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晋教版七年级下册主题八 共谋区域发展与合作推动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第二课时1.运用图文资料及事例说明极地地区与全球地理环境相互影响,探究两极地区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全球的影响2.了解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历程和主要成就3.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说明国际合作对环境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全球意识,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学习目标02科学考察我们为何要不远万里奔赴这个冰封世界?自主学习任务一1.阅读课本P110-P114,填写表格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自然资源 科学考察 原因 丰富的 、 和 ,可作为人类的后备资源资料库 科考站 具有 科考价值的点 北极小队南极小队我们为何要不远万里奔赴这个冰封世界?自主学习任务一2.南极科考的时间3.南极科考时面临的困难4.南极科考的意义北极小队南极小队教师总结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①矿产资源--煤、铁、石油;②固体淡水资源;③生物资源--企鹅、磷虾、鲸等 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北极熊、北极狐、海象等)、淡水资源等科学考察 原因 丰富的 生物资源 、 矿产资源 和 水资源 ,可作为人类的后备资源资料库 科考站 长城站(无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 黄河站具有 科考价值的点 南极点、南磁点、南极冰点、南极高点 2.南极科考的时间时间:每年11月—次年3月原因分析:9.23-次年3.21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考试昼长夜短,科考时间选择每年11月—次年3月,为南半球的暖季,白昼时间长,利于科学考察。3.213.219.2312.226.223.南极科考时面临的困难烈风 护目镜,这里风沙强。酷寒 主要防寒,这里气温极低要注意保暖防寒物品类:羽绒服、羽绒背心、保暖内衣、雪地靴、毛绒帽、皮帽、皮手套,毛线手套等。原因:南极地区酷寒、烈风,带此物品是为了保暖防风。4.南极科考的意义科考站名称 意义长城站 我国首个科学考察站中山站 我国南极圈内首个科学考察站昆仑站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泰山站 中山站与昆仑站的中转站秦岭站 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科学考察站自主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110-P114,填写表格环境问题 保护措施 制定与签订合约,如《 》、《 》等;进行国际合作;提高环保意识,全人类共同保护等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03环境问题及应对全球变暖 冰川融化滥捕滥猎 破坏生物多样性臭 氧 层 空 洞环境问题全球海平面将上升大约60米措施1996年,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8个北极圈内有领土的国家组成了北极理事会,致力开展“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等工作。该理事会的宗旨是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促进该地区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1.做好宣传,树立节约意识;2.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3.减少垃圾的产生,爱护一切生物;4.绝不任意破坏绿色出行,低碳生活。1.北极小队在网络上查阅北极资料时,发现上图现象,造成图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极旅游破坏生态环境 B.石油泄漏造成海洋污染C.大量开发极地矿产资源 D.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B课堂训练(中考新考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巴黎协定》中各国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努力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为此北极小队决定在探险规划中加入极地环境保护项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满身石油的海鸟2.为了践行“<2 ℃”计划,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快开发北极资源 B.增加化石燃料使用C.多乘坐私家车出行 D.开发使用清洁能源D北极小队观看了我国首部极地科考纪录片《光语者》,该片记录了我国科考队员在北极观测极光、监测极地空间环境的故事,他们被形象地称为“光语者”。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3-5.6.在“光语者”驻守的黄河站里,北极小队可以近距离开展的科考项目有( )①记录气温数据,开辟旅游路线②观测动物习性,制订保护计划③监测海冰动态,研究气候变化④勘探矿产资源,增加矿产供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DD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