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凉一中 2027 届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化 学(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1.下列用于航天领域的材料中,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火箭壳体-铝合金 B.航天服-锦纶C.航天器大型天线-碳纤维 D.航天器隔热瓦-陶瓷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 可用作食用碱,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C.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发动机所用的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酸雨的形成与空气中的 SO2、CO2 和氮氧化物含量增多有关。3.下列做法会引起实验事故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B.用剩的金属钠放在指定的废液缸中C.在通风橱或通风良好的实验室里制备 NOD.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制备NH3 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CH2CH2 B. 羟基的电子式C.甲烷的球棍模型: D.异丁烷的结构简式:5.下列关于天然橡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橡胶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天然橡胶的单体结构为C.天然橡胶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天然橡胶能发生加成反应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硫化氢 H2S 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其水溶液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 SO2 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不当的排放会造成污染,常用氨水或MnO2 等脱除; BaSO4 可以作钡餐,用于胃肠道X 射线造影检查。 据此回答 6-7 题。6.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SO3B. SO2 水溶液吸收溴蒸气生成HBr 和H2SO4C.少量SO2 添加到葡萄酒中可起到抑菌和抗氧化作用D. BaSO4 作钡餐,因为BaSO4 不溶于酸且可以阻挡X 射线通过7.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现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点燃硫黄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以漂白纸浆B.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色,说明浓硫酸具有强的吸水性C.将H2S 气体通入CuSO4 溶液生成CuS 沉淀,说明H2S 为强电解质D.常温下,将Al 片加入浓硫酸中,反应剧烈,说明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8.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 乙酸与 0.1mol 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为 0.1NAB.1mol 甲烷与 1mol 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CH3Cl 的分子数一定为 NA C.1L 1mol / L CH3COOH 溶液中 H+数为 4NAD.14gC2H4 和 C3H6 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2NA9.布洛芬片常用来减轻感冒症状,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洛芬分子式为 C13H20O2B.布洛芬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C.布洛芬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内D.布洛芬分子结构中含 2 种官能团10.锂铁一次电池可为智能门锁、医疗器械等供电,其总反应为FeS2 4Li Fe 2Li2 S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Li 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解质溶液可使用稀硫酸C.每生成 1molFe 转移 2mol 电子D.电子由Li 电极流出,经电解质溶液流回Li 电极11.实验室利用SO2 2CuSO4 2NaBr 2H2O 2CuBr 2H2SO4 Na2SO4 制备CuBr 。潮湿的CuBr 受热易分解。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SO2 B.用装置乙制取 CuBrC.用装置丙分离出 CuBr D.用装置丁干燥 CuBr12.在一定条件下,将 3molA 和 1molB 两种气体混合于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 B(g) xC(g) 2D(g) 。2min 末该反应达平衡,生成 0.8molD,并测得 C 的浓度为 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2B.A 的转化率为 60%C.2min 内 B 的反应速率为0.2mol L 1 min 1D.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13.酯在酸、碱或酶催化下可发生水解: RCOOR' H2O RCOOH R'OH ,利用该性质可制得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有机物 L),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 L 可由加聚反应制得B.有机物 L 能发生取代反应C.1mol 有机物 L 含有 2mol 酯基D.有机物 L 在体内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14.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如下:①向浓H2SO4 乙醇混合液中滴入乙酸后,加热试管A②一段时间后,试管 B 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③停止加热,振荡试管 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④取下层褪色后的溶液,滴入酚酞后又出现红色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的目的之一是把乙酸乙酯及时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B.③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溶于Na2CO3 溶液所致C.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D.③中振荡试管 B,产生气泡,发生反应:CO2 2CH COOH 2CH COO CO H O3 3 3 2 2二、非选择题(58 分)15(20 分)1,2-二氯乙烷是杀菌剂“稻瘟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的中间体。化学家们提出了“乙烯液相直接氯化法”制备 1,2-二氯乙烷。已知: C2H5OH P2O5 CH2 CH2 H2O甘油的沸点为 290℃。实验装置图如下。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烯液相直接氯化法”制备 1,2-二氯乙烷的反应类型为 。(2)Ⅰ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 。(3)装置Ⅲ中水的作用是 。(4)Ⅰ中反应前先加入少量 1,2-二氯乙烷液体,其作用是 (填序号)。a.作催化剂 b. 溶解 Cl 和乙烯 c.促进气体反应物间的接触(5)1,2-二氯乙烷沸点为 83.6℃,Ⅰ中制得的 1, 2-二氯乙烷中溶解有Cl2 乙烯,可适当加热将气体逐出,逐出的气体可依次通过NaOH 溶液、 以达到尾气处理的目的。(6)有实验表明 70℃水浴加热条件下,乙醇与 P2O5 反应几乎不生成乙烯,其反应需要更高温度,所以Ⅳ中采用甘油浴加热,该加热方式的优点是(7) 乙 醇 在 以 铜 为 催 化 剂 、 加 热 条 件 下 与 氧 气 反 应 的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①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 M 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② ,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③ (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8)该实验取 23g 乙醇,最终获得 33g1,2-二氯乙烷,则该实验的产率为 %。(数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提示:产率=实际得到的质量÷理论得到的质量×100%。)16(18 分) 近年我国汽车拥有量呈较快增长趋势,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汽车尾气中含有 NO 的原因: 。(2)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 NO 和 CO 发生反应: 2CO(g)+2NO(g) 2CO2(g)+N2(g)。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如表所示。实验编号 T/℃ NO 初始浓度/ (mol·L-1) CO 初始浓度/ (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m2·g-1)Ⅰ 280 1.20×10-3 5.80×10-3 82Ⅱ 280 1.20×10-3 5.80×10-3 124Ⅲ 350 a 5.80×10-3 82①表中 a=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实验 (填实验编号)。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 的物质的量浓度 c(NO)随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 (填“甲”或“乙”)。(3) 2CO(g)+2NO(g) 2CO2(g)+N2(g),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容积为 5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0molCO、10molNO,使之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①由图中数据分析,表示N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 (填“I”、“Ⅱ”或 “Ⅲ”);0-2min 内,CO2(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 L-1 min-1。②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A.反应速率:v(NO)=v(CO)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中 NO 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4)某分子筛类催化剂催化NH3 脱除 NO、 NO2 ,生成无污染的气体,写出NH3 脱除NO2 的化学方程式是①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② 。17(20 分)有机玻璃(PMMA)俗称“亚克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热塑性塑料。一种合成有机玻璃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为 。(2)A→B 的反应中除了生成 B,另一种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3)C 的结构简式为 ,D 的分子式为 。(4)C→D 的反应类型为 ,E 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 。(5)E 转化为 F 的化学方程式为 。(6)F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自身加成聚合反应得到PMMA,PMMA 的结构简式为 。(7)B 的一种同系物 H 分子式为 C5H12O,可被催化氧化成醛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等效氢②三种氢的个数比为 9:2:1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化学答案题号23567891011121314答案BDADADDB15.(1)加成反应(2)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反应物反应更充分(3)除去乙烯中的乙醇(4)bc(5)酸性KMnO4(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均可以)(6)加热温度高(7)2CH3CH2OH+O2,w、化N2CH3CHO+2H2O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参加(8)66.7%放电或高温16.(1)N2+02NO(2)①1.20×10-3②I和Ⅲ③乙(3)①0.5②BC(4)8NH3+6NO2=7N2+12H20(5)4:317.(1)丙烯(2)CHCHCHOH3 22(3)CH一C-CHC4H-ON(4)加成碳碳双键、羧基浓碗酸CH;eH,c-coomC,oCH2-C-COOCH,+H,O(5)COOCH 十CH,一((6)CH3(7)4 (CH3)3CCH2O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化学理科答案.pdf 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