士比亚二、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10分)从跟着老师一笔一划学写汉字,到能A洋洋洒洒写下一篇篇作文;从摇头晃脑背诵古诗词,到B声情并茂朗读经典美文。语文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宝库。我忘不了和小伙伴们一起①pái huái( )在书”读书心得;忘不了在课堂上,老师用生动的语言C推崇着一篇篇佳作,略文学的②mèi lì( ); 忘不了在诗词大会上,大家③mò shú于心的诗词,如泉水般④liú tǎng( )而出;忘不了在写作课上,我D心无旁骛地构思创作,感受文字带来的快乐。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2、我们在汉字学习中,掌握了很多知识。下面选项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模样(mó) 辩别 别出心裁 过犹不及(达到)B.勉强(qiáng) 严峻 司空见惯 不以为然(正确)C.尽管(jǐn) 书籍 见微知著 赴汤蹈火(热水)D.提供(gòng) 拔弄 张灯结彩 锲而不舍(刻)3、语段中有四处用横线标注的词语,哪一个词语使用不恰当 ( )(2分)A.洋洋洒洒 B.声情并茂 C.推祟 D.心无旁骛4、小阳和同学们收集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诗词,制作成文化手册。以下诗词不适合选用的是( )。(2分)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三、选择题。(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覆盖 腹部 履行 B.救援 缓缓 缘故C.网络 洛阳 骆驼 D.长袍 冰雹 同胞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2分)A.这帮乌合之众,只是仗着人多欺负弱小,没什么好怕的。B.我们不能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得意扬扬。C.我很认真地走马观花地参观了博物院。D.明明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B.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C.为了防止疫情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4、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比喻)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拟人)C.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反问)D.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拟人)5、同学们的获奖证书和优秀作品最适合放在“成长纪念册”的哪个栏目?( )(2分)A.成长足迹 B.毕业赠言 C.老师寄语 D.校园风貌6、 下列说法与课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A.《藏戏》中,作者介绍了面具中不同颜色的象征意义,探究了面具得以长久保留的原因B.《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都注重情感的表达,但表达的方式完全不同C.《十六年前的回忆》突出的表达特点是在叙述的过程中运用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客观、立体地塑造了一位英雄父亲的形象D.《表里的生物》中,“我”的推理充满了想象,近似“胡思乱想”,但也并非没有道理、不讲逻辑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1、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2分)妈妈对我说:“等我洗完衣服就带你去科技馆。”2、照样子,用表达相同意思的词语写句子。(3分)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为实现伟大的理想,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方志敏不幸被捕后英勇就义, , , 。3、下面语段中有3处错误(1处错标点符号,2处语病),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3分)在“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中,通过网上读书,使我们认识了海伦·凯勒、鲁滨逊、汤姆·索亚、孙悟空等众多人物形象。我写的一篇读后感“我也想当回诸葛亮”刊登在《新语文学习》上,我们班还被评为“阅读先进班级”的光荣称号呢。根据所学内容填空。(9分)1、【阅读中明理】“良药苦口利于病, ”告诉我们应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莫道君行早, ”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并不断进取;“穷则变, , ”启示我们遇事不必钻牛角尖,要懂得变通。2、【阅读中悟情】苏轼用“谁道人生无再少 !”表达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王建用“ ,不知秋思落谁家”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纤纤擢素手, 。 ,泣涕零如雨”这几句诗写出了女主人公因思念而孤寂苦闷的心情。 阅读理解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材料一:爱迪生小的时候,好奇心特别强,遇事总喜欢问个为什么。有一次他看见老母鸡在孵小鸡,之前放在身体底下的鸡蛋,变成了毛茸茸的小鸡,他觉得非常奇怪,就自己也尝试起来,将鸡蛋放在自己身体下面去孵小鸡。小鸡虽没孵成,但正是这种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使他一生有很多发明,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材料二:爱因斯坦四五岁时,就对指北针产生兴趣,他长时间摆弄它,惊异于那小针为什么总是指着同一方向。他还能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搭积木,直到把又高又尖的“钟楼”搭好为止。正是这种浓厚的兴趣和伴之而来的思索追求,使他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材料三:《走近科学》节目徽标(见右图)1、根据材料判断对错,对的写“√”,错的写“×”。(4分)(1)前两则材料揭示了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2)材料二中“这种浓厚的兴趣”仅仅指的是爱因斯坦对指北针的兴趣。( )(3)材料二中“伴之而来的思索追求”指的是爱因斯坦长时间摆弄指北针,惊异于那小针为什么总是指着同一方向。( )(4)爱迪生和爱因斯坦的例子说明,我们只要像他们一样去孵小鸡和不厌其烦地搭积木,就能像他们一样成功。( )2、材料中爱迪生、爱因斯坦的相同点是 。(1分)3、下面的加点部分可以删掉吗 为什么 (3分)他还能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搭积木,直到把又高又尖的“钟楼”搭好为止。4、丁丁要把材料三《走近科学》徽标放在宣传册中,需配一句宣传语,你会写什么 (1分)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8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 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会是什么关系呢 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1、选段中作者叙述的顺序是 。(排列序号,2分)①提出问题 ②解决问题 ③发现真理 ④发现问题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一件平常小事却引来阿瑟林斯基一连串的疑问,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 的精神。(1分)3、学会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如要证明“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点,下列事例不适合的一项是( )。(2分)A.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史记》。B.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C.孔子向来虚心好学,不耻下问。D.李时珍尝遍百草,终成《本草纲目》。4、如果再给课文添一个事例,下面两则材料,哪个更好 说说你的理由。(3分)材料一: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澡盆中的水随着身体的浸入而不断溢出,这是为什么呢 其他物质浸入水中也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吗 他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发现了浮力定律,还帮国王测定了皇冠的纯度。材料二:莱特兄弟自幼爱好机械,向往飞上蓝天。他们努力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鸟类的飞翔秘密,探索它们起飞、升降和盘旋的机理,进行飞行器的研制。经历了一次次的试飞,经历一次次的失败,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我选择材料 ,我的理由是: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乡间驴皮影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老家一带颇为流行皮影戏。皮影戏也被称为“驴皮影”。皮影艺人先 ,再 ,然后 ,最后 ,惟妙惟肖,头和各关节都是活的,这样每一个影子人就可以在艺人手中活灵活现地表演,再配上艺人们的各种唱念之音。那娴熟的手法,那地道的腔调儿,让乡亲们如痴如醉,乐不思蜀。②我的父亲就是一个十足的“皮影迷”。③每当听说皮影戏团要到村子里来演出,他立刻就高兴得如同小孩子一般,手脚也变得麻利起来。父亲总是草草地吃完饭,风风火火地赶到小学校的操场上,早早地等在那儿。但距离正式演出还有一大段的时间呢。父亲就围着皮影戏团里的人儿、物件来回转悠,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还时不时地问这问那。④皮影戏开演了,他看得那叫一个投入啊!人家让影子人动起来,他就随着人家比画;人家学着戏剧里的人物说唱,他也在那儿跟着学唱。⑤一到了雨雪天干不了活的时候,父亲就盘坐在火炕中间,把自己积攒下来的一些薄纸壳、纳鞋底的绳子、铅笔头子、老剪子、刻戳用的刀子拿出来,又找出《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小人儿书,自己制作影子人。【A】他先是煞有介事地照着上边喜欢的人物临摹,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备好的剪刀剪开外围,再用刻刀刻开那些细小的部分。人物刻好了,他就极耐心地穿上那些纳鞋底用的绳子,而后把那些线绳系在一个不长的竹竿子上面。父亲干得那叫一个上心,嘴里还哼着欢快的小调。⑥影子人一做好,他可就“入了戏”,在那里比比画画,拿腔作调地一个人表演,真真儿地孤芳自赏,佯装专业演员。⑦【B】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我也逐渐对皮影戏入迷,上瘾。只要是在家里看见父亲在鼓捣那些影子人,我就凑到跟前儿去“看热闹”或“制造热闹”。 久而久之,我成了父亲的忠实“同盟”。 一有闲空儿,我便同他一起制作影子人,一块儿“装腔作势”地表演。⑧每次听说有皮影戏团来村里演出,我们爷俩就欢天喜地去看。有一次我吃坏了肚子,几天都没好,整个人都打蔫儿了。可偏偏镇上的皮影戏团到村里来演出,我急得直哭。“怕啥呢,有爹在呢!”父亲的双眼笑眯成了一条缝儿。他把我背在宽宽的后背上,踏着浓浓的夜色,脚底生了疾风,嗖嗖嗖,一会儿就到了小学校的操场。⑨父亲找个空地儿站在那里,把我放在他的脖颈上看演出。【C】皮影戏演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父亲就扛着我看了两个小时,豆粒大的汗珠子一个劲儿地往下掉,牙齿咬得嘎嘣嘎嘣响,可他硬是没有喊一声累。兴致满满的我随着艺人的表演手舞足蹈,真是过足了戏瘾。1、短文的第段围绕着“父亲就是一个十足的‘皮影迷’”写了相关的四件事,请你用小标题概括相关内容。(3分)2、比较第③和第④件事,作者详写了第( )件,略写了第( )件。这样写是为了 。(3分)3、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一些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下),文中画横线并标注了字母的语段分别使用了这些方法描写父亲。请选择一处,写下自己的批注。(3分)批注:我选择语段( )。这部分使用了方法( )(填序号),我体会到。4、有人阅读完这篇短文后,觉得短文的题目改为“父子‘皮影迷’”更恰当。你认为呢 认同或不认同,都请说明理由。(3分)我的观点:理由: 综合实践九、生活情境运用。 (5分)六年级(3)班准备围绕“人工智能对学生成长的利弊”开展辩论赛,请你参与其中。1、关于辩论时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2分)A.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B.我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C.搜集材料时,只搜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就可以了。D.自由辩论时,要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2、下面是正方的观点,请你代表反方发表看法。(3分)正方: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成长利大于弊。比如,AI错题本可以帮助我们自动归类薄弱点,让学习更高效;偏远地区的学生可以通过AI课堂接触更好的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公平。反方: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成长弊大于利。 习作天地十、习作。(25分)小学六年,我们一路追光,一路成长。这一路上有感动,有欢笑,有挫折,有泪水……每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每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都会让你有所收获。请以“追光路上的 ”为题,记录你在小学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人或事。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二、1、徘徊 威力 默诵 流泻2、C3、C4、D三、1、C2、C3、C4、D5、A6、 B四、1、妈妈对我说,让我不要着急,她洗完衣服就带我出去玩。2、董存瑞手托炸药包视死如归,江姐面对酷刑宁死不屈,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取义3、①删去“通过”或“使”;②把第二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③删去“的光荣称号”或把“评为”改为“授予”。五、1、忠言逆耳利于行 更有早行人 变则通 通则久2、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今夜月明人尽望 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六、1、√ √ √ ×2、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3、不可以。因为“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表现了爱因斯坦不断探索、不达到目的不放弃的精神。如果删掉,就体现不出他的这种精神。4、寻问未知世界,探索客观真理。七、1、④①②③2、善于观察、善于思考3、C4、一 这则材料是按照发现问题,反复实验,最终得出结论的顺序来写的,与选文的论证思路相同。八、1、②边看边学唱皮影戏 ③小心翼翼又欢快地做影人儿 ④一个人表演皮影戏2、③④ 突出制作影人儿的难度和父亲在做影人儿时的上心。3、C ② 父亲扛着“我”看皮影戏时的辛苦和父亲的坚强意志。4、认同 文章主要写父亲对皮影戏的痴迷以及“我”后来在父亲的影响下同样喜欢上皮影戏的故事。使用“父子‘皮影迷’”这个标题能更加贴合文章内容。九、C 反方认为,人工智能对学生成长弊大于利。首先,Al错题本虽能归类薄弱点,但过度依赖技术会削弱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且学习数据存在泄露风险。其次,AI课堂看似促进教育公平,但缺乏师生情感互动,且偏远地区设备不足,反而可能加剧教育差距。因此,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远超其带来的便利。十、 追光路上那束花 在小学六年的追光之旅中,有一束光,始终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那就是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李老师身材苗条,总是穿着得体的连衣裙,一头乌黑的长发披在肩上,眼睛里透着温和与坚定。记得有一次,我在数学考试中遭遇了滑铁卢,心情低落到了极点。那一个个鲜红的叉,就像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我的心。我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黑暗的深渊,找不到方向。 李老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她把我叫到办公室,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就像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只要站起来,继续向前就好。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只要认真查漏补缺,下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她的话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黑暗的世界。随后,她耐心地帮我分析错题,指出我的知识漏洞,还鼓励我制定学习计划。在她的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逐步提高。 在我遇到困难想要退缩的时候,在我取得进步骄傲自满的时候,李老师就像一束永不熄灭的光,时刻给予我力量和指引。小学六年的追光之旅,因为有她这束光,变得更加温暖而充满希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