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0618语文答案(主观类符合题意均可给分或满分,本着找分的原则,作文评分见后有提示)2、踵 磅礴 副3、C4、(1)缥缈 (2)抟扶摇 (3)在河之洲(4)天涯若比邻 (5)曲径通幽处 (6)树梢树枝树根根(7)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8)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B6、C7、因为保尔当时是一个筑路工人,他需要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筑路。8、D 9、B10、(1点2分)①发现灯笼 ②老汉接待/心生希望/了解灯笼风俗等11、①线索作用:灯笼串联起发现光亮、借宿、了解风俗等情节,是推动故事发展的核心意象。②象征意义:灯笼象征山村淳朴的待客之道与人情温暖,突出"心心辉映"的主题。③ 文化内涵:标题点明山村独特风俗,引发读者对传统美德的思考。(意思对均给满分)12.A。【解析】本文第①段说明了什么是溜索,第②~④段说明的是溜索的建造以及用途,第⑤段说明的是解放前后溜索的变化,第⑥段介绍了溜索如今的使用情况。文中并没有说明溜索的价值。故选A项。13.D。14.表明溜索的历史久远(1分),说明了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1分),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1分),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1分)。15.“无一不”为双重否定,表示强烈的肯定之意(1分)。句中的“无一不”,准确强调了解放前溜索在洪水季节是怒江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送物资的唯一交通工具(3分)。16.A17.作者在风雨中虽遇险阻,但始终保持愉悦心境,通过"笑语不绝""心怡然"等描写,体现其豁达乐观的态度和对自然之趣的热爱。18.B19.D(本诗描写作者在江边驱马前行,看到即将消失的柳色和蝉鸣,以及道路两旁的庄稼后的所思所感,因此"江岸秋思"更能概括诗歌内容)20.诗歌运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通过"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秋稼"丰盈,自己却"家贫""无地可归耕",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贫困和对丰收年景自己却依然困窘的无奈。四、综合运用21.B [解析]本题考查给句子排序。①句总体介绍遵义这座城市,为首句。④句紧接着介绍遵义的多元特色,包括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间美食,给游客一个全面的印象。⑦句按照行踪,首先到达遵义会议会址,这是一个标志性地点。②句在会址的基础上,游客登山,进入烈士陵园。⑤句从历史转向自然,俯瞰湘江河畔。③句在享受自然之后,转向城市生活,品尝当地美食。⑥句通过剧场演出,让游客在艺术形式中回顾历史,结束整个游览活动。故语序排列最合理的是:①④⑦②⑤③⑥。22.示例答案:(每小题2分,共6分)活动名称:“蜡染绘初心·书信传薪火”活动形式:(1)利用资源①②,组织学生誉写王若飞家书,并录制“红色家书诵读音频";(2)结合资源②③,用蜡染技艺制作“遵义会议”“四渡赤水”主题布画。成果展示:一幅幅蓝白交织的蜡染画,如同穿越时空的胶片,将贵州红色记忆镌刻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比喻)23.(每小题3分,共6分)⑥“请您务必参加”改为“恭候您的光临”或“期待您的到来”。(2)⑦署名和日期位置对调。[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⑥“务必”语气过于强硬,不适合用在邀请函中。可改为“恭候您的光临”或“期待您的到来”。⑦在邀请函中先署名再日期。作文评分提示:(1)书写:①字迹潦草不清晰,脏、乱1-2分不等;(严格把关字词拼写和古诗文默写)②涂改多,基本能识别,3分;③清晰、干净,有涂改4分;④字迹美观,卷面干净,少许更改,行书或楷书均可5分。(2)内容上:①本次作文均分可到42左右,但杜绝平均、稳妥主义;②最低不限,最高可打51分左右,既敢打高分,又能发现各类低分作文;③其它参照中考评分要求。参考范文我终于觉醒了曾经,我是个安于现状的人,如同温水中的青蛙,在舒适区里浑然不觉危机四伏。在班级里,我的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我觉得这样挺好,既不会因为成绩太差被老师批评,也不会像那些尖子生一样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于是,我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从不主动拓展学习,课余时间都花在了看漫画和玩游戏上。直到那次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班里不少同学都踊跃报名,我一开始并不在意,觉得那是学霸们的舞台,与我无关。可当看到身边的同学为了竞赛积极准备,相互讨论难题时,我心里竟有些不是滋味。竞赛成绩公布那天,我震惊了。原本和我成绩差不多的同学,有的取得了优异的名次,站在领奖台上光芒四射。而我,依旧默默无闻。那一刻,我仿佛从长久的沉睡中被狠狠摇醒。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要满足于现状,为什么不尝试去挑战自己?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梦想,我曾渴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可如今,我却在平庸中蹉跎岁月。不行,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觉醒后的我,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背单词和课文,课间不再无所事事,而是用来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内容。晚上做完作业后,我会花一个小时做拓展练习,提升自己的能力。遇到难题时,我不再轻易放弃,而是反复钻研,或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看到了努力的成果。课堂上,我能更自信地回答问题;考试中,我的成绩也稳步提升。同学们惊讶于我的变化,老师也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这次觉醒,让我懂得了人生不能甘于平庸,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我终于挣脱了那层束缚我的茧,向着更广阔的天空振翅高飞。我终于觉醒了在成长的道路上,我曾是个极度自我的人,像一只孤独的刺猬,用尖锐的刺将他人的关心拒之门外。在家里,父母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可我却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们的唠叨,在我听来是无尽的烦躁;他们的关心,在我看来是多余的管束。在学校里,同学们善意的帮助,我常常不屑一顾,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做好,不需要别人插手。直到那一次运动会,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我报名参加了1000米长跑比赛,本以为自己平时有锻炼,能轻松应对。可当比赛真正开始,我才发现远没有那么简单。跑到一半时,我就感到体力不支,脚步越来越沉重,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看着身边的选手一个个超过我,我的心里充满了失落和无助。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听到了同学们的呐喊声。“加油!别放弃!”那一声声鼓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我原本冰冷的心。我努力抬起头,看到了同学们那充满期待和鼓励的眼神。而在观众席的一角,我还看到了父母。母亲紧紧握着拳头,脸上满是担忧和鼓励;父亲则大声地喊着我的名字,为我加油助威。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我要为了那些关心我的人坚持下去。于是,我咬紧牙关,加快了脚步。最终,我冲过了终点线,虽然没有取得优异的名次,但我收获了比名次更珍贵的东西——爱与理解。赛后,同学们纷纷围过来,有的递给我水,有的帮我擦汗。父母也走过来,母亲心疼地抚摸着我的脸,父亲则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好样的!”那一刻,我终于觉醒了。我明白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边有这么多人关心我、支持我,我不应该再那么自我,把他们的爱拒之门外。从那以后,我开始学着关心他人,回应父母的爱,珍惜同学间的友谊。这次觉醒,让我学会了感恩与付出,也让我真正融入了这个充满爱的世界。秘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0618四校联考测试卷八年级 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 审题人:答卷注意事项:学生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试卷上答题。填涂答题卡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时字迹要清楚、工整本卷共24小题,总分为150分。书写水平(5分)1.根据作文的汉字书写水平计分(5分)二、基础积累(20分)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贵州最独特的地标。它以孤岛状巍然屹立于武陵山脉,因其神奇壮观的景致引得八方游客接zhǒnɡ① 而至。梵净山巍峨pánɡ bó ② 八百里,云蒸霞蔚,溪流纵横,森林如盖。其险挺奇绝的山势,有如双凤舞天宇,又像玉龙仰天长啸,直向天云,令人叹为观止,特有的孤岛状地质构造和高原气候条件,造就了梵净山目空一切的生态环境,这里万木葱茏耸峙、山花绚丽多彩、生物交汇丰富、植被带谱独特,7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在此繁衍栖息,使得梵净山成为名fù ③ 其实的“生物基因库”。近年来,贵州铜仁利用梵净山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打造绿色产业体系,蹚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绿色致富路。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4分)① ② ③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屹立 B.叹为观止 C.目空一切 D.绚丽4.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①谁见幽人独往来, 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②水击三千里, 而上者九万里。 (《北冥有鱼》)③关关雎鸠, 。 (《诗经 · 关雎》)④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⑤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⑥ ,亲山亲水有亲人。 (贺敬之《回延安》)⑦《卖炭翁》中描写老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理的诗句是:。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故事新编》《呐喊》《彷徨》,我们学过的《社戏》选自《呐喊》。B. 阿西莫夫,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新疆域》《基地》,《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和《大雁归来》均选自《新疆域》。C.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或“昌黎先生”,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马说》等。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三、阅读能力(一)整本书阅读“您呢,女公民,也拒绝干活吗? ”保尔转过身来问那个女人。一刹那间他呆住了: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像叫花子的人是保尔。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有洗了——保尔就这副模样站在她面前。只有那一双眼睛, 还同从前一样,炯炯发光。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流浪汉一样衣衫褴褛的小伙子,不久以前还是她热恋的人。真是沧海桑田哪!6.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谁?( )( 3 分)A. 丽达 B.达雅 C.冬妮亚 D.安娜7. 结合整本阅读,简要谈谈选文中的保尔为什么会像叫花子一样?(2 分)(二)现代文阅读山村的灯笼邓跃东盛夏的一个午后,我和朋友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湘西南雪峰山腹地的山路上。我们这样骑行三天了,没有具体目标,极简的食宿,体验着自由骑行的辛苦和恣意。本打算天黑前赶到镇上住宿,可是怎么都快不起来,一路被美丽的风景拖拽着。不想,先是一场暴雨,随后我的车子后轮又泄气了,骑不动,只能推着。天色已经落黑,前方二百米远就看不清了,山里各种窸窣声此起彼伏,让我们紧张起来。看导航,离镇子还有二十多公里,推着车子步行,最少还要三个小时。两人饥肠辘辘,越来越疲倦。怎么办 我们不时抬头看着并不远的前方,寻找一线希望。小路上不时有岔道延伸到山后,却不知村寨人家分布在哪里。忽然,前方出现一个亮点。是什么 我们停下脚步望了望。那一豆光亮一直固定在那里,不是萤火虫,是灯火。我们的步伐立马加快,心情激动又有些紧张。走了十来分钟,看到了瓦檐翘角,原来山坡上有几户人家,每户的屋檐下都亮着一只小灯笼。光线愈加真切、明亮了。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今晚赶不到镇上了,到这里借宿试试 只是不知道老乡会接纳我们吗 朋友喃喃道。我对这位城里长大的朋友说,应该会的。我是乡村出身,乡里对陌生人借宿很少拒绝,都会善待夜行人。我敲开一户人家的木屋小门,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妻在家,还有两个七八岁的男孩。我们表明来意,还拿出身份证,说可以交住宿费。想不到,老汉一口答应了,说不用交钱,就是住宿条件差了些,自家用的旧被褥,木架子床。老汉又问我们,还没吃饭吧,搞点饭啰。还没等我们回答,他就开始招呼女主人淘米做饭。我们想付饭钱,老汉忙摆摆手说,怎老说交钱,我们不开店,从没收过过路人的钱,你们是客人,信任我家才来的。这样的啊,这么放心外人 老汉说,这有什么,就是睡一夜、吃碗饭。你们看门口挂着的灯笼,就是给过路人点的,远远的让人看到,这里可以落脚。山里的村寨都是这样,我们外出也要借宿,大家都不客气,像回家一样。其实,当初刚看到门口的灯笼,我还以为是开门做生意的民宿在招徕客人。听着好新奇,竟有这样的风俗。老汉的话也唤醒了我的乡村记忆。我记得,当年我们村里有条上州下县的石板路,每天都有生意人、货郎、做活匠人、看病的、说媒的、弹棉花的等,白天从村里穿过,夜里就近借宿。来人借宿,主人是高兴的,说明人家相信他,也说明自家家规好。也会管饭,主人吃什么,客人跟着吃什么,没有特殊菜,大家都一样。但是,我们村里不点灯笼,客人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说话间,饭菜做好摆上了桌,一大盘干笋炒肉,一大钵汤,卧着两个荷包蛋,撒了小葱,香喷喷的。他们不吃,坐在火塘边,说等我们吃了再吃,是山里的规矩。我们只好加快吃饭速度。我们放下筷子后,他们才上桌来,小孩子吃得急,看来是等得有些饿了。我们的包里还有一些方便食品,朋友赶紧找出来,打开两袋让小朋友尝尝。孩子们脸上有些羞赧,又带着惊喜。朋友把剩下的全部留给了两个孩子,还给他们照了相,说回去后洗好寄过来。听老汉说,眼下年轻人多去城里打工,他家儿子儿媳也是,留下两个孙子。现在,到哪里去都是坐车,这边的过路人也少了,借宿的基本没有了,但灯笼还点着,家家都这样,整夜不熄。自他小时候起,灯就这样挂着,成习俗了。哦,一只灯笼,远远地迎接着夜里要来或没来的客人,也点亮山里人的心,心心辉映,没了距离。多么庆幸,我们今天做客此处。这点亮了多时的灯笼,到底是没有被辜负。(2024年07月06日07版《人民日报》)8. 选文所写的事情,主要集中在“借宿前”和“借宿时”,下列事情不是发生在借宿时的是( ) ( 3 分 )A. 老汉就招呼女主人淘米做饭 B. 老汉讲述村里挂着灯的习俗C. 我们把所带的食品留给孩子 D. 生意人、货郎等来村里借宿9. 下列关于“灯笼”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 我们村里不点灯笼,客人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B. 门口的灯笼,是开门做生意的民宿用来招徕客人的。C. 现在借宿的基本没有,但灯笼还点着,家家都这样。D. 山坡上几户人家,每户的屋檐下都亮着一只小灯笼。10. 请从“我”的角度,将选文情节发展过程补充完整。(4分)(骑行不顺又累又饿①敲开木门顺利借宿②)11.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以“山村的灯笼”为题的原因 (4分)(三)现代文阅读漫话溜索①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联系两岸的桥,这种桥,即所谓“溜索”,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联系两岸,也称“索桥”。②横断山河谷,水流湍急,岸壁陡峭,雨季河水猛涨,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于是,各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③溜索,古人称“撞”。《茂州志》中“悬撞度索”和《蜀中广记》中“度索寻撞之桥”等记载,都是先民们对溜索的描述。④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直到如今,在怒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还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当初,沿江种族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两岸对抛,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钩连缠绕,就由其中一方把钓鱼线徐徐拉上岸,一方面固定钩连,一方面在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再由另一方徐徐拉动,最后藤绳横贯两岸,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用木棍绞紧,即成溜索。这个传说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⑤解放前,怒江上没有桥梁,洪水季节,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那时的溜索,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篾索或藤索组成,再架上底兜,过溜索时,人、马都得捆在底兜上,离岸时用力推一下,靠“滑梆”在溜索上滑行,有时,还得手脚并用,沿索攀缘。常常有人因滑梆和溜索出事坠入江中。解放后,人民政府关心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首先将竹溜、藤溜换成了钢丝溜,有些溜索还配上了滑轮。与此同时,还沿江修通了公路,架起了不少吊桥,交通变得安全方便多了。⑥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质的溜索,一根溜过去,一根溜过来,都有坡度,过溜索既省力,又迅速。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逢年过节,人们还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你溜过来,我溜过去,欢声笑语,别有一番风趣。12.下列对文章概括说明的内容中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溜索以及溜索的价值。 B.溜索的建造以及用途。C.解放前后溜索的变化。 D.如今溜索的使用情况。13.下列对文章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比较 B.摹状貌 C.分类别 D.作诠释14.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有什么作用?(4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无一不”的表达作用。(4分)(三)文言文阅读风雨游记①[清]裕瑞是时也,夕阳已落,晚景苍茫,天北乌云叠起,势如怒马,色如泼墨。银条垂空,电光一掣,金蛇激射,殊令人骇魂眩目。土人②告余曰:“暴雨将至,早回步可也。”余曰:“雨行颇饶佳趣。兴未尽,安可言旋 ”遂登石桥。历数十级,始及其顶。俄而烈风大作,湖水壁立,老木欲拔。加以雷声殷殷③,长空若虎啸牛吼,吹人几不能立足。急雨倾盆,打头扑面,须臾路没矣。余与从者共联臂挟行,衣履湿透,路皆焦泥,滑而且陷。阴夜迷漫,复怀倾坠之危,踉跄归馆,状致淋漓。然一路笑语不绝,未觉其惫,心怡然有得于中。归后,不暇更裳,衫袜犹滴沥,灯下走笔为记,题其名曰《风雨游记》。【注释】①这篇游记,记风雨中游北京昆明湖情形。作者裕瑞是清朝文学家、书法家。②土人:当地之乡人。③殷殷:众多。16. 下列作者游览北京昆明湖的相关情形,其中最不可能的一项是( ) ( 3 分 )A. 虎牛惊恐,人不能立 B. 电闪不断,惊吓众人C. 乌云密布,天色昏暗 D. 大雨倾盆,淹没道路17. 作者雨中游览,有何感受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18.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 3 分 )A. 吹人几不能立足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蒲松龄《狼》)B. 遂登石桥 遂与外人 (陶渊明《桃花源记》)C. 复怀倾坠之危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学伊《核舟记》)D. 然一路笑语不绝 怡然不动 (柳宗元《小石潭记》)(四)古代诗文阅读江岸□思[唐]杜荀鹤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19. 诗歌标题缺了一个字,请根据全诗内容推断“□”中的字是( ) ( 3 分 )A. 沉 B. 乡 C. 深 D. 秋20. 诗歌往往通过景与物来抒发感情,结合内容分析,本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四、综合运用(共3小题,15分)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觉醒的精神丰碑。贵州红色文化中亦镌刻着青春热血,遵义会议、娄山关战役、四渡赤水等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王若飞、周逸群、邓恩铭等革命先驱从这里走向救国之路。新时代青年应传承红色基因,讲好贵州红色故事。21.下面是小米拟写的活动宣传片文字稿,语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①遵义,一个举世闻名的红色传奇,一座赓续了革命精神的信仰之城。②登上红军山,在烈士陵园前感悟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英雄气魄。③逛吃捞沙巷,在城市烟火气中品味香气四溢的特色小吃。④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间美食。⑤俯瞰湘江河畔,在绿水青山间享受身心的滋养与放松。⑥最后,走进伟大转折刷场,置身剧目,在岁月长河里感受历史荣光,感知历史温度。⑦游客们可走进遵义会议会址,在长征历史文物中感受历史的厚重。A.⑤④②⑦③⑥① B.①④⑦②⑤③⑥C.⑤③⑦②⑥①④ D.①⑦⑤②③④⑥22.学校计划开展“红色贵州·青春同行”主题教育活动,你作为活动的策划者,请完成以下任务。(6分)现有以下资源可利用:①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等红色教育基地;②王若飞故居陈列的书籍、书信复印件;③当地非遗文化“苗族蜡染”技艺。活动需包含以下内容:(1)活动名称: (紧扣主题、简洁有力)(2)活动形式: (选择至少两种资源)(3)成果展示: (用一句话描述活动预期效果,需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3.XX中学学生会想邀请老红军后人马迅先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活动,下面是邀请函,序号①~⑦的内容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6分)邀请函尊敬的马迅先生:您好!①为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激发同学们了解红色文化的兴趣,②引导他们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③我校准备开展以“探寻红色印记,追忆伟大转折”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活动,④拟于2024年4月7日14:00-16:00在XX中学大礼堂举行,⑤诚邀您观看,⑥请您务必参加!⑦2024年3月28日XX中学学生会第( )处改为(2)第( )处改为五、写作能力24.按要求作文。(60分)“觉醒”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基本含义是指睡醒、从睡梦中醒来,也指醒悟、觉悟,即从迷茫、沉睡或不知觉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对事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多指认知方面等)。请你以"我终于觉醒了"为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写作提示及要求:(1)明确"我""觉醒"前后的内容。(2)详略得当,充分表现"觉醒"的原因。(3)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贵州省黔西南金成实验学校等四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测试语文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