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平凉一中 2024-25 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期考试试题
高二 地理
考试时间:75min 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 (每道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 2 分,共 50 分。请将你选的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读图,完成下面 1~2 小题。
1.若图中阴影区为 3 月 20 日,非阴影区为 3 月 21 日,正确表示此时正午太阳光线的箭头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为( )
A.3 月 20 日 17 时
B.3 月 20 日 23 时
C.3 月 21 日 5 时
D.3 月 21 日 12 时
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利用地下盐穴储气的大规模储能发电技术,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到地下盐穴中,用电高峰时再释放压缩空气发电,从而提升电网调节能力。2022 年 5 月 26日,空气储能国家实验示范项目、我国首个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江苏金坛成功并网投运,该电站每个周期可存储 30 万度的电能,相当于 6 万居民一天的用电量。下图为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 3~4 小题。
3.一天中最适宜将空气压缩到地下盐穴内储存的时间段是( ) A.6:00-12:00 B.12:00-18:00
C.18:00-24:00 D.22:00-次日 8:00
4.与光伏发电相比,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的主要优势在于( )
A.建设难度较小 B.程序更简洁
C.发电量较稳定 D.不占用土地
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下图示意 2008-2020 年我国四大区域都市圈功能分工水平时间变化与区域差异。
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 5~6 小题。
5.图中 a、b、c、d 曲线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区域( )
A.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B.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 6.2008-2020 年期间,a 区域都市圈内部( )
①各城市间的信息流大幅提高 ②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降低
③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 ④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增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贵州省三都县奇特的地质景观“产蛋崖”。每隔数十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些石蛋(左图),石蛋大小不等。专家推测这些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海洋中,由碳酸钙分子结核压实而成。右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读图,完成 7~8 题。
7.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与石蛋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地质景观中,石蛋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海相沉积-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B.海相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海相沉积 D.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海相沉积
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发挥长三角的龙头作用,建设长江经济带。
据此完成下面 9~10 小题。
9.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经济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政策支持 ③矿产、能源、水力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0.近年来,长三角与川渝地区物资往来数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空间位置邻近 ②黄金水道的作用 ③经济发展水平相当 ④经济互补性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火爆春节期间的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中,陈塘关依山傍海,常年受洪水威胁。片中设定陈塘关地处“东海之滨”,夏季暴雨频发,山洪裹挟巨石冲毁村庄,海水倒灌淹没农田。片中“闹海”场景中,海水剧烈翻涌形成数十米高的巨浪,淹没沿岸村落。
据此完成下面 11~12 小题。
11.陈塘关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我国以下哪个地区最为相似( )
A.东南沿海—季风气候,低ft丘陵广布,台风引发风暴潮
B.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泛滥,春旱夏涝交替
C.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D.四川盆地—多阴雨,地表崎岖,滑坡泥石流频发
12.影片中,龙王驱使虾兵蟹将“填海造陆”,导致近海珊瑚大面积死亡,渔业资源枯竭。这一行为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减少陆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B.减少海浪侵蚀,保护沿岸村落
C.改善海水水质,促进海洋渔业发展 D.破坏海岸带生态系统,降低生物多样性
疏勒河是我国第四大内流河,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图。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 13~15 小题。
13.疏勒河的总体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4.请推测疏勒河的主要补给水源(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高ft冰雪融水
15.关于疏勒河流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昌马峡以上河段河流水位高 B.昌马峡以上河段汛期水位日变化小
C.昌马峡以下河段流速慢但含沙量更大 D.昌马峡以下河段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 16~18 小题。
16.“排污交易”依据的制度是( )
A.排污收费制度 B.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7.“排污交易”对下列企业有利的是( )
A.造纸 B.钢铁 C.有色冶金 D.微电子
18.“排污交易”运用了环境保护政策中的哪种手段( )
A.法律 B.教育 C.经济 D.行政
三江平原不仅是我国东北的生态安全屏障,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昔日的“北大荒”变成过
“北大仓”,然而生态破坏严重,湿地面积骤减,灾害频发。之后,经过多年的恢复与保护,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康”。
完成下面 19~20 小题。
19.“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调节服务 B.文化服务 C.支撑服务 D.供给服务
20.关于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获取自然环境不同服务时是不会冲突的
B.废弃物排放可能降低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功能
C.获取自然环境服务需控制在其允许的范围内
D.人类经济活动可能打破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
“冰上丝绸之路”作为连接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是“一带一路”向北极的延伸。中国将北极地区纳入到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北极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 2001-2020 年,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总额由1075.57 亿美元增至8097.95 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11.21。
图示意 2001-2020 年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贸易总额、贸易差额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 21~23 小题。 21.2001-2020 年,中国与北极国家贸易变化最稳定的是( )
A.进口总额 B.出口总额
B.贸易总额 D.贸易差额
22.推测“冰上丝绸之路”中国向北极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是( )
A.初级农矿产品
B.劳动密集型产品
C.精密仪表成品
D.资本密集型产品
23.2001-2020 年中国与北极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变化,反映出( )
A.北极通航时间变短,贸易运作效率有所下降
B.贸易总额增长较快,长期存在贸易逆差现象
C.北极国家经济落后,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高
D.传统航道受到挤压,世界贸易向新市场转移
读人类文明进程与人口、资源、环境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 24~25 小题。
24.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A.采集渔猎时代
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
D.生态文明时代
25.在生态文明时代,资源曲线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下降 B.科技的进步
C.环境质量的改善 D.资源质量的提高
二、综合题(50 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 分)
材料一 舟山群岛位于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区内多山地丘陵。2023 年,舟山群岛常住人口
117 万,而杭州市常住人口 1252 万人
材料二 上海郊区农业从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一三联动”都市农业加快转型。
材料三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 沪一崇(明)一苏大通道三大工程 通苏嘉甬高速铁路等工程相继启动,长三角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长三角在交通一体化 生态环境保护 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形成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下图图为长三角周边区域示意图
(1)从地形角度分析舟山群岛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 (4 分)
(2)上海郊区农业生产中,蔬菜 花卉种植及水产养殖比重较高 试分析原因 (6 分)
(3)简述交通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格局形成的影响 (4 分)
(4)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说明上海对嘉兴市辐射带动作用的体现 (4 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稀土有着“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约 98来自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富稀土的上地幔经过部分熔融,形成了碳酸岩型初始岩浆,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又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形成稀土矿床。2022 年,全球稀土总储量约为 1.3 亿吨,中国稀土储量 4400 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 33.8。近年来,随着我国稀土资源的开采和消耗,国内已探明
稀土矿储量相比 2010 年减少了 。图为 2018-2024 年我国稀土资源出口量统计图。
(1)简述板块运动为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的形成提供的条件。(4 分)
(2)分析目前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的挑战。(6 分)
(3)请从国家安全角度,为我国稀土资源的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 2018 年 1 月,我国正式启动“洋垃圾”入境新规,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
废纺织原料等垃圾在内的 24 种“洋垃圾”。到 2019 年底,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弃物。下图为固体废弃物致病途径示意图。
(1)在日常生活中,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有_ 、工业、农业、建筑业等,自然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一定的 _ 能力,能够使固体废弃物回归 。(6 分)
(2)简述固体废弃物污染致人体生病的主要途径。(4 分)
简析我国停止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和所采取的主要措施。(6 分)
平凉一中 2024-25 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期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 2.5 分,共 50 分。请将你选的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5 CCDCA 6~10 CDBBD
11~15 ADBDB 16~20 ADCDA
21~25 ABDAB
二、综合题(50 分)
26.【答案】 (18 分)
(1)山地多平原面积小,耕地资源少;山地河流短小流急,淡水资源少。(4 分)
(2)蔬菜、花卉种植及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值较高;城市郊区土地价格较高;城市市场对蔬菜、花卉、水产品等需求量大。蔬菜、花卉、水产品不便于运输,且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6 分)
(3)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产业间交流;促进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分工协作(4 分)
(4)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借助上海资金、技术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借助上海市场优势,打造产业链,促进产业的集聚。
(4 分)
27.【答案】(16 分)
(1)板块运动使地幔物质上涌,部分富稀土的上地幔岩石会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碳酸岩型初始岩浆;板块运动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和破裂,岩浆能够沿着这些构造薄弱带向上侵入,在上侵过程中稀土元素进步一步富集,最终形成碳酸岩型稀土矿床。(4 分)
(2)资源储量减少;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开采和初加工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生产稀土的国家增多,竞争压力增大;环境污染严重,治理成本高。(6 分)
(3)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保障关键领域供应;严格管控开采,推广绿色技术,减少环境破坏;限制初级产品出口,扶持高端产业链;加强国际合作,投资海外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废料回收率。(6 分)
28.【答案】(16 分)
(1) 居民生活 自净 土壤 (6 分)
(2)直接接触固体废弃物;呼吸被污染的空气;进食被污染的食品;饮用被污染的水体。(4 分)
(3) 主要原因:“洋垃圾”中常掺杂着高污染固体废弃物与危险废弃物,会污染环境(水源、土地和大气),破坏生态;污染食物(粮食、蔬菜、水产品和畜产品等),有些生活垃圾带有病菌,可能会危及公众健康;以极低的价格流通,扰乱我国经济秩序。(2 分)
主要措施:逐步停止进口“洋垃圾”;对污染来源实行达标排放和污染治理;依法行政,加强对走私“洋垃圾”的打击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群众监督。(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