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延安,我把你追寻学习任务一◆读一读:自由朗读诗歌,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想一想:独立完成课堂导学单,要求有理有据。第1小节 延安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第2小节 描写作者回延安的愉快心情第3、4小节 追寻延安的光荣历史第5、6小节 时代呼唤延安精神导 学 单作者追寻的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写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齐读第2小节并思考以上问题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朗读提示:四个“追寻”读的时候应该语气逐步上扬。延河,与宝塔山遥相呼应。当年毛主席经常漫步在延河岸边,运筹帷幄、发号施令,指挥前线战斗。延河边,那种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的精神在悄然生长……延河,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一道历史景观,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母亲河”。◆助读资料一(1)独学:快速浏览助学单中的资料,任选一则资料,圈画人物事件,照样子填写在《作业本》第3题第(1)小题记录栏;学习任务二(2)合学:组内互相交流、修正。延河:毛主席指挥前线战斗。枣园1942年年底,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毛主席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同志们很担心他累坏了身体,抢着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帮他挖地。主席慈祥地笑笑,摆手示意不让他们帮助,并说: “ 你们挖的地,不算我的劳动,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就这样,毛主席用了几个下午的时间,亲手挖了两亩多地, 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助读资料二南泥湾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了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党中央号召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1941年春,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开进南泥湾,进行了大生产运动,披荆斩棘,开荒种地。他们战胜重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助读资料三杨家岭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一间间窑洞,记载着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革命岁月。中共历史上许多重要会议在杨家岭召开。在这里,毛泽东同志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总结了之前大革命失败的原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助读资料四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有人说延安精神在革命时期作用大,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需要延安精神了。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讨论思辨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英国和日本具有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我国的设计者们认为如果再等20年,可能会落后他国更多。于是,他们决定与其等待改变,不如自立更生。研发需要动辄几亿元的经费投入,这是一个巨大的困难。为了筹集最初的启动资金,设计者们不仅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四处筹集,克服了重重困难。研制的过程中,每周7天,每天10小时的工作,成了设计者们的生活常态。为了让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完善,“蛟龙号”研制期间经历了40多次评审。经过5年、近2000个日夜的艰苦研制,2007年,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终于“出世”了,设计者团队兴奋不已:“它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凝聚了我们全部的心血和期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的延续。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小组合作,组长分配任务,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诵。学习任务三:合作朗诵◆选择配乐◆分配任务◆分组排练一人一句 一人一段 男女分配 一人引读三人齐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