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3张PPT)1.了解戏剧常识,熟悉全剧梗概及节选部分的剧情、结构与人物关系。2.通过分析节选中的戏剧冲突,探究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等人物形象。3.品味戏剧语言,揣摩潜台词,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4.概括戏剧揭示的思想主题,体会悲剧意识及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学习目标了解戏剧在文学中,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和舞台说明是戏剧的三大基本要素。戏剧的基本要素:矛盾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语言(舞台说明,即给演员、导演提供的说明性文字,包括人物表情、动作、道具、剧情的时间、地点等)。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1)高度个性化(2)富于动作性(3)丰富的潜台词关于戏剧知人论世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1922年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1928年升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开始广泛涉猎西方戏剧名作。1933年(23岁)完成处女作《雷雨》,震惊文坛。1935年夏,都市生活剧《日出》发表,继而又发表了《原野》(1937),奠定了其在中国话剧史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认识作者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少年时代就目睹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1931年,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918事变,曹禺在积极参与抗日宣传的同时开始思考中国社会的问题。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了解背景整体感知《雷雨》是一部动人心魄的悲剧。剧本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反动资产阶级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道德性,猛烈抨击了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雷雨》以集中的场景(周公馆客厅)和集中的时间(同一天上午至午夜),表现了周鲁两家以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为内容的尖锐的戏剧冲突。《雷雨》是四幕话剧,写于1932年,一经诞生,就引起轰动,震惊剧坛,至今长演不衰。课文是其第二幕第一部分。故事梗概戏剧对情节的要求往往是:连贯的、冲突的、集中的。剧作在一天之内集中写了周鲁两家历时三十年的生活史。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出身封建世家,曾留学德国。三十年前作少爷的时候,为迎娶一位富家小姐,遗弃了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的婢女梅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而侍萍怀抱次子大海,投河遇救,后嫁与鲁贵,生下女儿四凤。周家后来从无锡迁居北方某大城市,周朴园又娶蘩漪为妻,生下儿子周冲。他们与鲁家共居一地。鲁贵与四凤在周家帮佣,大海在其生父周朴园的煤矿上当工人,但两家各不相知。故事梗概任务一 梳理人物关系夫妻母子父子同父异母兄弟父子同母异父兄弟兄妹父女夫妻母女旧情人任务二 分析戏剧冲突探究人物形象戏剧对情节的要求往往是:连贯的、冲突的、集中的。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第一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第二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态度重逢相遇述旧怨相认生新恨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斗争旧情人关系父子关系概括情节思考1:梳理出课文中出现的四组矛盾冲突,并加以概括。爱情冲突父子(阶级)冲突母子冲突兄弟冲突分析戏剧冲突戏剧冲突基础知识:学评案P34感情冲突、性格冲突、阶级利益冲突第一场戏的剧情如何发展?相见怀疑相认第一场:相认前(相遇诉旧怨)关窗姓鲁无锡口音!熟知旧事?姓鲁修墓她没有死?!四凤的妈熟知旧衬衣?!侍萍,是你?深情——疑虑——慌张——惊惧第一场:相认后(相认生新恨)认出侍萍之后的情态 情态 言行 手段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恐吓商量“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稳住表白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没忘旧情哄骗拿出支票用钱收买收买探究人物形象 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过程你,你贵姓?(抬起头来)你姓什么?(忽然立起)你是谁?(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哦,侍萍!(低声)是你?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似曾相识,感到奇怪,内心仍很平静。感到意外,疑惑。更疑惑,有不祥之感,有点慌。有些不知所措。恼怒,害怕。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三十年来,周朴园如何对待“死去”的鲁侍萍?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一直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具一直保留着总是关着窗户的习惯一直记得侍萍的生日一直保留着侍萍绣了花的衬衣一片深情听到侍萍还活着,感到惊谔,更是避而不愿见得知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时,先是声色俱变的责问,接着企图稳住侍萍,希望用金钱平息侍萍的旧恨新仇,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冷酷无情三十年后,周朴园如何对待活着的鲁侍萍?思考:周朴园对鲁侍萍有真感情吗?曹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绝对是真实的”。周朴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封建社会伪君子。他固守所谓“仁义道德”的虚伪外衣,却行草菅人命的无耻手段。他珍视一切自己该有的形象:儒雅、深情、怀旧、体面...但是这些一旦遭到潜在的威胁,他便会无耻地撕下面具,显露出他吃人的野兽本性。他爱侍萍、爱繁漪、爱两个儿子,但这些爱都不及他对自己的爱万分之一。而最悲哀的是,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是自然而然的。第一场:从私生活角度暴露了他的虚伪、自私、冷酷,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周朴园对过去的侍萍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周朴园对面前的侍萍始乱终弃“于心不忍”供起“遗照”来“纪念”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自私冷酷虚伪阴险狡猾冷酷无情总结核心人物——周朴园第二场戏的剧情如何发展?温和讽刺呵斥面对三十年未见的儿子,周朴园是什么样的态度呢?明知故问用钱收买开除大海立场坚定斗争坚决揭露、怒斥面对多年前遗弃的亲生儿子,却没有一点父子顾念之情,而是将现实利益摆在第一位,始终以一种傲慢、一本正经的姿态对其进行打击,手段阴险老到,资本家面目毕露,足以体现他冷酷无情、狡猾的性格特点。第二场:从阶级斗争角度揭露其反动阶级本性。说明他是一个老奸巨滑而又冷酷无情的资本家。充分暴露了他残忍狠毒的阶级本性。他用钱收买罢工代表,孤立大海,瓦解了工人的罢工。他开除自己的亲生儿子大海。他指使警察开枪杀死罢工工人,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2200个小工发了断子绝孙的昧心财。阴险、毒辣、狡诈绝情贪婪凶残丧尽天良总结核心人物——周朴园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这一悲剧深刻地反映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高墙大院之内监狱一般的周公馆,隐藏着阶级关系与血缘关系的错位。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结果是什么?夫妻不相爱却相恨父子不相安却相怨母子不相亲却相乱兄弟不相和却相斗周朴园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是坏人的坏人。——曹 禺虚伪狡诈阴险自私冷酷封建资本家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两种不同的性格集于一身,自私、虚伪、冷酷、残忍和奸诈。周朴园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资本家形象。他那矛盾的行为,是其性格复杂性、多面性、真实性的体现。周朴园形象鲁侍萍是坚强还是软弱?当她感觉到周朴园对侍萍的思恋和怀念时冷静清醒当她面对周朴园的声色俱变的责问时刚强自尊“不是我要来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下层劳动人民鲁侍萍是典型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她勤劳、善良、有尊严。虽然命运多舛,处境艰难,但自尊、坚强、倔强。善良自强自尊勤劳倔强鲁侍萍形象工人阶级的真正代表他忠心耿耿地为工人弟兄争取权利,同资本家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尽管在这场斗争中他是失败者,被工厂开除,但他却表现出了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和英勇顽强的反抗精神。当然,他有斗争经验不足,幼稚而又鲁莽等弱点。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决心斗争经验不足,鲁莽、幼稚鲁大海形象主旨概括它讲述了资产阶级周家和城市平民鲁家两个家庭纠结复杂的悲剧故事。一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二是以鲁妈为代表的城市平民不能把握自己命运、被别人所操控的悲惨境遇。而周、鲁两家复杂的血缘联系,更是突出、生动地反映了两个不同阶层的家庭之间的矛盾。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以及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反映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社会现实,对受压迫者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任务三 赏析戏剧语言揣摩潜台词整部剧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进行?“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多种作用。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沉闷压抑的舞台氛围;②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③产生一种压抑感,感染读者与观众,喻示着一场雷雨般的冲突即将展开。丰富的潜台词(一)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二)周朴园 那个小孩呢?鲁侍萍 也活着。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你和她是什么关系?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这么清楚?……)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风的妈,老爷。周朴园 哦。分析文本,揣摩潜台词(三)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为了敲诈我,你可真费尽了心机啊!鲁侍萍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 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说出我们过去的丑事,不仅会让外人笑话,也会让你我的子女笑话的。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四)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你大不了想敲诈我几个钱,好吧,你开个价吧!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你我以前的事,千万别让他知道;否则,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鲁侍萍 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的。周朴园 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不过是--(顿)他很 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你干万别让他认你为母亲,这会影响他前途的。(五)鲁大海 (挣扎) 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周 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你是我的儿啊,他怎么能打你弟弟呀!)周 萍 你是谁?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我是你的亲生母亲啊,你这个畜生!你哪里像我的儿子啊! ……)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即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 周朴园 简短的语句、盛气凌人的语言, 鲁侍萍 和缓的语气、时而冲动的语调, 鲁大海 直截了当的语言人物语言个性化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或称动作语言、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富有动作性的语言1、 鲁侍萍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暗示周朴园,使情节继续 )2、 鲁侍萍 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 推动情节发展 )3、 周朴园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推动;几乎是提醒周朴园 )4、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姑娘姓梅的。( 推动;几乎要明说了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5、鲁侍萍 哦,——老爷没有事了?( 暗示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直接推动 ;节外生枝? )6、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 暗示 )7、周朴园 啊,你顺便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衫也捡出来( 直接推动 ;多么重要的衬衫! )探究《雷雨》标题意义“雷雨”般的情节:雷电暴雨天气是故事发生环境,暗示情节压抑突转,推动情节发展,结局令震惊读者。“雷雨”般的人物:周朴园、周繁漪、鲁侍萍人性中皆有压抑且最终爆发的特点,表现迫切渴求自由、冲破束缚的心理。“雷雨”般的社会:具有象征意义,揭示主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大变革即将到来。【周朴园】(1)你——你贵姓?(声音延长)(2)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阻断停顿)(3)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话题转换)(4)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话题转换)这四处的破折号使用表现了周朴园也想知道侍萍的下落。 (5)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话题转换此处表现出周朴园的虚伪,当侍萍不会对他的身份地位造成影响时,他才会在内心深处纪念她,和曾经的美好生活。(6)哦,你,你,你是——(声音延长)(7)你——侍萍?(声音延长)这两处表现了周朴园知道眼前的是侍萍时的震惊与恐惧,他“望望相片”,看看侍萍,不敢想,不愿认,更不想认。 (8)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解释说明) 这里尽显周朴园的虚伪,他的虚情假意都是为了稳定侍萍的情绪。 破折号作用汇总(9)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话题转换)(10)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不过——(阻断停顿)(11)不过是——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话题转换)(12)可是你——(阻断停顿)比起前面的虚伪,这四句中的破折号更显出了周朴园的无情、冷酷、自私,他是一个金钱至上,只注重自身利益的资本家。(13)哦,——那么,那三个代表呢?(话题转换)(14)哦,——他们没有告诉你旁的事情么? (话题转换)周朴园此时明知故问,显得十分得意傲慢。 (15)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解释说明)面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周朴园却是无情的将他开除,他的自私伪善,冷酷无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鲁侍萍】(1)哦,——老爷没有事了? (话题转换)(2)哦,——那用不着了。 (话题转换)(3)还有一件——(阻断停顿)(4)还有一件——(阻断停顿)当得知此地是周公馆时,侍萍的内心十分矛盾,她既想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又想与曾经的恋人说话。屋子里的陈设,周朴园的“怀念”,三十年前的悲惨遭遇和三十年来的痛苦经历等诸多因素让侍萍心潮起伏,不愿相认又忍不住相认。多少人生的恩恩怨怨,当年的爱人如今已经认不出她来,又怎不令她失望伤心。 (5)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声音延长)鲁侍萍是善良的,质朴的,在她的身上充满着母性的慈爱,是《雷雨》中美好的存在。 (6)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话题转换)(7)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话题转换)侍萍看清真相后,曾有一瞬出现的幻想破灭了,现在的她是满心的痛苦、愤慨、失望而无奈。【鲁大海】(1)告诉不告诉于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话题转换)鲁大海没想到其他代表临阵倒戈,体现了她信念坚定,同时也表现他斗争经验的不足。(2)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阻断停顿)(3)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阻断停顿)(4)你现在还——(阻断停顿)这三处表现了周朴园顽强的反抗精神,也从侧面表现了周朴园的卑鄙无赖,残酷剥削、血腥镇压公认的卑劣行径。《雷雨》是在高潮(四凤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中收场的。作者曾为此剧写过尾声:十年后周公馆改为教会医院,里面住着两位发了疯的老妇——侍萍和繁漪。一天,孤独的周朴园去看望她们,但什么话也没说。请你按自己的设想另写一个尾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