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融通 振动与波动的综合应用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波的图像问题;通过对比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两种图像不同的物理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波的多解性,会分析波的综合问题。 主题(一) 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的综合问题[知能融会通]1.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比较特点 振动图像 波的图像相 同 点 图线形状 正(余)弦曲线 正(余)弦曲线纵坐标y 不同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 某一时刻介质中所有质点的位移纵坐标 最大值 振幅 振幅不 同 点 描述对象 某一个振动质点 一群质点(x轴上各个点)物理意义 振动位移y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 x轴上所有质点在某一时刻振动的位移y横坐标 表示时间t 表示介质中各点的平衡位置离原点的距离x横轴上相邻两个步调总一致的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 表示周期T 表示波长λ其 他 频率和 周期 在图中直接识读周期T 已知波速v时,根据图中λ可求出T=两者联系 ①质点的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②波动由许多质点振动所组成,但在图像上波形变化无法直接看出 ③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和某时刻的波形图,则可以讨论波动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2.求解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综合问题的三关键:“一分、一看、二找” [典例] (2025·江苏宿迁阶段练习)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Q是平衡位置在x=4.0 m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质点Q沿y轴正方向振动B.这列波的波速为 m/sC.质点Q的振动方程为y=20sincmD.从t=0到t=11 s,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60 cm听课记录:[思维建模] 解决y-t图像和y-x图像综合问题,首先要明确两点:一是y-t图像描述的是哪个质点的振动;二是y-x图像是哪一时刻的图像。然后根据y-t图像确定这一时刻该点的位移和振动方向,最后根据y-x 图像确定波的传播方向。[题点全练清]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当t=1 s时,简谐波的波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2.一列简谐横波在t=0.8 s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P是介质中的质点,图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像。已知该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0 m/s,则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再经过0.9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C.t=0时刻质点P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5 cmD.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7 m 主题(二) 波传播的周期性和多解问题 [知能融会通]1.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形成多解只要没有指明机械波沿哪个方向传播,就要讨论两个方向的可能性。2.波的周期性形成多解(1)时间周期性:相隔周期整数倍时间的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完全重合,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造成多解。(2)空间周期性:将某一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波长的整数倍距离,平移后的波形与原波形完全重合,若题中没有给定传播距离与波长的确切关系,则会引起答案的不确定性。 [典例] (2025·湖北宜昌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实线是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t=1 s时的波形图。(1)若波向左传播,求它在1 s内传播的最小距离;(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周期;(3)若波速是35 m/s,求波的传播方向。尝试解答:[思维建模]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一般思路(1)首先考虑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如果题目未说明波的传播方向或没有其他条件暗示,应首先对波传播方向的可能性进行讨论。(2)对设定的传播方向,首先确定Δt和T(或确定Δx和λ)的关系,一般先确定最简单的情况,即一个周期内(或一个波长内)的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加nT(或nλ)。(3)应注意题目是否有限制条件,如有的题目限制波的传播方向,或限制时间Δt大于或小于一个周期等。所以解题时应综合考虑,加强多解意识,认真分析题意。[题点全练清]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在t时刻A、B两点间形成如图甲所示波形,在(t+3 s)时刻A、B两点间形成如图乙所示波形。已知A、B两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a=9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周期为4 s,波一定向右传播B.若周期大于4 s,波可能向右传播C.若波速为8.5 m/s,波一定向左传播D.该波波速可能的最小值为0.5 m/s2.(2025·江苏徐州阶段练习)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介质中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从此刻起,经0.1 s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求:(1)波速的表达式;(2)若波传播的速度为210 m/s,该波的传播方向;(3)若波传播的速度为210 m/s,x=2 m处质点的简谐运动方程。综合·融通 振动与波动的综合应用主题(一)[典例] 选B 根据题图乙可知,t=0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向振动,根据同侧法结合题图甲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在题图甲中,根据同侧法可知,t=0时刻,质点Q沿y轴负方向振动,故A错误;一个完整的简谐运动的方程为y=Asin,若位移为振幅的一半,则该方程对应的最短时间为,根据题图乙有-=5 s,解得T=12 s,则这列波的波速为v== m/s= m/s,故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t=0时刻,质点Q位于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振动,则质点Q的振动方程为y=-Asin=-20sincm=20sincm,故C错误;由于t=11 s=T+T,可知,从t=0到t=11 s,质点Q通过的路程满足60 cm=3A[题点全练清]1.选AC 由原点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知,周期为T=0.12 s,则原点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sint=10sint(cm),在t=1 s时刻y1=10sincm=5 cm≈8.66 cm,由于1 s=8T+,则在t=1 s时刻质点沿y轴负方向向下振动,根据“同侧法”可判断若波向右传播,则波形如A选项图所示;若波向左传播,则波形如C选项图所示。故选A、C。2.选D 由题图乙可知,t=0.8 s时质点P振动方向向下,根据上下坡法,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错误;质点P未处于平衡位置或波峰、波谷处,再经过t=0.9 s= T,质点P通过的路程s≠3A=30 cm,B错误;由题图乙可知,t=0时刻质点P位于平衡位置,C错误;根据简谐运动的表达式y=Asint=10sint(cm),将x=0、y=5 cm代入解得t1=0.1 s,即x=0处的质点从平衡位置到y=5 cm经历的时间为0.1 s,故P点振动形式传播到x=0处的时间为t′=t-t1=0.7 s,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vt′=7 m,故D正确。主题(二)[典例] 解析:(1)由题图可知λ=4 m若波向左传播,传播距离最小值Δx=λ=3 m。(2)若波向右传播,传播距离Δx=nλ+λ所用时间Δt=nT+=1 s解得T= s(n=0,1,2,3,…)。(3)若波速是35 m/s,波在1 s内传播的距离Δx′=35 m=8λ+λ所以波向左传播。答案:(1)3 m (2) s(n=0,1,2,3,…) (3)向左[题点全练清]1.选ACD 若波向右传播,有3 s=T1(n1=0,1,2,…),解得T1= s(n1=0,1,2,…)≤4 s,B错误;若波向左传播,有3 s=T2(n2=0,1,2,…),解得T2= s(n2=0,1,2,…);若周期为4 s,则n1=1,n2=0.5,故波向右传播,故A正确。由题图知波长λ=6 m,若波速v=8.5 m/s,波在3 s内传播的距离为x=vt=8.5×3 m=25.5 m=4.25λ,根据波形的平移知波一定向左传播,故C正确;波长一定,周期越大波速越小,由上述可知最大周期Tmax=12 s,故vmin== m/s=0.5 m/s,故D正确。2.解析:(1)由题图可知该波的波长λ=4 m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Δt=0.1 s时间内传播的距离Δx=λ+kλ(k=0,1,2,…)故波速为v== m/s=(30+40k)m/s(k=0,1,2,…)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Δt=0.1 s时间内传播的距离Δx=λ+kλ(k=0,1,2,…)解得v== m/s=(10+40k)m/s(k=0,1,2,…)。(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有(30+40k)m/s=210 m/s解得k=4.5(不符题意)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有(10+40k)m/s=210 m/s解得k=5,故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3)若波速为210 m/s,则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0时,x=2 m的质点在平衡位置,位移为0,且速度向下,故初相位φ=π其周期T== s故有ω==105π rad/s振幅为A=0.2 m所以x=2 m处质点的简谐运动方程y=0.2sin(105πt+π)m=-0.2sin(105πt)m。答案:(1)(30+40k)m/s(k=0,1,2,…)或(10+40k)m/s(k=0,1,2,…)(2)沿x轴负方向 (3)y=-0.2sin(105πt)m5 / 5(共68张PPT)振动与波动的综合应用综合 融通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波的图像问题;通过对比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两种图像不同的物理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波的多解性,会分析波的综合问题。主题(一) 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的综合问题主题(二) 波传播的周期性和多解问题0102CONTENTS目录课时跟踪检测03主题(一) 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的综合问题1.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比较知能融会通特点 振动图像 波的图像相 同 点 图线形状 正(余)弦曲线 正(余)弦曲线纵坐标y 不同时刻某一质点的位移 某一时刻介质中所有质点的位移纵坐标 最大值 振幅 振幅不 同 点 描述对象 某一个振动质点 一群质点(x轴上各个点)物理意义 振动位移y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 x轴上所有质点在某一时刻振动的位移y横坐标 表示时间t 表示介质中各点的平衡位置离原点的距离x横轴上相邻两个步调总一致的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 表示周期T 表示波长λ续表其 他 频率和 周期 在图中直接识读周期T 已知波速v时,根据图中λ可求出T=两者联系 ①质点的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②波动由许多质点振动所组成,但在图像上波形变化无法直接看出 ③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和某时刻的波形图,则可以讨论波动中各质点的振动情况续表2.求解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综合问题的三关键:“一分、一看、二找”[典例] (2025·江苏宿迁阶段练习)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Q是平衡位置在x=4.0 m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质点Q沿y轴正方向振动B.这列波的波速为 m/sC.质点Q的振动方程为y=20sincmD.从t=0到t=11 s,质点Q通过的路程为60 cm√[解析] 根据题图乙可知,t=0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向振动,根据同侧法结合题图甲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在题图甲中,根据同侧法可知,t=0时刻,质点Q沿y轴负方向振动,故A错误;一个完整的简谐运动的方程为y=Asin,若位移为振幅的一半,则该方程对应的最短时间为,根据题图乙有-=5 s,解得T=12 s,则这列波的波速为v== m/s= m/s,故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t=0时刻,质点Q位于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振动,则质点Q的振动方程为y=-Asin=-20sincm=20sincm,故C错误;由于t=11 s=T+T,可知,从t=0到t=11 s,质点Q通过的路程满足60 cm=3A[思维建模]解决y t图像和y x图像综合问题,首先要明确两点:一是y t图像描述的是哪个质点的振动;二是y x图像是哪一时刻的图像。然后根据y t图像确定这一时刻该点的位移和振动方向,最后根据y x 图像确定波的传播方向。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当t=1 s时,简谐波的波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题点全练清√√解析:由原点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知,周期为T=0.12 s,则原点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sint=10sint(cm),在t=1 s时刻y1=10sincm=5 cm≈8.66 cm,由于1 s=8T+,则在t=1 s时刻质点沿y轴负方向向下振动,根据“同侧法”可判断若波向右传播,则波形如A选项图所示;若波向左传播,则波形如C选项图所示。故选A、C。2.一列简谐横波在t=0.8 s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P是介质中的质点,图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像。已知该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10 m/s,则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再经过0.9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C.t=0时刻质点P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5 cmD.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7 m√解析:由题图乙可知,t=0.8 s时质点P振动方向向下,根据上下坡法,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错误;质点P未处于平衡位置或波峰、波谷处,再经过t=0.9 s= T,质点P通过的路程s≠3A=30 cm,B错误;由题图乙可知,t=0时刻质点P位于平衡位置,C错误;根据简谐运动的表达式y=Asint=10sint(cm),将x=0、y=5 cm代入解得t1=0.1 s,即x=0处的质点从平衡位置到y=5 cm经历的时间为0.1 s,故P点振动形式传播到x=0处的时间为t'=t-t1=0.7 s,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vt'=7 m,故D正确。主题(二) 波传播的周期性和多解问题1.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形成多解只要没有指明机械波沿哪个方向传播,就要讨论两个方向的可能性。2.波的周期性形成多解(1)时间周期性:相隔周期整数倍时间的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完全重合,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造成多解。知能融会通(2)空间周期性:将某一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波长的整数倍距离,平移后的波形与原波形完全重合,若题中没有给定传播距离与波长的确切关系,则会引起答案的不确定性。[典例] (2025·湖北宜昌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实线是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t=1 s时的波形图。(1)若波向左传播,求它在1 s内传播的最小距离;[答案] 3 m [解析] 由题图可知λ=4 m若波向左传播,传播距离最小值Δx=λ=3 m。(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周期;[答案] s(n=0,1,2,3,…) [解析] 若波向右传播,传播距离Δx=nλ+λ所用时间Δt=nT+=1 s解得T= s(n=0,1,2,3,…)。(3)若波速是35 m/s,求波的传播方向。[答案] 向左[解析] 若波速是35 m/s,波在1 s内传播的距离Δx'=35 m=8λ+λ所以波向左传播。[思维建模]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一般思路(1)首先考虑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如果题目未说明波的传播方向或没有其他条件暗示,应首先对波传播方向的可能性进行讨论。(2)对设定的传播方向,首先确定Δt和T(或确定Δx和λ)的关系,一般先确定最简单的情况,即一个周期内(或一个波长内)的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加nT(或nλ)。(3)应注意题目是否有限制条件,如有的题目限制波的传播方向,或限制时间Δt大于或小于一个周期等。所以解题时应综合考虑,加强多解意识,认真分析题意。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在t时刻A、B两点间形成如图甲所示波形,在(t+3 s)时刻A、B两点间形成如图乙所示波形。已知A、B两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a=9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题点全练清A.若周期为4 s,波一定向右传播B.若周期大于4 s,波可能向右传播C.若波速为8.5 m/s,波一定向左传播D.该波波速可能的最小值为0.5 m/s√√√解析:若波向右传播,有3 s=T1(n1=0,1,2,…),解得T1= s(n1=0,1,2,…)≤4 s,B错误;若波向左传播,有3 s=T2(n2=0,1,2,…),解得T2= s(n2=0,1,2,…);若周期为4 s,则n1=1,n2=0.5,故波向右传播,故A正确。由题图知波长λ=6 m,若波速v=8.5 m/s,波在3 s内传播的距离为x=vt=8.5×3 m=25.5 m=4.25λ,根据波形的平移知波一定向左传播,故C正确;波长一定,周期越大波速越小,由上述可知最大周期Tmax=12 s,故vmin== m/s=0.5 m/s,故D正确。2.(2025·江苏徐州阶段练习)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介质中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从此刻起,经0.1 s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求:(1)波速的表达式;答案:(30+40k)m/s(k=0,1,2,…)或(10+40k)m/s(k=0,1,2,…)解析:由题图可知该波的波长λ=4 m;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Δt=0.1 s时间内传播的距离Δx=λ+kλ(k=0,1,2,…)故波速为v== m/s=(30+40k)m/s(k=0,1,2,…)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Δt=0.1 s时间内传播的距离Δx=λ+kλ(k=0,1,2,…),解得v== m/s=(10+40k)m/s(k=0,1,2,…)。(2)若波传播的速度为210 m/s,该波的传播方向;答案:沿x轴负方向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有(30+40k)m/s=210 m/s解得k=4.5(不符题意)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有(10+40k)m/s=210 m/s解得k=5故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3)若波传播的速度为210 m/s,x=2 m处质点的简谐运动方程。答案:y=-0.2sin(105πt)m解析:若波速为210 m/s,则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0时,x=2 m的质点在平衡位置,位移为0,且速度向下,故初相位φ=π其周期T== s故有ω==105π rad/s振幅为A=0.2 m所以x=2 m处质点的简谐运动方程y=0.2sin(105πt+π)m=-0.2sin(105πt)m。课时跟踪检测1234567891.(2025·浙江宁波阶段练习)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是t=1 s时刻的波形图;P是介质中位于x=2 m处的质点,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78912345A.波速为4 m/sB.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x=3 m处的质点在t=20 s时位于波峰位置D.质点P在0~6 s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30 cm√678912345解析:由题图甲可知波长λ=4 m,由题图乙可知周期T=2 s,则波速为v==2 m/s,A错误;由题图乙可知t=1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振动,根据题图甲结合同侧法,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错误;Δt=19 s =9T+T,则x=3 m处的质点在t=20 s时位于波峰位置,C正确;因6 s =3T,则质点P在0~6 s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s=3×4A=60 cm,D错误。1567892342.(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1是波传播到x=5 m处的质点M时的波形图,图2是质点N(x=3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Q是位于x=10 m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6789234A.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25 m/sB.t=8 s时质点Q首次到达波峰位置C.从t=0时刻到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时,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80 cmD.该简谐横波的起振方向为y轴正方向√√156789234解析:由题图1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4 m,由题图2可知,周期为4 s,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v==1 m/s,A错误;当x=2 m 处的波峰传到质点Q时,质点Q首次到达波峰位置,所用时间t== s=8 s,B正确;从t=0时刻到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时,质点P振动时间为2T,则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s=2×4A=80 cm,C正确;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题图1结合同侧法可知,M点的起振方向为y轴负方向,可知该简谐横波的起振方向为y轴负方向,D错误。1567892343.(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2 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P是介质中的质点,图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像。已知波在介质中的波长为1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10 m/sB.波速为20 m/sC.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2 mD.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3 m√√156789234解析:由题图乙可知,该波的周期为1.2 s,则波速为v==10 m/s,故A正确,B错误;由题图乙可知,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y=Asint=10sinπt(cm),可知t=0.2 s时,质点P的位置坐标为yP=5 cm,由题图甲可知,t=0.2 s时,该波的波动方程为y=10sincm,将yP=5 cm代入可得x+π=,解得x=3 m,故C错误,D正确。1567892344.(2025·云南玉溪期中)(多选)如图甲所示,水袖舞是中国京剧的特技之一,因其身姿摇曳、技法神韵备受人们喜欢。某次表演中演员甩出水袖的波浪可简化为简谐横波,图乙为该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丙为图乙中质点P的振动图像,袖子足够长且忽略传播时振幅的衰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6789234A.该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该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为0.75 m/sC.质点P在2 s内通过的路程为2 mD.质点P在2 s内在x轴方向上移动了1.5 m√√156789234解析:由题图丙可知,t=0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向运动,根据“上下坡”法结合题图乙可知,该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A项错误;由题图乙、丙可知,波长λ=0.6 m,周期T=0.8 s,所以该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为v==0.75 m/s,故B项正确;由于2 s=2T+T,所以质点P在2 s 内通过的路程为s=2×4A+2A=2 m,故C项正确;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动,并不会随波迁移,故D项错误。1567892345.(2024·重庆高考)(多选)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一平衡位置与坐标原点距离为3 m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该波的波长大于3 m。则 ( )A.最小波长为 mB.频率为 HzC.最大波速为 m/sD.从该时刻开始2 s内该质点运动的路程为cm√√156789234解析:根据题图乙写出平衡位置与坐标原点距离为3 m的质点的振动方程y=Asin(ωt+φ),代入点和(2,0),解得φ=,ω=,可得T=2.4 s,f= Hz,故B正确;在题图甲中标出位移为 cm的质点,如图所示,156789234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为Q点,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为P点,则波长可能满足λ=3 m,即λ=18 m,或λ'=3 m,即λ'=9 m,故A错误;根据v=,可得v= m/s,v'= m/s,故C错误;根据题图乙计算该质点在2 s内运动的路程为s=cm=cm,故D正确。1567892346.(2025·甘肃天水期中)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t=0.4 s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6789234A.若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传播速度可能为12 m/sB.t=0时,若x=1 m处质点向上振动,则波源的振动周期可能为1.5 sC.若简谐波的传播速度为7.5 m/s,则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D.若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波源的振动周期可能为1.5 s√解析:若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有Δx=nλ+1 m=λ(n=0,1,2,3,…),波的传播速度v==(10n+2.5)m/s(n=0,1,2,3,…),当n=0时v=2.5 m/s,当n=1时v=12.5 m/s,A错误;156789234t=0时,若x=1 m处质点向上振动,根据同侧法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当n=0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 s=1.6 s,当n=1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0.32 s,B错误;若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有Δx=nλ+ 3 m=λ(n=0,1,2,3,…),当n=0时,可得Δx=λ=3 m,则波的传播速度为v== m/s=7.5 m/s,C正确;若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传播时间Δt=T(n=0,1,2,3,…),当n=0时,可得 0.4 s=T,则T= s,当n=1时,可得0.4 s=T,则T= s,D错误。1567892347.(2025·河南南阳期末)(多选)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为2 cm,波速为2 m/s。如图所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a、b的平衡位置相距0.4 m(小于一个波长),当质点a在波峰位置时,质点b在x轴下方与x轴相距1 cm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此时刻起经过0.4 s,b点可能在波谷位置B.从此时刻起经过0.4 s,b点可能在波峰位置C.从此时刻起经过0.5 s,b点可能在平衡位置D.从此时刻起经过0.5 s,b点可能在波谷位置√√156789234解析:第一种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图像得λ=0.4 m,解得λ=1.2 m,再经0.4 s,波移动的距离为Δx=vt=0.8 m,波向左传播时,波形向左移动0.8 m,波峰在0.4 m处,此时b点在波峰处;波向右传播时,波形向右移动0.8 m,波峰在0.8 m处,此时b点在波谷与平衡位置之间;再经0.5 s,波移动的距离为Δx=vt=1 m,波向左传播时,波形向左移动1 m,波峰在0.2 m 处,156789234此时b点在波峰与平衡位置之间;波向右传播时,波形向右移动1 m,波峰在1 m处,此时b点在波谷处。第二种情况,如图2所示,根据图像得λ=0.4 m,解得λ=0.6 m,再经0.4 s,波移动的距离为Δx=vt=0.8 m=0.6 m+0.2 m,波向左传播时,波形向左移动0.2 m,波峰在0.4 m处,此时b点在波峰处;156789234波向右传播时,波形向右移动0.2 m,波峰在0.2 m 处,此时b点在波谷与平衡位置之间;再经0.5 s,波移动的距离为Δx=vt=1 m=0.6 m+ 0.4 m,波向左传播时,波形向左移动0.4 m,波峰在0.2 m处,此时b点在波谷与平衡位置之间;波向右传播时,波形向右移动0.4 m,波峰在0.4 m处,此时b点在波峰处。故选B、D。1567892348.(12分)如图,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L=12.0 m,b点在a点的右方。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在t=0时刻,a点的位移ya=4 cm(4 cm为质点振动的振幅),b点的位移yb=0,且向下运动,周期T=2 s。156789234(1)求质点a的振动方程;(6分)答案:ya=4cos(πt)cm解析:设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ya=Asin依题意,A=4 cm,T=2 s,可得ya=4sincmt=0时刻,a点的位移ya=4 cm,可知4 cm=4sin(φ)cm解得φ=可得ya=4sincm=4cos(πt)cm。156789234(2)若这一列简谐波的波长λ答案: m/s(n=1,2,3,…)解析:依题意可知,a、b两点相距L=λ+nλ(n=1,2,3,…)又L=12 m,解得λ= m(n=1,2,3,…)根据v=解得v= m/s(n=1,2,3,…)。1567892349.(18分)(2025·广东茂名阶段练习)一列横波在t1=0时刻、t2=0.5 s时刻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虚线所示,求:156789234(1)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少;若这列波向左传播,波速是多少;(8分)答案:4(4n+1)m/s(n=0,1,2,…) 4(4n+3)m/s(n=0,1,2,…)156789234解析:由题图可知波长λ=8 m,当波向右传播时Δt=nT1+T1(n=0,1,2,…)解得T1= s(n=0,1,2,…)由波速公式可得v右==4(4n+1)m/s(n=0,1,2,…)当波向左传播时Δt=nT2+T2(n=0,1,2,…)解得T2= s(n=0,1,2,…)由波速公式可得v左==4(4n+3)m/s(n=0,1,2,…)。156789234(2)若波传播速度v=36 m/s,判断波传播的方向;(4分)答案:向右 解析:Δt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x=vΔt=36×0.5 m=18 m=2λ+λ因此波向右传播。156789234(3)在t1=0时刻,x= m处的质点P与x=5 m处的质点Q(图中未标出)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6分)答案:5cm156789234解析:在t1=0时刻,该波的波动方程为y=10sincm由于λ=8 m,可得y=10sincm将x= m和x=5 m分别带入得到yP=5 cmyQ=-5 cm所以h=yP-yQ=5cm。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振动与波动的综合应用1.(2025·浙江宁波阶段练习)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是t=1 s时刻的波形图;P是介质中位于x=2 m处的质点,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4 m/sB.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x=3 m处的质点在t=20 s时位于波峰位置D.质点P在0~6 s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30 cm2.(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1是波传播到x=5 m处的质点M时的波形图,图2是质点N(x=3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Q是位于x=10 m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25 m/sB.t=8 s时质点Q首次到达波峰位置C.从t=0时刻到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时,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80 cmD.该简谐横波的起振方向为y轴正方向3.(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2 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P是介质中的质点,图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像。已知波在介质中的波长为1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10 m/sB.波速为20 m/sC.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2 mD.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3 m4.(2025·云南玉溪期中)(多选)如图甲所示,水袖舞是中国京剧的特技之一,因其身姿摇曳、技法神韵备受人们喜欢。某次表演中演员甩出水袖的波浪可简化为简谐横波,图乙为该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丙为图乙中质点P的振动图像,袖子足够长且忽略传播时振幅的衰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该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为0.75 m/sC.质点P在2 s内通过的路程为2 mD.质点P在2 s内在x轴方向上移动了1.5 m5.(2024·重庆高考)(多选)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一平衡位置与坐标原点距离为3 m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该波的波长大于3 m。则 ( )A.最小波长为 mB.频率为 HzC.最大波速为 m/sD.从该时刻开始2 s内该质点运动的路程为cm6.(2025·甘肃天水期中)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t=0.4 s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传播速度可能为12 m/sB.t=0时,若x=1 m处质点向上振动,则波源的振动周期可能为1.5 sC.若简谐波的传播速度为7.5 m/s,则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D.若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波源的振动周期可能为1.5 s7.(2025·河南南阳期末)(多选)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为2 cm,波速为2 m/s。如图所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a、b的平衡位置相距0.4 m(小于一个波长),当质点a在波峰位置时,质点b在x轴下方与x轴相距1 cm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此时刻起经过0.4 s,b点可能在波谷位置B.从此时刻起经过0.4 s,b点可能在波峰位置C.从此时刻起经过0.5 s,b点可能在平衡位置D.从此时刻起经过0.5 s,b点可能在波谷位置8.(12分)如图,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L=12.0 m,b点在a点的右方。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在t=0时刻,a点的位移ya=4 cm(4 cm为质点振动的振幅),b点的位移yb=0,且向下运动,周期T=2 s。(1)求质点a的振动方程;(6分)(2)若这一列简谐波的波长λ9.(18分)(2025·广东茂名阶段练习)一列横波在t1=0时刻、t2=0.5 s时刻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虚线所示,求:(1)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少;若这列波向左传播,波速是多少;(8分)(2)若波传播速度v=36 m/s,判断波传播的方向;(4分)(3)在t1=0时刻,x= m处的质点P与x=5 m处的质点Q(图中未标出)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6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1.选C 由题图甲可知波长λ=4 m,由题图乙可知周期T=2 s,则波速为v==2 m/s,A错误;由题图乙可知t=1 s时,P点沿y轴正方向振动,根据题图甲结合同侧法,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错误;Δt=19 s=9T+T,则x=3 m处的质点在t=20 s时位于波峰位置,C正确;因6 s=3T,则质点P在0~6 s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s=3×4A=60 cm,D错误。2.选BC 由题图1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4 m,由题图2可知,周期为4 s,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v==1 m/s,A错误;当x=2 m 处的波峰传到质点Q时,质点Q首次到达波峰位置,所用时间t== s=8 s,B正确;从t=0时刻到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时,质点P振动时间为2T,则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s=2×4A=80 cm,C正确;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题图1结合同侧法可知,M点的起振方向为y轴负方向,可知该简谐横波的起振方向为y轴负方向,D错误。3.选AD 由题图乙可知,该波的周期为1.2 s,则波速为v==10 m/s,故A正确,B错误;由题图乙可知,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y=Asint=10sinπt(cm),可知t=0.2 s时,质点P的位置坐标为yP=5 cm,由题图甲可知,t=0.2 s时,该波的波动方程为y=10sincm,将yP=5 cm代入可得x+π=,解得x=3 m,故C错误,D正确。4.选BC 由题图丙可知,t=0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向运动,根据“上下坡”法结合题图乙可知,该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A项错误;由题图乙、丙可知,波长λ=0.6 m,周期T=0.8 s,所以该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为v==0.75 m/s,故B项正确;由于2 s=2T+T,所以质点P在2 s 内通过的路程为s=2×4A+2A=2 m,故C项正确;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动,并不会随波迁移,故D项错误。5.选BD 根据题图乙写出平衡位置与坐标原点距离为3 m的质点的振动方程y=Asin(ωt+φ),代入点0,和(2,0),解得φ=,ω=,可得T=2.4 s,f= Hz,故B正确;在题图甲中标出位移为 cm的质点,如图所示,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为Q点,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为P点,则波长可能满足λ=3 m,即λ=18 m,或λ′=3 m,即λ′=9 m,故A错误;根据v=,可得v= m/s,v′= m/s,故C错误;根据题图乙计算该质点在2 s内运动的路程为s=1+1+1+1-cm=4-cm,故D正确。6.选C 若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有Δx=nλ+1 m=λ(n=0,1,2,3,…),波的传播速度v==(10n+2.5)m/s(n=0,1,2,3,…),当n=0时v=2.5 m/s,当n=1时v=12.5 m/s,A错误;t=0时,若x=1 m处质点向上振动,根据同侧法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当n=0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 s=1.6 s,当n=1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0.32 s,B错误;若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有Δx=nλ+3 m=λ(n=0,1,2,3,…),当n=0时,可得Δx=λ=3 m,则波的传播速度为v== m/s=7.5 m/s,C正确;若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传播时间Δt=T(n=0,1,2,3,…),当n=0时,可得0.4 s=T,则T= s,当n=1时,可得0.4 s=T,则T= s,D错误。7.选BD 第一种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图像得λ=0.4 m,解得λ=1.2 m,再经0.4 s,波移动的距离为Δx=vt=0.8 m,波向左传播时,波形向左移动0.8 m,波峰在0.4 m处,此时b点在波峰处;波向右传播时,波形向右移动0.8 m,波峰在0.8 m处,此时b点在波谷与平衡位置之间;再经0.5 s,波移动的距离为Δx=vt=1 m,波向左传播时,波形向左移动1 m,波峰在0.2 m 处,此时b点在波峰与平衡位置之间;波向右传播时,波形向右移动1 m,波峰在1 m处,此时b点在波谷处。第二种情况,如图2所示,根据图像得λ=0.4 m,解得λ=0.6 m,再经0.4 s,波移动的距离为Δx=vt=0.8 m=0.6 m+0.2 m,波向左传播时,波形向左移动0.2 m,波峰在0.4 m处,此时b点在波峰处;波向右传播时,波形向右移动0.2 m,波峰在0.2 m 处,此时b点在波谷与平衡位置之间;再经0.5 s,波移动的距离为Δx=vt=1 m=0.6 m+0.4 m,波向左传播时,波形向左移动0.4 m,波峰在0.2 m处,此时b点在波谷与平衡位置之间;波向右传播时,波形向右移动0.4 m,波峰在0.4 m处,此时b点在波峰处。故选B、D。8.解析:(1)设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ya=Asin依题意,A=4 cm,T=2 s,可得ya=4sincmt=0时刻,a点的位移ya=4 cm,可知4 cm=4sin(φ)cm解得φ=可得ya=4sincm=4cos(πt)cm。(2)依题意可知,a、b两点相距L=λ+nλ(n=1,2,3,…)又L=12 m解得λ= m(n=1,2,3,…)根据v=解得v= m/s(n=1,2,3,…)。答案:(1)ya=4cos(πt)cm (2) m/s(n=1,2,3,…)9.解析:(1)由题图可知波长λ=8 m,当波向右传播时Δt=nT1+T1(n=0,1,2,…)解得T1= s(n=0,1,2,…)由波速公式可得v右==4(4n+1)m/s(n=0,1,2,…)当波向左传播时Δt=nT2+T2(n=0,1,2,…)解得T2= s(n=0,1,2,…)由波速公式可得v左==4(4n+3)m/s(n=0,1,2,…)。(2)Δt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为x=vΔt=36×0.5 m=18 m=2λ+λ因此波向右传播。(3)在t1=0时刻,该波的波动方程为y=10sincm由于λ=8 m,可得y=10sincm将x= m和x=5 m分别带入得到yP=5 cmyQ=-5 cm所以h=yP-yQ=5cm。答案:(1)4(4n+1)m/s(n=0,1,2,…) 4(4n+3)m/s(n=0,1,2,…)(2)向右 (3)5cm2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综合?融通 振动与波动的综合应用.docx 综合?融通 振动与波动的综合应用.pptx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振动与波动的综合应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