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专版C.对F,进行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盘状:条状:球状=2:1:1D.F2盘状南瓜自由交配,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盘状:条状:球状=64:16:12024一2025学年(下)高一年级摸底考试4.蝗虫有22条常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0型,即雌蝗虫具有两条X染色体,雄蝗虫只有一条性染色体X。下列有关“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生物学的是A.可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再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圆考生注意:B.在高倍镜下,视野中仅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为12、23和24的三种细胞类型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C.可通过观察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位置识别其处于减数分裂的时期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D.蝗虫的染色体数目较少且体积较大,因此蝗虫精母细胞是观察减数分裂的良好材料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器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5.我国俗语中,既有“虎父无犬子”的说法,也有“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说法,暗含遗传与变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异的辩证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郑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A.“虎父无犬子”可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生物体遗传特性的观点进行解释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B.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及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随机性造成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符合题目要求的。C.“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体现同一双亲后代的多样性,不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D.“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体现了后代的表型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A.人类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B.果蝇的刚毛和果蝇的残翅6.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C.免子的长毛和绵羊的短毛D.蓝孔雀的蓝羽和长尾雉的短喙A.该实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遗传物质的本质2.“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B.含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并搅拌离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豌豆杂交实验和遗传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C.含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并搅拌离心后,上清液中也有放射性怒A.孟德尔选择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获得可靠实验结果的重要原因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时,需在豌豆花未成熟时去掉母本的全部雄蕊,以避免自花传粉7.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雌蜂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分为工蜂C.对F2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提出的假说之一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和蜂王,若雌蜂在幼虫时期以花粉、花蜜为食,则发育成高度不育的工蜂;若持续食用蜂王莹入不同的配子中浆,则发育为具有生育能力的蜂王,机制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F,产生不同于亲本性状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是由于精卵结合时4种配子发生坪工浆自由组合抑制mt3林因表达3.已知南瓜的形状有盘状、条状和球状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纯合盘状南瓜与+DNA甲基化诚少+发育成蜂工纯合球状南瓜杂交得F,F,自交得F2,F,中盘状:条状:球状=9:6:1,不考虑其他变异。A.Dmmt3基因表达产物促进蜜蜂幼虫DNA甲基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由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为单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A.控制南瓜形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C.幼虫发育为蜂王的过程中细胞内的DNA碱基序列不变B.F2,中的南瓜与F,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D.峰王DNA甲基化程度可能会影响后代的DNA甲基化程度生物学(专版)试题第1页(共8页)生物学(专版)试题第2页(共8页)》2024一2025学年(下)高一年级摸底考试生物学(专版)答案第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相对性状指的是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属于相对性状:果蝇的刚毛和翅形不是同一性状:兔子和绵羊不属于同一物种;蓝孔雀的蓝羽和长尾雄的短喙,不是同种生物也不是同一性状。综上,A项符合题意。2.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科学思雏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拔自花传粉是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突出优点,是获得可靠实验结果的重要原因,A项正确: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时,需在豌豆花未成熟时去掉母本的全部雄蕊,以避免自花传粉,B项正确:针对F2呈现定的性状分离比,孟德尔提出的核心假说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项正确:F2中出现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豌豆的主要原因是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精卵结合(受精作用)时,D项错误。3.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南瓜形状的遗传为情境,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乔。思路点拨F2的性状分离比为9:6:1,是9:3:3:1的变形,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控制南瓜形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独立遗传,A项正确;由F,性状分离比可知F,基因型为双杂合,设为AaBb,则在F2中基因型为AaBh的南瓜共占F2的1/4,B项正确;F,测交,即AaBb×aabb,子代盘状(AaBh):条状(Aab、aaBh):球状(aabb)=1:2:1,C项错误:盘状南瓜基因型为A_B_,两对基因分别计算,则有1/3AA、2/3Aa,可产生2/3A配子和1/3a配子,自由交配得到A:aa=8:1,同理可得B:bb=8:1,F2盘状南瓜自由交配的子代为(8A:1aa)(8B_:1bb),即A_B_:(Abb+aaB_):aabb=64:16:1,D项正确。4.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为情境,考查实验材料选择、操作步骤等,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思路点拨可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再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A项正确:雄蝗虫的染色体组成为22+X0,在高倍镜下,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11、12、22、23和24,B项错误:可通过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位置识别其处于减数分裂的时期,C项正确:蝗虫的染色体数目较少且体积较大,易于观察和分辨,因此蝗虫精母细胞是观察诚数分裂的良好材料,D项正确。5.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俗语为情境,考查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生物专版高一摸底考试答案.pdf 生物学(专版)高一下年级摸底考试A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